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饥饿女儿范文

饥饿女儿范文

时间:2022-04-21 03:45:30

《饥饿的女儿》是旅英作家虹影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品以饥饿的苦难岁月为背景,以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十八少女“六六”探索身世之谜的经历为线索而展开,讲述了一个出生于长江边贫民窟里长大的“我”——六六非同寻常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在困难时期和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民大众的苦难生活,表明了作家对饥饿的态度,对历史的反思,从而抗拒对历史的遗忘。

一、饥饿的苦难叙述

对于经历过60年代苦难日子的人们来说,饥饿就是一个挥之不去、萦绕于心的黑色梦魇。在小说中,“饥饿”构成并涵盖了一切社会的历史背景,笼罩了“我”(六六)整个的成长过程。“饥饿”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是“我”与生俱来的生理、心理的“疟疾”。

六六出生于1962年,虽然十分幸运的避开了三年经济困难的时期,然而在“我”出生前和“我”有血缘关系、没血缘关系的人都一个个地消失。外婆死的时候身体和脸只瘦得剩下一把骨头,肚里全是蛔虫,而且是扁的。三姨因为营养不良而浮肿死去。三姨丈因为缺乏食物而被活活饿死。“我”还在娘肚皮中的时候就偿到了饥饿的滋味。母亲靠卖体力活谋生,每天吼着号子像个男人一样地挑沙投砖,怀有身孕的她本该多吃一点,但是看着家中饿的咕咕叫的五个儿女,怎么也不忍心多吃一口本就不多的食物。隔着母亲的肚皮,“我”也能感受到饥饿的滋味。更可怕的是,也正是为了不让孩子们挨饿,母亲才“失身”于人,以至有了“我”这个非常时期出生的抢夺家中粮食的孩子。为了哄骗咕咕叫着的肚子,父亲自欺欺人地往快要蒸好的米饭中不断地下水,勒紧裤带限制着自己的饭量。饥饿像一头恶魔一样盘踞在家中,笼罩着每一颗焦灼的心灵。每一个人为了吃,为了填饱肚子,与命运进行着抗争。因为饥饿,人已不知道该怎样去维护最起码的人格与尊严。为了生存,做出种种违背良心、人格的事来。

在六六的世界里除了生理上的饮食饥饿,还有心灵深处的情感饥饿,所以“饥饿”也直接导致了六六的第一次恋爱。作为一个在非常时期出生的带着耻辱印记的“私生女”,六六从小就受到了姐姐、哥哥的歧视,她生活的环境极其冷漠而缺乏爱护。沉默寡言的父亲生气时抡起棍棒狠揍哥姐,对她却不动怒不指责,只是忧心忡忡的看着她:母亲对她的态度则更加奇怪,既不宠爱,也不纵容,管束的极紧,关照却特别周到,好像她是别人的孩子来串门,出了差错不好交代:哥哥姐姐们要么极少搭理她,要么就是辱骂和毒打。在学校里,她也没有朋友,即使最不起眼的男同学也对她没兴趣,女同学常常来拿她出气……。六六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生存,好像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扮演着多余人的角色。“我感觉自己可能是他们的一个大失望,一个本不该来到这个世上的无法处理的事情……究竟,究竟我为什么会产生在这个一点没有快乐的世界上?有什么必要来经受人世这么多轻悼、凌辱和苦恼?爱的缺失,情感的创伤,使她对家人及周围的人都充满了怨恨。这种怨恨经常使她自己贬低自己。在缺乏温暖的环境中,她特别地渴望亲人的亲吻,但从没有从任何一个亲人中得到,“母亲从未在我的脸上亲吻,父亲也没有,家里哥哥姐姐也没有这种举动……,我只能暗暗回忆在梦中被人亲吻的滋味。”“我”的情感是压抑的,没有人理解我,也没有人在乎我的情绪反映。为了能够证明自己的存在,六六甚至希望那个长久以来跟在她背后的男人,对她做出“强暴”的事来。

