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设创新型社会背景下创新教育范文

建设创新型社会背景下创新教育范文

时间:2022-05-04 08:21:04

建设创新型社会背景下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的由来

创造教育的思想是21世纪初提出来的.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首次开设了《创造工程》课程,专门研究科技成果是怎样发明出来的.这就是创造学.而把创造学运用到社会或学校教育上,则称之为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类发明创造活动的规律及其运用的.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教育,“创”字,即初次、开始做的意思.创造是全新的.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新观点,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

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年朱铭基在政府工作报告科教兴国部分对教育又强调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为实施建设创新型社会,迎接新世纪高科技的挑战,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试点工程》,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创新型社会,全面开展实施创新教育,已得到政府、科学界、教育界的共同关注。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创新。建设创新型社会,教育改革走创新教育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

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必须走创新教育之路,即搞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完成教育的伟大使命.

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实现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去教育的弊端是重知识、轻德育、轻能力,特别是轻视对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实施素质教育不进行创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提高国民家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效建设创新型国家.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其特点是以高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所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可以说,没有创造能力在当代就无法生存,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享受现代文明.所以,学校教育理当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积极主动地抓好创新教育,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推进创新型社会的建设.

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潜能的生成,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研究成果表明:创造能力是每个健康个体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学生具有情感、具有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潜能。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观,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对学生身上创造性的萌芽,要积极、适时,按照创造心理规律给予培养、扶植、拓展、开发、强化,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个性素质。

三、实施创新教育的原则

当前,建设创新型社会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实施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在其指导思想、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须坚持以下原则:

发展性原则创新是对传统、常识、常规的超越、完善、纠正和发展。其成果应是新的、有用的、进步的、发展的。创新是发展的创新。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坚持发展性原则,不得违反法令和伦理道德。坚持这一原则,要培养学生先进的创新意识,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正义而创造的世界观。凡是有利于发展与解放生产力、改善与提高人民生活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稳定与安全的就去创新、就去创造。

主体性原则即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人本主义在当代要求以人为本。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要讲民主,变课堂为学堂与讲堂的结合;变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的结合。要坚持共性与个性一起抓,既注意对共性的全体全面的培养,又要注意对个性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对创造个性的培养。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经常关爱、鼓励那些敢于提问,富有新观念,有坚持性的学生,使其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系统性原则即根据系统科学原理,统筹规划、科学运作,追求实施创新教育的整体效益。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就要围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对教学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条件、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诸因素进行综合改革、系统创新、全面优化,建立良好的创新教育运行保证机制与体制。要坚持全面性、全体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诸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整体发展,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实践性原则即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生产、贴近高科技。结合现实、结合实际教学做。既学到真实创新本领,又服务社会;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造的滋味。

四、创新教育的实施

实施创新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过程是建设创新型社会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重点,应当从下面几个方面改革人手。

1.教学内容的改革教育的主要载体是教材,教材仍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首先应该对教材进行改革。教材的改革应从教材的编排和教学内容两方面来进行。在教材的编排上既要考虑到知识的单一性又要考虑到知识的整体性,可编排一些将新知识融人到原有知识体系中去的开放性的探究性问题、习题等。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做到以学生知识实际水平的提高为主,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辅。让学生清楚明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教学形式的改革教学形式上以开放为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开学生之间的讨论:可以是教师提问题,学生集体协作解决;可以是学生提问题,学生解决;也可以采用学生授课等形式。学生之间的讨论,可自由组合,课堂上可以随意走动,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个性情况各不相同,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思想的变化创新教育的主导是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须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这是培养创新精神,塑造创新型人才的保证。首先是制度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待学生要严格要求,可制定相关具体规章制度,如自习制度,任务积累制度、时间制度、生活行为制度等,达到严与爱的统一。其次是氛围意识。课堂气氛要宽松、和谐。心理学研究表明:实施愉快教学,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情绪饱满使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便于接受新的事物。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

3.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应当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换位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退居二线,可适时组织学生充当老师讲解题目,由学生组织讨论,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坐到学生座位上去,听学生分析讲解,有时也会向讲解的学生提几个问题,在重点或难点的地方故意多提几个为什么,这样既突出重点,也解决了难点,更主要的是训练了讲解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关系互换,教学事半功倍。“大智若愚”也何尝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不一定要聪明,关键是怎样让学生聪明。教学中不满足于标准答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相关依据、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发现解决问题的相关途径,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产生联想、想象,改变视野,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变换教学方式,协调好教学进度、速度、梯度和难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论文关健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教育改革从素质教育发展到创新教育的深化,其意义重大,教育创新要坚持发展性、主体性和实戏性原则,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变革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创新型人才。

被举报文档标题:建设创新型社会背景下创新教育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hfzlw/54669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