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文学存在形式范文

网络文学存在形式范文

时间:2022-08-19 09:57:41

网络文学存在形式

网络文学深刻地改变了文学的存在形式。在网络时代,文学由一直以来高居艺术殿堂之上任众人顶礼膜拜的一种高雅形式,成为人人可参与写作的通俗文学,而写作者也由原来的居庙堂之尊的身份向普通民众转变,由此开启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写作时代。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网络文学有别于传统文学的主要标志在于:它是一种文学回归大众的‘新民间文学’。”①

促成这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文学变革发生的,正是网络们在创作中自觉的平民化、世俗化、物欲化、商品化的目标追求。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自从形成以来,文学价值和功用一直受到社会的重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们往往把文学同国家治理、社会教化等重要课题联系在一起,赋予了文学很多重要的社会功能,典型的如被古人尊为圣人的孔子的“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段话是孔子对文艺的社会功能的全面概括,即根据文艺的特点,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这一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曹魏时期,曹丕在其著名的《典论•论文》中强调文学的重要社会功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白居易所倡导的“文章和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等等,这些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历朝历代的作家们,很自然地把创作和政治、社稷、民生国计等主流形态联系起来,在作品中有意或无意地为维护国家机器的运转而歌功颂德,或是针砭时弊。于是乎,在国家力量的干涉和作家的自觉维护之下,文学与政治的亲密关系代代沿袭,文学长期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高居庙堂之上。

而网络文学的出现宣告了一个平民化写作时代的来临。在经历了最初一个时期对传统文学的依赖、模仿的创作尝试期之后,网络文学很快便破茧而出,找到了一条更适合于自己的创作发展道路,即不以主流价值规范为导向,不以探讨严肃的社会人生问题为目标追求,仅仅把写作当做一种私人化、情绪化的表达方式,较为自由地进行抒写,在写作范式、传播途径、写作者身份、价值规范等方面无不对几千年的传统写作构成了强烈的冲击甚至是颠覆。而恰恰是这种率性而作、无所羁绊的书写方式,极好地迎合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发展的娱乐消遣、追新逐奇的社会阅读心态,满足了人们求新创异的心理需求。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网络文学的出现为很多原本与文学无缘的草根写作者提供了空间和舞台,彻底改变了由作家一统文坛的局面,也必然带来文学创作上大开放的全新格局。正如有研究者指出那样:“网络平台使千万普通人的文字获得了广阔的传播空间,也为写作活动提供了空前自由的创作条件。它将文学从诞生之初便如影随形的经济基础制约、意识形态规范这两大枷锁中解放出来,彻底消解了一切涉及文学的特权意识,把文学拉回到康德“无功利”美学的旨归。”(李矜,陈小诗《网络写作主体初探》)在网络文学发展20来年的历程中,写作者队伍的不断壮大是一个极其壮观的景象,在经历了初期阶段痞子蔡、李寻欢、安妮宝贝、慕容雪村等作家一枝独秀的初创阶段之后,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写作逐渐进入一个众声喧哗、高手如云的成熟时期。

数以千万计的网络来自五湖四海,是芸芸众生中极其寻常的一小部分,他们已经脱离了作家的精英意识和精英身份,不再具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也不会把自己置于救世主或批判者的定位上,他们的动机很单纯,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写作而写作。

