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媒介融合下的广播新闻播音探讨范文

媒介融合下的广播新闻播音探讨范文

时间:2022-01-23 09:23:13

媒介融合下的广播新闻播音探讨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节目仍旧是广播宣传的主体。如何让广播新闻节目继续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需要播音员主持人认真总结播音经验,在汲取老一辈播音员对新闻播音规律总结的基础上,探索更适合当下媒介传播的播音风格和特点。本文汲取著名播音员方明在广播新闻播音中取得的主要经验,结合新闻消息的文本特征和传播规律以及听众需求,分析和指出媒介融合新时代背景下广播新闻播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新闻播音;优良传统

1新闻播音的意义

新闻播音的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新闻的定义出发,新闻播音的意义可以总体概况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闻播音涵盖的信息量广,既包括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也包括在第一时间传播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它是党和人民紧密相连的纽带,也是人民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帮手。而传播党政方针和民生百态对播音员主持人来说肩负着重大责任。

2媒介融合下广播新闻播音的总体特征

无论是有车一族对实时路况的关注,还是对相关新闻的报道,广播新闻都在传播速度和深度上有明显优势。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关系着人们的命运、前途,既包括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全面报道,也有关乎民生信息的细致解读。例如:新闻消息《会见葡萄牙总理科斯塔》《南昌楼市限购令细则出台:首套房最低首付提至30%》。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广播新闻播音总体特征依旧为:用事实说话,以新动人。为了呈现广播新闻播音的总体特征,需要播音员做到以下几点。

2.1依据新闻的及时性原则,突出新闻事件的“新鲜性”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台想要继续发挥传播速度和传播质量的优势,就需要在节目定位和内容编排以及播音员主持人播报风格上做出调整。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例,2009年改版后的《全国新闻联播》,做到了当天的新闻100%,当天下午的新闻70%以上,独家报道达到80%。由于内容新、形式活、编排紧凑,节目的风格定位不再完全延续“报摘体”的“权威、庄重、大气”,取而代之的是“明快、锐利”的风格定位。新闻主播在表达上向“简约、时尚”靠近,显得更加快捷积极。而想要达到快捷积极的效果,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在拿到新闻稿件后,一边了解所发生的事情,一边要立即对它进行分析、判断,随之产生自己对它的看法和评价。这样才能迅速调动自己的情感,拥有向听众传达信息的迫切情绪,激发起强烈的播讲欲望,最终在播报时呈现新闻内容的新鲜性。

2.2了解受众心理,让播音风格更符合大众审美

在媒介融合的当下,广播新闻节目也要积极运用技术去分析和掌握受众特征,了解受众心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信息,与受众“同呼吸,共命运”。就像UC浏览器的广告语:“给的再多,不如懂我”,广播新闻节目在媒介融合的当下,也要懂得听众心理需求。在了解听众心理后,播音员主持人的播报会更有播讲目的和对象感,也能更好地根据受众心理调整播报风格,激发内心情感,让播报更生动“入耳”,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需求。

2.3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运用鲜活生动的语言

新闻播报语言的有声表达特色是:朴实无华、准确清晰、简洁明快、平稳顺畅。要想达到这一要求,需要播音员主持人有着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比如,气息灵活而稳劲,声音不僵不挤。吐字清晰圆润,富于变化。舌体和双唇具有力度,让播报具有鲜明的节奏。除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广播新闻的播音员主持人还可以使用鲜活生动的语言,让播报更有形象性和感染力。如在修辞上采用对仗,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让“稍纵即逝”的广播语言更加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2012年3月23日播出的消息:“一边是和风细雨的联合国,一边是声色惧厉的欧盟,处在风口浪尖的叙利亚,前景如何?”通过运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该新闻在听感上有了韵律和节奏,更加悦耳。用“和风细雨”来修饰联合国,让它更具亲切性,也便于受众理解新闻的态度和基调。同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报道《重庆市国营商业实行四开放》时,也使用特殊的修辞手法,让播报在听感上生动鲜活,富有了韵律之美。主播这样说到:“重庆市一百多家国营商业企业实行‘四开放’试点以后,出现了一系列根本变化。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适销对路的‘名、特、新’多起来了,部分售货员‘冷、硬、顶’的态度消失了,营业额迅速上升。

3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播音优良传统的继承

结合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想更好地将新闻信息传达给受众,除依据广播新闻的总体特征,做出相应调整外,还可以汲取播音前辈总结的宝贵经验。笔者认为以下两方面内容可以给当下的广播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借鉴。一是,说内容,不一味追求播报形式。回顾播音的发展历程,说内容一直是播音前辈极为重视的。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也需要重视。方明老师在谈到播送去世的这条新闻消息时,这样回忆到:“这条消息里其中有一句话是:‘罗瑞卿同志从同志的家属手里接过同志的骨灰盒,安放到同志的灵台上。’我拿到稿子后,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我怎么样像夏青那样去播,我要声音低低的、速度慢慢的,表现出一些悲痛来。播着播着,我就不知道谁去世了,播错了。于是,我在大会小会上检查。”方明老师播音的经验告诉我们,要从稿件的具体内容来把握,形式总是为具体内容服务的,内容永远应该是第一位。

二是,勤实践,认真分析文稿。方明老师19岁的时候,就被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成为一名播音员。像所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样,他也急于上进,也走过一些弯路。但对于专业的刻苦钻研,对于工作实践机会的无比珍视,使他进步很快。年轻时代的方明和他的同事们为演播好《回延安》,可以把自己关在电台4楼的小屋里,不下几百遍的练习、揣摩。他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播音工作中。除了勤于实践,他还认真分析文稿,让播报内容更清晰。

他在一次接受采访中说到:“同样是一篇稿子,有的人拿起来进屋就去念,那真是念稿;有的经过仔细认真分析,把篇章结构都分析一遍,从总体分析到每个句子、每个词,然后又从每个词、每个句子再逐渐扩展到每个层次,再逐渐扩展到全篇,翻来覆去,这样的人才能在播讲的时候出意思,将信息有效传达给受众。”

在媒介融合的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播音想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引发受众的认知共识、使受众产生愉悦共鸣,不仅需要了解广播播音的总体特征,还需要继承优秀播音员们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经验技巧,最终使媒介融合下的广播新闻播音依旧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生命态势。

参考文献:

[1]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2]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3]姚喜双,郎小平.方明谈播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4]姚喜双播音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8.

[5]陈晓鸥.广播电视语境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6]高蕴英.教你播新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作者:李飞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媒介融合下的广播新闻播音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mjrhlw/71087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