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务农人员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范文

务农人员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范文

时间:2022-11-04 05:09:30

务农人员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农民素质尤其是科技文化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约因素。本文论述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重要性;存在问题;措施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指所具备的文化科技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它通常反映农民接受文化科技知识教育的程度,掌握文化科技知识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文化科技知识越多,接受和掌握先进技术的意愿、能力就越强,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和劳动收入就越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越强。

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第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业基础地位弱、农村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慢,是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破解“三农”问题,核心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和富裕农民,这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检视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原因,不难发现,农民的低素质与低收入之间已形成了恶性循环。不解决农民的素质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第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极为密切。微观上,农民文化程度越高,户均收入也越多;宏观上,农民文化程度指数越大,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也越高。根据国家统计局1989年对6.7万户农民的跟踪调查,文盲户人均收入443元,小学户543元,初中户616元,高中户640元,中专户741元,说明对每一个农户来说,文化程度高者人均收入也多。又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资料统计,1993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00元以下、600元~800元、800元~1000元、1000元以上的四类地区,农民文化程度指数分别为5.47年、6.54年、7.03年、7.19年,说明文化程度指数高的地区,其农民人均收入也较高。

第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比较低,整体素质不高,技能有限。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调查,2002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为:文盲或半文盲占7.4%,小学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49.3%,高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这种状况一方面制约了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两多两少”现象:即富余劳动力多,转移出去的少;体力型转移出去的多,技能型转移出去的少。因此,对于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来说,要寻求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劳动环境相对较好、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的工作岗位,就必须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扩大就业选择性。

第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现代农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市场化、集约化、社会化、科学化,是一种发达的科技型产业。其中,科学技术是其核心和生命线,失去了科学技术的支撑,现代农业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本和基础。而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民又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直接运用者。因此,从长远发展看,只有加速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尽快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才能使农民走上可持续的致富道路,使农业走上可持续的发展坦途。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传统思维模式束缚严重,重视不够,培训责任不明确。从领导方面来看,长期以来,农民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政府对其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这是农民教育发展迟缓的思想根源。此外,由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短时间内难以见效,与我国现行的领导政绩考核制度在时间上存在有一定的矛盾,与之不挂钩,缺乏定量的指标,这使得许多地方领导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工程不感兴趣。从农民方面来看,农民由于受传统农业耕作意识的影响,小农思想意识浓厚,对自身素质状况不能正确认识,缺乏忧患意识。相当一部分农民为了眼前利益,放弃了对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学习技术耽误生产,上学还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思想造成农民不重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第二,经费投入不足,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无法保障。投入和科技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两个重要的推动力。然而据统计,国家每年只有5000多万元农民科技培训经费,平均到全国每个农村劳动力不到0.1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费用。由于农民传统意识和经济状况以及农业产业的弱质性的限制,使农民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带有公益事业的性质,需要政府有专门的资金保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第三,形式主义严重,盲目性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无长远规划。各部门组织和实施农民培训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使得农民培训工作往往是以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出现,不能按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工程来落实。

第四,培训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缺乏针对性,农民的积极性不高。组织培训的机构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理论脱离实际,科技与生产脱节,科技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不对称。这对于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的农民来说,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措施

第一,要着重解决好认识问题。首先是各级领导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关键。各级政府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列入议事日程,制定规划,落实计划,专人负责,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目标、有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年年有进步,不搞花架子,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明显提高。其次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注重通过广泛的、经常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切实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增加收入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

第二,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由于目前农民收入较低,大多无法负担科技培训费用,如果花钱培训,大多数人将不会参加。因此,农民培训必须以义务培训为主。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农民素质教育经费到位。

第三,走科技兴农之路。科教兴农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大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采取不同的对策。对于大部分升学无望的农村青年,可以进入职业高中或农业中专学习。职业高中和农业中专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适应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农业生产人员和妇女,应将文化教育与科普教育结合起来,扫除文盲与扫除科盲结合起来;在形式上,可采用录像片等电教形式,技术人员到“田头地脚、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操作,把课堂办在农户的田间地头,工地岗位上;对有一定基础的农民可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教他们新技术、新工艺,让他们真正感到学有所用。新晨

第四,探索农民科技文化培训的长效机制。组建现代农民科技图书馆,创建专门为农民服务的媒体和网站,农村版杂志,家喻户晓的必读书。农民信息闭塞,农村远离信息化社会,信息不畅通。因此,应组建现代农民图书馆,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和农产品销售,使农民及时获取农业生产的有关信息,提高科技水平,掌握农业生产的主动权。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已经走进了农村的千家万户,每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已成为农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村村通闭路电视工程,使广大农民能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天下大事,沟通农村与外界的联系,让农民获取更多的信息,拓展视野,及时准确地了解政策、技术、农产品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自觉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经营,转变观念,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增加收入。开展经常性的“三下乡”活动,探索科技下乡和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定期组建优秀的农业专家、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服务队,深入农村开展培训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五,要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科技示范户”是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大潮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相比较而言,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较高,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当地农民,说服力和感召力很强。因此,要大力培养、扶持“科技示范户”当样板、做示范,传授技能,以收到一户带多户的效益。要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通过此举,可大大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广大农民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

参考文献:

[1]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日报,2005-12-20.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在《2005年农村经济绿皮书》,2005-12-20.

[3]王亚秋.中国与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5-4-5.

[4]中央党校研究员曾业松.把培养新型农民放在首位,2005.

[5]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新农村建设要走科学发展之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2006-1-12.

[6]王延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光明网.

[7]三学社成员、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李长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1):23.

[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1):208.

[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被举报文档标题:务农人员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kjwhlw/55743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