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观点市场理论的价值取向和认识范文

观点市场理论的价值取向和认识范文

时间:2022-11-17 10:33:02

观点市场理论的价值取向和认识

摘要:通过时间顺序梳理观点市场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观点市场在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这三对关系的价值取舍中,有明确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从观点市场对理性的解读及其历史演变中,可以得知观点市场的理性观,亦能论证观点市场为可知论前提下的怀疑主义。深入研究观点市场的思想内涵,可以为进一步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观点市场;个人主义;理性观;怀疑主义

观点市场理论是西方言论自由传统中影响深远且广为人知的一种理论,更是西方媒体业新闻自由的理论基础。观点市场理论在几个世纪内萌芽、发展、成熟,到如今应用于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不证自明的理论。现如今,人们已经难以体会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呐喊着“让我凭着良知自由地认识、自由地发言、自由地讨论吧!”的激动心情,也难体会到密尔在《论自由》中划分个人与社会权力界限的小心翼翼。然而,这种现象并不会令对观点市场理论做出过贡献的学者欢欣鼓舞。观点市场理论反对真理垄断,无论这种垄断是来自于个人、群体、社会亦或是国家权力。没有绝对真理存在,观点市场这套理论本身也应该置于市场中和其他学说进行自由竞争,方能保持活力。而如今学术界对观点市场的探讨不多,往往是视为不证自明的理论几笔带过。因此,本文试图概括观点市场理论的发展历程,并探讨观点市场在价值取向方面的个人主义以及在认识论方面的理性观和以可知论为基础的理性主义。

一、观点市场理论探源

“观点市场”一词的提出是在1919年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奥利弗•霍姆斯对“艾布拉姆斯诉合众国案”发表的一份判决异议意见书中。[1]霍姆斯在这份判决里写道:“吾人所欲求的至高之善唯有经由思想的自由交流,才比较容易获得,亦即要想测试某种思想是否为真理的最佳方法,就是将之置于自由竞争的市场上,看它有无能力获得许可。”类比经济学中的自由市场,霍姆斯形象表达了观点市场。霍姆斯认为市场不仅能在商品生产、交换这类经济活动中起到资源调控作用,而且在观点交换、表达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正如将商品置于经济自由市场,由市场去甄别好坏,将某种观点置于观点市场中公开自由竞争也是判断该观点是否为真理的途径。观点市场的理论渊源要追溯到1644年英国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发表《论出版自由》。在这部经典文献里,弥尔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强烈反对出版检查制度,谴责集权主义控制。弥尔顿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可以辨别正确与错误。为论证这一观点,弥尔顿用兼容并包的读书法作比,成熟的人看书不拘书的好坏,因为能依据理性对事物做出判断,不会被书中的观点引诱。[2]甚至,理性的人一方面可以从坏书中得到警醒和预防,另一方面可以在兼容并包的读书活动中提升理性的判断能力。在弥尔顿眼中,真理是确定的,能由观点表达的,而具有理性的人又具有判断能力。因此,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中,真理必定能战胜谬误,在“自由而公开的斗争”脱颖而出。由此不难理解,以理性为出发点的弥尔顿,提倡人人表达观点的意志自由。

在论证真理必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之后,该文还阐述了政府“选择”真理的逻辑漏洞和历史失败案例,以反对政府插手观点的辩论。当然,此时弥尔顿还没有自由竞争的市场思想,市场经济理论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还是130多年之后的1776年的事情。在弥尔顿的想象中,真理和谬误是在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战场中交锋的。1859年,英国政治思想家约翰•密尔发表《论自由》。如果说,弥尔顿对观点市场的讨论停留在政府的出版审查制度毫无意义,密尔的《论自由》已经直指自由的限度了。在弥尔顿提交给英国国会的洋洋洒洒的战斗檄文中,真理必将在和谬误的战斗中胜利。对此,密尔并不像弥尔顿一样乐观。密尔主张个人个性应该被尊重,个人的自由应该被保护。个人是绝对自由的,只要他没有影响到他人。[3]因此,个人观点表达应该是自由的,不能被随意压制。密尔意识到这种压制可能来自国家权力,也可能来自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来自于社会和群体的压制也许更令人窒息。此外,密尔还将功利主义思想融入观点市场中,对观点市场的保护不仅有益于个人自由,也能使得个人个性得到发挥,从而造福整个社会,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得到统一。[4]约翰•密尔对言论自由的补充使得观点市场更加理论化,[5]此时,现代观点市场理论初现雏形。归纳起来,观点市场理论主要由“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构成。观点市场理论主张将不同的观点放在自由公开的市场中竞争,正如经济学中的自由市场一样。有些学者认为观点竞争和思想碰撞能暴露观点的不足,完善观点,使得观点更接近真理,人们也能在这种竞争过程认识真理;有些学者认为多样的观点利于真理的发现,多样的个性利于人类的发展,只要不影响他人,观点的表达的就是无边界的。而无论学者支持观点市场的理由为何,都反对国家权力、社会舆论等等外部因素对观点表达的压制。

