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统计企业管理水平范文

统计企业管理水平范文

统计企业管理水平

一、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统计工作的意义

企业的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

(二)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在企业经济运行中,谈到企业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而统计工作往往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的确,企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对企业的正常运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假如没有统计工作所反映的数据,没有科学的统计预测,企业的各项管理就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企业管理就不能准确地找到制约企业正常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当前企业中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呈明显减弱趋势。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企业领导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认为统计工作随意、简单,会计工作十分重要,会计核算、收支记账把关严格,是为“我”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三是统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如开滦集团公司,除总部设有专门统计机构,配置专职人员外,所属多数企业统计人员为兼职,以其他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

三、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现代企业的统计工作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实现企业经济运行、监督的重要手段。

1、建立健全统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在大多数企业中,统计体制的状况是:各种统计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部门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存在如下弊端:(1)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主管企业的信息资料,可能导致企业统计信息资料不一致;(2)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不利于企业摆正自身在同行业中的位置,不利于企业与本行业其他单位的竞争;(3)企业不能及时搜集、掌握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也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针对统计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或综合统计岗位并明确其职责。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要求各部门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交叉运行。一是将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2、构建统计信息网络,发挥统计分析的作用

构建企业统计信息网络,科学地组织和管理企业统计工作,准确、及时、全面地完成企业统计任务,充分发挥统计工作整体效率。同时不断加强统计分析与信息交流,对企业经济现象进行总体考察和综合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发展。

3、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实现统计资料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已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统计人员必须根据企业管理需要设计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需求与可行的关系,删繁就简,讲究高效务实。在具体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2)规范性原则;(3)及时性原则;(4)适应性原则;(5)客观性原则。

4、以科技为手段,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企业统计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提出企业改革的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5、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和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一是统计人员要善于加强自身的学习,要自强、自立,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二是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应重视统计工作,可适时组织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企业管理,三是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考试,培养一批具有责任心,并有开拓创新精神、较高业务素质的统计队伍,推进企业统计工作的发展,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