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同期声运用范文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同期声运用范文

时间:2022-12-17 10:13:32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同期声运用

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常态下,把握好广播电视节目同期声恰当运用,越来越显得至关重要。

1同期声的表现特征和作用

所谓同期声,是指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发生时与画面、事实事件发音体同时发生的情景、场景、人物话语声音。典型的同期声是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和表现特征有如下几点。

1)同期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环境音响和采访对象的话语,可以让人感到生活的真实,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使人信服,尤其是权威人士和亲历亲为的当事人同期声,能增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近而提升舆论引导力和新闻传播力。例如,今年“两会”召开之时,许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发表履职建言时很有见地、一语中的同期声,大多都能拨动受众情感心弦,产生强烈地共鸣,使“两会”的传播效应得到了空前提高。

2)同期声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使广播电视节目更短小精悍。故事有人物有事情有情节,有时还一波三折、曲折迂回,高潮迭起、引人入胜。但是,广播电视节目讲求精准洗练,不能拉得太长。尤其是一些短消息、长消息、连续系列报道和新闻专题等,播出时间都有一定的限制。这时,运用同期声来回忆、叙述、补充故事情节,让受众听懂看懂故事内容,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比如今年元旦前夜,上海外滩广场发生重大踩踏事件。央视、上海东方卫视及国内多家卫视的报道,都运用了目击者、幸存者及参与处置者的同期声,还原事件真相、叙说感观认识,把事件过程讲清楚、讲完整。央视和各级地方台的法制报道,特别是以案说法,大多都是依靠公安侦破人员、案件当事人、目击者及证据链有关人员的同期声,把案件故事说透彻、说明白,还原真相,评判真伪,给受众释疑解惑和法律法规教育。可见同期声是广播电视节目中不可缺乏的重要元素。

3)同期声能使节目显现丰富的层次色彩,增强运动感和透视感。声音与画面运动感能体现丰富的层次和色彩。处理得好,可以通过声音塑造出空间的立体感和亲和感,使节目更具厚度和感染力。广播节目在这方面的运用更具优势。今年3月2日,评书泰斗袁阔成先生在北京逝世,他的代表作《三国演义》家喻户晓《,水浒》、《西楚霸王》、《碧眼金蝉》也誉传中外。他还是“说新书的带头人”,所说新书《小二黑结婚》、《吕梁英雄传》、《二五长征》、《舌战小炉匠》等也在民间留下极好口碑。袁阔成先生仙逝后,不少地方广播电台在缅怀时翻出他的评书录音重新播放,都取得极好的收听效果。

4)同期声有助于表现主题思想,也利于互动交流,使被采访对象有了话语权。新闻的民主、公开、透明,互动、交流、相互尊重等,都是时下广播电视节目的新常态。新常态下要有新语境、新语态、新语言。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有一对倾听的耳朵。经过连续几年的“走转改”磨砺,大多数采编人员都期望在深入采访中捕捉被采访对象的发自内心的真话、实话和带着泥土芬香的鲜活、朴实语言。这些鲜活语言的同期声,无论是叙述、表明态度,还是评判、期望,证实、证伪,都有利于表现主题,并能让各种被访对象发表意见,给其平等交流的话语权,使节目凸现人性关怀,增强节目的厚度、温度和黏度。比如,当下人们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户籍制度、就业、精准扶贫、上网、养老金、收入分配、留守老人孩子以及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老百姓怎么看怎么说,个案问题怎么反映?都可以通过同期声表现主题思想,也可以通过互动交流让记者代表民意进行有效的表达和疏导,提升舆论引导力。

2时下有些地方台同期声运用存在的不足及其成因

1)千人一腔,套话、官话、虚话时常流露声屏。有些地方台采编人员或因缺乏新闻策划,匆促上阵;或因按件计酬,想多产新闻;或因讨好被采访单位,回报接待;或因对“人情新闻”危害认识不足,下基层采访时调查肤浅,急于求成。他们总喜欢让被采访单位负责人对着话筒讲几句,让熟人、朋友在电视上露露脸。可是有些基层干部和单位负责人见了镜头对准自己就紧张,说话语无伦次、结结巴巴。于是,记者就把想要的话打印成拇指头大的字,找一人拿着站到摄像机旁,让被采访人望着照文稿意思念。这样的同期声,意出记者,文非人愿,大多是套话、程式话和学生腔。而且人不分职业、官不论大小,性不区男女,年不分老少,千人一腔,很少有鲜活的带个性的语言。这样的同期声当然就不可能有什么感染力。

2)证实证伪个人偏见多,语言经不住新闻事实验证。在一些法制节目和民生节目中,为某件事采访群众或目击者,因记者事先调查不够,选择采访对象不准,捡到筐里就当菜,录制的同期声倾向性明显,不是以偏概全,就是以管窥天,证实证伪都经不住推敲。结果非但起不到引风吹火的作用,反而使节目变得冗长无序,让受众难以听懂看懂了。