二、价值取向中的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首先是作为集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个人主体意识,历经了原始时代自在的自我、专制时代畸形的自我,直到文明时代,近代科学的创立与发展、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共同作用促使个人主义思潮萌芽,直到19世纪,才出现“个人主义”这个词语。[6]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一词涵义甚广。[7]从哲学角度来看,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价值,强调自我控制,强调个人权利,反对政府、社会、宗教等外在势力对个人权利的干涉。每一个个体都是自然的基本单位,不同个体之间是平等、自由而独立的,这也意味着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个人权利。从伦理原则的角度看,个人主义的个人至上体现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以个人诉求为出发点,社会是达到个人目的的工具,反对统一的社会道德标准。从价值体系的角度出发,个人主义意味着一切价值均以个人为中心,人本身即为目的,个人本身具有最高价值。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个人是价值评判标准的中心。但无论是哪种阐述,都强调个人是第一性的,而社会、国家以及其他各个层面的共同体只是个人的集合、复合,因而是从属性的或工具性的。[8]个人主义是观点市场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价值。无论是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观点市场理论都体现了个人至上,个人是第一性的,而在个人与个人关系中强调独立平等精神也是个人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观点市场理论强调观点在自由市场内的自我修正,主张让不同的意见在自由市场中公平竞争,真理最终将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反对国家权力对观点表达的干预。观点市场思想可以追溯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而该文的写作初衷正是反对出版预审制,反对国家权力干预观点表达。这一点也可以从严格直译的正标题《阿留帕几底卡:约翰•弥尔顿先生向英格兰国会发表的演说,关于无需许可而出版的自由》(Areopagitica:ASpeechofMr.JohnMiltonfortheLibertyofUnlicensedPrintingtotheParliamentofEng-land)中看出来。弥尔顿从不认为国家权力控制意见表达是对追求真理有所裨益的。弥尔顿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国家权力控制观点表达毫无用处。首先,统治权威压制意见表达、反对书籍出版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了追求真理或是公共利益,无数次的历史经验表明,统治者压制意见表达往往是因为这些观点威胁到了统治者。其次,出版预审制度不能使真正低俗的内容停止流通,反而会阻碍好书的出版。再次,弥尔顿认为对书籍的评判是个人的事情,当局不应该以强制手段为人民挑选书籍。负责“判定书刊生死”的官员也无法证明自己有优于群众的“勤恳、博学、公正”等优良品质,使得他们能胜任出版审查的工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是需要具有理性的,一个理性的人可以辨别正确与错误,而为此,人们需要充分了解别人的思想和观点,选择的权利和自由需要“兼容并包”的读书法。因此,弥尔顿主张政府不应参与观点的辩论,真理最终会打败错误的观点在观点市场上保存下来。观点市场不仅不信任真理能被国家权力选择,高度警惕对国家权力的滥用,而且,从权力的来源上看,国家权力也没有干预观点表达的正当性。从权力的来源看,个人权利的取得是应然的、天赋的、不证自明的,而国家权力的取得是后天的、约定的、需要论证的。在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中,个人权利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个人有追求便利和利益的天性,而当社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随着个人数量的膨胀和交互关系的复杂化,自发形成的习惯不能得到善良公正的对待,稳定和秩序成为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权力产生了。[9]国家权力的产生本质上是以个人诉求为根本出发点,其价值归宿也在于个人。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是因与果的关系,是原始和后发的关系,是目的和工具的关系。正是由于个人权利对国家权力的优先性,在浩如烟海的观点面前,真理的选择权应当交给个人,任何统治权威都没有代替人民选择答案的正当性。正如约翰•密尔所言,在不妨害他人的条件下,个人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国家权力不能干涉。而统治权威对不同意见表达的压制,对意见表达者而言,是对个人表达自由的剥夺,不同意见的表达若是没有妨害他人,这种剥夺是没有依据的;对其他人而言,国家压制不同意见表达的行为意味着将个人排除在判断资料之外,是对个人自由选择权的剥夺,是观点市场所极力反对的情形。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观点市场理论在警惕国家权力对个人权利的侵害之外,还防范着社会舆论对个人表达的压迫。早在1830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就在其成名作《美国的民主》中提出“多数人的暴政”概念:通过多数票选举出的权力机关有滥用权力压制少数派的可能,多数人营造的舆论有压制少数派意见表达的可能。[10]密尔称古希腊的自由民主就是“多数的暴虐”,因为在古希腊,符合大多数人意志的就被视为正义,政事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如果说这种意见压制还是在合法程序下的,少数派还有表达权的,那么,社会舆论对思想和精神的压迫远不止于此。就算在民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当代,公共舆论所造成的压迫也一直存在着,例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宗教狂热、恐怖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等等激烈的情绪控制着大多数人,这种公共舆论压制着少数人的意见表达。密尔谨慎防范“多数的暴虐”出现,他认为这种观点表达的社会压迫是比政治压迫还可怕的存在,因为这种社会暴虐虽没有极端刑罚和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但是却作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没有逃避的办法。即使全体人都持有一种意见,仅有一人持相反意见,那么迫使那人沉默并不比那人要全体沉默更正当,因为我们永远不能确信我们所要窒息的意见是一个谬误。而防止社会压迫个人表达的解决方案就是让所有的观点在自由市场中进行充分的讨论。如果少数派的观点是正确的,充分的讨论可以使得真理被更多的人理解、接受;如果少数派的观点是错误的,人们能从真理和错误的冲突中对真理有更清晰、生动的认识。只有在自由市场里经过公开自由的讨论,观点才能被确认为真理,同时,这样也有益于人们智力和判断力的培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密尔的学说中有清晰的阐述。在个人和社会这一对关系中,个人是社会的基础和政府的目的,个人是第一性的。个人是真正的社会主体,只有个人利益才是唯一现实的利益,社会应当保障和实现个人利益从而达到社会全体福利的提高,否定个人利益社会利益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在个人行为对他人利益产生负面影响时,社会才有干涉的合理性;而在不影响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个人享有绝对的自由权。即使是出于好意,社会也不能干涉个人做他愿意做的事情。并且,在观点市场理论中,深受边沁影响的密尔,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思考中,还增加了功利主义的色彩。个性被当作是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个人的个性自由被视作个人进步和社会进步的条件,而个性的自由需要观点市场,需要社会对不同意见的包容。在这一层次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达成一致,都指向观点市场。

