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的公众评价范文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的公众评价范文

时间:2022-09-15 10:46:10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的公众评价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新的热点。自上海“新天地”改造模式获得成功后,国内掀起了一股泛“新天地”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热潮。“新天地”模式的意义在于,它以融入现代都市生活为平衡点,大幅提升了地段和项目的经济价值。因此,有评价认为上海“新天地”商业化改造是“实现近代历史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共赢的最佳模式”[1]。而另一方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化开发的潜在矛盾并未消解,历史文化街区在商业化开发中“被拆、被毁、被篡改、被打造”的命运仍然令人担忧[2]。在这一矛盾共生背景下,公众评价的介入将有可能提供一个新的补充视角和评判依据。在各地泛“新天地”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案例中,“南京1912”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街区位于南京市太平北路与长江路的交汇处,整体形态呈“L”型,由21幢民国风格的建筑和4个主题分别为“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的街心广场组成,街区一墙之隔便是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南京总统府。“南京1912”自2004年策划建设以来,凭借特有的民国文化背景,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成为南京代表性景点之一。

2研究目的及方法

2.1研究目的公众评价属于公众参与中末端参与的一种方式[3],以公众实际感受为个体标准,通过集样,分析群体认知来获取公众对方案实施后的评价。目前历史街区改造多以政府意愿为主,评价多来自专家学者,缺少对公众认知的深入研究[4]。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改造的受众是以市民为主体的普通民众,因此公众评价是此类项目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公众评价作为一项反馈机制,提供了从设计结果反思设计的视角,将对类似的项目设计提供依据与启发。

2.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市民访谈等研究方法,获取公众对街区改造的评价及意向,并通过与“南京1912”设计师的交流,探寻设计者与公众认知的异同之处。其中,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12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公众访谈12人,对象为在“南京1912”商业街区活动的人群及周边住户。调研时间选取工作日白天、工作日晚上、节假日3个代表性时间段,调研时注意了受访者的身份、年龄、性别等差异性。

3结果分析

3.1公众对于街区文化背景的了解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记忆的载体,对街区文化背景的解读和宣传是延续城市文脉的基本策略。本次调研中,有11%的受访市民表示了解“南京1912”的历史文化背景,18%的人表示比较了解,52%的人听说过但不了解,还有19%的人表示完全不了解。在获取渠道上,大多数市民是从“街区名字”及“建筑风格”中获取街区背景信息。实地考察发现,街区的标志系统缺少对街区背景的系统介绍,仅在少量的保留建筑的立面上设有介绍标牌,且在人流密集的晚间缺乏较为明显的照明提示(图1)。说明街区在对历史文化背景的宣传上存在不足,尚不能直接将街区文化背景内涵传达给市民。

3.2公众对于街区定位的认可度“南京1912”功能定位为总统府的配套服务设施,设计者希望借助区位与文化的优势构筑成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中高档文化型商业街区[5]。开发者则将其定位为“昔日总统府邸,今朝城市客厅”。显然,街区改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商业价值,“文化型”街区定位更显示了其与一般商业街区的区别。对于“南京1912街区存在的功能意义”的调查项显示,近1/3的受访市民认为街区是展现南京“夜生活”的场所,22%的受访市民认为街区是休闲娱乐的场所,认为街区能体现其历史文化背景的市民仅占24%。而在“南京城市客厅”的调查项中,只有36%的市民认为“南京1912”可以作为南京的城市客厅;有26%的市民认为南京的城市客厅是“秦淮河与夫子庙”,理由是其可以代表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外的识别度也比较高;18%的市民认为新街口商业中心展现了南京城市的繁华程度,可以作为南京对外的城市客厅。对“南京1912”项目持消极态度的市民大多认为是过于浓重的商业氛围破坏了街区的纯粹性,历史文化内涵沦为了商业的附属品。“南京1912”商业街区的业态构成主要以酒吧、餐饮为主。据笔者统计,街区目前营业商户52家,其中主题酒吧18家,各类餐饮23家,占到了总商户的79%。实地调研发现:街区白天比较冷清,只有零星行人,晚上则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街区广场还会举行各种娱乐和消费推广活动(图2);街区主要消费人群年龄范围集中在中青年,年长者很少;除零星就近就餐的游客外,几乎鲜有赴总统府游玩的外地游客选择1912街区进行休闲观光。街区内餐饮店店主也反映,因为白天光顾的人少,所以店内中午开放的时间较短,客流量主要集中在晚上并延续到凌晨12:00左右,白天和晚上反差巨大。由上可见,虽说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提升了“南京1912”街区的知名度,但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街区更多的成为了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酒吧街、餐饮街、娱乐街。作为城市客厅,仅有时段性商业氛围是不够的,还需要展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开放包容的街区姿态。

3.3公众对于街区空间布局的感知“南京1912”在整体布局上希望通过空间整合与相邻的总统府构成统一的构图关系。因此,设计者将之前散落的老建筑用“合院”的方式串联起来,形成内街与街心广场[5]。这种布局设计在营造街区内部空间及形成“微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受访者普遍对街区的空间形态满意程度较高。在“街区代表性建筑符号”的调查项中,近四成的受访者认为最能代表“南京1912”商业街区的建筑符号是“街心广场”,超过了对其他建筑形式符号的认同度。市民表示,建筑围合而成的广场起到了很好的可识别性和可停留性,说明合院空间比单一的建筑形式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图3)。另一方面,这种空间布局也为街区与周边城市环境相融合设置了障碍。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的受访市民认为街区独特的空间氛围无法融入周围环境,甚至有9%的市民认为街区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理由是街区形态相对封闭,自成一体。实地调研发现,与街区内侧相邻,形态上相呼应的总统府生硬地被围墙遮挡,完全隔离在公众的视野之外(图4)。

