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农业发展格局范文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农业发展格局范文

时间:2022-06-22 11:29:12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农业发展格局

摘要:

生态文明主流核心价值观与农业区域发展的结合是区域农业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指导思想,为区域构建适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的农业发展格局提供了思路线索。以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福建省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梳理了福建省农业发展格局的路径变迁,提出生态农业效能发挥不足、农业科技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产业耦合程度尚待强化、区域可持续能力需要得到加强等是福建省农业发展格局构建面对的主要挑战,并针对以上困境提出了构建福建省农业发展格局的路径,以期提高福建省区域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水平。

关键词:

生态文明;农业发展;格局构建;福建省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也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实现根本转变的重要方面,在时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根基不牢,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新形势下构建适合福建省的农业发展格局成为时代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到202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在十三五规划的十大目标任务里面,除了经济增速外,区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均成为了关注热点,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将引领经济实现新发展和新跨越。生态文明主流核心价值观与农业区域发展的结合对福建省未来的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是福建省农业深化改革的一大方向,也是生态省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呼唤,构建适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的福建省农业发展格局成为必然。

一、福建省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一)自然地理概况福建依山傍海,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多滩涂、渔场、湖泊,这为福建省果蔬种植业、林牧业、渔业、副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但山地丘陵阻碍了农业实现机械化生产,耕地较少,土地开垦潜力低,并对其他农业发展要素的构建形成制约,多数地区多为红壤和黄壤,有机质低,肥力弱。福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从南向北较多的小气候内垂直分化明显,可发展立体农业。年平均气温17—21℃,年降水量1400—2000毫米,冬暖夏热,雨热同期,无霜期在260天以上,年日照时数为1700—2300小时;气温、降水和日照条件的有机组合使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这为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了气候环境;江河众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但每年7—9月的台风季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温度与降水的不稳定也会导致病虫害。福建省自然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有利于生态绿色农业的发展。但某些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与生态文明发展背道而驰。

(二)农业发展基础福建省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如今已形成以鹰厦、温福、厦深等为主体的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以及以沈海线、厦成线、京台线等为主体的众多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络更是如蜘蛛网一般密集,海洋货物运输遍及全球,长乐等国际航空港继续发挥快速运输优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交通支撑条件。农业科技的发展是福建省农业飞快发展的引擎之一,具有福建特色的农用机械和生产技术将在农业生产的优质、高效与增值中起更大的作用。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更是为福建省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加足了马力,进一步带动了农业生产、加工、消费之间的衔接。科技与产业直接关系到福建省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关系到生态文明在农业中的落实。福建省农产品市场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已经拓展到全国乃至世界。国家和各级政府创造了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2014年福建省在农、林、牧、渔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就为382.78亿元①,有关农业的立法和宏观调控体系以及政府的非家庭农场限制措施在美国农业规模经营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可见农业政策的重要性,优良的政策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福建省农业发展格局的路径变迁

从历史的维度看,福建省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从公元前到1820年是福建省的古代农业时期;1862年到1949年是福建省的近代农业时期;1950年到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科技机构建立、农业教育、科技形成以及曲折发展时期;1978年以后是福建省农业的改革突破、协调发展、全面发展、拓展提升时期[2]。笔者从国家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这一角度对福建省的农业发展格局进行探讨。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调整,1950年,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到1956年,小农经济基本结束。1949到1957则是农业发展的过渡时期,1953年开始,全面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获得全面发展。1958年开始直到1978年是时期,农村在该政策指导下实现了公社化,表现为农业发展的集体所有。1978年到1997年则是农村土地第一轮承包时期,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自主决定生产和盈亏,通过承包的方式实现土地的相对私有化。1998到2027年则是第二轮承包时期,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土地政策30年不变,于是出现了土地抛荒、闲置和人口与土地分配不均等问题。2005年,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行进一步改变了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减轻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负担。在土地政策三十年不变的情况下,针对各类闲置土地问题出现了土地信托和流转,其主要任务在于界定土地产权,实现规模经营。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大资源、大规模、大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逐步彰显[3],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

