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李白民俗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范文

李白民俗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范文

时间:2022-04-19 11:46:05

李白民俗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

摘要:

江油作为李白出生和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地方,留下了众多遗迹和脍炙人口的诗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李白民俗文化,它也成为了本地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在调研本地幼儿园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有借鉴价值的建设园本课程的方法。

关键词:

李白民俗文化;幼儿园课程;四川江油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9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其中规定了所有幼儿园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领域和实施原则,各地幼儿园在总要求的指导下,可以依据《纲要》和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指导意见,自主选择本园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是四川省直辖、绵阳市代管的县级市。四川江油是李白故里,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工业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唐朝伟大诗人李白于公元701年在江油出生,并在蜀生活学习了25年,后成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江油作为李白出生和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地方,留下了众多遗迹和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文化成为江油的人文地标,在世界上具有惟一性和垄断地位。

1李白民俗文化的内容

《辞海》中对文化的定义是“广义上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而民俗文化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李白作为我国盛唐时期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受到当时和后世人民的崇敬和怀念,在巴蜀民俗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形成了李白民俗文化。蒋志先生认为李白民俗文化的内容可以归纳以下四个方面。

1.1物质方面纪念李白的祠堂、庙宇、雕塑及其他遗迹。李白在蜀生活了25年,留下了大量的遗迹游踪,后人出于对李白的崇敬和怀念,在这些地方建祠立庙,供李白塑像,撰写怀念诗文。仅江油市就有20余处,主要有李白故居陇西院、太白祠、小匡山读书台、大匡山书院、太白碑林、李白衣冠墓、洗墨池、石牛沟、戴天山、磨针溪、粉竹楼、月园墓、太白洞、窦圌山、长庚寺、月爱寺、普照寺等。

1.2行为方面后人为表达对李白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每年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和庙会。主要有:①李白长寿会,即青莲长寿会。相传李白是正月十六诞生。于是,在李白故里青莲场,每年正月十六,人们要隆重举行“长寿会”纪念李白,祈愿李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祝福青莲文人倍出,文风蔚然。②青莲罗汉洞庙会。相传李白和李月圆每年三月初三都要到青莲的太华山罗汉洞踏青,为纪念李白,以后每年的三月初三就有不少人去太华山踏青,这就形成了庙会,届时周围民众会相邀在此买卖百货、农具等。③青莲桃花节。为弘扬李白文化、提升青莲形象、促进江油经济发展,青莲镇从1999年开始在每年的3月中旬举办桃花节,迄今已有10余年历史。在人们踏青赏花的同时,还可以到距离桃花山3公里的青莲镇去游览太白祠、粉竹楼、陇西院、洗墨池、磨针溪等景点。

1.3语言方面在李白的故乡江油,流传着许多与他有关的传说故事,比如:“太白出世”、“牛踩石”、“铁杵磨针”、“诗镇石牛”、“陨星回故乡”等,这些故事几乎涵盖了李白的一生,其中有些故事是民众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李白进行了重塑,以此表达对李白的崇敬之情。

1.4精神方面李白丰富的情感、独特的个性、崇尚自然的精神是中国士人所推崇的,他傲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正好符合当时文人的心声。因此,民众对李白的崇敬就上升为了一种宗教信仰,把李白从人变为了神,在故乡江油很多的庙宇中都供奉着李白,把他称为“太白菩萨”,认为“太白菩萨”能保平安,能保儿孙成才。

2李白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

2.1什么是园本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作为指导幼儿园工作的重要文件,包括园本课程的建设。《纲要》中强调“: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山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①。”南师大虞永平教授在他的文章《园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中也指出:园本课程是在幼儿园之“本”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课程,“本”是指幼儿园的基础、现状,涉及园风、教师、园长的状况、社区的状况以及家长的状况,其核心是本园儿童发展的现状、现实的需要、生长的环境、发展的特点②。可见,真正的园本课程应是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适合幼儿的、有特色的课程。

