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秋颂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构建研究范文

秋颂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构建研究范文

时间:2022-03-30 05:46:06

秋颂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构建研究

摘要:

《秋颂》是一本经典的关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小说,研究其可以窥见同时期的女性主义主张,本文尝试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济慈的《秋颂》,目的在于向世人展现诗人济慈所具有的与“自然接受力”相关的一系列特征。济慈有着较为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观念,他向来告诫人们应当珍爱自然,并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

《秋颂》;济慈;生态女性主义;浪漫主义

引言

《秋颂》充分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一系列主张,如人与自然相处应遵守整体性与包容性等原则,并应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甚或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诗人在作品中描述了植物、人类以及动物三者间和睦相处的状态,借以表达出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当然,在诗人生活的年代,自然生态环境尚未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仍旧较为融洽,而那时的人也普遍敬畏自然并且崇拜女性,因此在当时还不存在生态批评以及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之说。

一、文学界对《秋颂》的评价

就对作品批评之方向而言,文学评论界对济慈作品的批评可分成两类,即唯政治论的意识形态批评以及唯美主义的审美批评;就批评的方法来看,则主要体现在新历史主义的文化、形式主义文本与跨文化或跨文本三个层面上的比较研究。文学界对济慈作品的评价,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主要运用唯美主义理论,并且更偏重于作品中所体现的美学观等内容,但却忽视关注其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识。对济慈作品之评价并不唯一,有称赞亦有贬损,而造成此种状况最为主要的因素是,当时极为显著的审美与文化间的矛盾。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评论界开始普遍称赞济慈作品所存在的社会价值,并给出了合理的评价。形式主义文本批评在20世纪上半叶得以快速发展,此种方法运用文本细读等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与唯美主义批评相同的是,称赞济慈作品中所体现的唯美主义思想。从总体来看,不论是最初对诗歌的唯美论还是后来对诗歌形式主义的文本批评都侧重于感官上的唯美。

二、济慈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

在当时的英国诗坛上,济慈(1795-1821)无疑是最为年轻且杰出的诗人,并在历史上被称作“自然主义最芬芳的花朵”。济慈所创作之诗歌如同一首动听的歌曲,风格显然不同于“湖畔派”的诗歌,他的创作风格既不单是华兹华斯的热爱山水式,又不单是拜伦或雪莱的倾情故乡式,而是集两家之优势,充分展现其热爱大自然之同时又尊重生态发展的创作特征。《秋颂》是济慈的典型代表作,该作品以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观念为基础,形象表达出女性和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并且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两者的天然联系。济慈在其作品中充分表达了其关爱大自然的情怀,并希冀人类能与大自然永远和谐相处。诗歌的创作会受到作为语言文化载体的文本、社会历史的语境、作者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及外部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世纪末,生态批评得以兴起并逐渐在文学界普及,文学界人士开始尝试从生态的视角去评价济慈的作品。1978年,在鲁克尔特所发表的一篇与生态批评相关的文章中,第一次出现“生态批评”这一词汇,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广泛运用并迅速蔓延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作为生态主义学家的格洛菲尔蒂提出,生态批评应“在以大自然为核心的基础上实施文学探索”。但克瑞斯多佛对此并不认同,他指出,在研究和评价文学作品时采用生态批评,目的在于对该作品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从而促进文学的发展,并且这种评判更应关注由一定的人类文化因素而造成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贪婪掠夺这一问题。也就是把生态批判和其他文学批判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比如和女性主义融合。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后者更加具有说服力。因为生态批判应该反对以人类为核心,更加重视文本表现出的生态关怀以及展现出的自然生态对创作本身的意义。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冲击人们脑海中一直信守的人本思想。同生物链相对应,文学生态批判更要注重梳理创作者及其作品同读者产生的联系。把它们当做相互对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循环体系,这样就能够利用文学生态进一步阐释和认知当前文化。从而对人本思想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生态问题做绝对的文化反省和批判。进而进一步对人本思想的本质深入剖析和批判,由此塑造新时期的生态文明观,确保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生态批评与传统的人本主义批评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生态批评中“自然”取代了“作品”成为被关注的主体。同人本思想批判形成鲜明对比,创作者可以利用创作和读者深入交谈,并以此表达他们自身对生态的认知和感悟。“自然”到“作品”的转化则是“作家”通过观察自然后描述真实的感受来实现的,行成相互之间的映射。因而,创作者及其作品、自然以及文学评判者等在新时期文学生态批判的循环体系中都通过各种形式产生了一种紧密相关的对应关系。俗话说大地是母亲,当人和自然融合时,最和谐场景的主体莫过于女性。她们同自然以及艺术之间似乎有着说不清的联系或者自然的相似性。不管是在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基本上所有的民族,都习惯性地把自然和女性相联系。通过不一样的方法将大地当做人母,并以此展开大规模的文学批判,从而促使生态女性文学批判渐渐完善成为一套不可或缺的批判理论。拿英国举例,该国工业革命发展的黄金时期是1700年前后,到了1800年前后已经成为一方霸主。英国经济发展一路攀升,但因此产生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却不容小觑,到了1816年甚至出现了没有夏天的说法。从该时期开始,生态、自然的防护被提上日程,也引发了人们的重视。受该时期浪漫主义的影响,济慈对大自然的惨状非常痛心,由此他形成了对自然特有的见地,开始了他的诗歌生涯。济慈虽然一生短暂,但是他对自然的责任观念非常的浓厚。他时长怀着慈悲之心去亲近自然赞叹自然,从而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自然观。他把对女性的赞美和对自然的赞美结合地天衣无缝,把对女性的热爱和赞美也通过对生态的细致描绘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世人。可以说,他的赞美手法别具一格,情景交融。对他来说,“真”和“美”是他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真和美一方面表现在他的诗歌当中,另一方面深入地融入到了他的现实生活中。他把对女性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赞叹都真切地表现在他的创作当中,并且使二者完美地融为一体。

