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方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的运用范文

地方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的运用范文

时间:2022-12-18 10:32:45

地方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的运用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逐渐形成的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与其他领域知识的结合,实现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是目前语文教学的大势所趋。本文首先分析了语文教学和民俗文化之间的联系,然后总结了初中语文教学与地方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教学;地方民俗

引言:

瓮安开疆较早,殷周时,瓮安为且兰地,自秦汉便有记载,至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土归流,瓮安始建县。瓮安在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有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瓮安地方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从饮食、日常生活到方言、节日礼俗等都有广泛涉及。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因此民俗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之一。如果教师能够将语文教学和地方民俗文化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利。将地方民俗文化和语文教学恰当的融合起来,也是当前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课题之一。

一、民俗文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分析

(一)从民俗文化角度解读语文课文。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其中不乏具有鲜明地方或者民族特色的文章,文章通过描写民俗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时文章的语言也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如果学生对民俗文化没有一定了解,在理解课文和作者思想情感时就会存在困难或者偏差。如果教师能够从民俗角度解读课文,首先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背景,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加全面和深入。

(二)利用民俗文化激发学生兴趣。瓮安的地方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内容多种多样,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穿插民俗文化,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了活泼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沈从文《云南的歌会》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瓮安特有的山路漫歌、龙狮文化等特色鲜明的文化形式,这也是瓮安常见的民俗。学习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家乡的山歌和云南的山歌作对比,结合自己的感想写一篇小论文,不仅让学生探索了不同地区民俗的差异,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探索和传承民俗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对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了解较多,现在的中学生更多的是接触电脑、智能手机等先进设备,大部分学生都不了解本地民俗文化,更不用说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主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也是传播民俗文化的一种有效形式。教师通过挖掘本地和周边民俗文化并恰当的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体现出教育的本地化特色,学生了解到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对学习民俗文化兴趣更高,这也有利于传承和进一步发扬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和语文教学结合的原则

第一是本土化原则,地方民俗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中的文化积累和沉淀,语文教学和民俗文化的结合需要教师做好准备工作,在教学中通过恰当的形式展现民俗文化,利用民俗文化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第二是趣味性原则,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往往能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因此教师要提炼出民俗文化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以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教材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学习本地民俗文化。

三、地方民俗文化和语文教学的结合办法

(一)增强教师的意识。很多教师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利用地方民俗文化,而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民俗文化创建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提出更多的与民俗文化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地方民俗文化,了解学生的兴趣并针对性的导入民俗文化,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

(二)利用民俗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民俗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科学极速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民俗文化导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利用互联网获取教学需要的资源,如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让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苏州园林缺乏了解,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然后为学生播放两个视频,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猜测哪个视频是苏州园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然后播放我国其他著名景点以及国外园林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不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知识更加形象具体,教学效果也更好。

(三)布置课外作业深化民俗文化。一定量的作业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民俗文化和语文教学的结合,让作业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例如在《吆喝》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口头作业,让学生下课后到当地市场用录音机等设备收集吆喝声,然后在下一次上课前选择几名学生上台模仿,让其他学生猜一猜这些吆喝声分别是销售的哪种商品,并让学生对吆喝声进行简单的评论和介绍。

结束语:

综上,当地民俗文化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重点在于教师的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入的了解优秀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赵惠文.现代语文教学中如何丰富、发扬、光大民俗文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

[2]史健.从传统民俗文化中汲取语文教学营养的有效途径[J].科学大众,2011(04).

[3]司晶卉.试论民俗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J].文学教育,2014(02).

作者:李润群 单位:贵州省瓮安草塘中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地方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的运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mswhlw/71009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