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旅游专业文化资源开发探索范文

高校旅游专业文化资源开发探索范文

时间:2022-06-12 02:00:23

高校旅游专业文化资源开发探索

“地域文化”是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它主要包括:自然人文景观、方言、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信仰、民居、民间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只有经过合理开发,才能转化为地方旅游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和今后就业服务。地方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的,它具有地域性、本土性的特点。“地方旅游课程”的价值主要是以地方旅游文化资源为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旅游专业知识及技能不可或缺的,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上旅游岗位,它是旅游专业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结合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和高职院校的实际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仍有待于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探索。本文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海职院)为例,就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作些探索。

1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地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的背景

1.1高职院校有责任担当起专业建设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责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是精神之根,对于一座城市、一个区域则是活力和灵魂。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灵魂和魅力之源,文化与社会经济的互动,构成了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文化力已成为经济结构升级和地方活力提升中起核心作用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其办学的目的就是为地方经济服务,能否适应与推动地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基本指标,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高职院校有责任担当起开发地域文化资源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职责,大力开设地方旅游课程。

1.2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是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地域文化资源是极为丰富的,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既有显形的,也有隐形的。它的教育价值也是多方面的,有人文性的,也有科学性的;有德育的,也有美育的等等。如此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特别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而且必须站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高度,审视各种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地域文化的意义。灵活、有效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更容易体现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广大教师参与专业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通过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设地方旅游课程,也能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扬光大,使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2高职院校开设地方旅游课程的主要途径

2.1浙海职院旅游专业概况浙海职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海天佛国、渔都港城”———舟山,毗邻国际大都市上海,是一所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浙海职院坚持“立足舟山,服务浙江,面向海内外”的办学宗旨,积极培养面向航海、港口、船舶修造、海洋旅游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熟练职业技能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浙海职院的海洋旅游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余名,专任教师27名,校内兼课教师16名,校外兼职教师29名。旅游管理专业是海洋旅游学院的重点专业,以双语教学为特色。

2.2高职院校开设地方旅游课程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开设地方旅游课程可以从两条途径入手:一条途径是专业课+选修课程,另一途径是公共基础课。浙海职院旅游管理专业理论课中有《导游基础知识》、考证课程等,教师在讲授导游基础知识时可渗透舟山本土的旅游文化资源;在旅游管理专业课之外,则加选修课程,开设《舟山模拟导游》、《旅游文化》、《佛教文化》、《民间文学与观音文化》、《海洋文化》、《舟山海鲜菜肴》等特色课程,这样挖掘和开发了舟山地域文化资源。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程中,把旅游诗词等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因为“旅游诗词,是诗歌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以描写自然山水、吟咏田园风光、抒发怀古幽情以及民情风俗为主要内容。就题材而言,其范围涵盖了大部分山水诗词、一部分田园诗词、边塞诗词、咏史怀古诗词以及一部分表现隐逸生活、写景抒怀、咏史咏物类的散曲”[1]。

3高职院校地方旅游课程的特色浙海职院在海洋旅游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上全面贯彻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发展道路。在旅游专业设置地域文化相关教学内容方面,学院进行了一定的实践,重点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课程。目前专业实训、实践课的开发与设置已初具特色,并开发了一系列适合于本地旅游的具有海洋旅游文化特色的选修课程,如舟山模拟导游、旅游文化、佛教文化、民间文学与观音文化、海洋文化、舟山海鲜菜肴等。

3.1实训、实践课程体现专业性《舟山模拟导游》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是专门针对舟山海岛特点,充分体现地方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点,满足导游方向学生的教学与实践要求,充分贯彻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的高职教育要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精神。它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三年制高职)、带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以舟山两县两区的景区、景点为教学重点,并把舟山本地的海洋旅游文化融入到这一实训、实践课程中,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两种,在拓宽课堂教学知识容量的同时拓展实践教学的外延,确实贯彻“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理念。教师在实训过程中按照《舟山模拟导游》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参照国导证考试的面试要求,因地制宜,以校园为旅游区,以宿舍楼区为宾馆,以食堂为旅游餐厅,以校园超市为购物点,以其他教学区、操场为景点,设计旅游团队活动,模拟从接团至送团的全部流程,并设计其间的各项活动,对学生进行旅游实践训练。

