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创新文化发展论文范文

创新文化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2-11-29 11:25:35

创新文化发展论文

一、双流县创新文化发展体制的目标定位与重点工作

基于双流现有的文化基础、人才资源、物质条件与发展趋势和改革要求,我们把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基本目标定位为:到2020年,把双流县建设成我国中西部一流的文化民生率先发展区与成都市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

(一)改革的目标定位

1.建成中西部一流的文化民生率先发展区力争2020年把双流建成我国中西部一流的文化民生率先发展区,是执政为民的客观要求。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应当“把文化民生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改善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营造公平均等的文化发展环境,尊重人民的文化艺术追求,不断提高文化创造能力,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建设公益性、基础性、均等性、便民性、创新性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

2.建成成都市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实现双流2020年建成成都市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的奋斗目标,是落实中共成都市委把成都市“建成全省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为重点”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有助于促进双流干部群众对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变革,也是双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然举措。

(二)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重点工作

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阵地建设有待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县文化馆建于1984年,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馆舍老旧,难以满足群众文化活动多样性开展。二是服务体系保障仍需加强。双流各级文化事业从业人员中的专业人才还相对不足,队伍整体呈现老龄化、缺失化。财政投入基层阵地的运行经费仍显不足。三是文化在基层重视程度还需加强。在基层依然存在部分领导较为看重经济指标而轻视文化发展的情况,认为文化是花钱又浪费时间的事。目前仍有部分村民议事会上文化活动的议题被否决。四是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尚显不足。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缺乏力度较大的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平台。文化产业供地政策扶持力度略显不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机制不够健全,重点项目落地审批环节过多。

2.改革的重点工作围绕文化体制改革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当突出抓好文化管理体制、人才管理和培养机制、投资融资体制与政策激励机制等重点工作。(1)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关涉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全局。当前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出现管理“越位”、“缺位”的现象,因此,文化管理体制的转型是重中之重。(2)深化人才管理和培养机制改革。健全人事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健全竞争机制、奖惩机制与绩效考评机制,做到广纳贤才,人尽其才。着力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待遇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优环境吸引人才,认真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制定文化专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人才引进与激励制度。(3)深化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主体多方式的投资融资体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用于文化产业的培育、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健全和落实相关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和政策优惠。(4)转变政府资金投入方式。变直接性的行政拨款为间接性的绩效刺激。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实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服务供给的多样化。政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

二、创新双流特色的文化发展体制的基本路径

(一)坚持文化发展观念创新,努力实现文化富民强县的认识飞跃

针对双流“社会文化自觉还不够高,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文化在城市更新中的独特作用认识还不到位;文化自信还不强,对文化资源的认识还不够”的问题,应当努力破除制约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观念障碍,促进全县干部群众对文化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飞跃。

1.破除文化务虚观念,增强文化兴县富县的观念文化不仅具有务虚功能,而且是地区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尚需破除文化务虚的片面认识,把文化与区域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一是在发展战略上,突出文化与经济的统一,明确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二是在发展思路上,强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统一。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三是在发展标准上,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起来。

2.破除文化花钱观念,增强文化乐民安民的观念必须树立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安民的文化民生“准则”,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价值与文化潜移默化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文化的价值牵引、人文塑造的引领作用。推动双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进一步破除“一手硬,一手软”的认识障碍,增加对镇(街)目标考核中文化工作所占比重,既抓文化民生的“花钱”事业,又抓文化产业的高效实业;既考虑当下的GDP,又注重远期的软实力。

3.破除文化浮躁现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破除文化拜金、文化颓废、文化奢靡、文化媚俗等等文化浮躁现象。以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培育和提升市民的道德素养、文化素质与现代人格,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彰显双流的城市文化品位和国际形象。

(二)坚持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努力实现管理职能与管理方式的转变

1.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按照企业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理顺双流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民参与、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合理配置行政资源,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2.由直接管向间接管转变在管理方式上,政府要逐渐退出文化产业领域,回归政府本位,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转变县政府职能,加强双流文化行业协会、文化中介机构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与中介机构的作用,充分吸纳和发挥市场主体、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基层群众、媒体机构等参与文化治理的功能和作用。把一些政府的事情可通过购买服务的办法、招标的办法,交给社会团体、中介机构、院团去承担。

