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劳动工资统计论文范文

劳动工资统计论文范文

劳动工资统计论文

劳动工资统计论文范文第1篇

(一)落后的统计思想观念,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

在现实工作中一些高校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对统计的内涵理解不深,对统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直接影响了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管理机构不健全,领导重视程度不高,统计人员不专业且变动大,统计专业技术职务没有理顺等等方面。另外,高校中重视会计而轻视统计的现象仍然存在,很多学校把会计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把包括劳动工资统计在内的统计工作仅作为应付上级有关部门报表的“边缘性”工作。正是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了统计工作被简单化,仅仅是完成了各种数据的汇总和上报工作,统计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

(二)单一的统计调查方法,无法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当前高校劳动工资统计仍是使用全面统计报表的统计方法,其调查方法较为单一,加之没有采取其他有效的统计方法进行补充和更换,其统计结果已远远落后于高校的发展变化,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受到较大影响。以《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报表为例,该报表并非针对高校而设置的统计报表,其统计范围和统计内容只能体现高校劳动工资的一部分,不能全面体现高校劳动工资分配情况。另外,由于这种统计方法工作量较大,再加上统计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多为应付日常报表而工作,很难保证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三)陈旧的统计指标体系,缺乏实用性、针对性

现行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体系使用时间较长,在统计报表中如教职工人员变动情况、劳动工资总额等等指标,虽然还能够满足高校宏观调控的需要,但随着高校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工资分配形式的多元化,统计指标体系也应该作出调整。现阶段有的高校已经实行年薪制、岗位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分配方式,劳动工资多名目,多标准,多渠道,原有的统计指标已不能满足当前统计工作需要。另外,学校临时聘用的公益岗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工资却不在劳动工资统计的指标内,没有相应的指标可以体现。在实行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等等结构工资的高校,如今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中,工资总额难以分解出结构变化的因素,难以分解出工资的结构比例,占较大比例的奖金一项更是不能清晰地表明。平均工资的确能反映出一所高校的工资总体水平,但其受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限制。由于职工人数易变动,加上工资总额并不全面,导致平均工资无法具备代表性。

(四)落后的工资统计手段,让统计工作复杂化

目前,劳动工资统计主要还是实行定期报表制度。如未实现统计网上直报的报表还是以层层上报的方式获得数据,这就导致报表工作中间环节增加,接触统计数据的人员增多,迟报和错报现象容易发生。再如,像审核、汇总等环节的报表程序的也不严密,对于出错的统计数据不能及时发现,有的即使在汇总中发现问题,也是人为地将数据改为合格状态,并没有找出错误的原因。另外,在统计和分析数据时,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能力不高,加上高校没有充足的经费作保障,硬件无法及时更新,软件购买力度不大,统计人员没有得到更好的培训,一些先进的工资统计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

二、解决高校劳动工资统计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认识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高校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质量是高校各级领导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校要逐步建立健全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机构,做实统计基础工作。例如,可以成立由主管副校长为组长,由人事、财务等职能部门人员为成员的高校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还可以成立工资统计办公室,解决统计工作人员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待遇,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校工资统计研究工作,负责学校各种劳资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调查研究工作。积极推进劳资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完善劳资统计资料,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夯实工作基础,切实做到数出有据。二是要重视开展高校统计人员业务培训。高校领导要大力支持统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提高其统计业务水平。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校等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促使基层统计部门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实行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二)改革劳动工资统计和调查方式

高校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涉及面较广,数据来源多,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应加强高校报表数据的审核,要建立数据质量抽样调查制度,优化统计数据评估系统,努力提高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质量。在统计过程中可尝试采取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统计方式进行。平时以抽样调查为主,定期报表任务。加之重点调查或典型调查等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统计质量。例如,按单位教职工人数加以分层,选定样本,或者按收入高低分层选取样本,或者按规模、部门等不同的方式方法选择样本。

(三)完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体系

在制定统计指标过程中应该增加反映高校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社会经济运行等方面的统计指标。如适时增加在岗教师的年龄、职称、职务、学历、收入等各种细化指标,使高校劳资统计数据真正发挥其作用,为高校所用,为统计者所用,更为广大的教职员工所用,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建立高校从业人员统计抽样调查制。可统计高校岗位劳动报酬数据,还可计算其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等工资统计指标。如可按书记、校长、副校长、主任等对象来划分,也可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对象来划分,从而获取最多人数的工资段,来统计其最高值和最低值,不受平均工资的影响,使劳资统计结果真实反映高校各阶层的收入。

(四)加快劳资统计工作的信息资源进程

劳动工资统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企业劳动工资统计者素质不高

由于企业领导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不加重视,因此,对于招聘的统计工作人员并没有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是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其专业知识匮乏,理论知识无法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导致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单位的统计人员,并不是单纯做统计,还要身兼其他职位,而且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只是其他工作的附带,造成统计人员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统计的数据可能存在错误;甚至有的统计人员虽然在劳动工资统计岗位做了很久,但对于统计工作还是一知半解,对于统计知识掌握不牢,不能按照统计工作的程序进行,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产生质疑;企业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导致统计者工作时间短,流动性大,人员流失时的交接不按照正规程序,很多问题都交接的不清楚,对于新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导致新人对于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感到手足无措,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模仿之前的报表,自己摸索着完成任务。

