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文化教育研究(3篇)范文

大学生文化教育研究(3篇)范文

时间:2022-10-28 04:52:27

大学生文化教育研究(3篇)

第一篇: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究

引言

文学与各时代社会、政治、历史及文艺意识形态趋向紧密相关。文学教育不只是纯粹文学作品的教学,其中还包括历史、文化、语言、哲学的传递,文学教育涵盖古今中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在潜移默化中陶养学生的情操。将人文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可以培养其较高的人文素质和面对当代社会的综合能力。

一、文学教育的含义与意义

文学教育是指关于文学的传授与学习。陈平原提出文学课程“不只将其作为文学观念和知识体系来描述,更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来把握”,[1]即是将文学课程做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来看待。王一川认为,“文学教育着重借助语言艺术对个体的熏陶,去传承与语言文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人生价值与审美趣味。可以说,人们的审美趣味的养成是与个体长的文学阅读与熏陶有关的,但同时更与特定社会或时代的文学教育方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2]中国文学做为教育手段的历史源远流长,孔子提出“诗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成为“诗教”源头。儒家文化人如韩愈的“文以载道”,朱熹的“文从道中流出”、“文道合一”的文学教育观,清末的“小说教育”等,现代文学大家鲁迅、郭沫若等从学医转向从文,肯定文学的社会作用、教育作用,希望用文艺来改变国民精神,提倡“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经过众多英才努力,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西方文化也注重将文学做为教育的手段,俄罗斯赫尔岑认为:“歌德和莎士比亚抵到整整一所大学”;巴尔扎克认为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非常认可巴尔扎克这句话,甚至将其题写在《白鹿原》的扉页上。

二、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文学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不仅仅起到传授文学知识、讲解文学作品、介绍文学理论的作用,还起到传承各民族经典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文学的教育功能,在于净化人的心灵。学习文学作品,能提高人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判断力,从而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而文学史往往与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紧密相连,对文学史的学习,能够培养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透过历史表象洞察本质,掌握规律,获得较强的洞察力。

(一)人格塑造功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困境,社会意识以物质为中心,文化商业化、功利化、世俗化,人文精神失落。在物质和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如果片面强调经济和实利,人与人之间的爱、同情、怜悯之心、诚实、善良之德被消解了,这是人文教育的失败。社会重物欲之时,丧失了对生命的尊重。同时,教育产业化过程中,部分青年学生道德观念、人文素养欠缺。现代物质文明应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互为发展依托,保持高度动态平衡,像当年欧洲文明的发展进程就伴随着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精神文明的发展。基于此,全社会都应警醒和致力于重新建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文明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如果没有以强大人文精神、主体意识、个人独立为基础的国家的强大是虚假、靠不住的,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真正的进步是人的进步、文明的进步、道德的提高、人性的改善与文化的繁荣。我们应该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介绍给青年人,以之抵御利益至上,将人当作工具,一切用金钱衡量的倾向。在人文精神重建、重塑青年学生人格的过程中,文学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张旭曙分析朱熹诗学思想是试图在经学(文义训诂)、文学(比兴寄托)、理学(心性义理)三者之间保持适度张力,“朱熹认为要阅读经典,理解其中的道之体用、理之精蕴,以此建构理想的人格。这个过程,就是由读书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而察自然之理。”[3]文学教育能使学生透过表层意义,发挥体验、想象而体会到言外之意。在阅读时虚心静气,以意逆志,领会作者意图,领会本文中的情性、意趣、精神。通过学习文学经典,构建理想人格。

