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保险业发展论文2篇范文

保险业发展论文2篇范文

时间:2022-07-18 09:52:16

保险业发展论文2篇

第一篇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保险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会对保险市场的有序竞争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对保险业经营风险的分散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学者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研究单元为基础对其差异性进行分析。本文以《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所划分的八大经济区域为依据,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及水平三方面分析2003—2012年10年间全国各地区保险业发展的差异性,并提出了区域保险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二、分析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分析方法

全距是指总体各单位某变量数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叫极差,其公式为:R.=Xmax-Xmin。全距计算简便,意义清楚,在分析区域保险发展差异中可以直观反映现实的最大差距。但全距也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标准差用平方的方法消除差的正负号,比平均差更能准确反映变量数列之间的集中程度,符合代数的运算,所以在统计工作中被广泛运用。变异系数是指总体各单位某变量变异程度的相对数,是绝对差距与其平均值之比,反映某一指标在不同空间的不同水平数列的标志变异程度,或反映某一指标在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指标数列的标志变异程度。

(二)数据来源

本文以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为指标,对八大区域的保险业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各区域的保费收入根据区域内所包含的省市的保费收入加总得到;各区域的保险深度为整个地区的保费收入总和除以地区GDP得到;各区域的保险密度由各地区保费收入总和除以人口总和得到;各区域的保费增长速度由区域内所包含的省市总体保费的增长速度计算得到。文中数据均根据2004—2013年度《中国保险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得到。

三、八大区域的保险发展差异分析

(一)区域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比较

保费收入可以直接反应保险业的发展规模。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3年以来我国八大区域的保险规模有明显差异。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之间的差距很小,但与其他区域的差距逐渐扩大。2012年,两区域保费总收入占全国保费总收入的40%左右。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四个区域的保险规模相差不大,各自保费收入约占全国的12%左右,与保险规模发展最好的北部沿海与东部沿海的差距基本保持稳定,只是在2009年后差距有所拉大,2011年南部沿海、黄河中游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的差距略有减小,但2012年差距继续增加。东北地区保费规模与其他区域没有明显的相似处,高于大西北,约为发展最好的东部沿海的36%。东北地区在2003—2004年保险规模与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地区等四区域相差较小,然而,在之后的八年间,差距却持续扩大。保费规模最小的则是大西北,仅约为发展最好的东部沿海的15%。八大区域的保险规模可以明显地划分为四大块,这正好与国家提出的“振兴东北战略”、“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开发战略”所代表的经济区域相符。本文将运用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来衡量各区域保险的发展速度。在八大区域中,北部沿海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波动最大。2005年其增长速度最快达到了31%,相比而言,2006年几乎没有增长,2007年又出现了较快的增长。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为2005年中意200亿保险大单,使2005年北京市保费收入快速增长,进而影响到北部沿海的保费收入情况;尽管2006年保费收入持续增长,但相比2005年的大幅增长而言,其增速可以忽略不计。2008—2012年,北部沿海的保费收入增长呈现“长—降—长—降—长”趋势,但总体呈现增幅下降趋势。这说明,经过快速扩张时期后,北部沿海的保险业发展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09年八大区域增长速度相差不大,大致在10%~20%间,其中北部沿海最高,南部沿海最低。2007—2009年,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地区、大西北、东北地区的保险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的保险业发展良好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但2010—2012年,各大区域保费收入增长不同程度地出现稳中有降的趋势。总体而言,2004—2012年,八大区域的保费收入增长呈现出了这样的趋势:2004—2008年各大区域基本属于稳步上升,2009年迅速回落,经过2010年部分地区的小幅度回升,2011—2012年各大区域不同程度地出现稳中有降的趋势。各年保费收入的全距在不断的扩大,说明各区域存在绝对差距扩大的现象,特别在2007—2009年,全距扩大明显;2010—2012年,保费收入全距扩大的趋势有所下降。而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考察,标准差也在不断扩大,说明各区域保费收入的离散程度越来越高,差异性增加。不过,变异系数总体上在缩小,说明相对差异有缩小的趋势,且各区域间的差异程度并没有异常变化。

