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少年儿童文学翻译思考范文

少年儿童文学翻译思考范文

时间:2022-11-30 11:28:18

少年儿童文学翻译思考

“规范”是指被特定的社会群体所接收的普遍的价值观。规范规定着特定社会条件下人们行为的对与错,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行为准则。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享有评定某种社会行为正确与否的普遍价值观?存在着评定标准来决定某种行为是否符合规范(Chesterman1997:54)。由此可以看出,规范是特定历史时期特殊文化下的产物,任何社会行为都会受到规范的影响与制约。少年儿童文学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也同样受到规范的影响与制约。少年儿童文学,主要是指为少年期及青年期(11、12岁至16、17岁)儿童提供阅读欣赏的文学。(郁炳隆、唐再兴,1990:50)。本文试图以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来分析不同时代的译者在翻译少年儿童文学作品时所采取的策略,从而探索少年儿童文学翻译中的翻译规范。

1.研究问题

本次研究选取青少年儿童文学经典《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它在不同时期的两个中文译本作为主要研究材料,这两个译本分别是施咸荣先生和孙仲旭先生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进行翻译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译作。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如下:1)不同时期的译者采取了哪些不同的翻译策略?有哪儿些策略是不同时代的译者共同遵守的?有哪些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2)译者通过翻译策略遵循了哪些翻译规范?有哪些规范是不同时期的译者所共同遵守的?有哪些规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有哪些规范被违背?如果有的规范被违背的话,那其中原因是什么?

2.相同的翻译策略及讨论分析

2.1词汇策略与句法策略从译文整体来看,二位译者都不约而同地大量使用日常熟悉词汇,避免生僻词汇。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此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二位译者都大量使用了青少年儿童文学中常用的感叹词和叠词。下面的例子表明二者在翻译时大量使用了感叹词和叠词。(1)ThenIsatdownonhiscementbedagain.Boy,youcan’timaginehowsorryIwasgettingthatI’dstoppedbytosaygood-bytohim.(1a)Sun’sversion:我又坐到他那张硬如水泥的床上。乖乖,你想象不到我心里有多后悔来跟他道别。(1b)Shi’sversion:随后我又坐到他那张像是水泥做的床上。嘿,你想象不出我心里有多懊丧,深悔自己不该来想他道别。

2.2句法策略在句法方面,两个译本都大量使用简单句,使用口语化的词汇,把原文中较长的句子切分成短小的句子,例如:(2)TakeOldEustaciaVye,inTheReturnofTheNativebyThomsHardy.Shewasn’ttoosexyoranything,butevensoyoucan’thelpwonderingwhatanunmaybeThinksaboutwhenshereadsaboutoldEustacia.(2a)Sun’sversion:比如说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还乡》里面的尤斯塔西娅•维尔吧,这个人物不是很淫荡,但尽管这样,我还是忍不住好奇对一个修女来说,在读到有关尤斯塔西娅这妞儿的地方时,心里会怎么想。(2b)Shi’sversion:就拿托马斯•哈代的《还乡》里的游苔莎•斐伊来说,她并不太性感,可即便这样,你仍不免要暗忖一个修女阅读老游苔莎这样的人物,心里不知会有何感想。

3.不同的翻译策略及讨论分析

3.1译者选择的不同“期待规范是指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期待。这些期待部分地受到目标语文化所盛行的种种翻译传统的制约和类似文本类型形式的制约,也受到经济、意识形态因素、同一文化及不同文化间权力关系的影响”(Chesterman1997:64)。不同时期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期待规范,这些规范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译者的译作。期待规范会制约着译者,译者可以选择服从这些规范或是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打破常规创造出新的规范。这些都会因人而异。接下来我们就对二者的差异进行分析。20世纪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政治功利化色彩。文学翻译也是如此。20世纪中国的文学翻译基本上都是以满足时代政治的诉求为翻译价值取向,“外国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成为“决定介绍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有时则是翻译选择的首要甚或唯一条件。50年代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当时被视为中国文学界学习的典范,最符合“优秀”和“进步”的翻译选择标准,因此成为文学翻译的重点和热点。从1949年10月到1958年12月,中国翻译出版的俄苏文学作品达3526种之多,占这一时期翻译出版外国文学艺术作品品种总数的65.8%以上。至于欧美现当代文学,只有少数作家作品符合“优秀”和“进步”的标准(查明建,2004)。在这种形势下,施咸荣毅然决然地选择对《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翻译,这表现出了他卓越的文学眼光和过人的胆识。他认为,对美国的认识,不能老停留在“纸老虎”这种印象上,有必要让领导和更多的人了解更加真实的美国。而《麦田里的守望者》,正是当时美国社会思潮的一种反映。当问及选择这本书进行翻译时是否有压力时,施咸荣表示“:有是有,但搞翻译就好比在中外文化之间架桥,帮人跨桥沟通了,架桥人担当一点算不了什么。翻译这本书,就是希望中国读者批判地看待这种社会现象,多少起一点警示的作用。”(李景端,2005)由此可以看出施咸荣在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并未过多地考虑少年儿童对作品的接受程度以及欣赏程度,更多的是考虑到政治因素。

3.2“文化俗语”的不同翻译策略对于原文中“文化俗语”的翻译,两位译者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孙仲旭采取了规划策略,这样有助于少年儿童读者的阅读与欣赏。而施咸荣则恰恰相反。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进行对比分析。(3)Anyway,itwasDecemberandall,anditwascoldasawitch'steat,especiallyontopofthatstupidhill.(3a)Sun'sversion:当时已经是十二月,天气冷得邪门,特别在那个破山顶上。(3b)Shi'sversion:嗯,那是十二月,天气冷得像巫婆的奶头。(4)Iknewshewouldn'tlethimgettothefirstbasewithher,butitdrovemecrazyanyway.(4a)Sun'sversion:我知道她根本不会让斯特拉雷德占到什么便宜,却还是能让我发狂。(4b)Shi'sversion:我知道她绝不会让他攻入一垒,可我心里照样难过得要命。交际规范是一种社会规范,它要求“译者(翻译时)能应场合和所有涉及到的各方的要求使传意达到最优化”(Chesterman1997:69)。在翻译策略问题上,美国解构主义翻译家韦努蒂(LaurenceVenuti)在1995年曾正式提出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他认为:归化是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表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是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用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言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原文的内容(韦努蒂,1995)究竟翻译中应该采取哪种策略可谓是因人而异。

从上面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孙采取了归化的策略,采取了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虽利于少年儿童读者对原作的阅读与理解,但是缺失了原作特有的文化风格。而施则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保留了原语的特殊文化,但倘若能够加一些脚注对特殊的文化现象进行解释,则既能保留其原作特殊的文化现象又能够更方便少年儿童读者的阅读与理解,可谓一举两得。结论: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翻译文本而找出译者所采取得翻译策略,然后通过对这些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出译者所遵循的翻译规范。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研究少年儿童翻译中的规范,不仅可以为将来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提高译作的可接受度,而且可以为少年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一些参考。但是,本文只是从《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一单一文本研究出发来探索少年儿童文学翻译中的一些规范,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研究。

作者:王金钰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少年儿童文学翻译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etwxlw/68294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