(二)传承文化与融合文化能力培养

“……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表达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以及吸取异文化、融人‘世界文学’进程方面,曾发挥巨大作用。”[4]文学教育影响国民的精神风貌、政治信仰、道德情操和生活风尚,关系到民族的兴亡。高校文学课,主要开设有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以及文学名著欣赏等,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文学名作。因此,文学教育具有传承本国本民族文学文化的作用,同时也学习和吸取国外文学的营养。以高校开设的现当代文学为例,学生在学习时,既需纵向了解现当代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也需横向了解其对英美、日本乃至拉美文学的借鉴。学生在学习文学的同时,也获得了继承传统与融合中外文化的能力。人文精神乃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基础,文学教育可谓其核心。如南帆言:“民族文化乃是民族共同体想象的基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宗教,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神话传说和共同的风俗、服饰、饮食、建筑——总之,共同的文化传统成为一个民族的粘合剂。”[5]如果一个民族失去自己的民族特色,也等于是放弃了本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优势,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保持自己的民族性,不被完全同化的重要支撑。中国三大文化资源儒释道,儒家提倡的孝悌仁爱忠信,佛家的慈悲喜舍,道家的天人合一等思想,都保存在大学文学教育典籍中,如《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心经》,这些传统文化典籍中的精神思想,对于现代社会过分实利化的倾向具有矫正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域也具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各民族地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宝藏,有待青年学子更深入地开启、保护。此外,文学教育可以有选择地教授中外传统典籍。学习文学,为大学生开辟了一个了解民族文化、文学以及传统习俗的窗口,在文学教学中,传达给学生的不应只是单纯的文学,而是在教授文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世界文化,培养其传承本民族文化以及借鉴融合异域文化的能力。

(三)审美能力培养

文学教育的学科属性使得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其审美性,以审美精神、艺术感受为重心。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后天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与对生命的感受,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音乐、舞蹈、绘画,文学是比较抽象的方式,但文学教育是最普及、广泛的审美能力培养手段。当代社会过分注重科技和物质,实用知识灌输得太多,美的东西太少,缺少理想与崇高,完整健全的现代教育应该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美育与实用教育的统一。文学教育正可弥补这些缺陷。加强文学教育则是新世纪文艺复兴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通过文学中美好情境、意象的学习提升对外界的感受力、审美力,学会爱,学会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去体验与自然、艺术相融合的境界。文学教育选取作品时可以多选择优美、人性化的作品。如果作品道德训诫味道太浓,学生会觉得太沉重,不感兴趣,很难达到美育目的。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这些年来,大学里的文学教育,越来越有“知识论”的倾向,致使文学中的感性、个性、审美意识日渐丧失。大学里的文学教育应矫正过分注重理性分析的弊端,培养青年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寓教于文学阅读、鉴赏、创作中,培养具有审美品味的年轻人。“朱熹认为应通过‘涵泳’这种直觉体验活动来推寻本文脉理,即在熟读玩味、吟咏讽诵、循声得情、心领神会之后体味出诗的韵致,把玩出诗人的苦心。”[6]文学教育关联着青年学生人文修养的各个层面,文史哲往往互相融通。文学教育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青年学生人性得以升华,能够认识自我、认识人与社会的复杂性、丰富性。学生心灵深处的美善,也通过文学教育被唤醒,所得到的精神快乐也是任何物质利益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陈平原.“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N].中华读书报,1996.7.10.

[2]王一川.重新召唤诗意启蒙[J].当代文坛,2007,(3).

[3][6]旭曙.“功夫在读者”——朱熹诗学阐释思想发微[J].东方丛刊,2001,(1).

[4]陈平原.“文学”如何“教育”[N].文汇报,2002.2.23.

[5]南帆.全球化与想象的可能[J].文学评论,2002,(2).

作者:李卉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第二篇:新媒体下的大学文学教育创新

摘要:

新世纪以来新媒体席卷全球,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文学教育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催化剂,创新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开辟教育新天地。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文学教育