(二)区域发展水平比较

保险业区域发展水平可以用各区域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来衡量。从保险密度看,2003—2012年,八大区域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上升趋势明显,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呈明显扩大趋势,这与这些地区保费收入规模很大、但常住人口数量相对较小有关。东北地区虽然保险发展规模相对较小,但由于常住人口少,保险密度仍然排第四。长江中游、大西北和西南地区则相差无异,排在最后几位。从保险深度看,由于全国保险深度差距相对较小,八大区域在2003—2007年都保持在2%~3%之间。但到了2008年,数据发生明显变化:除大西北有所下降外,其他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长江中游涨幅最大,达3.80%。2009年,大西北的保险密度猛烈回升,相比2008年,涨幅高达3.5倍;而长江中游则迅速回落,并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其他六大区域在2009年平稳中少量上升。总体而言,2010—2012年期间,八大区域均呈现稳中略有下降的趋势。在保险密度方面,各区域间的标准差不断扩大;说明各区域保险密度之间的差异在扩大;但是保险密度的变异系数相对稳定,反映出区域间保险密度的差异并没有异常变化。在保险深度方面,各区域间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都很小,说明各区域的保险深度之间的差异不大,而且这种差异还有缩小的趋势。

四、政策建议

1.加大对保险业发展落后地区的政策支持,促进保险业与当地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

为促进保险业发展落后地区发展,保险业监督管理机构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对这些地区保险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例如,通过降低落后地区保险市场的准入门槛、采取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等,鼓励新的市场主体进入,促进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竞争,提高市场主体的运营效率。此外,保险行业还应以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为导向,积极发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例如,针对国家提出的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的工作部署,保险行业应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积极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民生保障作用,维护这些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生态平衡,促进当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2.以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为导向,研发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险种。

例如,在北部地区和黄河中游,重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应注重开发相关的工程保险、意外事故保险等产品。在北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港口众多,对外经济在当地经济中占重要比例,应注重开发港口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产品。在高科技发达的长江中游,应注重开发科技保险。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西南和大东北地区,可以开发旅游保险、人身意外险等与发展旅游事业相关的产品。而在西部各地区,要紧紧抓住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调整农牧业结构的有利时机,围绕农牧民及农牧业发展研发适合的农业保险、小额保险和工程保险,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的保障水平,促进农牧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在具体的险种中,例如寿险中,各区域对传统险、分红险、投资险的选择上,经济较发达地区投资型产品比例可适当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传统险可低于欠发达地区。产险中,经济发达地区应注重开发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而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自然灾害严重地区,农业经济通常占主体地位,因而要开发农业保险、农民医疗、养老保险等产品,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险保障。

3.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定位不同的目标市场,发展区域性保险公司。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区域性保险公司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定位不同的目标市场,可以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区域性保险公司运用积累的保险基金优先支持地方重点工程建设,可有效缓和地方经济发展与建设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进而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当地政府的支持又会对当地保险事业的发展产生反作用,从而形成保险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当地设立区域保险公司还可有效避免外地注册的保险公司在当地吸纳资金,增加当地的税收收入,并进一步利用保险公司低成本融资的特点进行再投资,盘活当地资金,增长税收含量、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田乾金怀玉胡宏兵单位:安徽科技学院财经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第二篇

一、保险业结构的竞争效应和匹配效应

(一)保险业结构的竞争效应

所谓保险业结构的竞争效应是指保险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竞争指合法、有序、公平和积极的竞争。保险行业集中度的降低、保险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强、中小型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增加,将会推动保险公司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保险产品和服务,进而更好地维护家庭、社会和金融系统的稳定,促进储蓄转换为投资和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终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即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一种市场形态。虽然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但只要市场在向完全竞争市场的方向调整,那么其资源配置效率就会不断提高,社会福利也会趋于最大化。保险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强、行业集中度的降低以及中小型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的上升实际上就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和消费者福利趋于最大化的过程,因而会显著地促进经济发展与增长。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保险业在金融行业中是唯一拥有逆经济周期特性的部门,也就是说当经济处于衰退或萧条时,失业增加、消费萎缩、产品滞销、资产价格缩水,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此时保险部门可以帮助企业转移和分散经济周期风险,在损失发生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进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因此,保险可以在经济衰退或萧条时保护经营良好的中小企业,维护市场竞争,抑制垄断,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保险业逆经济周期的特性得到了经济学家的广泛赞誉,因为它有反垄断的天然取向。保险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强可以更好地帮助消费者和企业平抑经济周期,保护中小企业,抑制垄断,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从所有制的角度来看,在我国,保险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强实际上指的是非国有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的上升和国有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的下降。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文献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由于其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明确、监督不完善、管理人员权利义务严重失衡等原因,导致其运营效率要低于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非国有企业。因此,非国有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的上升从整体上提高了整个保险部门的行业运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与增长。从企业规模的角度来看,保险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在我国实际上就是指中小型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的提高。依据林毅夫(2006)提出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假说可知,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最优产业结构,而最优产业结构又决定了“最优金融结构”。当前,中国要素禀赋结构的核心特征依然是劳动力资源禀赋相对充裕,而资本、技术和企业家精神资源禀赋相对稀缺。这样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决定了中国当下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不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规模一般都较小,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中小型保险公司在为中小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拥有比较优势。因此,中小型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的提高符合中国当前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最优金融结构”的要求,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

