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与应对方法范文

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与应对方法范文

时间:2022-04-01 03:12:22

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与应对方法

摘要:

在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会计电算化逐步进入审计行业的视野,得到普遍应用,会计电算化不仅使得审计人员减少了工作量,工作效率也得到大大提升,新技术也随之带来一些新问题。由于审计工作自身的审计风险原因,再加上会计电算化模式下,软件和网络的应用,使得其风险种类和模式也多有增加。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电算化下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其次研究了会计电算化下审计风险的分类,再次给出了针对性的会计电算化下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最后进行了全文总结。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应对策略

审计员核实财务报表,最后认证推翻之前对其的判定,不符合事实的错误结论使得审计员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的风险,这就是审计风险。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审计风险,指的是审计员基于计算机辅助软件,在审计工作过程中,输入数据后计算机做出了错误判断,而审计人员未能察觉,这一错误判断得到了审计员认可,导致其得出错误论断的风险。有效预防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需要探寻到风险产生的原因,仔细分析会计电算化下审计风险的内容,做出针对性的会计电算化下审计风险应对策略,以此有效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会计电算化下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会计电算化革新了传统审计工作模式与方案,需要审计人员操作计算机完成。但是,该模式下的审计工作缺乏对非数据资料的审核,这也导致了审计风险的产生。在信息时代下,软件企业还是更加重视工作软件的研发,一些企业或个人以追求利益为导向,忽略了自身的职业操守,进行软件编译时,加入可以使得数据被盗取的程序,如此以获得商业信息来获得巨额利润。这也是现在的企业,会愿意出高额费用聘用审计人员,但是不愿意花费高价购买审计软件的其中一个原因。与传统审计工具——纸进行比较,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磁盘存储数据的模式更容易被潮湿、带电等环境破坏,另外,操作员的操作不当也会导致磁盘被损坏。

二、会计电算化下审计风险的分类

(一)财务数据风险

磁盘上存储的数据由于各类不同的原因,使得这些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存在差异,这就是财务数据风险。传统模式下,财务工作者逐个收集与整理财务数据,制作财务报表,在变更时也做好了记录,之后审查时可以探寻到更改记录。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由计算机存储相关数据,审计工作的变更线索被抹去,提升了跟踪与探寻问题的难度,以此难以找到恶意篡改数据的路径所在。

(二)职务监督风险

职务监督风险也可以叫做内部控制风险,存在这一风险的原因是由于职务间的相对独立性。会计电算化模式下,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模式被完全转变,原本清晰可查的监管链条,变成了计算机内传输的文件与数据程序,会计电算化模式下,职务之间相对独立,单个环节的数据由特定环节的人员管理,提升了数据失真率,也导致审计错误率提升。

(三)软件系统错误

现阶段,计算机软件也层出不穷,软件产业发展迅速,种类丰富的软件产品中有很多是不尽完善,漏洞百出的产品,软件自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再加上操作者自身硬件设施保养意识有待提升,使得硬件设备一直处于恶劣的高温、多灰尘、高湿度的环境中,再加上人员的非法操作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软件产品,影响了其使用。(四)操作风险会计电算化模式的实施需要有审计人员、计算机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相互协调,由此,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技术环境下,拓展了审计对象范围,使得信息错综复杂,提升了操作者的操作难度。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业审计工作者,若缺乏科学的方法指导或方法掌握欠缺完善与熟练,也会因为难以适应审计工作模式,而提升审计工作难度,导致更高风险的审计问题产生。

三、会计电算化下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制定更完善的审计标准

会计电算化属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后产生的新事物,在新事物产生以后,与之相关的事物都需要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如此才能降低风险和错误率。应对会计电算化风险,需要首先更新审计理念与方法,将传统模式中不符合新事物的部分摒弃,提升审计工作的精确度。重点涵盖审计证书的审批标准更新,计算机系统的内控监管、审计发展方向的规范等,使得审计理念、工作方式与监管策略等与国际先进水平靠近,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使得风险趋于零。

(二)开发性能完善的审计软件

审计软件指的是帮助完成审计工作的归类不同的软件,能够同时审核多个数据报表,但是现阶段,由于软件种类的层出不穷,很多审计软件还未能尽善尽美,很多软件技术不够成熟,表现为审计程序衔接不紧密、审计程序不完善、审计安全性不高等特点。审计软件的不完善提升了审计风险,而数据采集靠审计软件来完成,若审计软件出现很多漏洞,必然会导致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程序干扰等问题,由此,需要在开发审计软件时,实施独立开发数据采集软件的方案,以此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三)运用多种电算化审计方法 

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电算化模式下的审计方法:一是制度审计。在会计电算化实施后,内部控制制度依旧是审计工作的基础,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基于计算机的使用,而创新审计制度与方法,从职权制审查、硬软件及环境的审查与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情况、人员综合素质、程序修改方式及保密措施等多个方面予以审查。 二是技术审计。若在制度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对计算机系统和程序进行实际测试,那么就需要实施技术审计。采取抽查的方式,选用计算机专业人才与审计人员共同展开审计。分析原系统设计用途范围,检查数据共享过程中的传输路线与分配形式,之后分析程序、变更情况以及程序流程图等相关内容。三是数据审计。对会计报表和经济业务的数据进行审计,审计其合法性与真实性。可以实施人工审查,对利润分配、费用分摊等问题进行抽查,分析其是否一致。抽查也可能出现错误,利用计算机的工具性,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运用其存储、计算与判断的一些功能,缩小审计范围与对象,及时有效的发现与分析问题。另外,会计电算化模式下,还可以实施重点审计的方法。

(四)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时代的进步与审计工作措施的更新换代,对于审计人员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需要重视对审计人员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为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奠定基础。审计人员需要重视自身操作素养的培养,包括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以及应用审计软件的技术等。解决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产生的风险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审计人员或应用人员的操作技术,使得他们掌握纯熟的技术与知识,控制和降低风险。积极培育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开发人员,综合了解计算机知识、审计知识,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成为审计专业人才,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时代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技术的革新改变了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模式,现代化技术手段逐渐更新了人们的工作模式。会计电算化是技术发展下的新事物,减少了审计工作量与难度,能够快速、准确、及时的掌握数据信息。随之而来的是带来了各类不同种类的审计风险,为避免风险的产生,需要做好应对措施。审计工作中,要保障其独立性,加深管理者对其的认知,加强内部审核作用的实施,提升企业内部监管力度,有效降低和减少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另外,还需要重视审计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推动审计工作顺利实施奠定人才基础,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民.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风险与对策[J].财会研究,2012(19).

[2]孙绪.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审计风险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2(16).

[3]何婷婷.浅谈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及其对策[J].山西农经,2015(4).

作者:余智 单位:洛阳师范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与应对方法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jlw/sjfxlw/69012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