(二)企业制定的统计制度不完善

据一些统计执法检查得知,多数企业对统计工作加以重视,并建立了统计台账及有关统计报表制度,劳动工资统计数据清楚,且原始数据齐全;但是有一部分企业依然不重视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未建立统计台账,各类账目不清楚,劳动工资统计数据与账务数据不符,统计数据不真实,无从查起;统计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导致统计工作很难开展。

(三)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无法保证

在企业统计工作中,统计数据主要是各个部门逐级上报的,一般分为定期报表和临时报表制度,按年、月、季度等汇总的统计资料逐级上报。但是这种报表的内容比较缺乏,主题比较单一,信息渠道单一;统计人员只是把统计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上报,但并未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导致统计工作对企业的贡献很小;统计过程中部分单位存在漏统计、漏报现象,导致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符。

(四)企业统计手段落后

部分企业依然未实行网上直报,造成基层统计的人力浪费,统计的各类报表程序不严密,导致部分数据存在错误现象;各个部门之间衔接不够,导致统计工作开展不顺利。

二、企业劳动工资统计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领导对劳动工资统计的重视

统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领导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领导要关注和重视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要求各级领导都要了解统计方法,要认真听取统计人员的工作汇报,对不明确的数据,要和统计人员进行探讨,要善于运用统计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统计人员对工作负责,对数据负责,同时也是对企业负责,促进统计队伍的稳定和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素质

对于招聘的统计人员提出明确要求,不仅要熟练掌握统计的专业知识和统计手段,还要熟悉人事劳动管理的知识。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促使他们爱岗敬业,树立起责任意识;加强统计业务的培训和学习,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依法统计的意识,出具上岗证,精通统计业务流程;对统计人员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进行培训,提高他们运用现代化工具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统计人员,减少流动性,例如:提高福利待遇,工龄奖等。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统计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的价值就是准确、可靠。企业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业统计制度。统计人员必须具备上岗资格,否则不予录用;企业要制定规范基层报表的制度,做到责任到人;对于报表要力求记录原始数据,促进企业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激发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安全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建立统一的统计台账很重要。加强劳动工资统计的基础工作,对于各种原始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将信息统一录入劳动工资统计台账中,作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依据;对基础统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把统计工作涉及到的所有环节,纳入到质量保证体系之中,对统计工作制定统一的标准,要按照标准要求展开统计工作。

(五)企业统计工作要做到统计、分析及预测

通过劳动工资统计,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企业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要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日后的发展规划,做出科学的预测。

三、结束语

劳动工资统计论文范文第3篇

1.有利于事业单位收入的合理分配。

现阶段我国公民最主要的收入就是工资,工资能够客观反映我国公民的收入水平以及生活状况,同时也能反映事业单位中不同层级的待遇差别,以及各个职工对单位贡献的大小,是激励人才的重要依据。

2.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过程中,要制定重要决策,其中一项非常客观实用的依据就是劳动工资。事业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既需要参考劳动工资的标准,也要以劳动工资为为依据,同时参考同地区同行业的工资标准,才能相应制定招聘待遇和条件。因此,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做得好坏,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决策的成败。

二、当前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现状

1.领导重视不够。

在很多事业单位,由于许多领导都没有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是在认识方面有所偏差,导致了在进行相关决策时无法依据详细的数据,而只是凭借大致数据进行估计,使得决策出现问题。因此,领导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以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2.统计制度不健全。

有些事业单位虽然都有相应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但是相关内容和制度并不十分完善。统计台账以及部分原始记录的欠缺是事业单位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这些情况使得在统计劳动工资的时候没有详细数据的支撑。归根究底,这些情况都是由于缺乏健全的统计制度而产生的,或者是统计制度只是摆设,并没有贯彻执行。

3.基础资料不够完善。

要全面详细统计劳动工资的情况,需要了解多个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事业单位的人事资料以及职工工资的相关报表和文件等等,只有对这些基础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才能够确保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有效性。目前来说,很多事业单位的基础资料并不完善,存在很多欠缺的情况,不利于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开展。

4.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专业人才的欠缺也是阻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一个因素。有些事业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都是由会计兼职的,没有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这些兼职的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统计知识,不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导致统计工作存在很多误差。

5.调查方式不够科学,信息化配套建设程度低。

一是调查方式不科学。劳动工资统计多年来一直采取全面统计、层层汇总的调查方法,仍然没有实行网上直报,造成基层统计人力、物力的浪费;二是统计方法存在缺陷。由于统计原始数据信息的采集自动化水平较低,利用计算机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有限,统计部门下发给各单位的报表仍然是以手工填报为主,与高效率的无纸化办公相距甚远。对填报的单位进人和退出统计范围没有形成科学、准确的信息渠道,造成部分应填报的信息漏报,对统计对象缺乏有效监控;三是一报多用现象普遍。有时一个单位往往要向各级统计局或统计局多个部门填报报表,形成了报表多头上报的局面,给填报单位增加了负担且造成汇总部门审核程序复杂化。