2.2园本课程建设的实质

2.2.1园本课程不等同于特色课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民办幼儿园为了生存,常常打出“特色”的旗号来宣传自己。而“特色”并不是为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加贴的外在标签,而是幼儿园在规范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内在的力量或特点,是由他人感悟到的。因此,在幼儿园之“本”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园本课程并不是一个课程的简单增减,而是以国家颁布的法规、文件等为指导,从幼儿园和幼儿的实际出发,通过幼儿教师和家长及幼儿一起参与构建的课程。这种课程在逐步完善和逐步建设中,就不断彰显出了自身的特色。

2.2.2园本课程不等同于自作主张园本课程的建设需要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及其有关文件为指导,绝对不能随心所欲,自作主张。有的幼儿园在建设园本课程时,认为获得了课程建设的自主权,因此无视《纲要》和《指南》中的总目标和内容要求,为体现自己幼儿园课程的特色,随意调整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造成内容出现过度的重复和扩张,使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遇到障碍。比如,为体现幼儿园的早期阅读特色,每天都安排此类课程。这种做法不是国家倡导的园本课程,它既违背了国家的政策,同时又剥夺了幼儿接受教育的适宜权。因此,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是理论得以发挥的过程,是国家政策落到实处的过程。

2.2.3园本课程不等同于盲目跟风有的幼儿园在开发园本课程时,常常秉承“外面的东西都是好东西”的观念,去寻找一些其他发达地区幼儿园、甚至是国外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作为自己的园本课程,认为“一切向外看”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获得发展。比如,有的幼儿园把幼儿礼仪教育、幼儿英语教育等作为自己的园本课程大肆宣传。若是一味地崇外,不考虑幼儿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再先进的经验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2.3园本课程建设的策略园本课程是以国家的法规为指导,以幼儿的需要为基础,以幼儿教师为主体,以幼儿园及当地文化为背景的课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就提出应“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因此本地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3.1帮助教师形成园本课程意识教师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为此,教师的课程意识直接关系到园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我们调研的江油幼儿园利用每周三的教研会,组织老师学习讨论有关专题,或请高校专家开展讲座,并用任务驱动法要求教师每周交一份学习心得。通过类似的理论学习,帮助教师理解概念,形成完整、敏锐的课程意识。

2.3.2构建李白民俗文化的园本课程环境《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③。为此,我们调研的江油幼儿园充分利用走廊、外墙、楼梯、地面、区角等空间,创设出了富有李白文化特点的环境,让孩子随处可见李白的诗词,随处可见与李白有关的遗迹图片。同时,该幼儿园的早操、午休后的音乐等都是老师们刻意选择的、与李白有关的、又适合幼儿特点的作品。老师们也会利用散步和餐前活动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去读一读、认一认幼儿园环境中的李白诗词,让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都畅游在李白文化环境中,为整个幼儿园营造了浓厚的李白文化氛围。

2.3.3分层次设计教育活动该幼儿园针对不同年龄班特点来分层次设计教育活动,比如,在语言领域的园本课程中:小班开展以实地参观为基础的谈话活动,认识李白、了解李白,知晓江油是李白的故乡,萌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中班开展以“铁杵磨成针”,李白游窦圌山、读书台等故事为主的故事讲述活动,进一步熟悉李白、热爱李白;大班开展李白作品中具有童趣的、浅显易懂的诗歌为主体的诗歌欣赏活动和诵读活动,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李白的认识,并感受李白诗词的语言艺术的美,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挖掘这些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形成彰显自身特色的园本课程,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同时也让幼儿园课程走进当地文化,贴近社会现实,有利于拓宽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增强幼儿对地方文化的认识,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2001.

[2]虞永平.园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早期教育,2002,(8):6.

[3]蒋志.李白与地域文化[M].四川出版集团,2011.

[4]邹洪伟,谭颖.灾后江油李白文化旅游开发创新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5]乌丙安.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N].人民政协报,2011-07-11.

作者:秦莉 景春 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被举报文档标题:李白民俗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mswhlw/69186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