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手机文化下的班级文化论文范文

手机文化下的班级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01 11:52:19

手机文化下的班级文化论文

一、手机文化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手机对于建立良好有序的班级文化有极大作用,但同时带有很多干扰作用。

1.容易使成员更关注虚拟社交圈,从而忽略班级同学。新媒体营造的虚拟社交圈除了班级成员外,不可避免会有很多远距离网伴,网络拉近了距离,天涯若比邻,原本传统媒体时代人际社交圈集中在邻居、同学等之中,现在社交圈极大地扩大。社交圈的扩大虽然能够使同学交到更多远方的朋友,甚至网友,但是人的精力终究有限,如果被其他过多地消耗精力,必然对身边班级同学关系造成影响。班级同学之间交流减少,有些极端案例甚至完全摒弃与同学的交往,性格变得孤僻、不合群,班级不和谐因素必然导致班级凝聚力减弱。

2.过度使用手机,侵占学习时间,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学风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使用手机会对学生课堂、课后学习和考试产生极坏影响。手机的使用在课堂上会导致“隐形逃课”,所谓隐形逃课,就是学生出现在课堂上,但心不在课堂,一节课都做低头族,对老师的讲课茫茫然不知所云,手机上网老师不易发现。因为学生专注于使用手机,互动减少,必然降低老师教课的积极性,课堂氛围必然受影响。在课后学习中,短信等多种新媒体时时拉走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手机的使用,安静无声,有时候,原计划的上自习就变成了自习室里玩手机。考试时,因为手机联网方便,易于携带,不少意志不坚定的学生便存侥幸心理,使用手机作弊,而监考老师不易于发现,长此以往,学生怠于学习,甚至其他学生也有样学样,班级班风势必变差。

3.对虚拟世界依赖,可能导致对实体活动关注减少。学生在食堂吃饭玩手机、等人玩手机,甚至参加班级活动时也专注玩手机,这已然成为高校里的又一道“风景”。班级举办团体活动,本意是使同学之间增进了解、融洽关系,但手机依赖症使得学生机不离手、手不离机,一离开手机心里空落落地找不着北。过于沉湎虚拟世界,将影响同学对实体活动的关注,而部分同学三心二意的态度,又将反向影响其他同学的参与愿望,长此以往,不利于班级文化建设。

4.传播不良信息。手机信息扩散方便快捷,但同时不良信息的传播更隐蔽、危害更大,且难以对这些不良信息进行监控。大学生还未进入社会,社会经验少,判断力弱,对于手机网络上传播的这些信息容易相信并予以转发流传,影响班级其他成员,甚至潜移默化中将这些信息内化成自身的道德判断。这些负面影响会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离,看待问题只关注消极面,对社会有否定性、怀疑性判断。

二、对策

看待手机的影响,不能只看到积极面从而盲目乐观,也不能只看到消极面而盲目陷入悲观,对于这种新生事物,我们要趋利避害,用发展辩证思维对待它,使校园手机文化为班级文化建设服务,引领其健康、正确地发展。

1.班级成员要加强自律与他律。要扭转手机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本质上需要学生转变观念,养成健康的用手机习惯,理性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和地点,做到上课不玩手机,下课少玩手机,多增加与班级成员的交流。班级中要将手机使用规定纳入班级制度,班干部率先做好榜样,引导全体同学遵守制度,互相监督,互相提醒。

2.高校加强对手机使用的引领。学生光有自律还远远不够,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学生手机使用的引导,一方面进行硬性管理,制定严格的有关手机使用的校规校纪,大力宣传并严格执行。如对于考试携带手机者予以惩戒。另一方面做好宣传教育,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倡导,引领全体师生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手机文化。

3.社会加强监管。首先政府要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传播不良信息的团体和个人要严厉惩处,从源头上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其次,加强行业自律。各大通讯行业应尽早制定行业内相关规定,将相关服务透明化,接受全民监督。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必需品,是新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一味地褒扬或者诋毁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只有首先全面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扬长避短,使手机为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服务,培养一批能够灵活合理使用新媒体的教师和班干部,占领手机文化高地,引导广大学生共同创建优秀的班级文化。

作者:孙莹林珊珊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手机文化下的班级文化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bjwhlw/66737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