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的街区保护范文

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的街区保护范文

时间:2022-04-19 11:38:19

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的街区保护

摘要

本文通过探索贺州市发展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策略,保护与传承历史内涵与传统风貌可持续发展保护理念,对贺州市保存较为完好的西约街、河东骑楼街、黄姚古镇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论述贺州市历史街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保存状况、历史、文物及艺术价值。通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加强对贺州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贺州;历史街区;文化价值;现状;保护措施

贺州市地处广西东部,连接湘、粤、桂三省,历史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曾经繁华的八步西约历史商业街区,青石板街道,反映真实的历史状态,生活气息亲切宜人,商业气氛浓厚,是贺州清朝时期经贸繁荣及城市变迁的缩影。贺街河东骑楼街区依然保留较好的街巷设置,商业店铺是两三层的楼房,沿街作骑楼,前店后居式,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住人,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凉爽舒适。清代,广东资本输入贺州,促进了集市的发展,成为引进东资的前沿城市。黄姚镇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清风格,民居精炼、古朴、淳厚、悠远,祖先流风遗韵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留与继承。

一、贺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价值

贺州市八步西约街,位于贺州市西北部,南临贺江。据文史记载,清嘉庆年间,有广东端州的8户人家先后到黄田浩洞、路花、竹山脚从事制陶、开矿和经商。咸丰年间,为了经商方便,8户人家在八步的贺江边建起了8间店铺。随着大批商品经贺江船运到八步,逐步发展成了商业街市,在江边建起了码头,湘、粤、桂大量商品在这里集散。商业繁荣使街市迅速中兴,依托沿海进口的洋钉、洋灰、洋漆等现代建筑材料及食盐、布匹、食油、大米等商品销售而命名的盐埠街、纱街、米市街、油行街、永丰街及新街等街市,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商业骑楼街,见证了贺州八步的历史兴衰。老街全长1200米,宽4-5米,大大小小三四层高的骑楼建筑近300栋。联排、独栋的民国时期建筑,青砖砌墙,青瓦梁柱顶,简练朴素,基于岭南城市风貌,融入西洋及本土文化建筑特色。清代的八步商会,民国旧桂系沈鸿英将军府遗址,新桂系平乐专署大院,八步中心医院、八步中心小学,清末的八步邮政局、八步电报局,抗战时的同济大学西迁八步旧址等均分布于街区之内,临街建筑旧多为乡绅、富商或官宦人家居住,是八步老城区最为重要的地段。街区内街巷肌理清晰,形成“河、街、巷”和谐共生的体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贺街镇河东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临贺两江交汇处,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保存有县衙、捕厅、总局、义仓、会馆、文庙、学宫和书院等遗址,完整展示了古代城市的行政、教育、文化、宗教、交通、贸易及防御多种功能。诸多宗祠中,罗氏宗祠、刘氏宗祠、莫氏宗祠,建筑庄严、雄伟、整齐,且各具风格。谢氏宗祠,是“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刘氏宗祠则是典型的岭南府第;李氏宗祠又将江南园林与岭南建筑风格合为一体,独具一格。异彩纷呈的建设风格,突显了宗祠建造所包含的文化多样性。河东街区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的交汇处,形成包容兼蓄的多元文化及随水而走的特点。水陆交通的便利,民国时期广东人带来的商贸繁荣,及外来的建筑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产生独特的区别于传统骑楼的建筑样式。临街店铺二楼以上部分突出,二楼罩着的空间成为遮阳挡雨的人行通道,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腰线及雕饰体现中西文化风格,文脉格局清晰可辨,这就是颇具岭南建筑特色的“河东骑楼街”。骑楼外观有许多中国传统建筑的语言———花窗、砖雕、浮雕花卉、人物故事,都十分精巧,西洋建筑的罗马柱、圆拱形窗、穹雕,也融入了骑楼建筑中。街区兴起于宋代,繁盛于清代,兴盛于近代,是“东资西市”这一岭南经济事件的历史见证。街区汇聚了典型的清末至民国时期水运市镇街巷的空间要素。南北走向的骑楼大街临江东岸而建,沿江一侧骑楼每间隔一定距离要留水门,用于取水或泊船。楼层较高,以防洪水漫涨。

黄姚历史文化街区,古为百越地。发祥于宋开宝年间(968-976),现保存有300多栋明清时期古建筑,属百越文化和中原文化交融的建筑风格。屋顶采用硬山、悬山、歇山顶结构,梁枋、斗拱、檀椽,雕梁画栋,壁画精美,庙宇祠堂、民居建筑,青砖黛瓦,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石板街道用上万块青石板镶砌而成,民居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由亭台楼阁、古戏台、文明阁、三星楼、天然楼、西门楼、东门楼、宝珠观、兴宁庙、郭家宅院、司马第、古氏宗祠、吴氏宗祠天然亭及佐龙祠等组成;另外,还有韩愈、刘宗标的墨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黄姚镇历史悠久,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民居,三条清溪环绕,四面青山环抱,钟灵毓秀,景色怡人。古老房舍上含有书香气息的楹联、匾额,颇具特色。抗战时期,黄姚镇是中共广西省工委的所在地,历史上一批批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如何香凝、干家驹、欧阳予倩、梁漱溟何高士其等大批爱国民主人士曾在这里居住。从明初至清末,黄姚已发展成为富群江流域文化、商埠的中心,成为一个重要的集市镇。贺州市的宗祠文化和诗联文化也独具特色。

