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翻译理论概述及其运用范文

翻译理论概述及其运用范文

时间:2022-05-24 06:08:38

翻译理论概述及其运用

自从1975年美籍欧裔文学批评家兼翻译家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在其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Babel—aspectsoflanguageandtranslation)中依据阐释学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步骤之后,人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翻译并不是“意义”被简单复制的过程,而是有“人”这一主体参与的过程。斯坦纳的阐释运作步步不离“人”的参与,而翻译研究也正是要揭示“人”这一主体如何与文本(源文本)互动,从而创造性地产生新的文本(译本)。[1]

在诸多文体的文本中,文学性文本最能体现译者的主体性。关于这一点,在我国翻译界,已经有很多人撰文进行论证。笔者在知网上粗略搜索了一下,就找到大约百余篇。然而,这些文章大都是从文本分析的角度论述译者主体性在译本中的体现。对于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鲜有提及。译者的主体性是否发挥得充分与合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一个很容易忽略的因素就是译者是否具备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关于这一点,以往的文献资料论及的更是少之甚少。

一、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与译者的主体性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受结构主义与阐释学的启发,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界日益受到关注和认可。阐释翻译理论起源于哲学,它的提出者正是斯坦纳。他出版的《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一书,对语言和翻译的话题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在学术界受到了很高的评价。1992年和1998年,该书由斯坦纳本人进行了两次修订,将翻译过程划分为“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纳(incorporation)”或“吸收”与“补偿(enactmentofreciprocity)四个阶段。“信赖”表示相信所要翻译的东西言之有物,是值得翻译的;“侵入”(或“进攻”)表示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带有侵犯性和破坏性,解读原文就是要剖析原文,译者在破解原文含义的过程中,必须剥开语言外壳,理解其真正内涵,正如要获取坚果的内核,必须打碎其坚硬的外壳一样;“吸纳”(或“吸收”)表示把“俘虏”的东西以各种不同的程度加以吸收,既包括原文的内容、也包括原文的形式,“吸收”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改变;“补偿”表示在“信任”之后,翻译倾向原作,失去平衡,而在“侵入、吸纳”之后,又倾向于译作,再一次失去了平衡,因此翻译最后需要提供补偿,恢复平衡。[2]

很明显,以上四个步骤处处离不开译者的主体作用,正如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刘宓庆教授曾经指出的,翻译的主体是译者和翻译理论研究者。根据他的解释,主体具有三个特征:一是主导性,它是人这个主体的内在规定性,即主体总是以自己的意志、意向、目地为前提或主导行事,处处伴随着一种“自我权威感”;二是主观性,即主体常常在实现自己主体性的同时,伴随一种主体以自己的意志、意向、目的为轴心的心理倾向;三是主体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指的是在一种精神或观念支配下的创造性行为。[3]翻译活动是译者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因此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的主体。

二、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文学理论知识的关系

然而,对于不同文体的文章,译者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是有差异的。从文体的角度看,科技文体、商业文体、政论文体、日常文体和文学文体构成一个文体的连续统(continuum)。在这个连续统中,译者的主体性呈现出逐渐增强的态势。[4]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译者主观能动性要想发挥到最佳状态,除了依赖于译者本人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结构、思想深度、想象力、审美能力等之外,还需要文学理论方面的知识。这里的“文学理论”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对具体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的考察,也包括对文学规律的探讨。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大多数著名翻译家在文学理论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如我国的鲁迅、傅雷、杨宪益、美国的纳博科夫、斯坦纳等。近年来,我国爱好文学翻译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但是,有一些刚入文学翻译行当的年轻人往往对文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影响了对优秀文本的选择和翻译作品的质量。在翻译文学作品过程中,译者从选材、解读到翻译成文,每一步都离不开文学理论知识。

首先,根据阐释翻译理论,翻译的第一步是“信赖”,即相信挑选的文本是值得翻译的。译者在挑选文本的过程中,只有依据有关的文学理论,才能在令人眼花缭乱、良莠不齐的各种作品中挑选出有价值的、值得翻译的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的花样也日益翻新,各种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实主义等。尤其是近年来,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新小说”,这些新小说无论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与传统小说有着很大差别。如果不了解文坛这种新动向,在挑选过程中就很可能把一些很优秀的文学作品遗漏,不利于优秀作品的传播。正如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如果没有老一辈翻译家金睇、萧乾等慧眼识珠,其汉译本在我国问世的时间可能还要晚一些。一个文学翻译工作者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但必须对各种文学样式烂熟于心,才能对供选择的翻译对象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定位。

