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基于资源利用下的佛教文化论文范文

基于资源利用下的佛教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28 10:56:43

基于资源利用下的佛教文化论文

一、少林寺的历史与现状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禅宗的发祥地,素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市西北15公里处的嵩山少室山下,因为此地环境清幽,周围俱是密密匝匝的树林,所以得名“少林寺”,意为“深藏于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弘为印度僧人跋陀传教而建,以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寺武术的发源地而著称。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广招信徒,弘扬佛法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到了唐代,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于是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因为有这两方面的原因,少林寺历来颇受重视。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重新走向了一条复兴之路。1982年,电影《少林寺》在海内外热播,少林寺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数以万计的慕名者冲向了少林寺,海内外刮起了一股“少林功夫热”。1987年,年仅22岁的释永信师承衣钵成为少林寺的主持,少林寺在释永信的带领下复兴之路走得更加广阔,此后不久,少林寺便组织少林武僧团,开始在国内外演出,走上了功夫经济的道路;1998年,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少林寺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后开始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不仅经营少林素饼和少林禅茶,并且注册了国内29大类近100个商标,向一些企业特许授权使用“少林”商标。少林寺还组建了旅游发开公司,并曾一度传言要包装上市。通过这些现代化的经营策略,少林寺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与日俱增,少林寺的神秘性与神圣性日渐消退,少林寺与广大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对于方丈释永信的这些现代经营策略,美国《洛杉矶时报》把永信和尚描绘为“一位融中国佛教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为一体的成功宗教人士”。但对少林寺的商业化和释永信的现代经营策略,也不断招致一些人的批评。少林寺作为河南宗教文化开发与利用的标本,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成功的经营策略,对河南其他宗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少林寺发展中的问题

(一)少林寺的商业化气息过于浓重。

少林寺作为一所宗教场所,本应是弘扬佛法,慰藉人心灵的神圣之地,应充满神圣性与神秘性。有学者认为:“宗教之所以能通过神来统治人和压迫人,从认识论的原因来说,就因为神是一种不可被人感知的和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同时宗教通过圣职人员和各种宗教礼仪来沟通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使人与神之间保持着可即而又不可即距离,使人们对神永远怀着一个神秘性的感受,以葆宗教青春常在。”而少林寺借助电影《少林寺》的热播,开始了商业化的运作,组织少林武僧团到各地巡演,还先后成立了少林寺拳法研究会、少林武僧团、少林寺红十字会、少林书画研究院、中华禅诗研究会、少林药局、“少林寺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寺影视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等一系列的下属结构,还参与组建少林寺旅游公司,投资拍摄电视剧《少林寺传奇》,并在荧屏热播;少林寺在商业化的大道上越走越远,一方面,给少林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保护少林寺这一千年古刹提供了经费的保障;另一方面,少林寺的这些商业化的运作,也消减了少林寺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少林寺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可谓一落千丈,甚至有人认为少林寺的方丈释永信是佛教的“叛徒”,少林寺现在已经沦为一处风景旅游区,而不再是一所神圣的宗教场所。对于少林寺的这种过度商业化的经营,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要保证少林寺的宗教性与商业性的有机结合。

(二)少林寺的旅游环境欠缺。

少林寺作为国家著名的宗教场所和风景旅游区,特别是2010年8月少林寺作为“天地之中”的组成部分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址,这对进一步提高少林寺在海外的知名度有重要作用,可以促使政府更加注重对少林寺的保护与开发。少林寺的商业扩张,使少林寺景区内出现了众多的商店、饭店、武术学校、宾馆等,这些景区服务设施出现了泛滥的倾向,使少林寺俨然成了一个“闹市区”,这与少林寺这所著名的宗教场所极不相称,少林寺藏在深山的清幽、宁静、神秘统统都被打破了,降低了少林寺在广大旅客心目中的期待,对少林寺的进一步宣传与传播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少林寺由于商业设施的众多,造成了对少林寺景区及一些文物古迹的损坏,如有些佛像和塔林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而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都影响着旅客对少林寺的旅游体验。正如有学者认为:“景区内浓厚的商业气氛和少林寺的佛教风格很不协调,这些都会严重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旅游地的绿化不同于城市园林,更不同于林业造林,而是以多种类型的风景林为旅游地绿化的基本形式,使其生物学特性、艺术性和功能性相结合。少林寺景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之下,贪大求快,把经济目标放到首位,而不是真正科学地基于生态环境承载量制定经济目标和限制游客数量,游客多多益善几乎成了旅游从业者的第一目标。”