3.2《民间文学与观音文化》课程体现综合性《民间文学与观音文化》选修课,它是集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观音文化融佛家、儒家、道家、民俗文化于一体。它是佛教范畴内最能表达广大群众思想、感情和意志的宗教、民俗文化。普陀山观音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而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民间叙事诗、谚语和谜语等。民间文学与观音文化两者相辅相成,又各有特色。普陀山作为中国南海观音文化节的举办地,旅游专业学生有必要了解相关的知识。《民间文学与观音文化》共30课时。教学内容包括:民间文学与观音文化的内涵、普陀山与观音文化、神话、民间传说(侧重观音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叙事诗、旅游诗词(以普陀山为例)、歌谣、谚语和谜语等。因为此课程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并有意识地加入了舟山本地的旅游文化资源,如普陀山观音文化、普陀山的旅游诗词和海岛民俗等。开设这门课,有助于学生文学知识和观音文化知识的丰富和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准和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4高职院校地方旅游课程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1高职院校地方旅游课程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

4.1.1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课程的意识和开发能力直接影响着地域文化教育的效果。只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落实课程开发者的设想,实现课程的预期目标,使教师真正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向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学校、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依靠的是由少数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开发的国家课程,作为普通教师很少接触到课程资源的概念,缺乏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天生薄弱;而且,广大教师由于种种原因,缺乏足够的充电时间与意识,知识积累与素养方面的欠缺造成了课程视野狭窄,许多教师还难以一下子彻底改变应试教育条件下的知识观、学生观和课程观。因此,教师充分利用本土知识和资源开发课程的意识和能力还比较有限,有待进一步提高。

4.1.2学生、家长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需得到重视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来看,长期以来忽视地方、学校和教师乃至学生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作用。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自己处于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地位,但是并不认同学生和家长也能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忽视各种潜在的课程资源。教师对学生、家长等课程资源的不重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我国学校包括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基本上是封闭式的。学校将自己与社区、家长隔绝,家长只有在某个特殊的时刻才被允许进入学校,但主要是聆听教师的教诲,而并非是与教师平等交流。尽管大多数教师都知道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但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表现出对自身主体地位的重视,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学生以及家长的主体地位。

4.1.3有限的地方课程资源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只有进入课程,进入师生活动过程,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以舟山来看,在调查中发现:在己经利用的当地乡土课程资源中和舟山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如徐福、安期生、梅福、董浩云、三毛等人)以及普陀山观音文化等的利用率还比较高,但实际上,有限的地方课程资源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仍不注重课程资源的内在教育价值的挖掘。比如舟山锣鼓、舟山渔民号子、舟山渔民画、渔民祭海节、龙文化等民间习俗,定海木偶戏(俗称“小戏文”)、定海剪纸等民间艺术,“跳蚤舞”、舞龙、舞船、踩高跷等定海的民间舞蹈等等一系列有代表性价值的、与当地社会文化、经济等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地方文化仍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4.2高职院校地方旅游课程开发的对策研究

4.2.1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要与当地社会文化、经济等发展密切关联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地域文化资源课程开发是一种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一门课程。它除了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乡土性、开发性、人文性等特点,也就是说它应当与当地社会文化、经济等发展有密切关系,而且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可能就要遇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课题。只有密切选择地方文化资源,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2.2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要与专业紧密结合课程开发的内容必须是学生专业学习及今后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能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服务。因此应当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离开了这一点,就背离了学生学习的根本。

4.2.3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要重过程、重应用、重全员参与重过程,就是重学习的过程、不能只看结果与否;重应用,就是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课程应接近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接近学生专业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重全员参与,就是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不是只是少数几个学生参与而已,要大力促进“团体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要充分地对话交流合作,只有当团体在进行真正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会产生出色的成果,学生个体成长的速度也将更快。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旅游专业文化资源开发探索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lywhlw/60294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