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范文

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范文

时间:2022-12-04 09:46:38

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一、建筑和思想文化的关系

作为蓄积了人类智慧的创造物——文化,主要指的是精神文化,不论怎样包括万象,无不以人为核心。作为人,就要做一个完整的人。外部有社会关系,内部有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建筑作为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更是作为与人密切相关联的产物,它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将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荣登上历史的舞台。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最初的建筑主要是用来遮风避雨的休憩场所,实用性为它最初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才越来越具有了审美的性质,直到后来发展到作为权势象征为主要目的的宫殿建筑,和以观赏为目的的园林建筑两大类型。建筑作为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存在于古代人民为生存而进行的一系列物质活动中,它是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更是人类繁衍生息的自然因果。而“天人合一”作为中国特有的表述方式,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系,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延伸或折射。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必然性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个人与共同体不能分离,人与自然也不能分离。在古代,倚靠着这种思想的提出,才维持了人的生存和谐和心灵宁静,并且促进了自然美的发现和表现。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形式。

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园林景观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显现中国的园林自古以来是作为少数统治阶层所占有的皇家宫苑而用的,是以园单独赏玩、宴请游乐的场所,当然这也是它最主要的功能。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种体现,不同的园林反映出了不同民族习俗和不同的审美观点。但归其根源,中国的园林在推崇过程中始终没有脱离开它的主导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强调崇尚自然美,师法自然,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观。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贲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庄子以生以“天地为庐”,死也要“以天地为棺椁”,用日月、星辰、万物做装敛,将自身与天地融为一体,是以自我为中心,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空间意识。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园林中的“自然式”,尽管有的是以模仿自然风景为主导,但它仍然是人与自然融合的审美意识的代表。如在园林的空间艺术表现中很大程度上依靠空间的分隔组合手段。将园林的空间尽心实分与虚分,或是采用变幻莫测的空间组合体,如借景、障景、夹景、漏景等手段的运用。这不仅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敬上,更表现除了对大自然的欣赏。他们将大自然看作为人生之必须,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因此,他们宁可“食无肉”,也不愿“居无竹”。以“借景”为例,清人计成灾在《园冶》中说:“夫借景,林园中之最要者也。”所谓“借景”就是借居室之外的景色,就是“纳千倾之,收四时之烂缦”,其目的就是通过“借”的方法,把居住者的目光引向广阔的自然景致,打通人为的建筑与外在的自然之间的沟壑。当然,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的园林景观中还是要最大限度地尽量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等,因为自然环境和人一样,是独具特色的,要保护自然,将人为的东西融于自然,充分在保有最初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改造,这就是园林景观中的“天人合一”,也是人们在有限中努力去寻求的无限,在无限中归落到有限,将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在园林景观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宫殿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显现庄子认为,“天人合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喜欢还是不喜欢,认识到还是没有认识到,天与人都是合一的,“天人合一”是宇宙的一种原初状态,一种真实状态,一种本质的状态,真正的人都应该是与天合一的,应该与自然保持着一种亲密的关系。而宫殿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两大类别之一,它是帝王活动、生活的地方。从建筑的布局到建筑的形体构造设计,无不处处凝聚着对“天”的尊崇。中国宫殿建筑都是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结构的选用体现了中国审美思想中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木结构建筑采取于大自然之中,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而木结构的建筑又点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仿佛又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古代建筑就是在这种古朴、自然的“天人合一”中,通过群体组合的方式,又采用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来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在中和、平易中所构建出来的威严感和深沉的美感追求。通过屋檐峭壁,柱廊的高大健壮、气势宏伟的造型特点,体现出中国宫殿建筑的“以天为尊”的建筑美感。它既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又是封建等级观念的物化表现。于是在能工巧匠们的表现下,飞龙走风,这些象征皇权威严的图腾饰物被非常细节化地进行描绘,可以说是巧夺天工的技艺。并且,他们还在建筑装饰细节上充分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想象力极尽所能,既表达出了所谓的等级观念,又体现出了完美的古建筑特色。

﹙三﹚民居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显现我国的建筑在史前的半坡遗址和史前的姜寨遗址中证实,人类最初是以穴居开始的,从原始的山顶洞到人们称之为“宅”的正式居住形式的出现,这都是人类以实用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的开端。建筑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了时代的特色,独特的“民居语言”的出现,更是熔铸了时代人民的审美追求和物质文明特色。建筑作为华夏文明的印记深深地印刻在华夏大地上,这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传统文化思想繁衍变迁的外化形式,将“天人合一”的思想熔铸在民居的厅堂院落间,在中国的房屋设计中大多体现了与自然的相契合特点。如在木结构房屋中,由于墙布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因此,可以任意开窗。这种外观造型的选取使屋内和屋外空间相贯通,再加上廊子的回绕,这无疑在空间范围上起到了一个过渡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建筑与自然相协调的一个桥梁性作用。而“因地制宜”更是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意境。如“穴居”形式的选取,既符合了地方性的风土风貌,更是建筑上的适合而居。作为一个半封闭性的“完整空间”,它是建筑实体与空间的和谐统一,是内外空间、天地概念的和谐统一,这也是先民的智慧所在。而这种思想在山西的民居结构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它是在整体上追求一种协调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美感,与当地的环境相契合,可以说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整饰和美化。在变化统一中释放着中国建筑特有的形式美感。当然,这也是中国特有的地理风貌所决定的,也正由于此才产生了诸多不同风貌的中国古建筑。所以,我们说中国建筑虽然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下,人们所营造房屋结构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积极地根据自然环境进行变化。因此,即使同一时期在不同区域建筑风格也不同,同时随着历史的变迁建筑风格更加多样。如北方大片的区域都是以农业为主,地可以说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在太行山民居中都会设有火炕,结合着一明两暗的穿套式结构布局方式,明间为堂屋,东西为次、稍间,稍间的土炕相连,紧靠南侧的朝阳窗户。不仅如此,伴随着太行山的地貌特征还出现了四合院、窑洞、土坯房和石板房的建筑形式。太行山的“民居系列”是“天人合一”观念审美理想中的一个范例。单从宅院中的“堂”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堂”是中轴线上的黄金点,堂前的庭院多半是空地,上对着天,下对着地,构成了完整的天地象征。“堂”是一个家的核心地带,是老祖宗的尊位。堂的尊为上常供有类似“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同样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这种意识强调人为的营造与自然的和谐并存。民居,它不仅体现在“居内”,它同样包含着“居外”,也就是自然环境,它们之间是有机的和谐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建筑是人们根据当时当地所具备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所建造的,以满足当地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它既是简单的“房屋”又是复杂的“文化”,它是具有双重性质的艺术文化。建筑既能反映它所建筑的时代特征,又能反映出它所处的地域特点。而时代与地域的结合,恰恰是“天人”思想的统一。建筑是时代的镜子,更是思想文化的外在显现。建筑离不开具体的地域条件和社会历史背景。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列举的只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几种,实际上塔建筑和陵建筑等同样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古人那里,从来都不是被动地在遭遇自然,而是主动地去追求自然,这种与自然的亲近态度直接体现在了我们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因此,我们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意识是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它是先民们中国文化博大胸怀的一种体现,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是种启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回归自然,这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更应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作者:朱国庆 商大伟 赵勇 单位: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绿地控股集团京津房地产事业部

被举报文档标题: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jzwhlw/68321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