(三)少林寺的对外品牌形象模糊。

少林寺已经成为河南对外的重要窗口,吸引众多外国旅游者参观和访问少林寺,通过少林寺这个窗口,了解少林寺的悠久历史和渊博佛理,了解河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虽然少林寺商业战略的实施,少林寺变得越来越热闹,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商业典礼和仪式,投资拍摄电视剧,搞“功夫之星”的娱乐比赛,主持释永信为手机开光,拍卖大年初一的首柱上香权,这些行为使少林寺离佛教圣地越来越远,并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精神,这也是少林寺和方丈释永信这些年颇受非议和批评的重要原因。少林寺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座名寺,涌现了众多的高僧,对佛法的弘扬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少林文化是一种和谐的文化,是古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是禅、武、医的完美结合,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可以说,少林文化是我国千年宗教文明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当代信众精神的归宿,可以说,少林寺是中华文化一颗皇冠。佛教中存在着许多经营的禁区,这是佛教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证。如果禁区被打开,佛教的神圣性、庄严性就不复存在,佛教存在的基石也就动摇了。”对于少林寺在新世纪的对外品牌定位,也应以此为根本出发点。

(四)少林寺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滞后,缺乏文化内涵和个性。少

林寺景区的商业网点众多,主要靠旅游纪念品为主,但少林寺的旅游纪念品品种单一,做工比较粗糙,缺乏精美的包装,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明显滞后,与少林寺的声名极不相称。众多到少林寺的旅游者买到的纪念品无非就包括少林寺功夫衫、宝剑、宝刀、佛像等,这些纪念品无非是打上了少林寺的招牌,与其他景区的旅游纪念品相差无几,缺乏少林寺自己独特的文化内蕴和独特个性,这根本无法吸引广大旅游者的购买欲望。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设计,直接关系到一个旅游区的声誉,对景区的再次宣传与传播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这是少林寺以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必须要培养自己的研发设计团队,设计出一些具有少林寺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

(五)少林寺的一些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对少林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神缺乏一定的了解,不能把握少林寺“禅”“武”的精髓,对广大游客的介绍存在着一定的误解,无法真正了解少林文化的魅力所在。还有个别的从业人员坑蒙拐骗旅客,骗取旅客的钱财,使一些旅客对少林寺的声誉与宣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提高少林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规范景区的经营环境,为广大旅客营造了一个舒心愉快的旅游环境,让广大旅客真正体验到少林寺旅游的之乐。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困扰了少林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让少林寺找准以后的发展定位,促进少林寺更好更快的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佛法,为和谐社会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严重损害少林寺的声誉,让少林寺沦为一座喧哗的旅游区,而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宗教圣地。

三、少林寺发展的对策

(一)少林寺应适当调整其商业发展策略。

在当今的市场化和经济化的大环境中,少林寺必须要处理好少林寺的商业旅游经营活动与正常宗教活动的关系。少林寺通过多种有效的经营策略,打出“功夫经济”的品牌,成立多个商业实体,增强了少林寺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了少林寺的对外知名度;但也使少林寺这座佛教圣地沾染了浓厚的商业气息,降低了少林寺佛教文化的神秘性和吸引力。少林寺的商业发展策略要以发展佛教文化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挖掘佛教的精深佛理,展示佛教文化的悠久历史,打造佛教旅游文化品牌,使广大旅游者能真正感受到少林寺佛教文化的悠久和博大。有研究曾指出:“有世俗特点的经营活动和经营对象,是与佛教的伦理完全相违背的,但是,由于它们是出于信仰,是用于供奉或发展佛教,因而具有明显的宗教特点。可以说,信仰或者发展佛教是佛教寺院参与经营活动得到认同的唯一理由。但即使如此,由于参与世俗活动而导致的过度行为也往往遭到世人的指责,甚至政府的制约,并且,从事经济活动本身是个双刃剑,它会给寺院的发展带来经济支撑,也会吸引一些并不虔诚的人加入僧团。这些人可能拥有更强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他们热衷于从事商业活动,以僧职为谋求世俗利益的工具,从而促使佛教戒律制度衰落、僧侣界腐化,进而破坏佛教事业的开展。”少林寺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要把握好佛教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关系,不要肆意扩大少林寺的经营空间,追求经济利益,而应更加注重少林寺的佛教文化宣传,少林寺以后的发展仍然要靠佛教文化的开掘为核心,无论是成立经营公司,还是影视的拍摄,都不能违背这一根本发展宗旨,才能保证少林寺的发展走上一条健康持久的发展之路,真正实现宗教保护与商业经常的良性互动,实现精神层面的佛法弘扬和物质层面经济增收。