在对情感、温暖极度的渴求中,历史老师适时地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她似乎抓住了一棵救命的稻草,她觉得他“年龄大到足以安慰我,睿智能启示我,又亲密得能与我平等交流感情,珍爱我,怜惜我”。在这个年长自己二十岁的老师身上,“我”认为找到了安慰与幸福,自以为是的把他作为恋人,制造出一种纯洁的、向上的感情并且疯狂地将自己的感情与贞操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历史老师。六六借此来填补自己身体的空虚,希望摆脱这极端冷漠与缺乏爱的环境。而事实是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情,历史老师只不过是在“诱奸”六六,他要的只不过是一种安慰。随后,历史老师自杀了,只留下一个残酷的真相——六六怀孕与堕胎。

“饥饿”的体验联系着六六生命中的三个男人:六六隐秘耻辱的身世背后是母亲那段痛苦辛酸的爱情,生父为了她吃尽苦头,但是没能尽到父亲的养育之责;养父善良厚道,但无法走进她的内心;她爱恋着的历史老师,她把他看做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但是他却把她当做痛苦宣泄的对象和应该忘掉的一段艳遇。在这重重叠叠的饥饿中成长起的女儿六六,在十八岁生日那天开始就“老了”,不再埋怨命运,不再幻想拯救,拒绝别人的怜悯。对生活彻底的绝望,18岁的她已经不想成为母亲,害怕苦难的生活在后代轮回。

小说在特殊的时代氛围中通过六六一己的苦难遭遇,折射出那段历史的荒谬与混乱,展现了在“”与“”时期中国普通民众在历史的劫难中所经受的苦难命运。

二、直面历史的创伤

虹影来自社会的底层,她对于这场60年代初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灾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她认为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历史相关连,历史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离开历史的个人是虚假的。在她的小说中,总能看到历史作为一个潜在文本而时时存在,小说中的人物都生活在中国历史的特殊年代,与灾难相伴而生。作家对这段灾难的历史的叙述始终伴随着自身成长中的苦难记忆,饱含着作家的内心感受。因此,作品的故事结构有很强的空间感,在写作中,作家以“建构理解历史的方式”,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一方面自然显现那段灾难的历史经历,另一方面,作家又以自我意识分析、评判这一历史过程。

六六的成长从开始,经历了与。这是中国社会处于频频灾祸与激烈的演变中的特殊时期。作家以超然冷静的叙述语言把这段特殊的历史还原的令人揪心:“1961年的冬天,是三年最后一个暗淡的冬天。仅仅我们这个四川省——中国农产品最富裕的一个省,美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就饿死了七百万人,全国饿死四人中就有一个是四川人,大部分人饿死在1959年、1960年、1961年的冬天的冰雪中,以及1962年青黄不接的春天”、“母亲在前俩年中一直忍着饥饿,省下粮食给五个子女。当时这个城市定量成人二十六斤,主动节省给中央二斤,节省给本省二斤,节省给本市二斤,其落到每个人身上只有十八斤。其中有六斤大米,其余是杂粮——玉米、大豆、粗麦粉之类的东西。这是一个成人每月的口粮,而这个家庭当时有六个子女。”

极度的贫困,不仅给人带来物质的饥饿,也让人们饱受精神的折磨。饥饿置人于死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历过饥饿的煎熬而生存下来的人们人格受辱、心灵受损、人性扭曲变异,造成整整一代人的麻木与失语,甚至整个民族都被烙上“饥饿”的后遗症。人与人之间相互仇视,为了生存,人们不择手段,做出种种违背良心与道德的事来。时期,为了尚在腹中的“我“,母亲将贫病交加的三姨夫拒之门外,导致三姨夫因饥寒交迫死在肮脏的公厕中:六六表哥的母亲是被活活饿死的,但“他这个孝子回校以后,一字不提乡下饥饿的惨状,还写了入党申请书,赞颂党的领导下形势一片大好。他急切要求进步,想毕业后不回到农村。家里人饿死,再埋怨也救不活。只有顺着这政权的阶梯往上爬,才可有出头之日。这几乎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干部说谎导致饥荒,饥荒年代依然要说谎,才能当干部。”因为只有当上了干部才能稍微的远离饥饿。所以饥饿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营养不良,更带来了良知的泯灭,人性的淡漠,特别是心灵的扭曲和变异。这里作家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饥饿的时代带给人们的苦难,更有着作家对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质疑以及对造成这场历史灾难的原因的深刻反思。这场苦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是在国家政治体制建设过程中由于领导干部理性的缺失而造成的。作家以一个证人的身份去亲历苦难、见证苦难,揭示历史的真相。在对个人与历史的重新思考中,恢复那段苦涩历史的真实面貌,警醒人们躬身自省。

