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班级文化的双重属性及功能特征范文

班级文化的双重属性及功能特征范文

时间:2022-05-06 11:10:52

班级文化的双重属性及功能特征

摘要:

在班级属性上,存在初级群体论、社会组织论和社会系统论三种基本判断,其中社会系统论可视为社会组织论的外化和扩大。实证研究则显示,班级群体离散化倾向与其内部更小规模的初级群体不断生成和凝聚两种趋向同时共存,班级文化具备社会组织文化与初级群体文化的双重功能。一方面,班级文化发挥着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组织属性的功能;另一方面,班级文化又具有教育、归属、认同、支持等群体属性的功能。

关键词:

班级文化;社会组织;初级群体;功能

一、班级文化属性的双重视野

J•W•盖哲尔、吴康宁等学者提出班级是特殊社会组织,谢维和等学者则认为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初级群体。更有学者从系统、动态、综合等角度切入分析,展现了班级的多元属性特质。总体而言,班级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双重属性特征,而关于班级文化属性的争论中,“社会组织论”和“初级群体论”又各执一端,居于主流却又针锋相对。总体上,班级社会学关于班级属性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三类传统立场:

1.初级群体论。谢维和认为班级作为“特殊的社会初级群体”“,在互动方式上具有一种情感和理性的双重性”,“具有较统一的目标和行为上较大的整合性”。①片岗德雄“学习集体”论、腾尼斯“共同体”论的支持者也多将班级视为具有特定保护功能的“参照群体”或“共同体”。此类立场立足客位,旨归应然,以理想主义色彩的思辨逻辑深刻启示并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2.社会组织论。吴康宁认为“班级首先是并始终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功能性”和“半自治性”。②陶双宾等人则通过测量从实证角度证明“班级的价值不在于达成一个不可替代的情感交流,而在于实现既定的组织化目标。”③社会组织论不重价值评判和思辨推演,却立足实证获得了直接的数据和案例支撑。

3.社会系统论。主要包括源自帕森斯(T•Parsons)“社会体系论”、孔尼科娃等人“班集体”论的影响。前者认为班级具有社会行为体系典型的“对外适应、模式维持、目标实现、系统整合四个功能”,后者则将“班级集体的社会本质特征概括为高度的社会倾向性”。④此类观点可视为社会组织论的外化和扩大,主要着眼于微观结构单元与宏观社会背景的有效兼容、有序运行,深刻地揭示和反思了班级的独特社会属性,在学理逻辑和解释力度上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就国内现实来看,更多是作为一种理性反思和批判的范式框架,帮助提高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而很难对既有体制或者班级乃至学校之外的社会系统优化或改革产生实质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初级群体论和社会组织论者不约而同地都在各自观点前加上了“特殊的”一词,更有意思的是即使最坚定的初级群体论者也看到了“班级具有某些社会组织的典型特征”,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社会组织论者也都承认“班级丰富而鲜明的群体功能特征”。谢维和指出“班级就其本身的特点来说,既具有某些一般社会组织的特点,也可以被看成是某种社会初级群体。”①但柳松也认为“班级是介于初级群体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一种社会群体形式。”⑤

换而言之,双方虽然据理力争但都无法忽视对方观点的合理性。就事实本身的认知上,并无原则分歧。真正的分歧也许恰恰在于价值判断。在初级群体论关照下,虽然“耽溺于浪漫化的构想而未能探及学生受压抑和宰制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以及学生的抵抗潜能与权力”,⑥但其初衷却在于减轻制度化设置对于学生的压制,最大可能释放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期回归教育本真,暗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精神实质。而社会组织论则完全抛开了社会系统论者“把班级视作管理/控制性的、因而需要学生服从的集体/体系”的暧昧“,在径直投诚主流意识形态或主动领受既定秩序的前提下,把学生连同教师一起变成了社会制度的部件”。⑥而在实证研究层面,一方面,陶双宾等人则利用测量数据从实证角度证明了“班级的价值不在于达成一个不可替代的情感交流,而在于实现既定的组织化目标。”③另一方面,李文昊等利用问卷数据进行班级社会网分析发现,样本班级“学生在情感维度上的团体分布情况与宿舍分布情况基本对应。”⑦“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在同一个宿舍的人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④