三、福建省农业发展格局重构面对的主要挑战

(一)生态农业效能发挥不足福建人均耕地约为0.5亩,耕地较少且后备资源不足。2014年福建省农业有效灌溉面积1116.12千公顷,而同期江苏省农业有效灌溉面积3890.53千公顷②。福建省2014年化肥使用量122.61万吨,总体仍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且数字居高不下,而同期浙江省化肥使用量89.62万吨③,比福建省少了30多万吨。福建省农药使用量2014年为5.64万吨,较2013年的5.78万吨相对有了下降,但下降率还比较低,生态农业优势还未能完全彰显。福建省本应该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比其他省份更具天然优势,更应该发挥其开拓进取和引领农业实现产业升级的示范作用,但相关数据和事实均证明福建省农业发展的生态效能还未完全彰显,生态农业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

(二)农业科技化水平有待提升2014年福建省农业机械动力为1368.41万千瓦,其中农业生产常用机械如小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机动脱粒机分别为0.96万台,4.03万辆、11.03万台,而同期浙江省农业机械总动力2436.95万千瓦,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为4649.98万千瓦2,浙江省的农业生产常用机械如小型拖拉机、运输机械动力、机动脱粒机分别为12.97万台、482.05万千瓦、61.88万台。就农业科技化水平而言,其与邻近的浙江省相比差距较大。福建省每万人农村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比较少,远远低于其他省份的农业科技人员。财政支持资金投入和当前福建省农业科技研究还不成比例,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低,这也是阻碍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因素。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使得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低,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三)农业信息化水平低2014年,福建省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仅占9.4%,高中学历的人口占14.7%。小学、初中学历的人口占比重较多,为66.5%,这表明福建省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就全国而言,福建省农民的收入还普遍不高,购买信息技术设备、支付农业信息费用的愿望较低,从而很难获取农业信息,2014年福建省通宽带的村数为14130个。福建农村基层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缺乏能主动获取农业信息的人才,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缺乏必要的硬件支持,农村大型数据库的缺乏严重制约农业信息的传播。福建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本地的适应性不完全匹配,农业预测预警系统还需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进行信息以完善和强化农业发展风险预警机制,而农业投入经费少、培训项目少、对信息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福建农业信息专业库平台影响力弱。

(四)产业耦合程度尚待强化虽然福建省三大产业的整合程度越来越高,但仍存在着农业生产与其他产业相脱离的情况,部分地区还处于农产品生产的自给自足状态;农作物时常出现卖难问题;某些地区农业发展环境优美却无人问津;某些农产品还处于粗放的直接生产和销售模式,没有通过精深加工直接进入市场;产品标准化不足,品牌特色没能明确树立,这些问题都表明福建省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耦合还不深入,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和实现农业发展与服务业的对接思维还没得以完全落实。

(五)区域可持续还需彰显福建省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元,本应该在省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利用区域优势,推动农业在福建省的可持续,但是与市场相对接的生态农产品结构还需不断优化,各个区域的农业特色还要不断挖掘;闽台合作现代化农业在推动福建省农业生态化的过程中影响力还比较弱;农业创业园和示范基地对农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足,园区特色和品牌还不鲜明;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协同发展在农业的发展进步中本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

四、福建省农业发展格局重构的路径

重构农业发展格局是现实的需求,是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定不移的走生态化农业发展道路。

(一)绿色农产品水平的提升强化农业的生态化内涵1.打造生态健康食品生态农业以生态为基础、科技为支撑、循环为主线、高效为目标[4],福建省要实现农业发展的生态化,就要生产生态农产品。绿色生态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健康食品将是人们在食品消费上的新趋势,其符合民众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福建省具有丰富的山海资源和动植物物种,生态绿色农业在此建立成效快,福建省要在该模式的指导下生产绿色、健康、安全、美味、养生、和谐的新品种;投资开发利用各类生态工程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项目建设,完善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形成符合和超越行业标准的绿色食品并塑造口碑好的品牌,在优异的自然环境下,把福建省建成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绿色食品基地。2.实现农产品加工的精深化它是保障食物安全、提升产品价值、连接一二三产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环节,农业物资利用的最大化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的重要手段。精深化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节约,防止浪费,为高效农业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做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和特色产品,为发展优质农业打好基础。福建要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继续作为重点来抓,大力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系列开发,最大化利用资源,创造综合效益。3.实现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它是农产品实现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抓标准化已成为政府、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自觉行动,但是生态指标还没有确立,对各个类型的农产品生产确立相应的生态指标,譬如农药使用不得超过多大的极限、防腐剂的使用范围等,将农产品的生产定位在标准化的管理之下,制定一套成熟的指标对农产品的生产进行监督、控制、管理,健全食品安全标准认证体系,从而保证农产品的生态性,节约资源,创造规模效益。总之,福建省要实现农业模式和农业生产的生态化,不滥砍滥伐,不乱开垦,合理使用化肥,推广有机肥,不滥用农药,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传统的环保经验,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生态农业管理方法,创新农业发展模式,通过生态农业效能的发挥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生态和谐。

