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学文化发展趋势范文

地学文化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2-08-26 04:21:41

地学文化发展趋势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大力加强地学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地学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指出了地学文化的发展趋势,认为挖掘地学文化的内涵,深入探讨地学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打造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地学文化;内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明确提出要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这充分说明我国正在从“征服自然”的误区中逐步走出来,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地球科学正是自然科学中直接面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它的研究任务正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与方法[2]。地球科学又不仅仅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还承载着资源环境教育、资源危机预警、人地关系反思等文化使命。地学文化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地球,调整人与地球的关系,在开发利用地球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其基本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大力加强地学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学文化的研究现状

地学文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子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地球,调整人与地球的关系,在开发利用地球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张中伟(2003)指出发展地球科学文化的战略意义在于:环境、资源、人口三者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将是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框架,前两项均属地球科学范畴,因此,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发展地球科学文化将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有助于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世界竞争无疑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地球科学文化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打造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王殿华(2003)指出地学教育中应该引入地学文化的概念,把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关怀融入地学教育体系之中。我们不能培养有知识没文化的一代。要让学生从心底里真正喜欢地球科学并树立为之献身的职业理想,必须使他们深刻认识和理解地球科学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意义,感受地球科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久不衰的文化魅力。只有这样,地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才可能有坚实的人文基础,才算达到了应有的理性高度。王殿华(2004)指出地学类新闻报道对于促进地球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增强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介绍了地学新闻报道的特点、范围及其在科学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加强地学新闻报道的建议。段怡春(2004)指出地球科学内蕴的无穷自然奥秘和丰富哲学理念,彰显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各类科学文化中独树一帜。大力发展地学文化,普及地学知识,是在当前国情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王殿华(2006)指出地球科学文化最根本的任务是在地球科学与公众之间架起桥梁,满足公众的科技文化需要,提高公众的地学文化素养。

地学文化以地球科学为主体,以包含在地学史、地学人物、地学思想、地学理论、地学事件、地学景观中的精神文化现象为内容,是一种特殊的人文资源,它折射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出现的冲突与矛盾,与其他文化资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特点。王殿华(2006)指出地学工作者肩负着科学强国和文化教育的双重使命,要把地学文化融入地学高等教育和科学传播体系之中。王殿华等(2006)指出地学文化不只具有启迪人类认识自身、认识自然、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教育功能,它还是一种储量巨大、采掘不尽的富矿资源,有着强大的经济功能,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地学文化产品需要立体传播。孟宪来(2006)指出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不仅是科学文化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孟宪来(2006)指出地质文化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玄妙的概念、学理,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社会实际生活之中,它的功能是任何形式和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尤其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更是其他任何文化都不能比拟的。李信义等(2006)谈了对地球科学文化的理解和利用,并初步分析了地球科学文化发展的混和、分科、融合三个阶段。余振国等(2007)指出要以节约资源的先进文化为底蕴,树立资源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产业文化,建立节约资源的激励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王殿华等(2007)指出地球科学的影响和贡献不仅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还取决于人们对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取决于地学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在资源环境和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探讨如何加强地学文化传播,实现科学发展,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对此,含地学类高等院校的地学教育工作者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一批有深厚地学文化素养和较强传播能力的新型人才。段怡春等(2007)指出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对于深入发掘地球科学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地球科学思想,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深远。段怡春等(2007)从地球科学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与意义出发,在深入分析我国地球科学文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地球科学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对策。张中伟(2007)指出地球科学不仅肩负着科研责任(学术责任),而且还肩负着社会发展和人类需求所赋予的文化责任,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球科学的文化责任。

余谋昌(2007)指出地球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力”,它不仅对人类精神,而且对资源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陈琪(2007)从地球科学文化内涵的界定入手,分析和阐述了地球科学文化的基本特点以及普及与传播地球科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并着重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开展地球科学文化的社会普及与传播。杨力行(2007)指出从文化视角来审视地球科学,或将地球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地球科学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地学研究方法或思维逻辑,即“真”的问题;二是人地关系或地学的价值理念,即“善”的问题;三是地球演化的平衡或人与地球的和谐,即“美”的问题.文化视角下的地球科学是由“真”、“善”、“美”三者构成的统一体系。褚庆忠(2007)指出把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来开发,大力推进地球科学文化建设。推出一批具有地球科学文化特色的影视、网络、文学、艺术等文化精品。激励科技企业、文化企业、旅游企业等对地球科学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在影视动漫、图书出版、网络、旅游等领域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地球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向大众文化进军,这将是一幅极为诱人的文化图景[3]。

二、地学文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对地学文化的研究还主要是围绕其内涵、功能、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很多问题还需要深入剖析。与众多的其他文化相比,地学文化还未能受到与其重要地位和巨大功能相称的重视。要将普通的地球科学知识转化成当代先进的地球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及科学价值,成为能够提高公众的地球科学文化素质的大科学,就要在深层次上挖掘地学文化的内涵,深入探讨地学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地学文化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打造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新晨:

参考文献

1.肖景华,洪向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25个理论热点[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2.郝东恒.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发展地质教育的思考.中国地质教育.2007,(4):13~36.

3.褚庆忠.地球科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分析[J].燕山大学哲社版.2007,8(增刊):25~26

被举报文档标题:地学文化发展趋势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hbjlw/55406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