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旅游文学教学实践思索范文

旅游文学教学实践思索范文

时间:2022-06-12 03:48:17

旅游文学教学实践思索

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旅游文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甚至连“旅游文学”是否成立似乎也还有争议。然而,在大量优秀的山水诗词、楹联、游记文学、民间传说故事等丰厚的旅游文学文本的基础上,在现代旅游业迅猛发展给传统文学类型带来新的冲击与影响的现实背景中,“旅游文学”无疑一边生成着,一边却已经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议论、接受和研究。有关旅游文学的书在不断被编著出版。有关旅游文学的论述也不断见诸书刊。更为重要的是,旅游文学还作为一门课程名正言顺地走进了旅游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已成为目前大部分旅游院校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旅游院校导游专业开设的旅游文学,其教学无论从方式、方法还是侧重点等方面都应与一般文学教学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文学在文本选择上的特殊性

旅游文学有其明确的学科定义和相对固定的内涵与外延。也就是说,旅游文学所讲授的对象必须是有关旅游的文学。这个问题目前虽然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出入与分歧,但随着这方面学术研究的日渐丰富与深入,相信不久便会达成共识。旅游文学的教学也将随之更加清晰、明朗,更具有针对性和富有成效。旅游文学教学文本的选择,是以对“旅游文学”的定位为前提的。目前,学术界对旅游文学的定义基本可以概括为:旅游文学是记述旅途见闻,描写旅游过程中各种自然人文景物或旅游事件,记叙、评价旅游地现实状况、社会习尚、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名胜古迹等,表达作者(游客及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思想、感情、见解与思考的文学。旅游文学以各个时期的自然山水游记文学为主体,同时包括旅游地楹联匾额及相关旅游文化小说、散文、历史传说故事和影视作品等。旅游文学的内涵是旅游生活和旅游行业。因此在旅游文学的教学中,就要精心选择好适宜的教材与文本,避免过窄或过宽导致的一叶障目或似是而非。目前,旅游文学课程的教材主要有冯乃康主编的《古代旅游文学作品选读》(旅游教育出版社)、曹文彬主编的《中国旅游文学》(中国商业出版社)、杜红主编的《旅游文学》(中国工业大学出版社)以及石洪斌主编的《旅游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等。这些教材均以作品为主线,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编选而成。如冯乃康是以诗、词、曲、赋、文、联的文体类别并结合写作时序为线索编排的,曹文彬也从诗歌、词曲、古代旅游散文、现代旅游散文、楹联等体裁的角度进行编排,而石洪斌版则从地象、水象、物象、天象、意象和世象等文本内容上进行分类编排。这些教材各有优点,但基本上都以山水游记文学为主,在形式、内容上似乎还有局限,反映旅游生活的面也还不十分广泛和全面。因此,在教学中不妨有选择性地对这些教材进行整合与取舍,同时引进一些其他优秀的旅游文学文本,如文学性较强的旅游风光片解说词,反映旅游从业人员生活状态的小说和影视作品等等,以使教学更加丰富、完整,也更富有时代气息。