(二)保险业结构的匹配效应

所谓保险业结构的匹配效应是指保险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匹配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经济发展与增长。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是以中小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而且该地区的保险业以地方性的中小型非国有保险公司为主,那么这种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的匹配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与增长;相反,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是以大型甚至是超大型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企业为主,而且该地区的保险业结构是以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为主,那么这种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匹配就更有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与增长。简而言之,地区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最优产业结构所要求的“最优保险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经济效益就是匹配效应。匹配效应的本质在于不断深化和精细化的社会分工。换句话说,具有不同规模的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保险公司在为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或企业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时所拥有的比较优势是不同的。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在为国有企业和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消费者提供保险服务时拥有比较优势;相反,地方性、中小型和非国有保险公司在为非国有企业和较为发达地区的消费者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时拥有比较优势。依“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假说的基本逻辑,并结合保险业的行业属性和特征,本文进一步提出“最优保险业结构”假说。“最优保险业结构”不是“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的简单延伸,而是对其内涵和外延都进行了拓展。能够满足地区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最优产业结构对保险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保险业结构,就是“最优保险业结构”。最优产业结构决定了“最优保险业结构”,而最优产业结构内生于地区要素禀赋结构,因此“最优保险业结构”内生于地区要素禀赋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点是不同的,所以“最优保险业结构”也会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动态变化而变化。如果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核心特征是劳动力资源禀赋充足,而资本、技术和企业家精神禀赋稀缺,那么该地区的最优产业结构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而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辅。一般来说,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公司规模都较小,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在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时拥有比较优势的是地方性、中小型和非国有保险公司,而不是大型、全国性和国有的保险公司。

因此,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的核心特征是劳动力资源禀赋丰富,而资本、技术和企业家精神资源禀赋不足,那么由此决定的最优产业结构所进一步要求的“最优保险业结构”是以地方性、中小型和非国有保险公司为主。反之亦然。此外,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符合该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要求,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必然朝着最优的方向发展,并逐步进入发达地区的行列。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对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更高。而地方性、中小型和非国有保险公司在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保险产品和服务时拥有比较优势。因此,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该地区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最优产业结构所要求的“最优保险业结构”是以地方性、中小型和非国有保险公司为主。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虽然中国经济历经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的核心特征依然是劳动力资源要素相对丰富,而资本、技术和企业家精神资源禀赋相对稀缺。这样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当下的中国依然是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这不是说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就不重要。随着中国资本、技术和企业家精神禀赋的快速积累,由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最优产业结构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但是,当下中国的最优产业结构仍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辅。中小型、地方性和非国有的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小保险公司)在为中小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时拥有比较优势;相反,大型、全国性和国有的保险公司(以下简称大保险公司)在为大型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时拥有比较优势。此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招商引资、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土地使用费、获得优惠贷款等措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该产业符合中国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最优产业结构要求。因此,当下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就是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是最大的受益者,该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过去30年内得到巨大的提高。由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东部地区消费者对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最大。为了生存,中小保险公司有更大的动力去创新并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因此,中小型、地方性和非国有的保险公司在满足东部地区消费者对个性化、多样化保险产品和服务需求时拥有比较优势。当前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印证了上述观点。为什么中小型保险公司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时更有效率和比较优势?首先,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看,中小型保险公司在为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时,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引起的逆向选择,降低道德风险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点就是企业规模较小、信息披露较少、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信息不健全、抗风险能力较弱、对企业的创始人有极高的依赖和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等。这些特征表明想通过一些外化的硬性指标来掌握企业经营状况是很难的,也就是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当保险公司在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时,很容易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与大保险公司相比,中小保险公司在控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因为中小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往往集中在某一个地区,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且对本地区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及企业主的经营能力、道德修养有着较全面的经验认知。这些经验认知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部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选择大保险公司还是中小保险公司为合作伙伴之时,也更愿意选择后者为其提供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因为与后者合作,一可以拿到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保险合同和服务;二可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三可以在风险发生时更及时地得到损失补偿。其次,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中小型保险公司为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可以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为了有效防止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保险公司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全面彻底地了解客户,但实际上不管保险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完全彻底地消除信息不对称。那么,在获取同样多的客户信息时,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成为保险公司的重要目标。如上文所述,由于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信息不透明、对创始人依赖极大,因此获取这类企业的公司治理信息成本极高。与之相比,从大公司获取同样多的信息所需要的成本要低得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大保险公司更愿意为大公司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中小型公司。当然,并非中小保险公司主动放弃为大公司服务,而是大部分情况下大公司不愿意与中小保险公司合作。这主要是由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所决定的。对中小保险公司而言,其对本地中小型企业及其经理人能力和诚信信息的长期积累和经验认知,将帮助其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进而促成合作。最后,从公司激励机制来看,大保险公司有动力去积累大企业的经营信息;而中小保险公司则激励员工积累中小型企业的经营信息。客户信息可分为两类:一是“刚性信息”;二是“柔性信息”。