新世纪以来,基于数字信息技术,以互联网络、智能手机和数字电视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席卷全球,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各国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文学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文学为媒介的教育,它使受教育者获取文化知识,获得审美愉悦,训练艺术思维,建构精神世界,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堪称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思维活跃,最容易接受也最频繁使用新媒体,大学文学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直面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方式方法,开辟教育新天地。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文学教育增厚大学生的文化底蕴。新媒体时代世界扁平化,在西学东渐的汹涌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呈式微之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强调实施文化强国战略,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自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学是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母语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国传世文学作品中集萃着中化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品格。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加强大学文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文学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当代中国技术和市场强力介入文化领域,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思潮盛行,导致文化泛化和审美泛化,追求感官刺激和欲望狂欢的审美趣味侵扰了大学生活,大学生的审美取向趋于平面化、娱乐化、低俗化,其审美素养亟待提升。[1]文学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表现形态,其产生、发展和存在的根源在于满足人们审美追求。文学教育是鉴赏乃至创作文学作品的实践过程,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受教育者通过感知和想象观照文学文本,唤起审美体验,获得审美判断,形成审美意向,把握作品意蕴。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成熟期,文学教育发展他们的感性和理性,使其徜徉于美的境界,在感受作品自然美、艺术美、人性美的同时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三)文学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人类正处消费时代,享受着物质的极大丰裕,却遭遇着空前的精神危机,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颇受推崇,信仰缺失、价值颠覆、心灵空茫、情感淡漠、精神荒芜乃至生存虚无感甚嚣尘上。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也呈现着时代病症,缺失的自我意识、泛化的功利意识、动摇的理想信念、层出不穷的自杀事件、令人发指的暴力事件就是这一危机的典型症候。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文学是人学,是人类灵魂的守护神,古往今来人类在文学天地里感悟着生命伟大、抒写着人性美好、品尝着创造甘甜、建构着精神家园,这恰是文学超越性价值所在。因此,文学教育具有培养情感、陶冶性灵、塑造人格、雕塑灵魂、提升精神境界等价值,恰是“医治”大学生精神缺氧的一剂良方。

二、新媒体给大学文学教育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媒体形态。[2]它与教育联姻必将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对文学教育而言,新媒体并非灭火剂,而是催化剂。

(一)新媒体的数字化带来文学接受泛在化。新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借助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开始全面数字化,文字、图像、声音都可以在数字状态下采集、存储、加工和检索,并通过有线无线进行空中地面的全方位同步传输,由此带来海量的数字化音频、视频及图文信息通过新媒体即时传送,极大地拓宽了文学教育的平台和空间,巨量的文学作品被创作和传播,加之移动互联网络覆盖几乎无处不在,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全面普及,大学生文学接受的时间和空间泛在化,学习文学课程、阅读文学作品成了无人不可、无时不能、无处不有的行为。

(二)新媒体的共享性带来文学阅读多元化。新媒体实现了互联网、电视网、移动通信网三网融合,这种特殊的连接结构致使信息可以传递给节点上的任何一个接收者,任何受众都可以获取原来难以获得或较为昂贵的信息资源,能够免费或低成本享用海量信息资源和无数软件资源,信息高度共享。新媒体承载的文学作品琳琅满目,给了大学生宽阔的选择空间,他们的文学阅读也就多姿多彩,既有“阳春白雪”的雅文学,又有“下里巴人”的俗文学,尤其是数量庞大的网络文学;既有关注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的严肃题材作品,又有玄幻、武侠、言情、恐怖等各种消遣娱乐性作品;既喜欢传统纸媒阅读,又青睐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超文本阅读;既浏览文本,又欣赏以直观质感取胜的图像、音频、视频。新媒体使得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空间移动化、阅读时间片段化、阅读设备多元化、阅读内容多样化、阅读方式碎片化。

(三)新媒体的交互性带来文学教育互动性。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核心特征,与传统媒体采取直线型单向度传播方式不同,新媒体是双向或多向性信息传播,是传播者和受众相互传递、交换和分享信息的动态过程,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不断变化,受众不再居于被动接受地位,其对信息的接收和反馈可以同时进行,信息接受者和发送者可以合二为一。新媒体的交互性特质为大学生主动参与文学教育提供了双向通道,他们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者,在接受文学信息的同时与他人保持对话,自由即时地发表见解,与他人分享观点,接受他人评判,文学教育也就成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创设的对话与交流过程,这种合作和沟通促成受教育者深层理解与合理建构文学知识。

三、大学文学教育利用新媒体的创新策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7月21日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6.32亿网民中,近3000万在校大学生是最活跃的新媒体用户群。大学文学教育应该有效利用新媒体这一利器,创新教育内容、方法与途径,提升教育质效。

