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思考范文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思考范文

时间:2022-05-19 10:44:47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思考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一)地域环境的差异

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内,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所形成的文化不同,具体反映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中国自古是个农业大国,很多习语都与农业有关,如“瑞雪兆丰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拔苗助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在过去中国人的农耕生活中“牛”发挥着非同一般的作用,人们对牛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汉语中与“牛”有关的习语很多且多为褒义,如“牛郎织女”、“孺子牛”、“牛肥马壮”、“老牛甜犊”、“九牛二虎之力”、“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等。像这样的用法在英语中是很难找到对应的。英国是岛国,四面环海,渔业发达,航海技术领先。英语中有大量有关航海和水的习语,如“plainsailing”(一帆风顺),“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等。鱼在英语中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abigfish”(大人物、大亨),“acoldfish”(冷漠的人),“apoorfish”(倒霉的人),“acoolfish”(无耻之徒),“aloosefish”(生活放荡的女人),“asmuteasfish”(嚓若寒蝉),“drinklikeafish”(牛饮),“fishintheair”(水中捞月)等。

(二)民俗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差异

不同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使英汉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思维方式也不同。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语境里会产生不同的民族文化含义。比如颜色中的白色,在汉语中除了具有洁白清楚之意外,还有“错误、徒劳、反动、衰败、死亡”等含义,如“白吃白喝”、“白字先生”、“白手起家”、“红白喜事”、“白色恐怖”等。而在西方,白色是备受崇尚的颜色,英语中的“white”往往具有“吉利、纯洁、无辜、公平”等含义。如“daysmarkedwithawhitestone”(幸福的日子)、“awhitelie”善意的谎言、“awhitesoul”(纯洁的心灵)、“whitespirit”(正直的精神)、“whiteman”(忠实可靠的人)。再如动物中的“狗”,两个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但对狗的理解和态度却大相径庭。在中国文化中,狗使人联想到下贱、卑劣等喻义,有关“狗”的习语多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狐朋狗友”、“狗屁不通”、“狗尾续貂”、“狗血喷头”、“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多为漫骂之语。可在英语文化中,狗是一种为人钟爱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忠诚的象征。西方人爱狗如爱子,带“狗”的词语多含有褒义。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aluckydog”(幸运儿)、“ajollydog”(兴高采烈的人)、“acleverdog”(聪明的人)、“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

(三)宗教文化的差异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深受佛教、道教的影响,英语民族信奉基督教,宗教信仰的不同反映在思想文化上,也反映在语言上。汉语习语中有不少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如习语“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与佛教有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生我才必有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与道教有关。宗教文化在英语中也留下了浓重的痕迹。西方人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主宰着一切,反映在习语之中如“Heaveisaboveall.”(上帝高于一切)、“GodiswhereHewas.”(上帝无处不在)、“TruthisthedaughterofGod.”(真理是上帝的女儿)、“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等。具有宗教文化代表性的词在英语习语中也很常见,比如,“attheeleventhhour”(在最后的时刻),“Gotohell”(诅咒用),“abroadchurch”(指庞大的组织),“Everymanmustbearhisowncross.”(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技巧

(一)直译法

有些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基本对应的,有些习语的字面意义就是它们的实际意义。对于这样的习语我们可以采用直译法,保留原文的文化现象和语言风格,这样还会丰富译入语,利于文化的交流。例如“AllroadsleadtoRome.”翻译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突出了罗马城盛极一时的景象,中国人对古罗马城也不太陌生,很容易接受。又如:“Easycome,easygo.”译为:“来得容易,去得快。”;“Awolfinsheep’sclothing”译为:“披着羊皮的狼”;“失败是成功之母”译为:“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祸不单行”译为:“Misfortunesnevercomesingly.”;“了如指掌”译为:“toknowasoneknowshistenfingers”;“走马观花”译为:“torideoutonhorsebacktolookatflowers”;通过直译不仅保存了原文的字面意义、隐含意义,而且在修辞风格上也与原文相符,使译文同原文一样富有感染力。

(二)增译法

对于英汉习语中的有些喻体的内在含义目的语读者难以理解的,可根据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适当增补隐含的信息,在直译的基础上对典故、喻体加以注释说明使译文的表达形式更加完整、内容更加清楚。这样既不会歪曲原文的形象,又有益于文化的交流。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译为:“ThreecobblerswiththeirwitscombinedequalZhuGeliang,themastermind.”对中国人而言,诸葛亮是智慧大师,但英美人未必都知道这一点,译文中增加注释性词语themastermind,使译文含义一目了然。再如“生米煮成熟饭”,如果译为“thericeisalreadycooked”,则完全停顿在字面意思上,而译者在译文中加上“andknowsitcannotbeuncooked”做进一步解释,便传达出其中隐含的喻意。又如,crocodile’stears可以译成“鳄鱼的眼泪--假慈悲”;“班门弄斧”译作“showoffone’sskillwiththeaxbeforeLuBan(themastercarpenter)”;“三头六臂”译作“three-headedmonsterwithsixarms”;“关公门前耍大刀”译作“playwithabroadswordinfrontofthegateofGuanYu(ageneralintheperiodoftheThreeKingdoms)”。

(三)意译法

英汉习语毕竟属于不同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有时采用直译法或增译法都无法表达清楚源语所蕴含的语义,令读者难以理解,这时可以采用归化意译法,根据目的语的文化背景,舍去形象而重在喻义的表达。比如:汉语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谚语具有浓重的民族色彩,若直译为:“Whentheoldmanonthefrontierlosthismare,whocouldhaveguesseditwasablessingindisguise?”显得有点佶屈聱牙,其中的喻义很难被译语读者所理解;若意译为:“Alossmayturnouttobeagain.”,虽然舍弃了源语的表达形式,但简洁精炼的语句表达出了原文的喻义,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再如:“Risefromtheashes.”如译为“从灰烬中获得新生”,会使人不知所云,可译为“东山再起”;“aredragtothebull”是来自西方斗牛的用语,字面意思是“对牡牛摇晃一块红布”,可意译为“火上加油”。又如:“Everymanhasafoolinhissleeve.”可译为“人人都有糊涂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译为“Hewhorisksnothing,gainsnothing.”;“情人眼里出西施”译为“Beautyliesinlover’seyes.”“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译为:“Amongtheblindtheone-eyedmanisking.”

三、结语

简言之,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要想成功、有效的翻译英汉习语,不仅要精通源语、目标语两种语言,更要熟悉两种文化,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采取合适的的翻译方法,最大限度的传达习语所蕴含的语义和文化信息,向译文读者展现出其文化魅力。(本文来自于《外语研究》杂志。《外语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魏萌单位:济宁学院外国语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hcylw/64451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