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保险业适应经济新常态思考范文

保险业适应经济新常态思考范文

时间:2022-11-10 10:11:27

保险业适应经济新常态思考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逻辑,甘肃保险业如何以落实“新国十条”为契机,科学研判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紧扣总要求,谋求新发展,是行业的共同课题。

一、正确认识新常态下甘肃保险业面临的新机遇

新常态下甘肃保险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增长点,只有抓住和用好这些新机遇,才能蓄势突破后发赶超。

(一)抢抓重大战略带来的机遇。一是紧抓建设“一带一路”黄金段的机遇。甘肃省政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近两到三年向中亚西亚直接投资、开展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年均增长10%以上的目标,这将带来对外贸易、基础建设、文化交流、农业发展等领域巨大的保险需求。二是紧抓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东部地区环境容量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制约加剧,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西部转移。全省已规划兰白核心经济区等六大承接产业区域,着力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全省经济总量,为企财险、货运险、工程险等险种的增长带来契机。三是紧抓三产“后发优势”的机遇。经济新常态有利于激活第三产业的后发优势。2014年全省第三产业比重十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极大地激发新型保险需求。四是紧抓举力“扶贫攻坚”的机遇。目前贫困人口增收困难,全省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采取创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方式精准扶贫,有利于保险机制与扶贫工作有效对接。

(二)抢抓增长动力多元化的机遇。一是政策红利。“新国十条”和甘肃省政府实施意见等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将使保险业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机遇期。国家各部委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各类责任保险发展的意见、国家支持商业健康保险的意见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及省级有关部门积极出台实施意见、落实责任单位和时间表等配套政策的强力推动,将转化为保险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二是改革红利。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保险业发展的动力将由过去主要依赖要素投入转向更多地依靠改革创新驱动。行业内进行的商业车险、万能险和分红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为保险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三是行政红利。新常态下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转移的部分职能将通过购买保险服务的方式由保险业承接,使保险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三)抢抓提质增效内涵式发展的机遇。一是回归保障方面。新常态需要保险业思考自身存在与立足的根本,纠正偏离保障基本功能引发的诸多问题,从而大力发展风险保障产品,使保险业沿着正确轨道发展。二是结构调整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兴区域、新兴产业和新兴客户的活力进一步显现,涌现出“结构性机遇”,有利于保险业调整产品结构、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实现业务、渠道、市场和盈利来源的多元化。三是在协调发展方面。保险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有利于中小公司改变长期以来对产品、渠道和业务增长方式的过度依赖,摒弃同质化竞争,走专业化、差异化和垂直化深耕发展的路线。

二、正确把握经济新常态对甘肃保险业的新要求

甘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深刻改变经济运行内在的“势”,又全面重构保险业服务发展的“局”,保险业必须以全新的视野审视这种“局势”,创建提高保险服务能力的新业态。

(一)充分认识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当前甘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4年GDP增速降低到8.9%,2015年预计目标8%,因此必须在巩固和扩大传统业务的同时,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一是在产险领域,围绕创新社会管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服务“三农”等领域,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和管理创新,着力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农业保险、巨灾保险等业务。二是在寿险领域,围绕改善民生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握国家养老保险制度重大改革的契机,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积极争取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和管理,大力拓展企业年金业务。有序推进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经办新农合等各类医保服务,协助政府转变医保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二)充分认识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趋势,多措并举提升核心竞争力。随着行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公司间竞争将更加激烈,需要突出集约化经营理念,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向管理要效益。强化精细管理,重塑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提高辖属机构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发挥既传导发展压力,又促进规范经营的作用。二是向定价要效益。提升产品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实现效益可获得、风险可覆盖、发展可持续的目标。三是向服务要效益。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保险服务,完善投诉处理和纠纷调处机制,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四是向技术要效益。要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创新保险新型业态,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充分认识个别领域风险逐步积聚的趋势,切实加强风险防控。随着综合经营、互联网保险、投资型产品等新模式、新渠道、新业态的发展,保险业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公司要严把风险防控关口,不断完善风险预测与压力测试模板,加强风险动态监测和预警。在严防集中退保、满期给付风险的同时,审慎防范投资型产品风险、政策性业务风险、非法集资风险和公司声誉风险。加强公司案件稽查,强化案件问责。完善风险处置预案,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努力构建全方位风险防范体系,把风控网织密织实。

(四)充分认识“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趋势,强化守法合规经营。“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核心是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着力解决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这不仅给监管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筑牢合规基础。主动执行各项监管规定,增强服从监管和接受监管的主动性。要坚持审慎经营和稳健发展,自觉肩负起防控风险的主体责任。二是科学审慎决策。客观准确评估自身经营能力、服务能力和风控水平,科学理性地开展市场进入、自主定价等方面的决策,让自身经营定位与内控管理更加匹配。

三、正确把握新常态下保险业服务经济的新契机

保险业应认真落实“新国十条”,从国家战略布局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向中寻找结合点,为实体经济提供针对性强、附加值高的现代保险服务。

(一)服务现代农业体系。按照构建“15+X”格局的目标,在“X”险种上做好文章,推动农业保险产品提质升级。发展设施蔬菜、现代种业、经济林果、畜草产业、肉牛、肉羊等特色保险,发展制种保险、价格保险、指数保险等新型险种。积极发展涉农贷款保证保险、农房保险以及农民养老健康保险等普惠业务。推动政策性产品条款改造,提高保障水平。推广定西市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大农业保险投入。建立健全与灾害预报部门、农业主管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快农村网点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加快农业保险示范工程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服务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全省大病保险,提供优质服务,把政府交予的这件为民好事办好。大力发展健康保险和养老服务产业,保险资金要参与综合性养老示范基地和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发展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支持养老机构投保。积极推动建立巨灾保险,协同政府部门研究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开展地震保险、泥石流保险试点。

(三)服务社会治理体系。突出责任保险重点领域,继续推动环境污染责任险、医疗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等加快发展。开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开展治安保险和社区综合保险试点等。争取政府打破传统的公共产品提供模式,通过政府委托保险机构提供产品、政府补贴型业务、政府直接购买服务等方式将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交由保险机构和市场承办。

(四)服务经济创新驱动。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完善小微企业承保模式,扩大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紧紧围绕对外贸易发展重点合作领域,促进企业产品与服务“走出去”。积极为自主创业、融资、企业并购以及战略性新型产业供应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险支持。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创新“银行+保险”模式,推进信用保证保险有序发展。继续完善陇西县畜草产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待条件成熟后推广。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努力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保险产品,推动文化产业保险市场发展。积极推动“险资入甘”,促进保险资金参与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民生工程。

作者:杨子江 赵建红 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甘肃监管局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保险业适应经济新常态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zlw/bxylw/68185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