二、旅游文学在教学方式上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旅游文学的出现,可以说是对文学解读方式和教学方式的一次突破,因此,就具体的课程教学而言,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探讨旅游文学的教法,比研究其内涵要重要和有价值得多。同样一个文本,当它仅仅作为一个文学作品讲授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而当它被放在旅游文学教材中、在旅游文学的课堂上被讲授时,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旅游文学”既是一种文体概念,同时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即从大旅游的角度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表现在教学上,就成了一种教学方法。虽然旅游文学的教学同样需要强调文学的审美与思想性,但更主要和直观的还是要将文学作品寄托于具体的旅游情境与旅游需要中。目的决定方法,因此,旅游文学的教学始终应紧紧抓住旅游的内涵来进行,以旅游六要素为教学切入点,围绕导游人员的文化素养来展开。只有教学方式准确有效,才能使文本最大限度甚至超限度地实现其价值。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可以在教学中增强文学作品的知识性和信息量,融入自然、地理、民情、风俗、历史、宗教、科学技术等相关内容,从知识的角度扩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如以景区景点景观或某种旅游项目、话题、现象作为作品的主要依托,在讲解时尽可能地联系具体的旅游主题,把文学元素自然地融入其中。通过以景观带文学作品的方式,给学生更直观、更集中也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教学主题更加明确,学生也能更好地学以致用。如对舒婷《神女峰》的教学,可以从三峡神女峰景区讲起,通过空间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全方位的介绍,再引入诗歌,并通过诗歌文本的解读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景区的人文内涵,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创作导游词。又比如在陆游《钗头凤》的讲解中,结合陆游与唐琬的婚姻爱情生活,除了介绍沈园景区的情况以外,还可插入许多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如对“红酥手”一词,除了解释它在词中的文学蕴义,还可以从饮食文化的角度介绍,“红酥手”其实也是绍兴地方的一种特色点心,甚至还是一道菜肴(红烧香酥猪手)的名字,这些讯息的引入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开拓更广阔的视野、更灵活的思维,抽象的文学有了具象的、带有旅游行业特色的依托,符合导游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另外,也可以将社会经济、文化与科技等各领域的相关元素纳入到旅游文学的教学生成之中,开拓并引领更符合行业需要的职业文学教学。

第二,凸显作品的审美性、情感性与形象性,从人性化服务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升学生引导旅游、沟通人际、服务游客的职业能力,使导游服务技能从一门技术跃升为一种艺术。旅游文学对自然、民情、风俗、人事等的描绘,往往充满着巨大的审美性与情感性,并且常以极其形象生动的文字表现出来,这正是导游专业学生迫切需要提高的主要职业能力之一。因此,教学中应很好地将这种力量发掘出来。如在讲解柳咏《望海潮》一词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当地景观及风俗民情的了解,对比着去体会和感受作者对杭州城特征把握的敏锐性和他用词的准确到位、活泼可见,然后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倾听和训练自己的感悟能力,从而提升对景物的审美描述力。而文学最终更是一种人学,它最广阔也最深刻地反映和包容了人世间的各种情感与世象。旅游文学当中就充满了高尚、美好的人间情怀;充满了对大自然独特的解读、感悟与关怀;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体谅、扶助与友爱;也充满了对复杂人世的解析、对不幸的包容以及对苦难的化解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教学充分地传达给学生,以此完善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都能成为人格健全、积极乐观并且彬彬有礼、优雅大度的人。这种通过文学培养起来的人文底蕴与情怀,在人际沟通和导游服务中将有着特殊的影响效果。

第三,在旅游文学课程中引进话剧表演的教学方法。人们常说,导游人员既是学者又是表演家,而旅游文学中本来就有神话传说、影视作品、反映旅游生活的小说、报告文学等内容。话剧更是一个非常适宜的舞台,可以让导游专业学生所应具有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这个舞台上进行充分的操练与调和。通过演出,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旅游,更进一步发现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事,同时对人生、人性与人情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透彻与深入。这对他们今后从事导游工作无疑有着极大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演出,学生们还会变得非常自信和积极。而话剧较大的影响面与感染力,也将使这种良好的效果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循环与回应。与此相关的,对于一些情节性强、情节富有吸引力的旅游文学作品,还应在讲解中向学生强化“讲故事”的导游技巧,以及如何在整个带团过程中制造和调节气氛的能力。通过现场演绎、课外有组织的排演等方式,学生将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的文艺能力和组织行为能力也能得到发掘和提高。这些方式的引入,将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场所,吸引他们更主动地参与进来,学在其中并乐在其中。

三、旅游文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环节

(一)明确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旅游文学教学虽然也是一种文学教学,却是出于为旅游服务的、有目的的文学教学,故一定要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导游水平及相关的导游职业能力为首要目的,并使教学实践始终围绕这个目的来展开。学生经过旅游文学课程的学习后,其文学素养的提高是以最终的表现为主要判断依据和依托的。即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主要应体现在导游讲解及其与游客的对话交流等现实的服务过程当中。因此,旅游文学的教学就应紧紧围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这个目标,重点强调和训练学生在“写”和“说”这两方面的能力,将文学的感悟、想象、艺术与审美等元素有机地融合到说写能力当中去。比如,通过旅游文学课程提高学生写作和讲解导游词的能力、理解和欣赏景观的能力等。只有首先树立起明确的职业教学的目的,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富有成效。