(三)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在观点市场理论中,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平等的个体,拥有平等的精神世界。个人独立自主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不因发表者的个人能力或是所处环境差异而被赋予不同的真理性。来自于不同表达者的不同观点都指向同一出路———观点市场。除了观点本身的真理性,其他任何因素都不能决定观点是否脱颖而出。平等确立了个人和群体内部相互的基准与态度,意味着个体不能侵害他人权益,每一个个体都有表达观点的权利,但这种观点表达是不能侵害他人的观点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精神既是个人主义的核心要求又合乎观点市场理论的内在逻辑。

三、观点市场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西方“理性”概念源于古希腊的“罗格斯”。自“理性”的概念被提出,就一直活跃在西方哲学舞台上,但理性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观点市场理论理性观的演变可以反映出观点市场在认识论上的成熟过程。在认识论中,以“世界能否被认识”为分野,有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观点市场的认识论预设是可知论的,世界能够被认识,真理能够被认识,观点市场是人们认识真理、接近真理的途径。同时,在可知论的前提下,观点市场又是富有怀疑精神的,认为世界是可知的而人的认知能力却是有限的。因此,观点永远是片面的,存在进步空间的,任何专断都是站不住脚的。不同的观点互相展示、质疑、论证才能开出真理之花。

(一)理性观

观点市场理论从萌芽到初具雏形再到应用于生活历经了数个世纪,在这个过程中,观点市场的理性观也有所不同。在中世纪,思想家们所指的理性主要是认识真理的能力,这里的真理主要指道德方面的真理。在观点市场理论形成初期,学者相信人们有足够的理性,能够在五花八门的观点市场中选择(道德)真理。在这个时期,个人理性被认为是值得信任的。但是,而随着人们对真理、理性的认识不断深入,理性被认为是演绎推理的能力,最后理性又被解读为人类对社会的认知能力,理性的作用也不断被重新评估。科学的兴起也使得真理不再限于道德范畴。最初开始质疑理性是否真的毫无边界是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休谟在笛卡尔式的怀疑论上发展了自己的怀疑主义,他认为理性所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并且是相对的,这些知识应该向未来敞开大门接受检验。[11]休谟认为,认识只能限定于个人经验的范围之内,超越这个界限,是无法想像的,也是不科学的,是以不能知为能知。20世纪,批判理性主义学者卡尔•波普尔主张有限理性,他认为理性是有局限的,因而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是演进的,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12]观点市场的理性观因哲学上对理性的认识发生改变而改变,从无条件信任理性转向怀疑理性的能力。既然个人理性不足以判断真理,那么,政府也不能选择真理,毕竟权力选择的过程是由一个或数个个人基于理性完成的。同样的,也不能因为一小部分人的观点异于社会绝大多数人,就对这种观点予以压制,因为就算是绝大多数人用理性选择的观点并不一定比小部分人基于自身理性选择的观点更具有真理性。无论是政府、群体还是个人都无法垄断真理。绝对真理被质疑之后,人们普遍认为真理是相对的,此时,观点市场相信真理市场中每一条观点都具有一定真理性,无论是政府选择或是社会舆论的压制都被视为无理的,并且,只有通过在观点市场上公开自由竞争才能使不同观点的真理性显露,为更具有真理性的观点出现做铺垫。

(二)怀疑主义

世界能否被认识一直是哲学上争论不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同可以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则认为除了感觉和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在观点市场理论的形成初期,支持观点市场理论的最大依据正是人们能凭借自身理性选择真理。追求真理,追求事物本质正是早期观点市场理论的目标和价值。观点市场理论中的每个观点都包含着或多或少的真理性,观点展示、传播、竞争、怀疑、完善是观点获得更高真理性的途径,是人们完善对世界认识的过程。在可知论的前提下,观点市场理论还是怀疑主义的。虽然世界是可知的,但是人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度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依然是相对的、片面的。[13]怀疑主义声称知识是有限的,蒙田曾从人的本性的不确定性、怀疑和否定感觉知识的可靠性、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差别性和质的多样性这四个方面出发论证知识的不可靠性。这种不可靠性要求人们以怀疑精神为立足点,反对对权威观点的迷信,主张通过系统化怀疑和不断考验的方法,达到求知的目的。