所谓“刚性信息”是指有客观评价标准且不因传递链条长而失真的信息,如企业的厂房、设备、资产负债表等。“柔性信息”是指缺乏客观评价标准且在传递链条长时很容易失真的信息,如企业家精神、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积累情况等。获取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刚性信息”较为容易;而获取中小企业的“刚性信息”则要困难得多。我国的大保险公司存在较长的委托链条,客户的“柔性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很容易失真。拥有不失真的客户信息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为了克服委托链长引起的信息失真问题,大保险公司喜好拥有“刚性信息”的客户,而不是拥有“柔性信息”的客户。中小保险公司的情况恰恰相反。中小保险公司在为发达地区的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时拥有比较优势。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说,中小保险公司在解决由保险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多样化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方面拥有比较优势。由于很多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保险标的物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因而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保险公司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时拥有比较优势,因为它长期关注和积累的是被保险人的关键私人信息,如存款信息、能力信息和诚信信息等。中小保险公司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运营管理效率,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对保险公司而言,最好的创新莫过于不断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发达地区消费者风险和保险意识强,保险需求复杂程度高、变化快,这为保险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和机会。规模较小的公司更能感知市场变化,转型也更容易。同时,对中小保险公司来说,以创新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既可以避开直接竞争,又可以获取稳定的收益。因此,中小保险公司的基层业务人员有更大的动力去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二、结论

本文从多角度出发全面分析讨论了保险业结构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与机制。这种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竞争效应;二是匹配效应。所谓竞争效应是指保险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强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保险业竞争程度的加强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帕累托改进,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具有逆经济周期特性,从所有制的角度来看是非国有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增加,从企业规模的角度来看是中小型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的提高。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理解,保险业竞争程度的加强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影响。所谓匹配效应是指保险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良性匹配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也就是说中小型、地方性和非国有的保险公司在满足中小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发达地区消费者对个性化、多样化保险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时拥有比较优势。相反,大型、全国性和国有的保险公司在满足大型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落后地区的消费者对保险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时拥有比较优势。本文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和公司治理激励机制三个角度来阐释匹配效应背后的机制和机理。虽然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素禀赋结构的核心特征依然是劳动力资源丰裕,而资本、技术和企业家精神禀赋稀缺。要素禀赋结构决定最优产业结构,进而由最优产业结构决定“最优保险业结构”,我国当前最优保险业结构应该是以中小型、地方性和非国有的保险公司为主,而以大型、全国性和国有的保险公司为辅。过去十多年中,我国的中小型、地方性和非国有的保险公司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离“最优保险业结构”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本文建议应降低保险市场准入门槛,允许私有和外商资本的进入,鼓励中小型、地方性和非国有的保险公司的大力发展。

作者:曹斌严立新单位:复旦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保险业发展论文2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zlw/bxylw/64929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