三、在记忆中走向未来

《饥饿的女儿》是虹影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记录了一个作家的成长经历,也记录了我们国家曾有过的一段历史。小说没有像一般的苦难回忆小说那样翻历史的老底,清算历史的旧账,也没有自我卖弄,而是以严肃的态度表现历史,在对历史的回溯中执着地思考着我们民族的过去和未来。

饥饿不仅仅是纯粹的生理现象,在灾荒的年代是由于食物的匮乏而造成的苦难,是在物质饥饿和精神饥饿的双重困境中的浮沉与挣扎。它承载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文化与社会意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对饥饿都是十分恐惧的,饥饿是中国人历史性的梦魇,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创伤和记忆。“我说的‘饥饿’不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也是我们心灵深处的饥饿,整个民族的饥饿,书中所写的‘饥饿’,是我个人的生存饥饿,精神的饥饿,甚至是性饥饿,也是一个民族记忆的饥饿。苦难意识之所以变成饥饿,是由于丧失了记忆。作为一个民族,我觉得我们失去了记忆。在这个意义上,《饥饿的女儿》这本书不只是写给六十年代的,实际上,我们欠了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下一代,我们以后的年代的一笔债:应该补上这一课,恢复被迫失去的记忆”虹影在作客新浪网时也说,这是一部表面上写她的成长史的小说,一个女孩子成长有很艰难的路程,而实际上她是借此回忆了我们国家整个成长史,我们国家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怎么从1949年跨度到,怎么从到,又怎么从跨度到80年代解冻时期,又怎么走到现在。我们必须回忆这段历史,否则我们就会遗忘它。可见通过《饥饿的女儿》作家不仅是让我们看到苦难,更要让我们铭记这段饥饿的历史,只有牢记这段苦难的历史,我们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情感的悲悯。

人不能失去记忆,如果失去了记忆也就失去了自己。小说最后给出了一个走向幸福的愿景,就是回到过去,保持记忆,充满希望,坚持生命的自尊与自由。六六在十八岁那年真相大白后,终于决绝的、义无反顾地离开了那个养育了她十八年的苦难的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堕胎。混迹于黑道诗人、画家、小说家、舞会,以一种放纵的方式生活,南来北往到处窜。直到有一天,她在醉意朦胧中看到一首诗。

在灰暗的夜色中,六六感到前所未有的清醒,心中闪现了一缕救赎之光。刘小枫认为当记忆主体把人类既往的苦难与自我的个体存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内心形成一种至真至诚的耻辱与忏悔意识的时候,苦难记忆才具有了现代性意义上价值实现的可能,而记忆主体也才能藉此获得一种自我救赎的希望之光。虹影认为对那段苦难经历的真诚回忆,是一种归于本源的回溯,只有回到某一处境的开始,回溯到某一段历史的开始,才可以弄清楚后来发生的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小说中她让人物在经历苦难之后又一次次地回到过去,让灾难再现,用肩膀扛下苦难,并用心与之对话,才能从过去获得教益的希望,走向幸福的未来。

《饥饿的女儿》以自传体的形式将个人与历史、社会结合起来,不仅记录下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个人体验,而且记录下了整个时代的苦难与不幸,成为历史的见证。在对个人与历史的思考中,表达出对人性个体的理解与同情,旨在恢复中国六七十年代那段苦涩岁月的真实面貌,从而提醒人们要保持记忆、躬身自省,不再重复历史的悲剧。正是这种反思与自省使《饥饿的女儿)超越了私人化的写作,成为一部深刻的作品,显示出丰厚的内在底蕴。

被举报文档标题:饥饿女儿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xpllw/56493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