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内电影艺术评析的缺陷及趋向范文

国内电影艺术评析的缺陷及趋向范文

时间:2022-12-18 04:50:47

国内电影艺术评析的缺陷及趋向

作者:王丙珍单位:大兴安岭职业学院黑龙江大学

电影折射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与伦理观。当下,人们越来越依赖感性形象,“电影艺术家仍然忠实于美学的原始意味和主题。用运行于时间中的光影,他们把视觉所得转化成电影艺术———不仅仅是被看的艺术,而是看的艺术。”全球化时代,电影在艺术层面的审美与启悟功能,在思想层面上的教育与励志功能,在商业层面上的消遣与娱乐功能等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电影文化研究内涵与其他文化构成一样,包括文化主体、文化本体和文化客体,其主体就是与电影有关的人———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电影文化本体是电影作品本身,电影文化客体就是传播的方法与途径及接受者的接受效果。在后殖民语境中,第三世界国家本土文化策略即为地区性审美文化建构,“超越边界和移居的典型剥夺感和兴奋感成为后殖民地时代艺术的主题”其目的就是要打破媒体统一的文化格局,挣脱媒介把世界拴在一起的绳索。

国内电影文化研究综述国内电影文化理论包括大陆、台湾与香港的电影美学、艺术与技术评介、中外优秀影片评析、电影的历史描述与文化传播研究等。

(一)初始阶段(1960-1979):政治与文化的变奏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开始出版电影研究专著,张雨田《中国电影事业论》(1968)与刘一民《中国电影前途的探讨》(1969)政治性较强,侧重于电影法、电影政策与电影事业建设及发展前途方面。中国大陆电影文化理论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西方电影理论被大量引入,对中国电影理论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正是借助于巴赞、克拉考尔的理论,中国电影界形成以第四代导演为代表的纪实浪潮,创作一大批“散文化”和“生活流”探索之作主要有《如意》、《沙鸥》、《青春祭》、《乡音》、《邻居》、《野山》,标志着中国电影开始丢掉戏剧的“拐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二)发展阶段(1980-1999):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织20世纪80-90年代,电影文化研究专著主要有李幼燕《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1986)论述电影语言、电影表现与现实、电影叙事学、现代派与先锋派电影理论与实践等。1988年,陈飞宝编《台湾电影史话》审视台湾电影与社会框架之间的互动关系。1989年,罗慧生《现代电影美学论集》将电影美学分为纪实性与分解性,研究电影的样式、思潮与哲理。1990年,胡安仁《电影美学》从电影的艺术审美本质、本体或非本体审美元素、审美形态、审美心理及思维等方面研究电影艺术的感性审美现象。

1991年,姚晓蒙《电影美学》论述苏联蒙太奇学派、电影心理学、巴赞理论、电影符号学、电影叙事学、电影中的意识形态及中国电影理论等。1995年,孙沛然《影视文化导论》从审美文化、现代意识、西方电影与中国影视等方面建构学科体系。1998年,孟涛《银色的梦:电影美学百年回眸》阐述了现代电影的美学要素。

(三)成熟阶段(2000-):多元文化理论的对话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逐步与世界接轨,转向后现代、后殖民、全球化理论,研究成果丰硕。2000年,胡克等主编《中国电影美学》、《当代电影理论文选》文化分析美国想象与市民喜剧、文明与文明的野蛮、认同危机与东方主义、历史虚构与民族想象等。还有张卫等主编《当代电影美学文选》、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颜纯钧主编《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等中外电影对比研究著作。2004年,黄文达《外国电影发展史》、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2005年,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胡星亮《西方电影理论史纲》、程青松《国外后现代电影》、应宇力《女性电影史纲》相继出版等。

2006年,彭玲《影视心理学》、叶永胜,张公善编著《电影:理论与鉴赏》等介绍民族文化、民族身份、心理学等研究视角。2007年,黄文英主编《2007台中学研讨会:电影文化篇论文集》涉及台语片受日本影片影响、客家文化、台中电影的未来等主题。2008年,黄琳编《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杨少伟《影像风景:电影文化要论》、秦喜清《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从不同角度阐释电影的文化内涵。

2010年,王海洲《香港电影研究城市、历史、身份》涉及观众学、民族性、本土化等理论问题。2011年,王志敏《电影美学形态研究》结合电影文本分析中外电影美学理论。[美]张英进主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剖析电影的民族主义、都市主义与泛欧洲主义等。2012年,徐志英主编《英语电影文化透视》透析东西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国内电影文化研究存在三方面问题:其一是集中在电影文本内容、改编理论及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电影方面,缺少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文化的关注,还没有独立的少数民族电影理论专著。其二是缺乏从电影文化学构建的角度对当代电影的总体梳理,当下,理论界已从多维视角观照当代电影创作实践,探讨其文化、政治、人类学、美学等学科价值与意义,但缺少生命美学、政治美学与生态文化研究视域。“第三个问题,依然与观众的期待视野有关,那就是必须处理对中国政治及其与电影的关系的认识。”

中国当代电影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目标为:“提高国产影片的国际竞争力,传播民族文化,在创造和谐的文化传播交流中抗衡西方文化霸权,并以积极的态度进入世界主流市场。”文化全球化思潮中,电影如同其他艺术一样,无可避免地经历着后殖民主义过程,在萨义德看来,“无知扮演了很重大的角色。其中存在着一种敌意,阻止了我所谓的文化间的正常交流。”

反之,电影成为传播后殖民情绪的先锋艺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电影艺术恰恰是以“视觉语言”而超越了语言来传达审美信息,因此,电影在东西方艺术的交流中便于超越语言障碍率先走向世界,”因为“文化被视为社会活动中的一个决定性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决定的部分,所以,对社会权力不平等状态的再生产而言文化是个重要领域。”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电影文化的民族性与全球性得以凸现,这也成为中国电影文化研究的基诉求。

被举报文档标题:国内电影艺术评析的缺陷及趋向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dyyspxlw/61358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