三、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优化措施

1.领导给予足够重视。

为了能够客观反映出劳动力用工成本,必须要认真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因此,事业单位领导要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引起足够重视,随时了解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需要,同时善于参照劳动工资统计资料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只有领导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应的劳动工资统计人员才会重视自己的工作,其他部门也会全力配合做好劳动工资统计的相关工作。

2.完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

制度是确保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保障。事业单位在制定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时,首先应有灵活性,留有自用指标,让各级统计部门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入自己的统计指标,满足为地方政府和部门服务的需求;其次要主动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制度要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及时、准确反映单位发生的变化。只有根据目前统计工作的现状以及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并以此作为开展统计工作的依据。

3.强化基础资料建设。

人事档案资料是开展统计工作的基础。事业单位要进行人事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有详细的人事档案资料作为支撑,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也不例外。因此,要不断完善人事档案资料等基础资料的建设,建立起完善的人事电子档案,并及时进行整理和更新,在提高人事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方便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除了人事档案资料,还需要加强其他基础资料的收集,确保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有完善的基础资料作为支撑。

4.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与一般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不同的是,事业单位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因此,在开展统计工作时,在岗位设置上,需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来进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实行持证上岗的制度,作为统计人员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及时了解相关的法律政策和规定,学习新的计算机技术,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为国家和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5.改革现行调查方式,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

随着事业单位的劳资和财务制度的不断健全,为避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出现多头报的现象,可将现行的季报表改为半年报或年报,也可以协调交由事业单位的人事劳资主管部门汇总统计,按期统一上报统计部门。同时建立统计信息数据库和网上直报系统,将劳动工资统计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逐步实现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通信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可靠数据。

四、结语

劳动工资统计论文范文第4篇

近年来,公路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有明显提升,电脑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但是,个别单位仍然存在着对电脑的应用不够熟练,应用电脑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的能力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还有个别地方没有实现网上直报,还必须由基层统计人员送交来完成;有些单位报表汇总的方法比较单一,无法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深加工,甚至需要将相关的数据重新导出后在程序之外另行操作,这无疑会使审核程序变得复杂而繁重。

二、应对公路系统劳动工资统计中常见问题的策略

1.提高领导者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认识加强单位领导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认识是提升统计工作质量的前提。领导的重视才能引起统计人员的重视,才能为统计人员提供相应的支持,才能促使统计人员把统计工作做好。主管劳动工资统计的领导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政策、法规,了解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以便在听取统计人员汇报时,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统计知识,分析汇报中存在的问题,并为统计人员解决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一个内行领导的重视、检查与督导,胜过十条考核制度的约束。

2.提升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单位应该加大培训投入,对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一定要加大力度。培训的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在普及劳动工资统计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让统计人员清楚在劳动工资统计时具体应该如何操作。不仅要让所有参加培训的统计人员了解、掌握“怎么做”,还要让他们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除此之外,还要强化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培训,使统计人员全部取得计算机中级及以上证书,以便他们掌握如何应用现代化的统计手段进行劳动工资统计。还要通过与统计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使统计人员在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同时,依法工作。

3.重结果也重分析劳动工资的统计不能只追求“结果”,还应该注重超前的“预测”和系统的“分析”,为单位进行下一步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只有单位的数据统计而没有统计分析的结果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通过劳动工资统计分析,能够了解到本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情况,比如人员的配置、人员的组成以及工资结构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研究,能够为单位的发展规划做出科学的预测。

4.依靠制度提升统计基础工作质量统计工作做得好不好与基层统计数据的收集是否及时、准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统计工作的基础就是基本数据的及时、准确收集。因此,一定要制定并完善统计工作制度,使劳资统计规范化、制度化。既要严格执行统计人员上岗资格制度,又要规范基层报表制度,还要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和要求。

5.采用现代化的统计手段现代化的统计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统计人员从繁重的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能够随意地检索、查询相关信息。因此,必须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把昔日需要统计人员大量人工计算分析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便能瞬间实现,加快分析统计的速度,数据分析更加快捷化、科学化、深入化。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快统计信息网络的建设,使以往需要人工投送的报表可以通过网络办公的形式“分分钟”实现,甚至是“秒杀”。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考虑“信息共享”、“一源多用”。

三、结束语

劳动工资统计论文范文第5篇

职工家庭农场是在垦区计划指导下,对国有土地实行定期承包、自主经营、包干上交、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活动单位。随着家庭农场的兴起,垦区内部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同时在用工方式和分配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变化表现为:在用工制度上,改革了原来固定工制度,全面的实行劳动合同制;家庭农场根据生产需要,雇用了一些短期帮工或长期帮工,其人数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分配方式方面的变化也很大,近两年,家庭农场职工种地上交完农场利费粮,盈余部份可自行分配,但是很难在盈余部份中划清有多少是工资,有多少是净利润。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将家庭农场职工的工资收入划分清楚并如实统计出来,是劳动工资统计面临的新问题。