(二)少林寺要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少林寺一定要合理开发景区资源,减少众多的商业旅游设施,如饭店、商店、宾馆等,规范景区的经营秩序,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加强对各经营单位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水平和思想水平,杜绝坑蒙拐骗旅客事件的发生,为旅客营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环境;同时,少林寺还要加大对景区内各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缮,尽量还原少林寺的历史风貌,加大对这些名胜古迹的开发与利用,不要让旅客只能静态感受到少林寺的悠久历史和佛法的博大精深,而要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手段如少林寺武僧团的现场表演、少林寺影视宣传片的播放、参与《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演出等,进一步营造少林寺清幽肃穆的禅宗氛围,加深旅客对少林寺的深度体验,吸引更多的旅客到少林寺观光旅游。对于少林寺来说,应该利用寺院景区幽雅、庄严的佛教氛围,以电影《少林寺》主题曲《牧羊曲》为背景音乐,再现当年“深山藏古刹,碧溪锁少林”的意境,打造佛教文化休闲及度假产品,迎合目前度假市的需求。在度假期间,引导游客参与浴佛、放生、佛诞日等法事活动;让游客体验出家弟子的日常生活、功课。如吃寺院素斋,住佛教风格的旅馆,听佛乐梵唱,在佛教的氛围中忘却烦恼、净化心灵等,使旅游者停留时间增加,获得更多的旅游收入。”只有突出少林寺的特色,才能增强少林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真正把少林寺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来。

(三)确立少林寺品牌的发展定位。

少林寺要有商标和品牌意识,加强对少林寺这一品牌及相关品牌的注册和保护,防止这一品牌被随意抢注和滥用。在维护好这一品牌的同时,还应加大对少林寺品牌的开发力度,准确对这一品牌进行定位。少林寺品牌的根基应是少林功夫与禅宗思想,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祖庭”,而在作为“祖庭”之前,这里就是名寺,不仅是禅宗,其对佛教的传译和律宗的建树,都有其独领风骚的贡献。少林功夫是外界了解少林寺的最主要渠道,大多人都把少林寺的品牌定位于少林功夫,其实这就大大误解了少林寺的真正文化真谛和悠久历史,少林功夫只是少林寺禅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少林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禅宗文化才是少林寺的立寺之本,才是少林寺能够吸引众多游客的真正魅力所在,禅宗文化应成为少林寺品牌的核心关键。只有把这一禅宗文化品牌树立起来,加大对少林寺宗教氛围的营造,通过少林功夫的外在表演这一形式来弘扬禅宗文化,通过《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演出,让旅客可以与和尚一起念经打坐,听禅师讲中国文化和佛经,感受少林寺禅宗文化的悠久和精妙,对自己的人生有所醒悟与反思,充分发挥少林寺这一禅宗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使少林寺的品牌营销走向与禅宗文化的结合之路,摆脱单纯的少林功夫表演和一些商业旅游发展策略,真正突显少林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

(四)加大少林寺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力度。

旅游产品对旅游景区的介绍与宣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也有重要的影响。少林寺目前旅游产品仍停留在初级的实物阶段,如少林寺的宣传图书、功夫衫、少林宝剑及佛像等,缺乏自身鲜明的文化特性和独特个性。少林寺应聘请知名的设计团队从事少林寺旅游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不仅包括实物形式的旅游产品,还应包括文化方面的宣传品,如像《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样的文化品牌,这样的文化精品还是太少,应加大这方面的开发,进一步突出少林寺的几千年来的禅宗文化,提高广大游客对少林寺的认知与体验,从而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五)少林寺还应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努力选拔优秀现代佛教管理人才,还原少林寺“礼佛”的本质。只有牢牢把握这一点,少林寺才能正确处理好宗教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关系,既能使少林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又能使少林寺能为现代人心灵休憩的场所,保持其宗教文化的庄严性与神秘性。

四、结语

总之,河南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对少林寺的个案解剖,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到佛教文化发展的症结所在,坚持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突出地域特色;开发与保护并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协调;可介入和非介入相结合等原则,一定能促进河南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走上一条健康平稳的发展之路,才能真正保护几千年的河南佛教文化,弘扬中原传统文化,提高河南的对外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到中原大地观光与投资,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刘海洲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基于资源利用下的佛教文化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fjwhlw/65035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