(二)旅游业带动农业向生态化转型升级1.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福建省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内地山地丘陵、沿海平原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保护山林,爱护农地,美化环境,结合福建省各个区域的气候特征和独具特色的农产品类型,扩大产业范围,将旅游业引进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完善乡村农业与旅游发展的交通、住宿、餐饮、游玩、购物基础设施,对各个农业旅游区域进行规划,打造休闲创意农业,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建设特色农产品卖场,进行招商引资,把农产品与农业文化带出去,对所选用的乡村旅游模式进行定位,精准游客市场的来源和类型,针对性开展营销,构建农业旅游区的主导产业。最终实现农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对接,协调农业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福建农业发展的生态化,建设生态家园,弘扬生态文明。2.发展农业教育旅游将农业发展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实现农副产品的增值和再加工[5],在这个过程中,要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开发农产品生产与体验项目,比如开展学校教育出游、亲子游等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和参与制作农产品,甚至定期前来了解农作物和农产品的生长与生产流程,普及农业知识,达到旅游与教育相融合的目的,实现农业环境的最大化利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创业园和示范基地的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提高其生态水准和科技水准,实现创业园和农业示范基地与旅游业的融合,并充分利用园区资源倾力打造观光工厂和旅游教育博物馆,普及农业常识和生态文明发展观,实现园区和示范基地的两用,彰显生态特色。

(三)科技运用引领农业发展向生态化转变1.创新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福建省地处沿海、面向世界,在科技创新利用方面更为前沿,更具优越性,要积极推广良种、喷滴灌、降耗节本增效、新型农作物种植、施肥、加工保鲜储运等科学技术,以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根据市场对农产品的生态化需求,以农业科技研究试验和应用推广作为依托,将科技融于农产品的生产与管理中,全面提高农产品的生态水平,提高农业的产出和效益。小型农机和小范围的科技利用应成为多山地丘陵的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的推力,寻找适合山地丘陵地形的科学耕作方法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农作物,并利用科技实现集约化经营,用先进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着力推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6],保护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创造生态经济。2.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实现农业科技入户农业的科技化要求通过科学技术的使用降低对劳动人员数量的需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劳动人员的劳动水平和效率,要加快完善农村的各类软硬件基础设施,吸引技术人才留在第一产业,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积极采取鼓励科技创新和发放农机补贴的政策,在企业与农户之间进行协调,给予企业或农户生产与购买补贴,实行农机下乡等,帮助他们解决购买农机却资金不足的问题。农业的现代化迫切要求人才、技术、经济、资本的交融,要求科技成果与农业应用的结合、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人才与农业的结合,发展大农业。3.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到农业发展中,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进行农产品管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行绩效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农产品生产的追溯制度,完善食品生产加工体系和监管信用体系,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运用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品牌化等新型经营策略提高农业效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此外,大量劳动力向市区的转移加速了土地流转,有利于打造规模经济,将闲置的土地交给专业的信托公司,由他们进行农用地的再分配,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资产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有利于生态经济的实现。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立采取资金和准入鼓励政策,打造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以发挥示范作用,但对生产流程方面的食品安全监督不可懈怠。

(四)信息化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实现1.完善农业信息公开平台目前福建省比较专业的农业信息网站是福建省农业信息网,该网站的效力并没有得到体现,知名度与美誉度都有待商榷。建立一个专业的、系统的集产供销、信息与引导、经营维护为一体的针对福建省的农业信息平台非常重要。农业信息网的建立将减少中间交易成本和租金及其他成本与费用,信息传播迅速,更为经济节约,并通过生态农产品的宣传促销、农业生产信息的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生态引导,打造生态高效农业经济。福建各地的农业生产存在不同差异,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要因地制宜。2.健全农业信息预测预警机制要继续完善防洪项目、洪水预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农业防灾减灾、病虫害及疫情控制等风险防控机制和应急处置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农业信息预测预警机制,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风险来临之前将未来可能导致的诸多成本降低到最小限度,从而巩固农业发展成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农业发展的生态化、信息化、集约化[7],实现农业发展的有效有序运行。3.推广农业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信息化管理农业信息化体现在相关的信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行计算机下乡,完善有线与无线信息网络,实现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结合,通过互联网进行全程管理将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做相关的市场调研,从而了解顾客对农产品的偏好和意见,以便商家对市场有更为清晰的界定。并与高校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它们作为智库实现更好的农业信息化管理。