二、农业劳动工资统计数据控制思路及办法

从目前农业从业人员分类看,有机关、事业管理人员,这些人劳动报酬容易统计,可以从其单位财务部门直接取到;还有打工人员、兼职人员,这些人的劳动报酬可以调查获得;另外一大部分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场职工,他们的工资就较难直接取到,常常会出现漏报、工资总额少报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统计方法出现了问题。为了真正使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反映客观实际,确保主要数据能客观地反映劳动经济运行趋势,为宏观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我们可以将其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力争在趋势上把握农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水平,保证所上报的数据不偏离甚至背离正确的趋势。

(一)劳动工资统计数据控制思路

由于对农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进行全面统计是不可能的,为了保证统计数据质量,力争在趋势上把握农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水平,我们为农业职工工资确定一个区间,保证所上报的数据不偏离甚至背离正确的趋势。以黑龙江垦区年报210表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为基础,来估算年报202表农业(农、林、牧、渔业,下同)平均工资,给农业职工工资确定下限和上限。

(二)具体控制办法

1.确定下限。

农业人口是垦区辖区内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常住人口,以户主为准,家庭其他成员也算做农业人口。换而言之,农业从业人员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供养辖区内的人口,若用农业人口数除以农业从业人员得到一个系数K1,根据垦区近几年的年报数据计算出此系数K1,那么K1×a(a为黑龙江农垦年报制度“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调查表”中的指标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的和)就是农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下限。对于系数K1,可以理解为每一个农业职工所能扶养的家庭人口数。从事农业生产的每个农业职工和每个其他从业人员从单位土地(或其他)上得到的收入可以说是相同的(去除个别因素),农业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家庭成员构成上大体相同,这样每个农业职工所能扶养的家庭人口转换为每个从业人员所能扶养的农业人口。系数K1可以得到,用系数K1与a乘积就是平均每个家庭从第一产业得到的纯收入,而这个纯收入是由该家庭农业职工所创造的。

2.确定上限。

劳动工资统计论文范文第6篇

(一)现状

1.工资统计原则变化较大以往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是谁发工资谁统计,而现行的工资统计原则逐渐转化为谁用工谁统计。工资统计原则的变化,给各个单位与行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制造业、建筑业等,其用工方式主要是劳务派遣,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国家在工资统计原则上,通过合计劳务派遣与在岗职工的工资,计算平均工资,和往年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做比较之后,对平均工资的计算有较大影响。2.工资统计逐渐采用信息化在工资统计工作中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习惯以传统方式进行统计的员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工资统计工作的基本特点是涉及的单位部门繁杂、时效性差,而采用信息化技术,则可以有效提高工资统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目前,很多单位的工资统计工作人员年龄较大,不习惯使用计算机,进而降低了工资统计工作的效率,因此及时调整劳动工资统计员工队伍迫在眉睫。

(二)问题

1.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制度不健全在各个季度进行人事劳资统计检查时,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原始记录比较完善,建立了相关的统计台账与统计报表制度,并且有详细的劳资统计数据和账务账目,但少数单位还是存在较多问题,即原始记录不齐全、没有建立相应的统计台账,导致账务账目不清楚,无法准确的检查统计指标,因而使统计数据缺乏必要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而且很多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职工替换频繁,个别统计人员无证上岗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多是因为缺乏健全的统计制度,或者是统计制度未得到具体落实造成的。2.统计信息途径单一,内容不完整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员工处理日常统计工作时,其搜集的统计数据主要是各个部门逐级上报得来的,根据所得数据制作定期报表和各类临时报表制度,比如按月、按季度或者按年等逐级编制,整理上报多个统计资料,由于各个报表的主题内容比较单一,包含的信息范围比较狭窄,从而使所得信息内容不完整。除此之外,有些劳动工资统计员工过于重视统计资料的搜集上报,却忽视了统计结果的分析,没有真正发挥劳动工资统计的意义,为企业管理未起到参考作用。3.基础资料不完整事业单位基础资料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如人事档案、各类请示、密件、各个单位之间的往来函件、人员数据库及劳动工资台账等。诸多基础资料在劳动工资统计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很多事业单位不重视基础资料,没有全面、系统的对基础资料进行分类,且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员工的变动较为频繁,从而导致很多原始资料十分零散,甚至发生破损、遗失,从而对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工作的进行带来一定的难度。4.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职工专业素质较低很多事业单位都缺乏专业的工资统计员工,而劳动工资统计员工都是由财务部门员工或者人事部门的员工兼职的,这些员工的大多数精力放在了本职工作上,对统计工作不够上心,致使统计工作效率低下。部分劳动工资统计人员未接受过专业统计工作的学习或者培训,不熟悉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及基础性知识,虽然有些人是财务类专业或者经济类专业毕业的,但这些知识与统计知识还是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他们并不一定适合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由于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涵盖的信息量较大,日常报表中,不同调查目的制作的报表,同样的指标,其具体内容却不尽相同,且各个部门的统计报表口径也有所区别。部分统计人员不熟悉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等,随意填写报表,致使统计数据无法如实反映具体情况,缺乏真实性。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容易忽略统计分析的作用,统计分析是根据统计掌握的资料及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客观现象,进而揭示现象的本质与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的认识活动,它是统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劳动工资统计需要填写多类报表、员工信息及工资状况等,有些统计人员上报报表之后便直接归档,没有根据相关步骤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继而使统计工作失去的存在的价值。