3)记者居高临下,提问不分对象,难以互动交流。有些年轻采编人员到农村基层采访,不是带着一对倾听的耳朵和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捕捉新闻,而是带着一个先验的头脑在家定好主题、采访路数到基层去验证新闻。所以出镜记者提问时,常常不考量采访对象的年龄和文化层次,所提问题不是高台教化就是隔靴搔痒,使得对方无法回答或者答非所问。例如,有记者向一位村民小组干部提问,“中央最近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被采访对象一副盲然,想了想说“反正是一碗团子两块膘,吃得再跟上头要……”幸亏这段同期声在媒体内部审稿时被删掉了。要不会造成什么传播效果?可见,采录同期声千万不能居高临下先验论地随便设问,而要在沟通中相互了解,有效互动。

3同期声运用的技巧把握应遵循的原则和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同期声运用服从主题表达的原则,处理好同期声与新闻事实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同期声运用无论是自然声响、现场气氛声响,还是人的话语,都要为表现主题服务。比如今年春节期间,许多地方都举办了舞龙舞狮、扭秧歌、荡湖船、打腰鼓、踩高跷等民俗民间文艺活动,有的地方还举办传统的庙会。报道这些活动,反映的主题就是反映盛世年华、到处一派欢乐祥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场的锣鼓声、鞭炮声、乐器演奏声和歌唱声都彰显党的十八大催生出的“中国好声音”。但是不能通篇报道就是锣鼓声、欢笑声,还要通过记者叙说和主播补充,讲清新闻要素和人们“精神丰收”的概貌和细节,处理好同期声与新闻事实的关系。不能拖沓冗长,记者也要尽量淡化“上镜”意识,画龙点睛的话让参与者或观众去讲,则更有利于表现主题。

2)同期声运用要坚持主次分明的原则,处理好同期声与出镜记者、主播声之间的关系。同期声是构成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段落,它和出镜记者声、主播声相互配合、互为补充,融为一体,共同完成信息传播任务。总体来说,二者都处于主体地位。但在同一时间里,只能有一种声音为主。所以一定要把握主次音量,让次声音要做陪衬,不能像“鸭吵塘”,让受众什么也听不清楚。所以同期声运用在编辑制作时,务必要注重主播、出镜记者和被采访人的话语是否能带给受众完整、真实、朴素而又简明的视听信息,是否音量匹配、适中,话语意思、意境是否重复,群众鲜活、生动的语言哪些能保留、哪些应删去,有没有大多数受众听不明白、不利于大众化传播的网络新词儿等等。对一些“亚健康”的同期声也要毫不吝惜地剪掉。

3)同期声与画面、音响、图文符号合理搭配的原则,处理好各种广播电视元素相互烘托的关系。现在的广播、电视节目都在网站或其它适合的新兴媒体传播。新兴媒体的立体化、互动式、多样化和全天候传播的特点倒逼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必须短小、精准、活泼、生动,富于表现力。要求传统媒体采制节目要尽可能的趋于新媒体化,标题要更加贴切、抢眼,引人入胜;切角要更加合众、奇妙,利于互动;同期声和文字要更加准确、精练、一语中的;图文要更加生动、并茂,立体呈现。因此,同期声也不能囿于光采访某个人、某些人的讲话,要考虑与画面、背景、自然声响及图文符合等元素的合理搭配,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为表现主题、增强节目的吸引力、穿透力服务。比如,时下央视四套一直经常播我市的旅游宣传片《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里边就有麋鹿在滩涂逐突的涉水声、奔跑声,丹顶鹤翩翩起舞的扑翅声、鸣叫声,人们在密林的深呼吸声,甚至还有花儿、草木生长的拨节声、鸟啼声。这些自然声伴随画面、背景、图文符号,逼真地营造出一个“盐城:让人洗肺养心的城市”,其吸引力自然可想而知。

4)同期声宁精勿滥的原则,处理好同期声与同期声之间彼此衔接顺畅的关系。同一篇广播、电视节目,有时会出现一个讲几段或者不同人各讲几句的情况。其内容意思或者是递进,或者是观点相悖,各执一词。目的都是让受众加深理解或判断是非。因此,不能搞同期声堆砌,更不能絮絮叨叨、内容大同小异的相互重复。同期运用要“精、准、短、实”,宁精勿滥,雅俗共赏。带有地域特色和人物个性的方言俚语,往往也是增强新闻色彩美感和赢得受众的佐料,不妨有选择的应用。因此,我们广播电视采编人员要始终保持有一双脚踏基层、不怕泥泞的脚板,有一对善于倾听、乐于倾听的耳朵,有一支勤奋记录、善于取舍的笔杆,足踏实地、心贴群众、情注笔端,才能采制出领导和受众都满意的同期声,近而提升节目的舆论引导能力。

作者:王芳 单位:亭湖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电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同期声运用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