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院统计工作思索范文

医院统计工作思索范文

时间:2022-08-14 01:30:16

医院统计工作思索

医院统计工作在数据利用和统计分析方面为管理决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医院统计工作的深度影响着管理决策的结果。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和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医院统计从工作模式、内容侧重和发展趋势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系统平台的实施,使得统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同时亦因如此,工作略显常规、固化和制式。在当前深化医改的大形势下,如何创新医院统计工作,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创新医院统计工作的思考分析,旨在寻求共鸣,探索解决思路。

1定量判定收治病种难易程度

收治病种的难易程度不仅关系到医院各专科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要判断医生对某个病例是否合理医疗首先要分析该病例病种的难易程度。此外,以定量分析病种难易程度为基础的单病种费用分析结果才能更加客观准确。所以,定量分析收治病种的难易程度对医院管理意义重大。

1.1定量分析收治病种难易程度医院的病种收治关系到学科的发展。各专科医疗技术的提高往往需要通过对疑难复杂病种的诊治来实现。长期以来,如何定量分析收治病种的难易程度?各个医院一直是个难题。首先是因为疾病和患者群体的复杂性。同样的单病种,由于患者年龄、身体基础条件、合并症和疾病的轻重缓急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事实上的相同病种间的病情性状各不相同。其次是当前还缺乏科学准确地分析收治病种难易程度的数学模型。病种难易程度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因素之间的权重如何分配?如何依据已经确定的因素构建科学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这些都是现阶段亟待攻克的难题。再者是还没有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收治病种难易程度的判定、分析和统计平台。一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基础信息、检查信息、诊疗信息、手术信息、费用信息和其它信息累计在一起,约上百项,依靠手工方式来定量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前大多数医院都运行了基于业务数据的医院信息系统,期望能够依托该系统,构建数据信息系统平台,完成对收治病种难易程度的判定、分析和统计工作。

1.2病种难易程度和医疗费用的控制近年来,就医费用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随着国家医改的推进和各类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医疗市场按照病种定价收费将成为发展的趋势[1]。各类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要确定单病种限价,应该考虑病种难易程度的因素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对于医院来说,因为当前还不能定量判定收治病种难易程度,各个医院面对增长的住院均费,不太容易完整准确地分析出不合理的成份很难做到有的放矢。要分析住院费用的异常变化,首先要客观准确地分析出收治病种难易程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的分析才是科学的。

1.3病种难易程度和分级救治要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设想,在政策层面理应有分级救治的病种范围标准。而这种标准的制定是以定量判定病种难易程度为基础的。对于各种等级的医院来说,需要清楚本级医院收治病人的病种范围。如建议单纯阑尾炎、疝气等在一级医院收治,三级医院需要收治病种疑难和病情危重的病例。分级救治的实施对于宏观卫生资源配置和微观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是积极意义的。但是到当前还没有这种基于病种难易程度划分的分级救治标准。

2构建环节统计指标体系

在现行的医院统计指标体系中除效率指标以外,其余都是基于患者出院后病案首页信息完整形成后才能够计算的。许多指标说明的往往是半个月到一个月之前发生的情况。如并发症发生率、院内感染率、诊断符合率等。是一种终末的、事后的评价,存在明显时效性不强的问题。构建环节过程医疗统计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创新意义[2]。

2.1终末向过程质控的转变是趋势由于存在时效性不强的问题,使得终末向过程质控的转变将是发展趋势。关注在院患者的情况,设计一套对在院患者相关情况的监控和预警指标体系,对在院患者的费用和费用构成、住院日及平均住院日、诊疗活动各个环节、医药护技等各类人员的工作效率等作出动态适时监控,并及时,结合临床路径研究,对规范诊疗活动,加强医院管理具有创新的意义[2]。但目前的情况是,从环节指标的制定,数据元的定义,指标体系的构建,数据采集整理计算的依托平台还都没有,以实现过程质控为目标的环节指标体系构建存在很大难度。

2.2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据实务实环节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从无到有的全新实践,指标构建要据实务实。理想的效果应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指标要有刚性,要能够反映问题而且反映的问题要客观。现有的终末指标如诊断质量指标类,就存在诊断符合判定标准不明确,个人理解会出现不一致的问题。引起这类指标中五项具体指标如:门诊和出院诊断符合率、入院和出院诊断符合率、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术前和术后诊断符合率及放射和病理诊断符合率等刚性不强。传统医院统计指标中的治愈率、有效率、院内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从多年实践来看并不能真正反映医疗质量。二是指标计算要具有可操作性,尽可能少受填报录入人员人为因素影响。构建的指标计算起来要有原始数据支持,而且原始数据能够真实地得到。否则这样的指标结果就只能估算基本失真。三是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独立不同质,尽量用最少的指标使整个体系框架能完整全面覆盖环节医务活动。例如:院内评价时,以前的指标中每床日门诊指数和门诊量,每百床手术指数和手术量基本上就是同质指标,呈完全正相关关系。

3定量评价医疗质量

定量评价医疗质量对各医院来说,长期以来困难重重。如何构建真正反映医疗质量的统计指标体系并实施到医疗质量评价的实践之中,这是医院统计工作创新的又一难点。

3.1医疗质量是核心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主题,是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院统计工作的重心应该转移,即从以工作效率的评价分析为主向对医疗质量的评价和管理方面转变。

3.2构建真正反映医疗质量的指标体系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覆盖面广,涉及环节多。事实证明,现有的终末医疗指标体系中的诊断质量、管理质量和治疗质量等还根本不能达到全面分析评价医疗质量的效果[3]。突出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指标设计本身刚性不强;其次是结果受人为填报录入因素影响大;再者是反映的问题不仅在时效性上滞后严重而且客观性不强。当前紧迫的工作是构建真正能够反映医疗质量的指标体系更替现有。其中指标可以是环节指标,也可以是终末指标。当前国际上主要使用“住院死亡类指标”、“重返类指标”和“负性事件类指标”来评价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4],可以做为很好的借鉴。理想的情况是建立科室和医生临床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把医务人员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落实规章制度和满意度测评等方面分解成若干指标,分别赋予权重和分值,建立评估模型,开发科室和医生临床医疗质量评价系统[5]。

4丰富统计工作的内容

当前,多数医院最主要的统计工作集中在经济核算和医疗统计这两部分,但经济核算和医疗统计一般分属不同的部门。在对经济数据和医疗数据的分析中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一是经济核算数据重点分析成本率的变化,不能很好地分析收入之中的不合理增长因素。二是医疗数据围绕效率指标就数说数,不能结合费用的变化更深入的分析。三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难真正的统一。四是数出多门存有歧义。例如:医院阶段性毛收入,既有核算部门的本期发生计价费用,又有财务部门的本期结算实际收入,还有统计部门的本期结算应收收入,数据之间不一致且存在歧义[6]。如何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如何首先做好经济核算和医疗统计的结合,其次最大程度拓展统计工作的内容,从而保证统计分析准确深入并且真正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是医院统计工作又一创新难点。统计工作者要树立“大统计观”的理念,医院在机构设置和工作内容上做必要的调整,共同尝试将医疗、经济、人力、设备等方面紧密结合,也许能探索性解决上述问题[7]。在新的形势下,为了避免出现医院统计工作内容单一僵化而且日渐不被领导重视的现实问题,传统的医院统计必须在工作内容上丰富,在服务管理决策上拓展,在不断发展中创新。虽然困难重重,但对医院的管理决策影响重大。

被举报文档标题:医院统计工作思索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jlw/yxtjlw/60876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