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绩效考核与预算管理探讨范文

绩效考核与预算管理探讨范文

时间:2022-09-28 05:14:21

绩效考核与预算管理探讨

摘要:

在社会持续发展以及企业管理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之下,预算管理正普遍应用于各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并成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重要途径之一。企业预算部门围绕绩效考核目标而编制的预算,设定的绩效目标将有利于落实工作结果,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明晰管理者与执行者的责任,能更好地促进绩效提升。以下,笔者就以绩效考核为目标的预算管理展开探讨,希望企业预算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绩效考核目标预算管理

一、绩效考核与预算管理

(一)绩效考核

企业的绩效考核由部门考核与职工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周期按分季度或半年度两种。部门考核表通常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效益类指标、第二部分为管理运营类指标、第三部分为完成工作、第四部分为扣分项。绩效考核各指标中效益类指标、利润指标、资金集中度等财务指标可以用数据直接衡量,另外一些非财务指标如合同管理状况,信息化建设,文化建设等指标无明确的量化度。

(二)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作为一种预测方法,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的分配,通过分配实现企业制定的目标。同时企业可以根据预算分析战略目标的实际进展情况,控制企业成本支出,预测企业的资金流动和收益状况。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在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固定预算、滚动预算等相关的预算方法来预测企业未来经营发展所需要的量化指标。

(三)绩效考核与预算管理的关系

明确的绩效考核目标使预算编制数据更精确。通过对部门及个人的绩效目标细化及量化进可以有效推动部门科学设置绩效指标,为后续的预算编制及管理打下基础。与此同时,通过目标测评可以确定部门资金支出的可行性,并且利用盈亏平衡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预算和资金使用状况,合理开展资金额度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基于绩效考核为目标的预算管理的优势

(一)导向明确,是判定部门职责履行程度的重要依据

清晰、量化、便于考核的绩效目标,既是预算编制合理性、科学性的前提,又是预算执行中控制的关键一环,更是预算执行完毕后进行绩效评价的依据。透明的绩效考核,把部门及员工应达到的绩效目标与资金流及成本费用挂钩,有利于加强管理者对产出和结果的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激励和绩效的提升。

(二)强化资源配置和预算的约束性

以绩效考核目标为基础的体系虽然引入了结果导向的理念,但其重点仍是投入控制,而绩效预算是促进管理改善的模式。这个流程就是根据绩效目标对资源进行配置,在编制环节进一步细化配置方案,在考核部分检验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果。

(三)增加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预算绩效目标设立和绩效评价,可促使企业更科学合理安排生产与资金支付。例如加大对应收账款回款率等指标的考核力度,不仅可以缩短经营周期,加速资金回笼并且可以节约资金占用成本;对绩效运行与绩效目标进行及时监控,确保预算资金在既定支出范围和轨道内运行,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提高了预算支出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加强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有利于发现部门预算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改善内部管理,奖优罚劣,促进了预算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基于绩效考核为目标的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对绩效考核进行准确反映

绩效考核目标包括目标内容和衡量指标两部分。基本目标内容说明绩效目标包括哪些内容,反映绩效目标的具体构成;结合企业对应管理标准及出台规定文件有量化指标的遵从量化指标来考核,没有量化指标的分项在随后修订的考核表中尽量以数据描述或者根据该季度实际工作情况酌情考虑。

(二)应选择恰当的绩效考核与预算管理渠道

绩效考核结果应当选择恰当的途径进行。使各部门及时了解工作中的哪些内容有钩稽关系,对比企业中优秀部门的的差异在哪里,产生差异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改进提高。考评归口部门在制定考核目标和方法后应对各项考核指标进行讲解和宣传,考评结果确定后应及时传递到被考评部门或被考评者。通过会议或信息平台等多种形式及时反馈被评价部门和单位,督促工作的改进并指导新预算的编制。

(三)绩效目标未能兼顾企业经营变化因素

通常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在每年的年初修订完善,企业经营过程中会不断经历各种变化。例如业务拓展的变化,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等,造成的预算松弛现象一方面来自于固定的绩效目标难以对新增业务进行衡量,另一个方面来自于预算调整的宽容度。

(四)绩效考核指标通常偏重于财务预算指标的选择

全面预算由生产预算、财务预算以及专项预算三部分组成。许多企业绩效考核指标通常围绕财务预算指标进行,如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回款比率、经营性现金流量等指标,在编制财务预算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在专项预算缺少相应的考核或指导性指标。该类预算周期跨度长,通常在一个预算年度无法进行测评,例如投资决策预算,涉及了内部收益率指标,计算期限往往跨度长,是累计年限的投资回报水平。

四、改进措施

(一)健全完备的管理制度

完备的管理制度需要从绩效目标评价以及绩效监控、评价结果等各环节进行持续优化。并对各环节与现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制度建立有效连接。在相应的制度上,健全预算支出标准,加强对资产和资金的管理,完善预算决算报表反映内容,预算绩效管理的信息化,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管理支撑;立足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在操作制度细化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制订系统、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各段流程。

(二)完善预算控制机制

从国外先进的国家建立的绩效预算机制上可以看出,他们不仅关注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对绩效和对投入的明细控制同样重视,通过采用契约安排的方式,赋予部门一定的自主权,推进以绩效为目标的资源配置管理,强化支出机构的责任和动力。企业应以这种机制安排为着力点,在预算编制时就要明确部门的绩效目标,适当增强预算的灵活性,预算完成后要加强绩效评价,反映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和预算产出内容,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和问责,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

(三)关注强化绩效管理体系

首先,应结合部门的职责、部门的规划进行分析,关注绩效目标本身的特殊性,考虑与部门职能、业务产出、部门预算相匹配。同时,根据企业各部门业务性质的区别,在现有考核分类的基础上,对部门考核指标进行细分,做到标准化和差异化的结合,对不同的部门制定差异化的目标和权重。在绩效目标管理过程中,要将几个年度的预算和绩效目标信息前后衔接,确保既要围绕部门职能,与部门发展规划相适应,同时与一定时期内企业成长和财务状况相匹配;体现部门职责,反映年度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使得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实现有机衔接。特别是针对跨年度的项目,更要注重长期绩效目标和年度绩效目标间的关系,体现项目发展的不同时期要求,反映项目资金特点和阶段实施内容。

(四)实施绩效分析和评价,加强PDCA循环测评

在绩效评价的内容方面还有拓宽的地方,风险评价、组织成长等指标应考虑纳入考核范畴;在评价方法方面,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控制措施,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需要充实完善,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评价可比性需要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方面。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上,还难以对资金使用部门和单位形成实质性约束,具有控制松弛现象,实施严格控制又通常会导致生产环节的暂缓,相互之间的矛盾并未完全解决,评价结果未得到有效应用。

(五)正向激励的绩效文化

加强绩效理念宣传,开展多方位的交流互动途径,让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在企业中开展广泛的绩效目标讲解活动,让员工从绩效目标的认识上逐渐转化为行动。在实施绩效考评中对绩效考核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协同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考核部门,引导部门与员工正确的工作方向,切实地把绩效结果同薪酬、福利待遇联系起来形成有效的正向激励。

五、结束语

基于绩效考核为目标的预算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了解两者的丰富内涵,将两者合理利用,从而为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发挥最大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永明.基于企业预算管理系统中的绩效考核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4

[2]程晓凌.强化企业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探索与分析.[J].消费导刊.2015.(1)

[3]李春胜.浅析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对提升公司价值的影响.[J].时代金融(中旬).2015.(8)

作者:汪浩 单位:武汉航科物流有限公司

被举报文档标题:绩效考核与预算管理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zlw/ysgllw/69847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