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范文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范文

时间:2022-12-03 04:00:58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社会心态普遍地急功近利,人们都很浮躁和繁忙,越来越少人能静下心来将一本书认真地读完。现在高校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已经沦落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尤其是在地方高校。加之,现在的大学教育是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学生上学的目的只是为了拿一个学历,然后快快地毕业,好找工作。教师也感受到了市场时代的压迫,疲于应付教学、科研、职称和收入,渐渐地也越来越功利,越来越难坚守残存的理想,因此也就越来越无法真正全身心地培育学生。这样下来,教师课程质量不高,学生又只想混个学分,于是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便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一、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今高校中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不受欢迎,尤其是在地方高校,原因很多,不光是因为教师水平欠缺及教学方法和设备陈旧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时代的文化被边缘化的困境。文化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失去清净心,越来越以钱为导向。加之,广电和网络新媒体的冲突,文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社会上普遍地认为文学是无用的专业,毕业了就业范围窄,无法找到好工作,只能当老师或者继续往上考,考博或公务员,毕竟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以文学为职业的很少,要很快出名也很难,因此文学往往只能成为副业。下面是笔者总结的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讲课敷衍理想的情况是教师要对自己所讲的东西很明了,要有自己的一套体系,而且深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应用,然后以自己的论文为例,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引入学术正轨,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教学在大学教师晋升和收入中的作用不是最主要的,远次于科研,因此教学中便出现了敷衍的现象。许多教师甚至连原著都没有通读过,只看了简介或者别人的解读,就敢写研究论文和用于教学。这样下来,教师一知半解,不用心教,学生也不用心学,因此教学的真正目的就难以达到。结果是老师成了背书匠,所用的教材一般都是童庆炳先生主编《文学理论教程》,所做的不过是复述教材上的内容,或者只是介绍一些流派常识,没有立足当下,也没有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们则对听课的内容一知半解,课上在老师的讲解中貌似明白了,记了几张零碎的笔记,然后课下却把笔记随便一丢,结课后很快就把学到的东西忘干净了。

2.理论没主心骨改革开放以后,外国的文艺理论通过翻译大量进入中国,各自争鸣,让定力不够的学者一味地追求时髦理论,自相矛盾,因此也就难以取得什么成就。学者应当和信教者一样,坚定一种理论信仰,学精学通,然后与其他理论相互参证,逐渐开拓和发展,最终成为独树一帜的大家。比如社会主义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文论是我们的官方文论,曾经在主席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下,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实验,但是改革开放后学术界普遍对马克思主义文论有叛逆心理,只想以外国其他文论和中国传统文论来标新立异,标榜自由,结果马克思主义文论就很难发展,显得很陈旧,不合时宜。其实,马克思主义文论也有其完善的哲学基础,若是立足马克思主义文论,进行不断的吸收和完善,一样能在世界文论中占据重要位置。

3.革新缺乏自信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未来都没有坚定的自信。追根溯源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世界中心”“天朝上国”的幻想被打破,传统文化屡次被革命废弃,中国人从此失掉了文化自信,开始了全面借鉴西方的模式,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在面对外国人时总是有潜在的自卑。表现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文论对西方文论都是亦步亦趋,急于追赶时髦,追求西方的认可,以致失去了自我,越追越累,最后还是被落下。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根基,整个社会都显得很肤浅,教师感觉学术难有突破,渐渐地流于庸俗,学生则是盲目地自信,狂妄地傲视一切,实则浅薄而泛泛。如何不为外部环境所动很重要,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重新建构新的传统文化也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来当火种,影响自己的学生,从而影响整个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探讨

不可否认,确实存在着一种文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官方文论,区别于其他文论,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文论或者马克思主义文论,以苏联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为代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思想基础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如下:

1.马克思与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与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源头,虽然他们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著作,但是在其他一些哲学著作中有所涉及,比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自然辩证法》等。他们的主要文论观点如下:(1)文艺产生于劳动和生产,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文艺就越发达,但是并不是绝对同步的,也会出现经济落后的地方的文艺却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发达,比如沙俄时期的文学,又比如德国未统一前的哲学和音乐。(2)文学创作要讲究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为代表。(3)文学作品的价值不是由作家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现实主义能够帮助作家克服自身的一些局限性,但是每个作家难逃其时代的局限性,需要作品产生的社会大背景进行理解。列宁后来写的《论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所继承的也是这个思想。

2.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认为写作事业应该为无产阶级总事业服务,报刊书籍等出版物等都应该有党来监管,不要无党性的写作者,也不要超人的写作者。那些批评这种观点,叫嚷着思想自由、评论自由、写作自由的人其实是一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主义的表现,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表现,需要清算。这种观点就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观点,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总基调,也蕴含了很多一些普世的合理性。因为社会中没有绝对的自由,政治立场正确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重要,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政治正确都是这个人从事各项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苏联如此,中国如此,美国也不例外。

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为文艺应该为工农兵服务,因此文艺工作者应当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这跟列宁的观点是相通的,但是更进了一步,更强调群众性,解决了为谁服务以及如何服务的问题,奠定了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主流基调。也符合中国人自战国时期孟子以来的“民为贵”的精神,也有着身后的民族传统基础。的这种思想后来又演变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知青由此诞生。知青的生活是苦难的,但是也磨练出了一代民族的脊梁,在改革开放后渐渐地成为了社会的支柱。对于当今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来说,与群众打成一片仍然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握社会的现实,与生活达成和解,才能得失坦然。