3.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在文化内容管理上,要把文化主管部门从经办各种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转而将主要精力放到制定政策,落实法规,科学规划,注重指导,加强服务,严格监管上来。改善管理、审批、服务等方式,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更好地履行政策引导、公共服务等职责。进一步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完善双流行政许可运行机制,规范文化行政审批事项,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为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多样化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4.由单一行政管理方式向多种方式管理转变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以精细化、差别化和个性化为管理原则,实现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实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以市场化管理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与调节性功能,逐步实现从“行政化”到“资本化”的转变,以资本为纽带整合文化资源。同时,强化文化管理的依法行政,规范与清理文件,保持与上位法律、法规、规章的和谐统一。

(三)坚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努力推进文化民生供给力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创新双流文化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针对双流“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提高文化民生供给能力,让百姓享有的文化服务更丰富。

1.推进双流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协作一方面,以政府为核心,发挥政府提供公共文化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通过发挥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私人拥有的文化产品转化为公共文化产品。鼓励符合时代精神、为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2.实现双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民覆盖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城乡统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县级文化、体育、广播电视阵地为龙头,镇(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阵地为支点,村级广电阵地为辐射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落实政府主导责任担当,以重点镇为先导,带动多功能数字影院建设,形成双流集中居住区“15分钟文化服务圈”。

3.助推双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档升级着力于公共文化服务动态提档升级,落实标准化是提供公共文化供给力的基本要求。需进一步制定并落实双流公共文化、服务种类、场地设施、人均资源、服务半径、人员编制、经费投入等一系列标准。进一步加快推进大型文体设施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重视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综合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光纤“10元通”工程,助推双流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逐步建立公共图书流转计算机管理系统,推进双流数字化进程。

(四)坚持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努力激发文化旅游产业运行的活力

紧紧围绕建设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的目标,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诚信、创新的发展理念,逐渐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推动文化市场主体向现代化和规范化转变继续推进双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现代管理理念。创造有利于文化市场微观主体投资创业的政策环境和条件,提升文化市场主体的活力、能力和竞争力。着力于培育动漫游戏、文学与艺术品原创、文化创意等产业主体,巩固扶持影视传媒、广告印刷等传统文化产业主体。重点打造双流文化旅游产业,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平台,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加强政府的服务与监督结合,指导与执法并举,规范双流文化市场主体的行为。

2.促进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化和品牌化转变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不断提升双流城市感召力、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深度挖掘双流文化资源,发掘传承槐轩文化、农耕文化、古镇文化等优秀历史文化。把文化创意和设计融入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着力构建双流“一镇一山两廊”的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推动黄龙溪古镇提档升级,力争将该区域打造成为集古镇观光、文化体验、滨水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度假区和国际知名的古镇文化旅游目的地。

3.助推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融合向综合化和协调化转变文化旅游产业是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体系。进一步促进文化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打破部门、行业、地域界限,使文化旅游产业与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网络信息、休闲娱乐、广告会展等文化产业实现融合,形成健康、多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一是农旅互促,差异化发展乡村旅游。在旅游发展重点区域,积极创建旅游特色村,培育主题乡村酒店;加大双流优质农产品的开发、包装和推广力度,培育特色旅游商品。二是商旅互动,高端化发展休闲旅游。充分利用成都市“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力争将旅游商品免税店落户双流;针对过境商务游客开通双流机场、成都主要景点到双流主要景区的旅游直通车,并积极引导旅行社定制个性化旅游服务。三是以文兴旅,产业化发展文博旅游。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充分利用“中国西部陈设艺术创意中心”“、天艺浓园文化交流中心”、梦视界创意工场等优势资源,实现文博旅游产业化发展。

作者:张国治张守伦吴红凌孟大川李德虎单位:中共双流县委宣传部课题组

被举报文档标题:创新文化发展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hfzlw/65971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