三、《秋颂》中的生态女性观

1819年的秋天,济慈诗兴大发,一首描绘秋天瑰丽风景,赞美自然风光,并在之后颂声遍野,流芳百世的诗歌《秋颂》由此诞生。该诗是被公认的他众多诗歌中最优秀的一首,每当读及此诗,一张丰硕和谐的秋景图便会跃入眼帘。济慈的《夜莺颂》和《秋颂》两首诗歌手法大不相同。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所处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他创作心境发生改变引起的,从而断定对大自然的忠实是济慈创作的关键部分。但是,仅仅根据生态变化就对他的诗歌创作中所受影响大加讨论甚至进行各种关联性批判,很显然是错误的。他们并没有进行真实的生态探究,因此也无法切身体会济慈在创作中展现的对生态的关怀。《秋颂》可分为“秋收”“秋人”“秋歌”三部分,这几个部分衔接得十分紧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完美的布局使得抒情变得更加质朴天然。它将学者蕾切·卡逊所希冀的人与自然间的密切联系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尤其是女人和自然间的那一种天生的依附关系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它的旋律十分高雅,而在构造上又整齐一致,给人一种严谨的感觉,展现了诗歌具备的唯美色彩。不得不提的是这首诗还建造了一种人和自然间友好亲密的氛围。以往的研究中都认为《秋颂》体现的是“全部的秋之美”。若是以生态女性的视角去对这首诗进行再次解读的话,我们就能够看出诗人描绘的“秋”的意象在整个生态自然环境中始终存在,这幅“秋”的画卷将人和自然间的和谐完整地展现了出来,揭示了人与自然间不能分离的事实。实际上,济慈的诗字里行间一直存在着一位“秋少女”,在诗歌的品读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存在,她楚楚动人、千姿百媚,娉婷婀娜而又别具风姿,展示的是一种和谐友善的生态女性主义图。如所有植物的生长都和大地紧紧关联一样。济慈将女性之“秋”所具有的“植物性”以及与大地所具有的“相生性”通过对幻化为人的“秋”的意象的描写,在《秋颂》中完美地体现出来。“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你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不管是在田野间还是湖畔旁,哪里都有着“秋人”的身姿,“秋人”在这里是自然界和谐氛围的制造者而不再是一个不请自来的冒失者以及残忍的破坏者。在田野里,在村庄上,友善的“秋人”的身影随处可见,这里不再有着男尊女卑的思想,更没有歧视的行为,人与动植物间地位平等,没有矛盾。在每一句诗中,我们都能够感触得到诗人将自己变换成秋的迹象,或闲坐于麦场中,或躺卧在大地母亲的怀中,感受着它给予世人的博爱与宽厚。诗人把自身融合于大地之中,将自己想象成秋天,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和谐自然中,变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所有的这些,“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与自然界其他事物和谐相处,尊重差异性、多元性”的观点,也是生态女性主义者一直推崇以及希冀实现的理想。

结语

根据上文的描绘,诗人利用《秋颂》中对自然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友善相处、相伴相依、相生相惜的图景的描绘,委婉地阐述了人类需要摒弃将自己作为核心的思想理念;劝解人们应该去喜爱自然,呵护自然,成为自然和谐的真正构造者,与自然界其他事物和睦相处,珍爱自然环境里的每一个个体,只有如此才可以实现真正返璞归真,天人合一,才可以体会到自然给予人的博爱力量,才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中吸收力量,最终完成人和自然间的共同发展。这大概就是济慈所倡导的“自然接收力”思想中蕴含的实际意义,即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欣赏和保护自然而不是积极地对自然进行改变,这也是生态女性主义者一贯坚持以及希冀实现的理想。总的来说,济慈是一个尊重平等与热爱自然的,充满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浪漫派诗人,其创作的《秋颂》就是她对自然和谐友爱之美的一曲颂歌。语

参考文献

[1]济慈.秋颂[A].英国诗选[C].王佐良编.查良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刘汝举.隐喻视角下的波德莱尔诗词语言[J].语文建设,2015(05).

[3]刘树森.争议与共识:近两个世纪的济慈研究评析[J].外国文学,1995(05).

[4]王佐良,李赋宁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作者:陈莹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外国语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秋颂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构建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nxzylw/68986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