4.朱光潜《谈美书简》朱光潜先生是从欧洲留学归来的著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新中国建立之前他就已经取得突出的学术成就,专著有《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译著有《歌德谈话录》等。这个时期,他主要是坚持欧美的文学理论主流观点,即资产阶级的文学理论观点。新中国建立以后,朱光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的伟大社会主义实践中,真诚以马克思主义文论来重新改造自己,最终在改革开放后写出了转型后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代表作《谈美书简》。朱光潜的转变经历很有代表性,对于当今茫然地接受了很多西方文论大大学生及研究生的转变,也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基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高校文学理论教学的改革方法

高校文学理论教学的目的,在学生方面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解析欣赏文学作品和现象的能力、写学术论文能力,以及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在教师方面来说,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梳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结构,发现新的灵感,获得学术上的新的进步,甚至是为中国的文学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以下是笔者所思考的高校文学理论教学的改革方法:

1.由重老师转变为重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学好。即便教师的水平再高,如果学生无心向学的话,教出来的效果也不会很好。相反,如果来上课的学生们都积极向学,那么即便老师讲的不是很好,学生们也能通过加强自学,从而学的很好。在互联网的时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文学正在变成网络文学,90后作为当今学生的主力,他们是读图长大的,虽然很聪明,但是对纯理论的东西抵触大,认为枯燥乏味没有实用,不愿意下苦功夫学,因此对他们的文学理论的教育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对学生理论学习的影响,使文学理论经验的传授和生活经验产生共鸣,比如伤痛经验、离别经验、恋爱经验、励志经验、参赛经验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每节课后要布置好阅读作业,下次上课时鼓励学生就阅读作业积极地发言,然后通过发言来训练学生的学术思维和逻辑性,从而把学生引导到学术的道路上来。

2.知行合一教育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教和学的方法的学问,以学为主,而学又分为两种,即知行合一,这也是我国民国时期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最主要的教学主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纯理论的知识是无用的,必须能改善现实才行。应用到文学理论的教学中,就是说老师应该边交学生文学理论,边引导他们如何将文学理论在学术论文和文学创作中进行应用。高校教师作为学者和知识分子,应当主动承担干预社会和社会创新的职责,鼓励尝试性地开展实践类教学,比如学生鉴别能力训练、学生文学理论思维训练、学生论文仿写式训练、学生模拟创作式训练、学生文学批评式训练、学生演讲式训练等等。最终目的是争取学生在上完本科后,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准学者。

3.教师教课要有趣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文学类课程论的一部分。而理论的教学一般都是枯燥的,学生们常常听不懂,不懂便会有心理的隔膜、有距离感,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时学习的效果就难以达到。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也是,如何把文学理论讲的深入浅出又有趣,并能结合现实生活的经验,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探索,是考验一名文学理论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首先,文学理论老师要有深厚的专业水平,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符合自己审美取向的专业梳理,然后在其他文学理论流派的相互比较下进行讲解,这是根本。其次,老师要有幽默的情趣,要懂得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经常能换位思考与学生互动,让自己的讲解在学生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次,老师要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因为只有在熟悉自己学生的性格、专业水平和取向爱好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才能让自己的讲课取得最好的效果。这也就要求老师带的学生要少而精,最好是导师制。

4.打造精品课程视频教师要善于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讲课,用现代手段多方位立体地鲜明而直接地进行教学。可以模仿《百家讲坛》,用摄影机记录下自己所讲的一些精品课程,放在高校的官网上,供本校本专业学生下载,然后统一组织学生观看,并在观看中予以耐心地讲解,并要求写心得。之后,也可以模仿《百家讲坛》名师们的方式,把自己讲述的东西出书,供应给学生借阅,并作为课本。《百家讲坛》式电视学者的流行,证明在计算机录入转化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口述已经成为一种比笔写和打字更快的著书作文的方式,而且能避免书面化的过分枯燥和陌生,给人一种口语化的亲切感,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学理论教育手段。

5.成立兴趣沙龙兴趣沙龙类似于文学社,但是比文学社更专业。最好成立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主题的沙龙,汇集一批党员老师和同学,真正地以马克思主义文论来严格地要求自己,作出让公众信服的作品,给社会以正面的积极影响。方法是模仿西方文学咖啡馆的模式,营造一种自由自在的以兴趣为基础的互相讨论的氛围,在相互的辩论中激发创作的灵感,梳理思路,做出成果。为了让这种兴趣沙龙或者文学学术小组能坚持下去,最好由老师来带领并积极地参与,以防学生的惰性与懒散。而老师与学生们陪伴的时间越长,师生关系就会越融洽,学习氛围就会越浓厚,学习效果就会越好,因此这种沙龙最好是面对面式的,用QQ群或者微信群的方式,效果并不好。而且,每次聚会最好只讨论一个主题。

四、结语

综上可知,坚守马克思主义文论仍然有其必要和价值。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普遍出现问题是时代使然,特别是在地方高校,病根在于互联网读图时代中文学的边缘化,但是高校文学理论老师作为学者和知识分子,应该及时地意识到这个问题,顺应时代的发展来调整自己,立足马克思主义文论,立足当下,逐步地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体系,最终教育出知行合一的优秀学生和学术传人。同时,高校要响应政府的要求,要树立精品意识,要明白先有再好只能是权宜之计,市场经济越是纷繁复杂,越是要注意打造个性和品牌,求多不如求精,只有精品才能在鱼龙混杂中脱颖而出,成为领军者。高校和老师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上,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和学术氛围浓厚的好环境,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专业实践,培养出学生的专业自信,最终不辜负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目的,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

作者:王文华 单位:喀什大学 人文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xllfzlw/68317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