(五)区域分工与合作拓展生态农业发展空间1.优化与市场对接的生态农产品结构海产品、蔬菜、鲜干水果、茶叶、干货、药材、鲜花等都是福建省的优势产业,责任部门应鼓励各市区县根据区位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的农产品类型,降低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开创纯天然的农产品生产方式,从源头生产到加工包装再到销售都要尽量保留农产品的原生性,提升其生态品味,并形成规模,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将优良生态产品作为生态养生福建的宣传卖点。在根据各个市区县的具体情况确定产业类型时,要适当配套其他适合在该地生长的农产品,以降低产业风险。要鼓励相关组织、机构或个人与各类型超市的生鲜部进行对接,让农产品从“菜园子”直达“菜篮子”,保证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都能够实现无缝衔接,搞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通过强势龙头企业的入驻,保证农产品流通更顺畅,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降低能耗,重视产业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与企业增收。总之,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维根植其中,并构建利益驱动机制和惩戒机制,杜绝为了经济收益不顾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必须端正认识,即只有对生态问题的理性自觉,才能有生态的文明行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是可协调的,而这种调和方式就是坚定不移的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建设生态福建。2.发展闽台合作现代化农业福建和台湾自然气候条件相似,将台湾的一些优良品种引进和推广比较容易,这为福建省发展闽台合作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台湾在生态农业发展上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福建省可以借助这股春风与台湾进行农业交流合作,为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生态思维。要不断完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以及台湾农民创业园的体制机制;出台促进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继续加大对部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支持投入力度,加快闽台农业合作重点示范项目建设;继续引进台湾农产品以形成竞争机制,促使福建省建设更具生态品味的农产品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要继续在批办台资农业项目、合同利用台资、闽台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以及海峡两岸农业发展技术、产品、文化交流等方面在保持原有成绩的基础上,不断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行政手段和社会管理方法加深海峡两岸的生态农业合作,彰显农业现代化新特色。3.优化城乡生态农业经济结构首先,以建设市区县优势产业为重点,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发展适合在福建省生长的农作物,挖掘农业产业优势,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布局区域化、特色典型化的思路指导下进行农业区域划分[8-9],完善乡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发展模式,增进生态效益。其次,通过城市所创造的巨大市场需求拉动乡村农业的发展,并对城市居民进行生态化的引导促进乡村农业向生态化转型,用教育、宣传等方式强化市民的生态感知与生态道德,唤醒其生态意识,最终践行生态消费行为[10]。最后,在企业对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过程中,确保农产品的生态品质与安全,发挥广告宣传促销等营销方式的作用,极力推荐生态化农产品,从而带动该类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11]。同时,各类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企业要节约资源,主动培育环保理念,创造生态经济。

参考文献:

[1]张士云,江激宇,栾敬东,等.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进程分析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4(01):101-112.

[2]吴建华,郑益智,杨辉,等.福建省农业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研究报告[J].海峡科学,2013(01):41-48.

[3]周琼,刘德娟,高周贤,等.福建省农业经营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福建农业学报,2014(03):296-300.

[4]刘应元,冯中朝,李鹏,等.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14(03):24-29.

[5]李子蓉,苏天恩,邱妍.基于区位商的福建省名特优农产品时空分布与开发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5):582-586.

[6]肖黎姗,余兆武,叶红,等.福建省乡村发展与农村经济聚集耦合分析[J].地理学报,2015(04):615-624.

[7]蔡雪雄,李美桂.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前景展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3):73-79.

[8]于冰.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意识[J].浙江学刊,2012(04):47-51.

[9]陈艺荃,郗永勤.农业产业带背景下福建省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4(08):118-121.

[10]胡卫卫,施生旭,郑逸芳.基于生态理念的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4):6-10.

[11]王彬彬.论生态文明的实施机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83-89

作者:唐丹 胡卫卫 黄森慰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

被举报文档标题: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农业发展格局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stwmlw/69544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