翻译的第二步是“侵入”,即译者作为一名读者兼阐释者对原文进行解释和剖析,透过其语言的表面发掘其内涵。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必须具有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首先,译者不是普通的读者。普通读者在阅读时只是为了欣赏,为了精神上的愉悦。而译者不只是为了欣赏和愉悦,他们还肩负重任,那就是他们要尽量能够按作者的本意把作品的内涵全部领悟,借用朱光潜的话就是“须设身处在作者的地位,透入作者的心窍,和他同样感,同样想,同样地努力使所感所想凝定于文。”[5]

因此,他们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独到的领悟力,这种水平和能力不是天生俱来的,而是来自于译者本人的知识储备、审美感知、阅读经验甚至人生阅历。而知识储备不仅包括文、史、哲、艺术、建筑等多学科的知识,还应包括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例如,在有些小说中,作者往往用大量的笔墨进行环境描写,在追求故事情节的普通读者眼中,这些环境描写只是闲笔,可以忽略不读。如果一个译者具备了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就会意识到这些环境描写对于作品本身意义重大,就会去细细地品味字里行间透出的意境,正如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指出的:有的环境描写“目的是建立和保持一种情调,其情节和人物塑造都被控制在某种情调和效果之下。”[6]作为阐释者,译者在理解原文时,首先要理解文章的语言,同时更重要的是借助于认知补充来理解文章的意义。[7]认知补充既包括一般知识和生活体验,也包括文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如作家的生活的背景、思想意识、创作风格、语言特色等。借助于相关文学理论知识,译者可以更深入地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细细揣摩其美学意蕴,发现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在翻译的第三阶段,即“吸纳”阶段,文学理论知识的作用虽然不如在前两个阶段那么明显和重要,但是仍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译者对译文的表达。“吸纳”既包括对文本内容也包括对文本形式的吸收。每一部小说作品都有其各自的结构方式,比如“拱门式结构”、“对称性结构”、“目击者提供证据式结构”等等。[8]大多数文学理论书籍都会包括叙事结构方面的内容,如果译者在翻译一部作品之前对这些内容了然于心,在翻译的时候就会顺理成章地吸收作品的结构。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即使忠实于原作的结构,也是处于一种完全不自觉的状态,而不是因为意识到原作结构的审美价值而去刻意地保持它。

第四个阶段是“补偿”。“在翻译行为中,为了恢复原有的平衡,补偿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译者或者拿走得太多,或者拿走得太少,或者把一些蹩脚的地方删去。真正的阐释翻译要使这些关系达到平衡。翻译能体现原语的潜力,更能体现原语自身所没有达到、没有意识到、没有体现出的价值。”[9]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实现成功的补偿,除了要拥有关于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的丰富知识和娴熟的翻译技巧之外,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就拿翻译诗歌来说吧,在诸多文学体裁中,诗歌的翻译相对来说难度最大,因为诗歌的语言具有“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意味隽永”的特点。要成功地翻译一首诗歌,首先要学会赏析诗歌。有些文学理论书籍中会谈及诗歌的赏析技巧,掌握了这些赏析技巧,不仅可以帮助译者更深入地发掘诗歌的意蕴,而且在“补偿”阶段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协调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平衡,这样才能做到“能体现原语的潜力,更能体现原语自身所没有达到、没有意识到、没有体现出的价值”。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阐释翻译理论中的翻译四步骤凸显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而对于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来说,凭借文学理论的支撑,可以更好地在这四个步骤中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文学理论的作用在这四个步骤中的体现不是孤立的、界限分明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重合的。某一文学理论在“信赖”阶段发挥作用的同时,仍有可能在“吸纳”或“补偿”阶段发挥作用。另外,对于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来说,不一定非要像文学评论家那样精通所有的文学翻译理论。“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要专注于文学翻译,就没有太多的精力从事其他方面的研究。但是,对于一般的文学理论略通一二还是必要的。

被举报文档标题:翻译理论概述及其运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xfylw/60128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