观点市场理论反对对真理的垄断,无论这种独断是来自国家权力、宗教团体亦或是社会舆论。不同的观点在观点市场中自由竞争,要求个体以怀疑的、批判性的视角去看待,敢于质疑和否定,在怀疑中发现错误,在否定中纠正错误,从而使认识不断超越自身向前发展,提出更富有真理性的观点。这种观点正是观点市场中“真理的自我修正”理论的核心内容。自弥尔顿时期开始,观点市场理论发展至今,经历了从片面到丰满,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观点市场理论的理性观也随之成熟:早期的观点市场理论支持者充分相信理性的力量,认为人是有理性的,是能够明辨是非的,能够从参差不齐的观点中发现真理;而后期的观点市场论者则认为人的理性不是绝对的,真理也是相对的,任一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国家权力、社会、个人都不能压制某一观点的表达。与理性观相应的,观点市场理论是可知论前提下的怀疑主义。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但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观点市场理论要求人们用批判性的目光审视一切观点,不盲信权威,在否定和怀疑中提出更具有真理性的观点。贯穿观点市场理论整个发展历程的是其价值内核———个人主义精神。无论是在个人与国家的价值取舍中,还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偏向中,观点市场理论都体现了个人至上的个人主义精神。现代文明发展至今,对表达自由的追求和讨论从未停止。当今社会,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表达自由提供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给表达自由的传统理论带来冲击,就迫使学界深层思考表达自由经典理论。观点的自由市场理论是表达自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新闻自由的理论基础。对观点市场理论的探讨越深入,越能“古为今用”,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方案。

参考文献:

[1]马聪.霍姆斯大法官的言论自由观———“明显且现实的危险”原则的发展[J].时代法学,2007,5(5):24-31.

[2]密尔顿.论出版自由[M].吴之椿,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14-18.

[3]密尔.论自由[M].康慨,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4]龚刃韧.重读密尔《论自由》[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28(4):167-178.

[5]汪莹.出版自由到政治自由的演进———三约翰言论自由思想之比较[J].法制与社会,2007,(02):739-740.

[6]杨明,张伟.个人主义: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J].南京社会科学,2007,(04):38-44.

[7]卢风.简评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06):33-38.

[8]杨明,张伟.个人主义: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J].南京社会科学,2007,(04):38-44.

[9]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0]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89-410.

[11]休谟.人类理解研究[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5-38:389-410.

[12]小河原诚.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M].毕小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2-23.

[13]姜华,解保军.对怀疑论与不可知论关系的新认识及其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77-79.

作者:彭怡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观点市场理论的价值取向和认识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jzqxlw/70922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