二、如何提高劳动工资工作质量

(一)建立健全劳动工资统计制度

规范工作可靠、真实是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是最基础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从根本上做好统计工作,采用科学方法实施管理,从而使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可以制度化、规范化。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要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全面了解并掌握统计制度及统计指标。此外,单位领导也要善于参考统计资料,解决相关问题。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在各级政府及单位各级领导的关注下,才能更好的得以完善、落实,进而解决缺乏专业统计人员的问题,切实提高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时效性,确保统计部门合力、有序的开展统计工作。

(二)规范统计基础工作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便是基础工作的统计。做好基础工作,能够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进而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事业单位在日常统计工作中,应该对基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并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统计标准,使原始资料与劳动工资统计资料同步。统计数据比较复杂,数量较大,一个小细节出现的问题,都会影响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客观性。建立健全统计工作质量保障体系,将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纳入保障体系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统计工作有效落实。

(三)完善基础资料管理工作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科学管理人事档案,在管理实体档案的基础上将员工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电子档案,按时更新,可以有效提高劳动工资统计效率。此外,通过建立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员工个人档案信息,包括职工的奖惩、任免,进行动态管理,从而为统计工作提供真实数据。对劳动工资台账要有足够的重视,它们作为统计资料最原始的资料,是基础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依据,因此要妥善管理。

(四)提高劳动工资统计员工的专业素质

要提高劳资统计员工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劳资统计工作是事业单位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政策性较强,统计人员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忠于职守,从而提高其道德修养。加强劳资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统计职工具备从业资格证书,能够胜任统计工作,将所学理论充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统计人员要熟知统计数据的含义,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结语

劳动工资统计论文范文第7篇

1.1存在问题

数据质量难保障。主要体现在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常会出现失实、不完整、相互矛盾的数据,影响了统计数据整体质量。数据运用难深入。主要体现在劳资统计工作只注重统计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往往数据固化后就束之高阁,忽略了对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与优化,难以站在更高的层次发挥劳资统计工作的辅助功能。

1.2原因分析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如此重要,可为何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却仍存在着诸多难题?笔者认为,其原因可主要归结为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特点、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和日常管理不到位3个方面。1.2.1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地域分散,人员情况复杂,加大了劳资统计工作难度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工程项目的建设者,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经营地域分散,特别是对于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下属的子/分公司及项目部往往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同时,随着企业开拓施工领域,调整经营结构,通常还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适时组建或撤销相应的项目管理机构,进而带来人员的重新调整。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员工在其布局上呈现出分散明显、流动性强的特点,为劳资统计工作带来挑战。就大多数施工企业而言,其人员组成都较为复杂,既有学历低但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又有知识水平较高的大中专毕业生,还有企业高端引进的专家型管理和技术人员。从人员层次上看,又可以分为高层次人才(如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等)和普通劳动力(如施工作业等现场一线人员)。人员情况复杂,也为企业相关指标的统计带来了较大难度。1.2.2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劳动工资统计难以真正“落地”基层单位/项目部是建筑施工企业最基础的组成单元,其劳资统计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劳资统计整体工作水平。在长期实践中,笔者认为建筑施工企业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基层领导重视程度不足,认识不到位,这是制约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质量的首要问题。有些基层领导尚未认识到劳资统计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对劳资统计工作的基础性作用不以为然,只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做算术”、“填表格”,往往对统计人员填报的资料不认真审核就签字盖章。阶段性统计工作结束后,基层领导很少听取统计专题工作汇报,对统计数据了解不全面,掌握不深入,没有发挥出统计数据在管理决策中应有的作用。(2)基层岗位落实不到位,这是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单位、特别是基层项目部普遍没有专职的劳资统计人员,多由其他岗位人员(如财务人员)兼任,使劳资统计工作被搁置在“打杂”层面,成为“附带性”工作。因此,很多统计兼职人员常常疲于“完成任务”,失真、失准问题屡禁不绝。(3)基层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这是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基层劳资统计人员很多为兼职,缺乏统计专业知识及合格的技能水平,突出表现为学习主动性不强,对统计指标解释钻研不深,对劳资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个别人员对劳资报表中常见的“累计平均数”等指标都不知如何计算。还有些基层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统计工作敷衍了事,统计报表“不催不报”,且经常不经过认真审查就匆忙上报,以至于发生了不该出现的“低级”错误,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1.2.3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劳动工资统计整体工作质量亟待提升在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日常管理方面,统计制度大多是由公司总部层面制定,而基层统计人员往往只是简单的收集和汇总劳资数据,不能满足上级对基层单位情况分析的需求。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现部分单位由于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稳定性差,导致工作移交不完整,统计资料遗失、断档现象较为严重。在统计资料方面,也常会出现原始记录不全、没有建立规范的统计台账和统计制度等问题。

