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英美文学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范文

英美文学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范文

时间:2022-09-16 08:57:02

英美文学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

模糊现象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并没有明确的鉴别界限,如轻与重、大与小、贫与富、开心与悲伤等,这些事物之间的界限差异我们不能给出明确的回答,所以我们只能用一些模糊的词语来进行描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地意识到了我们生活中存在的模糊性,最早提出模糊理论的是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Zadeh,L.A.;1921—),1965年扎德教授在《信息与控制》杂志的第八期上发表了《模糊集》的论文,并引发了各方的关注,随之将模糊理论引进到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中,我国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语言的模糊性,北京师范大学的伍铁平教授是这方面的翘楚,他于1979年在《外国语》上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一文,正式将模糊理论引进我国,并且在此后的30多年中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在不断地研究中我们认识到模糊性是语言本身自带的本质属性,同时也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目前学界对语言的模糊性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研究的比较全面、深入且成果颇丰,对于翻译中语言模糊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另一方面是模糊语言与翻译的关系上,从总体上,对于英美文学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全面与彻底。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以各名家翻译的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底本,进而分析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

一、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

在不断地研究中我们认识到了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fuzzy)也就是指语言所指范围不具有明确性。从大的范围上看,模糊语言就是指语言的模糊性;从小的范围上看,它指的是具有模糊性的语言单位,即模糊词语或者模糊结构。首先,词语有模糊性。所谓模糊(fuzzy),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也就是指语言所指范围不具有明确性,这种词语上的模糊性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如汉语中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如包袱词语,其原本的含义就是指用布包把衣服或者物品等包裹起来,但同时它又可以指某种负担,如精神或者思想上的负担,这种现象也存在于英语中,如“conduct”,它本身具有多种含义,如行为、举动、品行;引导、实施;处理、管理;传导。传热、电以及指挥(乐队)等多重含义,但是写词语如果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它的语义就不再模糊,而是具有了特定的含义。一般来说,词语的外延性也是导致其具有模糊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其外延涉及时间、空间、程度等范畴时,如表示颜色的词语,“深黄”“浅黄”“黄”这三个不同程度上的概念,我们试看一下,“浅黄”本身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称之为“黄”,而“黄”本身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称之为“深黄”,这三种颜色之间的程度在外延上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判断。

其次,语言模糊性与民族相联系。我们知道,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语言,进而语言本身就打上了民族性的烙印,所以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模糊性也存在着差异。如“成年”这个词语,我国的法律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就可视为成年人,而在日本,年满20岁才可以举行成人礼,在英语世界中用“adult”代表成年,但是英语世界国家对成年的规定也不尽相同,英、法两国为18岁,而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则为21岁,进而我们可以看出“成年(adult)”这个词在模糊的基础上又具有民族性。“四季”等时间词语同样具有模糊性,同时也表现出模糊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春、夏、秋、冬”与英文中的“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中国人眼中的春天是从“立春”之日算起的三个月,也就是2月4号到5月6日(立夏),而西方则将三、四、五三月定为春天,从中我们看出的不仅是语言上的模糊性与民族性,我们还可以看出东西文化的差异性。

二、影响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原因

翻译本身是一项内涵丰富且极为复杂的语言活动,由于翻译者身份地位、文学素养的不同,或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的方法、技巧、策略以及手段的不同,都会影响到翻译的特色,同时也会影响到翻译中语言的选择性,除此之外,文学本身的技巧、特色等也会影响到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首先,修辞使用的模糊。修辞也就是文辞,也就是文学作品中利用多种语言方式以便取得更好的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修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审美内涵,但是同时也造成了理解的偏差,特别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修辞容易造成语言上的模糊性。如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Themarblehardnessleftherface…”张谷若先生翻译为:“她脸上不像先前跟大理石一般那么硬了……”我们看到这里用了一个比喻的修辞,张先生将原文中的比喻直接翻译出来,并且也采用了修辞的手法,将苔丝以前的脸比作大理石,这样比喻本身的运用并没有错误,但是会造成语言上的模糊性,进而带给我们理解上的模糊与偏差,“大理石”一般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我们无法进行判断,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思考与琢磨。翻译中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进而造成语言上的模糊性和理解上的模糊性。其次,不确定语义词组的使用也具有模糊性。不确定语义词组的使用很容易造成句义语言上的模糊,这不仅存在于文学的翻译中,这种情况在我国古代是经常出现的,如诗歌中的“水光、山色、潋滟、空蒙以及玉生烟”等都是不确定的词组,进而造成了语言上的模糊性。最著名的不确定语义词组的运用就是《哈姆莱特》中的“tobeornottobe,that'saques-tion.”正是由于不确定语义词组的运用,使得这句话有多种翻译,朱生豪将其译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裘克安译为:“活着还是不活了———这是个问题。”我们看到,由于“tobe”这个词组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语言上的模糊性,进而造成了句义上的模糊与不确定性。不过,从这个不确定词组的运用上我们可看出哈姆莱特本人性格上的缺陷,即延宕的性格特征。

三、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的意义

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虽然有时候阻碍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但另一方面却以自身独特的魅力提升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意义。翻译者首先捕捉到原文存在的模糊词语、形象或者意境,然后再运用翻译理论将其翻译出来,最后形成质的飞跃。首先,形成意境的朦胧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意境是文学作品的最高追求,由于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在翻译中形成的意境具有一种朦胧美,如哈代在描述自己家乡风景时写道:“Whichhehadbeforeknownbutdarkly-theseasonsintheirmoodsmorningsandevening…”张先生译为:“他对于外界的暮暮与朝朝,子夜与亭午,水之浩荡,雾之迷蒙……”我们看到,“雾之迷蒙”寂寂与“悄悄、昏昏与冥冥”这些语言的模糊性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朦胧的意境美,读者实质上并不明白“雾之迷蒙”到底是一种什么景致,但就是可以从这种朦胧的语言中感受到意境的美。其次,完成审美再创造。一部文学作品的审美再创造主要表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而这两方面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模糊性是完成审美再创造的关键因素。我们还是以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为例:“withtherimofbluehills;onthegraymoistureofthegrass…”在这里我们看到了“blue,gray”等表示颜色的词语,上文我们已经提到,颜色词的外延程度是我们不能确定的,所以我们不能够确定这两个颜色的词语表达到了哪种程度,但我们却可以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进行自我的审美构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的再创造。再如,张若谷先生将“blacksolitude”翻译成了“一团漆黑的僻静”,这种带有语言模糊性的翻译一方面保留了原文中的意境和审美内涵;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我国语言上的独特性以及我国意境审美的独特内涵,创造出了一种不一样形式的审美境界,完成了作品的审美再创造。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了语言的模糊性。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总是追求语言的准确与精确性,却往往忽视了语言模糊性存在的独特魅力,这种模糊性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更显示出独特的存在价值。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有些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语言的模糊性,但在实际中,我们必须对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丽君 单位:河北省华北科技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英美文学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xfylw/67893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