(一)宗祠文化。带有族群文化的宗祠,印证了街区商贸的繁荣,多族群的宗祠,结构精致,规模宏伟,门前有大石阶,宽阔的门廊、天井、小花园,别具桂北屋宇风格。墙上花禽鸟壁画,构图美观,工艺精湛。

(二)诗联文化。历史文化街区读书之风隆盛,文化氛围浓厚。这里人才辈出,文人墨客过往繁多,街区的亭台楼阁、寺观庙宇为他们提供吟诗作对、施展才华的天地,形成了别具乡土特色、地域风格的诗联文化。诗联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书法绝妙,众多诗联折射出人才世代崇尚诗书礼乐的高品位文化传统。

二、贺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街区的衰落带来困境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历史街区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很多人外迁,房屋无人居住沦为危房,更是加速破败而消亡。古村落的消失,毁掉的不单是一座建筑,还会丧失滋养传统民风市井的土壤。当前,贺州历史街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口流失造成空心化。由于设施大多较为落后,教育、卫生、交通和就业资源也不平衡,很多街民选择离开老街,到城市生活,街区逐渐成为空壳并消亡。

(二)历史街区民居建筑被破坏在贺州的历史文化街区,许多有价值的祖屋或别宅大院都已破烂不堪,正面临着消失境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增长,拆屋盖房的现象日益增多。城镇化的推进,很多历史街巷被折除,也是使老街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贺州的历史街区现状十分堪忧,保存的古建筑多为木构建筑或砖瓦结构,年代久远,大部分古建筑民居已发生倾斜,被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又因无人居住、修缮,促使房屋倒塌加速。

(三)历史街区新增建筑改变街区风貌在历史街区,一些原住户早已将古建筑拆除,建起二、三层的新民居。数百年的民居宅院大面积消失。如果仓促拆除,贺州就永远失去了对这段历史文化的传承。随着历史变迁,社会变革,昔日一度辉煌的古建筑已逐渐被新建筑所代替,剩下的只是人们的回忆。

(四)历史街区保护资金短缺贺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困境,是地方历史文物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典型困境,基层没有专项保护资金,上级部门又没有严格按国家要求出台切实的保护规划,使历史文物保护工作长期滞后。

三、贺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措施

(一)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保护老建筑,保留沿街商号、河边巷和沙街巷的空间格局,保持河水口、两条街巷与临江界面的空间完整性;保护建设控制地带内的传统建筑,不得改变其高度、体量、色彩;控制核心区周边的新建建筑高度,使其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保护原有山水格局;城墙、护城河和城外码头,保护街巷,严格保护街巷名称、走向、街道尺度;保护两侧街巷界面和建筑风貌,控制建筑高度;整体保护核心区内的骑楼街街段;保护保护区内的历名建筑、历史风貌建筑、石板街路面、古井、古亭、和古树;保护临江两岸植被和山水自然环境;保护河西历史文化风貌区6条街巷的空间格局和石板街面,蒋家大屋、各姓祠堂等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城墙、护城河等重点文物护单位,以及河西码头、水观音、宋代暗河、桂花井和大马钟家码头。

(二)编制规划、建立制度成立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进一步加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建立由建设、文化、旅游、发改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公布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保护规划的编制和保护政策措施。科学确定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制定出保护、修缮和整治的具体方案。按照城市整体风貌、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古迹三个层级依次建立贺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重点构建贺街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八步旧城保护街区,黄姚文物保护区保护空间格局。《贺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重点之一是贺州历史城区的保护,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价值。确立目标和原则,作为相关部门审批的依据,使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巷、历史建筑都能得到保护。为进一步保护古城格局,维护历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市人民政府颁布《贺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贺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贺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及《贺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在立法层面上为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保障。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的规划控制。根据《贺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加强对核心保护区范围内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控制,特别是加强对新建筑的性质、高度、体量的控制,改造和拆除部分与古城原有历史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并严厉打击违法建设、私拆乱建及随意修缮等行为,突出保护古城原有历史风貌。

(三)加强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大力开展文物古迹普查和建档工作,开展潇贺古道、古村落、古文化遗址调查。同时,完成全市历史街区内20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护机构。完成历史建筑建档和挂牌保护,为保护好历史建筑,对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逐步进行全面普查、评估和认定,通过制定表格、拍摄照片、绘制图纸等方式,详细、准确地记录每栋历史建筑的相关信息,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公布500处历史建筑,完成挂牌保护工作。

(四)建立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机制贺州市努力推动公众参与机制,疏通社会监督渠道。在城区发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倡议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手册》各5万份,利用贺州新闻媒体,开辟历史文化名城宣传和舆论专栏,不断宣传贺州历史文化和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动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做好保护规划、修建规划、旅游规划是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三者相辅相成,最终目的都是要繁荣城市和地区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除了落实现有保护规划外,还要大力实施保护、环境整治、文旅结合,突出历史街区整体风貌,保护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一是要保护与整治相结合。保存传统历史风貌和改善生活居住环境是同等重要的问题;二是要与新区建设相结合。经济、生活、开发建设密不可分,都应与新区开发建设同步协调进行。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文化产业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是保护历史文化发展中一种有效可行的模式。传承历史,比文字记载更准确,更真实。历史文化街区不可再生,必须让历史街区摆脱老迈腐朽的现状,重新融入城市体系中。每当人们站在尚存的古建筑下,透过它们苍老的容须和岁月的留痕,依然能感受到蕴藏在它们背后的丰富历史、文化生活积淀。贺州历史文化街区,正在通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让生活在城市中的无数个体心灵能找到朴实悠然的自然生活韵律,以此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与精魂。

作者:郭建军 单位:贺州市文物管理所

被举报文档标题: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的街区保护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lswhlw/69186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