2改进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为改进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提出五项对策,即:领导重视,规范流程,强化培训,创新手段,系统监督。

2.1领导重视

上行下效,才能蔚然成风。要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劳资统计工作水平,首先要着力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劳资统计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做到“三带头”———带头维护统计队伍的稳定性、带头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带头发挥统计资料的辅助作用。基层领导干部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了解基本的统计方法、制度和指标体系,切实关心、大力支持统计人员开展业务工作,认真审核本单位/项目部统计数据,还要经常听取劳资工作汇报,善于用统计资料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2.2规范流程

劳资统计工作的规范与否决定了统计工作的最终质量。首先要建立健全劳资统计规章制度,明确各层级统计工作责任制,做到层层把关,逐级审批,从制度层面为改进劳资统计工作提供保障。其次,要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完善企业统计原始记录和台账,以基层单位/项目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切入点,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业务数据沟通审核,坚持有理有据、实事求是地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把好统计数据质量关。三是加强劳资统计工作的标准化建设,通过对统计渠道、统计手段、统计分析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深耕细作,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2.3强化培训

改善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关键还是要靠“人”的因素。要充分统筹各种优质培训资源,定期组织实施统计专业培训项目,逐步提升劳资统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笔者认为,针对劳资统计人员的培训,要着重围绕三个方面。3.3.1围绕如何提升统计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劳资统计工作中出现的大部分错误,都是因为基层统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不认真、不细致造成的。要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统计人员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的职业道德,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统计工作。3.3.2围绕如何提升统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加强对统计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帮助统计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劳资统计指标体系,精通统计业务,掌握好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及相关的经济理论,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统计工作技能。3.3.3围绕如何提升统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在培训课程设置时,不仅要考虑统计专业知识,还要系统安排相关辅助知识,如计算机应用、公文写作、统计分析方法等,帮助统计工作人员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好地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比较分析,及时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2.4创新手段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劳资统计工作量大,准确性要求高,单纯依靠人工统计、计算往往容易造成高差错率。因此,要不断完善统计手段,加强设施建设,应用先进的统计载体从软件、硬件两方面完善统计平台。实践中,笔者认为,提升统计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逐步完善统计信息网络化建设,逐步将岗位信息库、人员信息库、薪酬信息库等模块合而为一,在更大范围内达到信息数据共享,实现信息随时调出,灵活应用。只有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效能,才能逐步推进劳资统计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不断提升劳资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5系统监督

劳动工资统计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

工资福利关系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然综观新中国工资福利制度研究,多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探讨现实相关问题,而关于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专题研究十分有限,且主要集中在供给制及分配制度等几方面,缺乏对这一阶段工资福利制度建设的整体关注,特别是福利制度研究尤为缺乏。此外,资料搜集整理、区域性及比较研究等方面亦存在不足,需要积极转换视角、加强学科之间融合、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以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发展与深入。

关键词:

工资福利;工资福利制度;新中国初期;制度改革

新中国初期历经数次工资制度调整与改革,其中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我国按劳分配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但1958年后在“左”倾错误影响下,新工资制度许多合理方面逐渐被否定,初建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一度遭到冲击与破坏。“”结束后,国家以改革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为目标着手工资领域的改革探索。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分别对国营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根本改革,重新确立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当今工资福利问题亦是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综观新中国工资福利制度建设,虽一度中断,但又有一脉相承性。本文即对新中国工资福利制度研究作一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不足,以期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有所裨益。

一、工资福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资福利制度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调整: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两次全国性工资改革,1985年国家又对工资制度进行了第三次全国性改革。有关工资问题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以来这两个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至1978年

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期,经过反复探索与实践,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初具雏形,其中工资福利制度即是这一时期改革重要内容,围绕这一改革实践,相关研究活动也颇为繁荣。首先,一批苏联译著陆续翻译出版。这一时期,很多国家机构和科研院所都设有编译部门进行有组织的编译工作。例如,中央燃料工业部编译室译《苏联电业的劳动工资计划》(谢利越斯托夫著,燃料工业出版社,1951年);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译《苏联国民经济工资计划》(布列也夫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53年);铁道部翻译处译《修建工程的工资组织》(米金著,人民铁道出版社,1953年);化学工业设计院翻译科译《化学工业的技术定额、劳动组织和工资组织》(波戈斯金著,重工业出版社,1956年)等。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所译论著有以下特点:

1.翻译活动具有组织性与计划性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燃料工业部、化学工业设计院等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及高等院校很多都成立了专门的翻译科室进行与工作相关的翻译活动。中华全国总工会即成立了俄文翻译室编译了一系列苏联关于工资的著作,如《苏联工业中的工资及群众生产工作》(马基连科、戈列金著,工人出版社,1950年),《工资问题》(苏联工会工作者手册,工人出版社,1953年),《苏联工会群众生产与工资工作教程》(瓦•维•库良普科讲授,工人出版社,1954年),《苏联工业中的工资及其形式》等。

2.翻译内容涉及领域颇广

这主要包括对苏联工资制度概况、工资法规、工资理论常识以及邮电、建筑、化工各行业中诸多与工资工作相关问题的介绍。如《苏联工业中的工资及其形式》一书介绍了苏联工业中的工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其任务之一即“阐明目前苏联工业中工人、领导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员的工资形式与制度”[1]前言。《苏联电业的劳动工资计划》一书则以介绍苏联电力工业的劳动工资计划与劳动工资制度为主[2]前言。

3.翻译活动直接服务于现实工资改革实践

首先,新中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诸多改革都以苏联为模本,其中工资福利制度改革总体上亦是效仿了苏联模式,这从以上译著即可窥见一斑。从时间上来看,这些译著翻译于第一次与第二次全国工资改革期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批译著为当时我国各部门工资福利制度改革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参考与指导作用,如《苏联电业的劳动工资计划》中所言:“新民主义的工资工作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工作,我们需要虚心地学习苏联关于工资工作的先进经验与研究我国燃料工业的具体条件,才能逐渐做好我国燃料工业的工资工作。”“凡从事企业管理、技术工作、工资工作以及工会工作的同志们,都需要认真学习与仔细研究这一门新的学问”[2]前言。通过这些译著亦可略窥当时工资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其次,随着国内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有关改革理论与现实问题探讨、工作经验总结的论著不断涌现。例如,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资部编、工人出版社出版的《目前各地工资调整的情况及其主要经验》(1951年),《加强工会工资工作》(1955年),《群众工资工作》(1955年),《工会工资工作经验》(1957年);中南工资改革委员会总办公室编《怎样作工资工作》(中南工人出版社,1952年);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南局城工部编《当前劳动工资问题》;国家统计局刊印的内部研究统计资料《关于全国工业职工工资问题》(1956年6月25日印发),《职工工资改革后的市场动态》(1956年9月6日印发)等。此外,“”期间也有一些探讨工资问题的论著,不再一一列举。这批论著主要集中在我国工资制度改革与调整最为频繁的20世纪50年代,多为单位组织编著。从论著内容上来看,既有法令法规等资料汇编,又有工资相关问题理论研究;既有部门工作经验总结,又有改革中现实问题探讨。如《当前劳动工资问题》指出:“将全区一年来有关工资工作方面的指示、言论及部分基层单位的经验和总结,综合汇集,以供各个企业及有关领导机关和全体的工资工作者的参考、研究,以推进和提高全区的劳动工资工作,还是非常必要的。材料的选择大体包括三类,一是关于劳动工资计划的,一是关于计件工资的,再一类是关于奖励制度的,因为这都是目前厂矿迫切需要加强与推行的工作。这就是我们汇编这个小册子的主要意义。”[3]编者的话又如《加强工会工资工作》将1954年1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会工资工作会议主要文件汇编成书,供工会各级组织和工会工资工作干部工作和学习参考[4]编者的话,其内容主要为长春、沈阳、绥化、北京等地工矿企业工资工作经验总结。这批论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许多部门工资改革开展与实施的情况,是研究那一时期工资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

再者,一些与工资制度改革相关的调查报告及学术论文陆续发表,但其关注焦点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学术界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学者赞成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如胡绳《从供给制说起》(《学术月刊》1958年第11期)、许刚《关于改行部分工资制和部分供给制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58年第12期)等一批文章高度赞扬供给制,在肯定供给制具有优越性的前提下,主张可以将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但最终要取消工资制与按劳分配;另一部分学者则持相反意见,如凡兵《关于供给制的意义和按劳分配问题———与何畏同志商榷》(《经济研究》1959年第3期)、何培《不是倒退而是前进》(《人民日报》1958年10月27日第7版)等,其中何培在其《不是倒退而是前进》一文中即肯定废除供给制的正确性,认为供给制不适应新的经济情况,改供给制为工资制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这一争论主要反映了“”时期,初建的按劳分配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所受到的冲击,具有较为浓厚的政治性色彩。此外,除以上对供给制的论争,也有少量关于工资制度评论及部门工作经验总结类文章,如刘毅《评“工业企业工资的理论与实践”》(《劳动》1956年第1期)、地方国营泸州市印刷厂《我们厂是怎样进行工资改革的》(《劳动》1956年第9期)、余实《怎样搜集与整理劳动工资综合统计资料》(《统计工作》1958年第5期)等。进入六七十年代,受“”的影响,各项研究工作进展缓慢。

(二)1978年至今工资福利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进行了第三次全国工资制度改革,随后又进行了一系列国企改革,相关研究也随之复兴。

