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统计教育对策范文

统计教育对策范文

统计教育对策

摘要:我国的统计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建设和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当前统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统计教育的创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统计教育;问题;创新

1统计教育的现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高等统计专业教育的毕业生仅171人,中等统计专业教育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国家对发展统计专业教育十分重视。院校统计教育发展迅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等部门密切配合,使院校统计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从职业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的统计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全国设有统计专业的高等院校130所,设有统计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多所。但统计教育规模近几年不断下降,令人担忧。就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在1991年统计教育规模达到高峰后,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当下统计专业在校学生人数为占全部在校学生人数的0.23%,与发达国家的2.5%相差甚远。由于统计招生人数下降,统计教育规模缩小,出现了一些院校统计系部合并,统计教师转行的现象。统计教育目前的状况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笔者认为,形成上述统计教育窘境之原因,既有诸如统计法规宣传不力、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相背离、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等外部原因,也有统计教育自身在教育模式、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标准、教育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理性地看待统计教育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抓住主要矛盾,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促进统计教育健康稳步的发展,才能避免盲目悲观引起的混乱现象。

2统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统计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建设和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统计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对制约统计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不够有力,院校统计教育改革工作进展较慢,不能满足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1)统计教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越是信息化的社会,统计学的应用就越加广泛,高素质统计人才的需求就越大。北美、欧洲、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统计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对统计人才广大需求的现实可以使我们看清我国未来统计人才巨大的市场。

(2)社会对统计专业毕业生需求不旺。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对高校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长期在不景气区间徘徊。近几年,沿海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一些名牌高校的统计专业毕业生渐趋供不应求之势,但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量仍没明显的改观。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政府机构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综合统计部门的人员编制和各级专业部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大幅度减少,短期内接收大学生的数量极其有限;二是由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管理观念和管理水平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现有的企业还难以形成统计人才的有效需求市场;三是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各种市场调查公司和中介组织的发育还不成熟,对统计信息人才的需求,也难以形成规模;四是由于大中专院校对新进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统计本科毕业生进入学校任教的机会较少;五是由于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过专、过窄,致使培养的学生素质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这也影响社会对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3)教学条件差,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要。

高校经费一般都比较紧张,统计专业往往又不是所在学校的重点专业,这样在本来就紧张的教育经费中,统计专业只能争得较少的份额,这就给统计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统计实验室建不起来,计算机和统计教学软件配备严重不足,实习经费困难,科研和外出开会、学习得不到必要的经费支持等。教师上课往往局限于纸上谈兵,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应用性、示范性,学生不知为何而学,也不知所学应用于何处。

3统计教育的创新对策

3.1教育观念创新

统计教育观念具有先导作用,观念不创新,就不会有紧迫感、危机感和历史责任感,就不会奋不顾身投入统计教育创新中来,即使环境变了,设备更新了,也照样穿新鞋,走老路,变书灌为电灌。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统计报表制度的影响,大部分人认为统计就是报表,就是把一笔笔数据加总的简单数字堆积游戏。其实,统计理论和应用统计之间需要结合起来,因而要树立统计创新观念。即统计知识不能仅限于数理统计上统计技术的应用。更要了解社会经济统计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对信息的处理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要提高定性水平的认识这就要求当你从事某领域的统计研究时,除了有扎实的统计功底和统计分析能力外,对该专业和相关专业必须相当熟悉。另外,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和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对着同样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而对谁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因此,我们的统计教育能不能使学生有效地提出问题、进入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能不能创造性地应答没有遇到过的挑战,这才是统计教育创新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3.2教育手段创新

目前统计教育手段普遍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远不能适应统计教育现代化要求。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教育面临着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全面性、先导性的统计教育事业,要面向未来,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须进行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因此,推动统计教育信息化,逐步实现统计教材多媒体化、统计教育管理自由化、统计教育个性化、统计学习自由化、统计教学活动合作化、统计教育资源全球化,已成为统计教育手段创新的重要方面。统计教育手段创新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2)采用双向式互动教学,使学生更形象、快捷地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3)采用案例教学和项日教学。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采用案例教学和项日教学,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得以更好地理解统计思想和方法。

3.3统计学科体系创新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的工具。统计的意义在于应用,统计学方法体系只有应用于具体的学科领域,为这个领域的数量分析服务,才能产生巨大的功效。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的结合,是统计学发展的趋势。从统计方法的产生来看,统计学是在与实质性科学结合中产生的。许多统计方法就是由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和医药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和创建的,这说明统计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实质性科学,同时实质性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统计方法。所以实质性科学是统计学产生的基础,也是统计学发展的源泉。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发展不断产生出的新学科开辟我们统计研究新的领域。统计研究要有前瞻性,不要被动,不要等某个学科很完备后,有了统计需求再去研究,而要及时捕捉统计发展的动态,加以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完善学科体系和方法体系,而且能及时满足社会需求,有时还会刺激需求的扩大。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J].中国统计,2005,(9).

[2]熊俊顺.我国统计学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2005,(4).

[3]朱永平.统计学的三个基本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中国统计,2006,(8).

[4]陈培文.中国统计教育问题研究[J].山西统计,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