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营企业融资范文

民营企业融资范文

民营企业融资

一、民营企业产生以上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1、现行信贷管理体制与企业融资特点不相适应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贷款管理模式,全面上收基层行的信贷权限,这种严格的授信授权政策,不仅对银行的贷款发放形成了刚性制约,也无法满足民营企业急、频、快的资金需求特点。二是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多表现为争相“锦上添花”,而“雪中送炭”不足。贷款较多的企业一般多具备了一定规摸,发展前景较好。而大多数刚刚处于上升阶段,即处于创业和启动阶段的企业,信贷资金需求特别旺盛,但其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和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状态,加之对信贷人员“零风险”的信贷考核机制,迫使信贷人员慎之又慎,即使民营企业符合贷款条件,也难以得到贷款支持。三是现行银行贷款必须抵押或担保,这对资产总量偏低、风险意识较强的民营企业来说,寻求担保是很困难的,在社会信用度不高的现阶段发放信用贷款对银行来说也是不可能的。这些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融资的“瓶颈”。

2、体制原因

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不规范,各种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完善,对民营私人财产的保护已经成为国家新修订宪法的一部分,国家对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正不断地拓宽,包括原来的一些国家垄断行业,比如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电信等服务业都正在或已经制定出准入规则,这些都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了政策依据。但是,目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还不高,熟悉国际惯例与我国法律法规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贯彻落实的公务人员为数不多。对民营企业来说,项目立项、报批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或多或少会受到不平等待遇,导致民营企业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出现政治或经济“寻租”现象,造成社会公众对民营企业的信誉度和亲和力不高,这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1、政府应尽快制订修改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为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国家宪法正在修订,保护私有财产权的内容肯定列入其中,涉及民营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要同步进行。比如:《公司法》现在有很多对产权界定有阻碍的内容,倾向于国有经济本位,应该树立公司本位;《证券法》也要解决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还要解决民营企业收购、控股国有企业及股份流通问题。民营企业在股票上市、发行债券方面应享受和国有企业一样的平等机会;《反垄断法》要明确垄断行业和垄断行为的制约因素,以免造成暴利和侵害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破产法》也要对民营企业的市场退出行为给予明确界定等等。随着各种法律法规的制订出台,用“一视同仁”的法律标准规范经济,将是改革的大方向。

2、民营企业要大力改进经营管理,提高自身信用度

要从根本上缓解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关键是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体系,依法立章建制规范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提高民营企业资信度、诚信度。具体来讲,首先,民营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还贷的信誉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次,尽快建立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诚信体系,最好能够建立一个全社会可以共用的“企业诚信档案查询系统”,采取国际通行的方法将企业的信用级别评定出三个等级,向社会公布,以此作为银行发放贷款的重要依据。

3、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业主制,业主制在企业创立之初有其优越性,但当企业扩大到一定规模后,缺陷会逐步暴露出来,家族企业容易形成一种家族堡垒,企业做大到一定程度,需要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超过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精力,管理上的问题就会限制企业的融资与发展。应加快家族式管理的民营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化,使股权多样化,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将企业信任基础扩大至社会,由经理人直接经营管理企业,实现企业信任机制与经营机制在更高层次的结合。

4、完善金融体制,拓宽融资渠道

各金融机构要根据民营企业资金需求情况,适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扩大授权授信,拓宽金融资金营运空间。要以效益为目标积极寻找、培育和扶持优良民营企业客户群,要适应民营企业贷款需求特点,积极改善贷款方式,对一些经营效益好、贷款回笼快、信用记录好的优质客户,可允许发放部分信用贷款,提高对民营经济的融资效率和质量;对一些规模相对较大、信誉较好的民营企业实行授信制度,减少对客户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对一些关系密切的民营企业可实行联保贷款方式,努力满足民营企业合理的信贷需求。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大,民营经济已不再属于“附属地位”,但是,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规模有限,从银行所能得到的资金与其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只有少数发展成熟、规模较大、信誉度较高的民营企业在资金市场上能顺利、迅速取得贷款。本文就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做些分析,试图找出主要原因和症结,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