(一)创新学习环境,现实和虚拟并联。学校教育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前者无疑是实施文学教育的主渠道。告别饱受诟病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文学教育提升质效的必然选择,新媒体为之提供了无限可能。由于文学作品具有主题多义性和模糊性特点,文学教育很适合采取“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课下预先自学在线视频,接受信息传递,师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答疑解惑,促使知识吸收内化。与这一崭新教学模式相匹配,文学教育需要创设无时不可、无处不能的泛在学习环境。首先是网络教学平台的架构,要整合开发数字化网络课程资源,通过文本、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适应学生碎片化学习需要,还要格外注重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其次是开发移动学习系统,如手机短信息学习系统,与网络教学平台无缝链接,使学生在缺乏网络覆盖的环境下也能随时随地学习;再次是充分开发利用手机媒体的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重要载体。就课外学习活动而言,当务之急是通过数字图书馆实现文学信息资源适时共享,尤其是经典文学文本的大力推荐和免费推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创新学习内容,经典和流行并存。纵观我国文学教育的历史,是一部研习文学经典的历史,仅以中国文学为例,诗经楚辞、诸子百家、秦汉文学、魏晋风骨、诗词曲赋、明清小说、现代诗歌……汗牛充栋的文学经典滋养着历代华夏儿女的精神和灵魂。[3]无可否认,大学文学教育如果背离经典,将失去存在的本真意义。但文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接受这一现实,大众文化语境下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通俗文学蔚为大观,在大学生中颇为流行,成为他们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挤占了他们阅读文学经典的时空。经典与流行并没有截然区别,其划分标准本是动态变化的,今天的流行或许就是明天的经典,《红楼梦》在清朝曾被列为禁书如今却名冠古典小说之首就是最好的例证。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洪教授认为,现代流行歌曲未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4]他大胆改革本校语文课,教材中率先出现的诗人是“华语流行乐教父”罗大佑,周杰伦的流行歌曲也在课堂上唱响,这种创新深受学生追捧,也使教学趣味盎然。因此,大学文学教育应该走出封闭的经典王国,以开放的胸襟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在坚持文学经典主导地位的同时,贴近教育对象,将优秀通俗文学作品纳入教育范畴,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契合学习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三)创新学习模式,个体和群体交互。新媒体深刻影响了教育传播中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地位更加平等,互动日益频繁,教学也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信息传递转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大学文学教育要适应这一新变化,借助新媒体建构互动学习模式,促使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文学学习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基于新媒体的互动学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运用新媒体在文学课程网站上创建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讨论区,交流学习体会,展示学习成果,及时答疑解惑;另一种是使用社会性软件开展交互式学习,如通过腾讯QQ、博客、微博、微信、论坛、Facebook中文网和Twitter中文官网等建立正式或非正式讨论区,就文学教育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开展集体行动,带来集体思维,学生还可通过社交网络迅速找到文学领域的专家和大家,求得他们的视点、见解与经验。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都包括思维互动和行为互动,心智交流和情感传递,都能实现双向交互影响。文学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们憩息心灵的港湾,是大学教育不能忽视更不能遗忘的重要学习内容。文学的传播与接受离不开特定媒介,伴随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让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大学文学教育若能植根其中,必将盛开一朵奇葩,散发出独特魅力。

作者:叶蓉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探析

摘要:

文学教育集教育性、人文性、艺术性、鉴赏性于一体,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具有显著的教育优势。如何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文学教育的结合,是当前非常迫切的教研课题。本文针对大学文学教育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现状,就大学生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文学教育;人文素质;高等教育将学科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与渗透,已经成为素质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也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很多学校对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其在人文教育上的优势。对此,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基于文学教育的学科特征以及在人文素质培养上的独特优势,加强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融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一、当前高校文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对文学及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各高校虽然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有所侧重,但是随着高校竞争和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鲜有文学教育的一席之地,很多高校对文学教育价值和重要性的认知不科学,对文学教育的教学定位比较模糊,所以文学课程并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在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内,很难将文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职能体现出来,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在一些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对文学教育的忽视程度表现得更加明显,理工科的大学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本身在文学、艺术、哲学、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结构上就存在很大的缺陷,如果高校再不针对文学教育给予相应的重视,则必然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文学与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落后

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需求,目前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大学语文课程,基本都是安排在大一,按照公共基础课进行讲授。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大学语文课均是采取大班教学模式,即教师对学生进行标准化、统一化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不强,很多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所以很容易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被边缘化。同时,高校在相关课程建设和师资配备上的投入也是相对不足,缺少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观性、随意性比较大,教学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导致很多学生单纯为了“拿学分”而学习,如此一来,高校大学文学教育就很难得到系统开展,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很容易流于形式[1]。