这种平民化写作意识和写作实践带来的是文学面貌的巨大逆转,在网络作品中,尽管不乏秉承传统文学关注社会现实、针砭时弊,具有浓郁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可从网络文学20年的发展来看,能在这些年网络文学的起伏变化中大行其道、拥有读者数量最多的,却是那些代表大众审美取向和阅读口味的通俗文学作品。由于写作者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多作品在某些方面既不符合传统文学的思想评判标准,也不具有优秀的艺术水准,在故事结构、人物形象、叙事语言、内在逻辑等方面常常存在致命的硬伤。同时,这些作品关注的不再是国计民生、社稷大事,写作者将目光转向了卑俗微小、鸡毛蒜皮的人生世态,以普通平凡的小人物为对象,书写他们在世俗生活中的七情六欲、矛盾苦痛,呈现出鲜明的视点下沉的价值取向。另外,更有大量的作品以虚幻的方式折射人的种种现实欲求,在虚无缥缈的描写中追寻在现实中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情感和生活方式,因此,远离现实的玄幻小说、武侠小说、穿越小说等如潮水般喷薄而出,成功地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在创作中,写作者追求脱离现实的束缚,或大肆宣扬人生的失意和苦痛,或潜心营建一个不可能存在的虚拟世界,寄予满腔的爱恨情仇。这些作品一方面极能迎合读者追求新奇刺激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平凡人的梦想。比如被尊为“后金庸时代武侠圣经”的热门小说《诛仙》,其主角不过是一个资质平庸的小人物张小凡,因为江湖恩怨、儿女情愁,身不由己地卷入正道和魔道的矛盾纷争中,历经种种磨难,也经历了一个由正入邪,又由邪转入正道的坎坷过程,最终在佛、道、魔的出入中悟得真义。这部长达120万字的长篇巨作充满了浓郁的玄幻色彩,在网上,很多人将《诛仙》比作是小说版的《仙剑奇侠传》,还有人认为《诛仙》是熔金庸《笑傲江湖》的“情”和“武”以及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仙”和“玄”于一炉的“仙侠小说”。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经历无疑是虚幻的,但这并不妨碍众多的“诛仙迷”读得如痴如醉,小人物的不平凡经历,荡气回肠的情爱纠葛,精妙绝伦的想象空间,雅致紧凑的语言,这一切,足以紧紧吸引住读者的眼球。读罢故事,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惊心动魄又奢华至极的梦,可以令人暂时忘却现实种种,沉浸到奇妙的意境之中。还有盛行一时的穿越小说,尽管很少有堪称经典的作品,但这种类型的作品在网络上比比皆是,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尤其是《宫》《步步惊心》等穿越题材作品在荧屏上持续走红,更是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穿越”热潮。从文学审美角度来看,很多穿越小说有明显的粗制滥造的痕迹,从情节来看,大多数穿越作品大同小异,很多写的无外乎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普通人(或生活在其他时代),由于某种原因偶然穿越到历史上的某个时期,开始了一段匪夷所思的经历。在故事中,往往是男的风流俊朗,女的花容月貌,到了另一个时代极受欢迎,博得异性青睐,艳遇无数。因为写作者的水平所限,很多故事仅是注重情节讲述,而在语言文字、人物形象塑造、氛围营造、写作技巧等方面有诸多缺陷。但网民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关键的原因不过在于这些作品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诸多向往。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着或轻或重的生存压力,多少都有欲逃避现实而又无处可去的情结,通过阅读穿越类作品,主人公那些远离现实回到历史,而且又不乏传奇和艳遇的经历,在不知不觉中恰恰迎合了现代都市人不满现状又无法改变现状,从而只能在幻想中寄托的心理需求。这类故事的盛行,在其背后潜藏的是现代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从而产生逃遁的欲望。而穿越小说无疑极大地满足了生活在凡尘俗世的红男绿女期盼变化的心理。

当然,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诗歌、小说、散文等形式之外,网络写作的范畴还可包括利用网络的多种平台发表文字,与他人共享的文本形式,如通过BBS、BLOGS(博客)、QQ聊天、网络短信等形式。

写作者们的身份也是形形色色,上至政府官员、社会精英,下至引车卖浆之流的平民百姓,构成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浩浩荡荡的写作大军,是平民写作时代的重要力量,他们在主流之外构建了一种真正代表民间大众的话语体系。

纵观网络文学,由于写作者身份的自由化和多元化,文学已然脱下庄重严肃的外衣,真正融入世俗生活之中去,表现芸芸众生的文学世界和审美诉求。网络们很少会像传统作家那样板起面孔一本正经地说教,也不会痛心疾首地探讨民生国事。

娱乐的心态,追求新奇的写作目标,决定了他们的写作远远地偏离传统“庙堂”文学的轨道,实实在在地回到民间,回到生活,为普通大众而写作。这样的创作心态和价值取向必然使网络文学迅速向民间大众靠拢,不论思想内涵还是审美标准都与传统文学有了较大的差异,形成鲜明的通俗化甚至是庸俗化的特征,是一种典型的世俗文学。所以中南大学的欧阳友权先生深刻指出,“传统的经典文化以艺术的精致、品味的高雅、思想的深度为标准,是一种可能塑造人的灵魂而使人性和人格趋于完善的文化,批量生产的网络文学,却常常内容浅显通俗、一览无遗、无深度、无余味,缺少对精神、意义和理想的探寻,是大众文化一种世俗欲念的表达。”这正是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民间”文学的精神实质,自然,也是阻碍网络文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被举报文档标题:网络文学存在形式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xpllw/60936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