(二)提倡大文学教学旅游文学的教学要充分发掘文学的文化功能,使学生成为知识丰富、底蕴深厚、能俗能雅的高素质导游人才。这也是旅游业的发展对导游人才提出的要求。只有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文学是一门涉及面最广的学科,当它与同样涉及面最广的旅游业联合的时候,其发展空间和可碰撞出的火花是不可估量的。这就要求旅游文学的教学必须要有更宽广的视野、更敏锐的专业感觉(包括文学的、旅游的)和更活跃的创新意识与开拓意识。虽然纯文学在当下无疑有些式微,然而作为大文学的文学却始终活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发掘和利用。旅游文学本身就是对大文学概念一次很好的发现和利用,因此,只有同样发掘出大文学教学的优势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价值。比如在旅游文学课程中引入旅游地宣传文案、旅游广告与软文的写作,旅游书籍与目的地文学的介绍阅读,旅游网站和博客的分析解读等等。旅游文学应尽可能地利用旅游与文学各自广阔的行业、社会与学科的背景,充分利用其涉及面广的特点,从各种角度去提升学生的行业敏感度与旅游从业能力。另外,旅游文学的教学还应更多地围绕文学的人学素养来进行,强化文学的人学特性对导游专业学生的深度影响。

(三)注重教学探索与教学实践的统一虽然任何课程的教学实践都要与积极的教学探索相结合,但旅游文学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之间却有着更为敏感和紧密的关系。旅游业日新月异发展的现实形势,应始终作为教学背景,影响甚至主导旅游文学的教学实践。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旅游(导游)现状和旅游文学本身研究的深入,随时调整教学实践,深入思考更合理、更准确的旅游文学范畴及其教学形式,是旅游文学教学必须始终不渝要做的事。教学者应该一面实践,一面探索,一面总结,从有利于职业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不断开拓出真正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同时,因为没有多少教学经验与传统可资借鉴,这就更需要实践者在试探中不断地摸索和尝试,并进行反复地推敲、论证。

(四)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因材施教是教学领域永恒不变的道理,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对教学对象的认识和分析。旅游文学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导游专业的学生,这种专业背景与专业培养目的的限定性,也就是旅游文学教学实践的前提。尤其是,目前导游专业的学生构成基本上还是以中专和大专生为主,相对普通本科生来讲,他们的文化知识基础、思维方式与习惯、思想意识乃至人生境界等都有一定的差异和局限性。相对于其他开设文学课程的人文专业而言,在欣赏、理解和领悟能力上更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就导致了教学过程中需要首先去深入了解和分析导游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法上,教师往往还需要通过更加生动、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诱导学生的学科认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并达到课程开设的良好目的。如何使旅游与文学之间的张力得到最大的彰显,培育出一个真正符合人类休闲娱乐审美追求的、高质量的旅游场所;如何让文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深远的影响力,去丰富、提升、革新和完善现代旅游,增值旅游的人文关怀,提升其魅力指数;如何通过旅游文学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科研实践的开展,更本质地提高旅游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文化含量与文明素养,从而优化整个旅游服务环境体系;如何在有关旅游文学的探索与研究中不断发掘出有助于全面提高旅游软硬实力的兴奋点与增长点,从而全面提升旅游品质等等。这些都是与旅游文学的教学密切相关并需要其共同做出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旅游文学的教学者应该有意识地将其作为教学背景或直接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很好地贯彻与融合。同时,由于旅游文学的教学尚处于探索与论证的初级阶段,旅游文学所依凭的主导领域———旅游业本身也还有着相当的理论缺陷与不稳定性,因此,对旅游文学教学的探讨就需要更多人的投入与关注,也需要不同声音之间更积极的沟通与论辩,从而使这种特殊的文学教学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特殊成效。旅游文学在现代的提出,真正可以说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它所蕴含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并将在未来的发展中越来越多地彰显出来。

被举报文档标题:旅游文学教学实践思索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xjylw/60296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