“朝夕相处的生活使班级内部开始分化”,一些家族背景、生活环境及兴趣爱好相近或互补的学生“形成了交往频繁、互动充分、感情深厚的非正式群体”⑧而班级内部的分化使得班级确实也具备某些初级群体的典型特征。课题组在调查中即沿着“组织”和“群体”两种视野设计问卷,并选择郑州××学院等三所高校2010级、2011级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专业作为样本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发放220份,有效回收218份,样本选择以班级为单位,依照学号顺序采取等间距(样本间距=班级总人数/5,即△d=M/5)选择样本学号(N=1+n•△d),遇有休学等特殊情况,依照N+1或N-1、N+2或N-2以此类推的优先次序进行样本置换。单份问卷中出现单选做多项选择的题目作废,其余均作为有效样本纳入统计。全部样本男生70人,女生148人,平均班级规模50.69人,学生干部76人,农村生源180人,2个以上班级混合宿舍40人。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为看重,并将其视为构成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学生交往需求和情感需求主要依赖班级内部次级群体获得补偿,虽然大学班级群体的组织性特征与作为班级组成部分的宿舍群体等初级群体的社会性特征同步增强,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在时空上并非截然分离,但班级群体离散化倾向与其内部更小规模的初级群体不断生成和凝聚两种趋向完全可以共存,班级自身内在的两种不同文化属性,在整体和内部两个层面同时得到彰显和拓展。

二、组织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功能

大学班级文化的多元属性,决定了其独特的多元功能。与社会系统、社会组织属性相对应的文化代表着制度化力量,具有显著的自组织功能,具体表现在:1.导向功能我国至今仍然强调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导向来加强班级建设。从院系团学组织、辅导员到班委会、党小组、团支部再到各项规章制度,整个组织结构确保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灵魂和统率地位,使其对班级整体和成员个体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到的引导作用。调查显示,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因素来自班级的,27人,占12.39%;来自宿舍的90人,41.28%,而选择学校的仅有34人,为16.06%。受调查学生认为和自己亲近程度最高的是家人,占94.5%,而老师仅为1.83%。2.约束功能班级群体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具有情感和理性的双重性,有别于具有严整组织形态的正式群体。班级整体虽然很难形成严格意义的初级群体,但集体主义的传统、关注整体东方文化氛围、重视感情和人际和谐生活态度等,都很容易使之形成明显的初级社会群体特点。而这种班级文化氛围能够有效约束和规范成员个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认为有效的班级管理应该主要依靠学生自觉的133人,占60.01%;老师管理6人,占2.75%;干部表率12人,占5.50%;制度或纪律14人,占6.42%;感情沟通49人,占22.48%;其他4人,占1.83%。3.凝聚功能虽然组织特性明显,但初级群体属性的存在仍使大学班级在内部关系维系上具有显著优势。其重合的组织边界和群体边界,有效强化了成员身份的认同,而这种认同能够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形成一般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合力并实现其所不能实现的目标。“您认为所在班级是否具有足够的凝聚力”,选择“是”的110人,占50.46%;选择“不是”的50人,占22.94%;“说不清”的58人,占26.61%;认为班级凝聚力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学生自身的155人,占71.10%;老师管理4人,占1.83%;班干部表率33人,占15.14%;制度或纪律20人,占9.17%;其他6人,占2.75%。4.激励功能由组织和群体双重认同所产生的荣誉感,具有特定身份属性的内涵。换而言之,班级内部相对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互动,将显著增强成员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需求的心理收益,在特定条件下其所激发的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远非一般社会组织所能比拟。如果班集体荣誉因某个同学受损,主张按班规处理的53人,占21.31%;主张班干部处理38人,占17.43%;认为没人在意的10人,占4.59%;主张班里同学共同决定的117人,占53.67%。上述数据表明,调查对象所在班级文化整体处于良性运行中,但班级文化的制度色彩突出,而且在学生眼中,教师对于班级文化构建的影响力已处于边缘化位置,与一般认为教师处于班级文化构建主导地位的观点完全相背离,充分表明在现有管理模式下,无论考虑班级规模还是辅导员人均管理人数,都已很难苛求班级文化向群体文化的彻底回归。由于班级规模、管理模式、学制年限等因素影响,班级的组织特性趋向显著,而情感交流等群体色彩有所淡化。在现阶段,班级从功能看主要发挥着社会组织的职能,组织文化的人本主义回归倾向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班级组织文化的主导属性,从现实角度看应考虑将情感交流等群体文化功能更多地移转给宿舍等班级内部更小规模的初级群体承担。因此,应考虑在班级文化构建过程中,既要在班级整体层面上加强并优化侧重于社会组织属性的传统管理模式,又要在宿舍等班级微观层面上导入并完善侧重于社会群体的社会控制模式。