(三)没有同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大学生的文学阅读时间被互联网所代替,有的学生甚至上网成瘾,对古典文学、世界名著的阅读数量越来越少。虽然学生的自主学习途径越来越多,校园文化活动也日趋丰富,但是由于恰恰忽略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结合,制约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效果[2]。在当前的网络环境和教育背景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是对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和社会价值观进行引导的重要途径,由于大部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特色和整体设计,很多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过于单一,校园文化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还没有上升到人文素质培养的层面,没有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来,从而制约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二、高校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策略

(一)发挥文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有学者将文学比喻成“人学”,正是看中了文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一般都会具有历史性、情感性、哲理性、审美性和艺术性等特征,所以高校开展文学教育是一个综合教育的过程,会涉及到道德伦理、宗教文化、哲学历史、民族传统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中国的古典文学,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沉淀,遗留下来的经典名著,不仅能增长大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主动地关心国家大事和民族命运[3]。因此,高校在开展文学教育时,要充分把握住育人主题,让古人的爱国情结和忧国忧民的精神得以传承,虽然这些文学作品大学生在平时有所涉猎,但是教师可以将相关素材进行归类,形成一个教育专题,从而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借助文学教育的精神力量,培养大学生的高尚人格和责任意识

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会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人道主义精神,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的高尚人格,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优秀文学作品的作者也多具有很高的人格魅力,文学作品中又会涉及很多正反两方面人物的典范事迹,所以能够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地投入到向文学作者、历史人物以及作品优秀主角的学习活动中来。在经典名著中的很多领袖人物的英雄事迹和仁人志士的典范故事,体现出的精神风范和精辟论述都是值得当代大学生认真学习和研读的,是现代教育领域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健全和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重要载体,能够促使大学生性格品质的升华。

(三)借助文学教育的感染力,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有人说,现如今的大学生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的社会承受力和抗挫折力非常低,凸显了其在人文素质等很多方面的“短板”,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具体实践中,也难免会遇到生活、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的挫折和压力,产生很多不良情绪,如果学生不懂得自我调节,则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在文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文学教育中获得更多关于挫折和成败的感悟,懂得如何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尽快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如庄子视富贵如敝屣,体现的是自然不拘的洒脱情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体现的是挂冠隐居的性情人生;《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孙少安兄弟的励志故事体现的是勇于开拓、愈挫愈勇的斗争精神……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高校文学教育的课堂中来,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对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思辨能力,借助文学教育的感染力,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四)借助文学教育的艺术性,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雅气质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种艺术语言,其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文采,充满着激情与情感,还富有哲理和智慧,所以大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提高其审美情趣和高雅气质的过程。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富有哲理的文学语言,不仅对大学生形成强烈的感染力,还能巧妙地引领大学生开展鉴赏活动,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时,与现实相比,文学艺术表达的情感世界和艺术世界会更强烈、更典型和更有教育意义,不仅能够让读者感受语言文字塑造出的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还可以带给读者精神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唤醒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从而远离和拒绝粗鄙、庸俗、肤浅与自私,让大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其养成高雅的品位和气质,提升他们未来人生发展的生命层次。

三、高校开展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针对性

由于高校文学教育的课时安排非常有限,人文素质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开展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时,要避免各类教育活动的表面化、形式化,要制定完善的教育计划,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学课程的学习价值和个人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教师要多以文学经典为教育载体,充分利用其典型性、权威性、原创性和经久不衰的价值来增强文学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说服力。

(二)要避免文学教育的庸俗化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模式化

在网络文学、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的今天,高校的文学教育应当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古典文化、优秀的现代文化和国际人文精神成果,要避免平庸、庸俗文学充斥大学生阅读与学习阵地,坚守住高校文化教育的精神诉求和人性关怀,这样才能让文学教育更有现实意义,加快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三)重视教师文学修养和教育素质的提升

高校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是组织者、施教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个人的文学修养和教育素质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对此,高校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通过进修、讲座、培训、校际交流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文学修养和教育素质,进而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教育引导职能。

四、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更能体现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性,所以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变化的今天,文学教育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巩固,在大学生群体中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促进其人文精神的培养,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萌.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4,(2).

[2]张颖.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作者:王俐婷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生文化教育研究(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xjylw/69921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