3.4公众对于街区建筑原真性的评判建筑遗产的“原真性”可以理解为建筑形式、材料、建造技术、所处环境的真实性[6]。在“南京1912”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规划结构以合院为基础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让新老建筑相辅相融[5]。新建建筑以两层为主,在立面处理上,刻意保持了与老建筑的统一。在调查中发现,这种处理手法使得超过半数的市民无法判别街区内的新老建筑。有7%的市民认为街区内的建筑全部是存留改造的老建筑,39%的市民认为全部是现代仿造的新建筑,8%的市民表示不清楚。新旧融合的建筑形态和保留建筑介绍标识系统的不醒目,阻碍了市民对街区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有受访市民更直接提出“如果能让大家辨别哪些是旧(建筑),哪些是新(建筑)会更好。”“街区建筑的原真性是否影响市民对街区的评价”的调查项显示,半数受访市民对街区建筑的原真性表示关心,其中38%市民表示有一定影响,12%的市民表示会有较大影响。市民认为“老建筑”是街区的灵魂,这正是“南京1912”区别于其他商业娱乐街区的地方,也是其成为南京民国文化代表的关键。“南京1912”商业街区现已成为一个文化品牌,在扬州、苏州、无锡等地都建有连锁街区[7]。从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到随地可建的连锁品牌,历史文化是否也可商业化“复制黏贴”?从此次的调查中可以窥探一斑。

3.5公众对于街区建筑造型语言的反馈“南京1912”街区在建筑形式语言的运用上采取的是典型的民国风格。调研中,超过八成的受访市民能准确地说出其建筑风格。另有10%的受访市民认为是欧式风格,极少部分市民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设计者在街区改造之初,对民国建筑的代表符号及街区与总统府紧密的从属关系做了细致的考量,在建筑形态设计上注入了“原型”概念:一是“坡屋顶”;二是“拱券”;三是青砖[5](图5)。通过这3个原型,建筑造型中西合璧,使人们自然想到民国独特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在与街区设计者的访谈中,设计人员说令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在进行建筑外立面装修时,经过的一位老者驻足观看,赞不绝口地表示“这个建筑好看,真好看”,说明了市民对建筑造型设计的肯定。设计者的预想在调查结果中得到了证实,近八成受访者认为街区以青砖为主的建筑营造出了古朴怀旧的空间氛围;“代表性的街区建筑符号”的调查项显示,排在“街心广场”后面的是“坡屋顶”与“拱券”,说明3个“原型”传达出的语言信息能准确地被市民接收。部分市民在调研中表达出了这样的疑问:街区古朴沉稳的空间氛围与商业酒吧街的改造定位不符,娱乐场所的氛围应该轻松愉悦,色调明快,两者的直接碰撞,会有些不伦不类。实地调查发现,部分商家为了突出店铺特色,将和谐统一的建筑立面做了“破坏性”的改动(图6)。针对这种疑惑,设计者解释说:“在设计定位的时候也有过这种担忧。根据甲方的要求,在造型上要做成地道的民国建筑,而商业建筑需要通透的建筑立面。街区的更新改造有甲方与政府的考量,建筑师的意图不可能被完全的采纳和实践。一期沿太平北路段由我们设计完成,在二期长街后街段明显可以看出建筑立面设计从属于商业功能需求,因此建筑风格不能得到纯粹的表达。”实地调研可以看到,街区二期工程建筑立面色彩多样,色调混杂,线脚及装饰符号被过度简化,落地窗或大玻璃窗大量使用,建筑语言较为混乱(图7)。

3.6历史文化街区公众改造意向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意义”的调查项中,35%的市民选择了在保护的前提下提升其经济价值,24%的市民选择了将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居民消费水平相结合,选择还原历史真貌和激发人们爱国情怀的市民分别占到13%和10%。这说明市民希望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具有多重意义,它既有时代气息的,又是有文化底蕴的,它是连接新旧之间的一座桥梁。市民表示不排斥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消费、经济、时尚挂钩,但不能仅仅成为“酒吧街”、“商业街”,或是市民眼中打着“文化牌”的消费场所。调查还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具体改造方向征集了受访市民的建议。倾向于改造成消费商业街的市民占36%,改造成文化建筑的占36%,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区的占27%,另有少数市民提出应保护起来不对外开放。民众希望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再次焕发活力,并被公众共享的意愿明确。结语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中也进行了多种尝试。如俗称“九十九间半”的甘熙故居经过修缮改造,已成为古色古香的民俗博物馆;与“南京1912”一墙之隔的南京“总统府”修缮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对市民开放;金陵制造局旧址被打造成为知名的创意产业园区。相比于上述改造方式,“南京1912”在商业上的成功更为显著。而相比于天津古文化街、北京前门大街等经营传统文化产品的商业街区,“南京1912”跳出了传统复古商业街的改造思路,更加切合现代公众的消费需求,使公众脱离了历史文化遗产是“老古董”的认知。但此类改造模式也潜在着对街区历史文化内涵曲解的风险,甚至有可能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式反思引导,历史文化将很快被消费文化替代[8]。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评价的调研更有着实际意义。公众作为城市的主体,应当掌握更多公共建设的建议权甚至话语权。而从完整的设计全过程角度来看,公众评论不仅仅是建筑设计的结果反馈,本身就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公众评论不是设计项目的结束,而是下一个设计的开始。

作者:王译瑶 李向峰 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被举报文档标题: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的公众评价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lswhlw/67887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