三、群体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功能

初级群体属性所对应的文化代表着个性化力量,具有显著的归属和支持功能,具体表现在:1.教育功能学校是培养社会合格成员的专门机构。学校群体作为一种教育群体,它所具有的培养和塑造下一代的教育功能是社会的其他任何群体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此,班级首先应视作“教育群体”,无论班级整体还是其内部的小群体,日常活动的主题都将是学习。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终端,其学习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亦达极致。2.归属功能班级成员的归属感,作为个体情感上的依靠平时未必强烈,但遇到表扬与奖励、惩罚与攻击时就会表现明显。个体通常会同时隶属多个不同群体,但对其最主要的群体归属感最为强烈。而班级内部的分化仅在班级内部认同中有效,当班级作为整体对外发生联系时,这种归属感将对成员个体和班级整体产生重要影响。3.认同功能班级分界意识受到组织边界认同与群体边界认同的相互强化。班级对成员个体的认知提供知识和信息,使各个成员在重大与原则问题上同班级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从而形成并保持自身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吸引力。特别是当个体面对外界情况不明,情绪焦虑,判断力不足等情况时,这种认同就会自动协调成员的整体行动。认为有效的班级管理应该主要依靠学生自觉的133人,占60.01%;老师管理6人,占2.75%,干部表率12人,占5.50%,制度或纪律14人,占6.42%,感情沟通49人,占22.48%,其他4人,占1.83%。4.支持功能当个体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符合群体的规范、期望和利益时,群体就会给予他肯定、鼓励和支持。而群体对其成员的支持作用及程度,取决于成员对所属群体的认可与信任程度。否则,群体支持就无法对成员行为产强化效果。在当今社会就业压力的形势下,受调查学生认为最有助于在校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专业技能的73人,占33.49%;选择心理素质的24人,占11.01%,人际交往能力的119人,占54.59%,其他2人,占0.92%。育人功能是大学班级文化的根本功能。大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完善的、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班级群体文化对于学生更是最具感染力、最直接、最持久的部分。就班级整体层面而言,组织特征趋向显著,与此同时,作为班级构成单元的宿舍等初级群体的补偿功能同样不能忽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二者完全可视作同一过程。班级内部单元的初级群体文化实质上同样是构成班级整体文化育人环境的重要要素,班级层面的组织性与班级内部更加微观层面的群体性完全可以和谐共存。因此班级文化构建实施的总体原则应考虑同时从两个层面展开:既要在班级整体层面上加强并优化侧重于社会组织属性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宿舍等班级微观层面上导入并改善侧重于社会群体的社会控制模式。在班级文化构建实施的具体方向上,应立足班级文化自身属性和功能特点,从顶层设计和运作方式的统一、制度建设和形式创新的统一、个体和群体相统一、情感与制度相统一、主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角度展开,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

作者:刘娟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班级文化的双重属性及功能特征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bjwhlw/69295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