第一,西方工资福利制度研究兴起。与新中国初期不同,这一时期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前苏联,而是关注整个欧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工资福利制度的介绍与比较研究。例如,刘有锦、劳保忠等编《外国工资概况》(劳动出版社,1982年);张仲福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工资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宋详瑞编《各国公职人员工资福利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袁守启著《中国与外国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制度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等。这类研究论著颇多,不过论及中国特别是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的极少,只散见于部分序言或章节中。如宋详瑞一书有“中国工资制度”一章,其中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资制度、工资管理体制、职工福利事业的历史沿革以及工资制度主要原则、定级与晋级基本依据等内容。又如袁守启一书中国部分“中国工资制度”一章涉及了工资制度发展历史,其余所论主要是改革开放后工资制度问题。

第二,一些工资福利文件资料汇编出版。例如:冶金工业部劳动工资司编、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工资福利文件选编》,前三册收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工资福利工作的主要文件,每册一个专题,分别为工资奖励部分、劳保福利部分、工资标准部分,先后于1980年、1981年在其系统内部出版发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均按专题立卷,设有劳动工资和职工保险福利卷①,收集整理了包括劳动关系、劳动力就业与组织管理、劳动保护、职工工资、职工保险与福利等方面文件资料。又如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一书有人数统计、职工工资、劳保福利、劳动生产率、生活水平等几部分,其中“人数”一章有职工人数、城镇个体劳工者人数等统计资料,“职工工资”一章有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平均工资两节,“劳保福利”一章有劳保福利费用、离休退休退职职工人数、职工福利设施等内容。不过本书虽收录了部分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资料,但仍以改革开放后统计资料为主体。此外,另有大量改革开放后现行工资福利法规文件选编,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以经济学视角探讨工资福利理论及相关现实问题的论著大量涌现。工资福利是经济学领域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有关其理论及各类专题研究成果颇多。例如,悦光昭《劳动工资改革问题研究》(劳动人事出版社,1988年);解书森、陈冰著《中国工资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1989年);杨时旺主编《工资理论与工资改革》(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陈红霞《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高启杰《福利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张军《中国的工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等。其中如杨时旺一书分别介绍了工资制度与按劳分配规律;劳动差别和工资差别;计量劳动的社会尺度;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标准与地区因素;超额劳动与奖金;劳动报酬同企业经营成果相结合;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工资水平;我国工资改革的迫切性;对我国工资制度模式的探讨等内容。此外,许多硕、博学位论文也以现行工资福利制度为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如林原《经济转型期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李姗姗《中国工资调整指数研究》(辽宁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宋晓舒《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工资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等。

第四,有关工资福利制度史的研究论著陆续出版发行。关于新中国工资福利制度史研究笔者从以下两方面简要论述:

(1)侧重工资福利制度改革变迁研究

此类论著主要以新中国工资分配制度变迁为研究对象,或以时间为线索,或以某一特定群体、工资问题为对象按专题展开,从不同视角梳理了新中国以来我国历次工资改革与调整的历史脉络。如《新中国工资史稿》一书以时间为序,分别介绍了解放前我国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工资制度建立;“”时期的工资工作;调整时期的工资工作;十年动乱期间的工资工作;改革开放后工资发展及全面改革等[5]。《三十五年职工工资发展概述》则以专题展开,分别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30余年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变化;职工工资制度的沿革;职工升级制度的演变;奖励、计件工资制的起伏发展;津贴制度的起伏发展等[6]。此外,又如严忠勤主编《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徐颂陶、刘嘉林等编著《中国工资制度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李唯一《中国工资制度》(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陈少平主编《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变革》(中国人事出版社,1992年)等。

(2)有关工资福利制度史专题研究

此类专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侧重供给制研究。例如,曹尔阶《关于低工资供给制分配方式和总需求膨胀的初步研究》(《经济研究》1988年第10期);罗平汉《供给制探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邓智旺《供给制实施始末》(《党史纵横》2004年第12期);杨奎松《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等。相对大多学者在供给制向等级工资制转变问题上完全持肯定态度不同,杨奎松通过数据分析,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过程中长期注意坚持在其内部实行尽可能平等的分配体制,受当时环境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战争期间带有军事共产主义性质的供给制;但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并未能把这种相对而言可以体现其平等理念的分配制度坚持下去,而逐渐转向了以森严的等级制为标志的职务等级工资分配制度。此外,侯桂红《人民政府时期专区专署制度研究1949—1966年:以河北省为例》一文虽以新中国初期专区专署制度为研究对象,但其中也论及专区干部的薪酬、工资与福利问题,如包括:包干供给制和职务等级工资制,专区干部的工资薪酬与福利保障,以及制度的弊端等[7]。而方夕旺一文以新中国初期上海市党政人员为个案,分别从供给制实施始末、上海市的推行情况、供给制党政干部构成及其生活状况、供给制优点与不足四个方面对这一时期供给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8]。

其二,侧重新公私合营企业改造研究。例如,张忠民《20世纪50年代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5期);陶丽《建国初期上海私营企业年奖制度改革研究1949—1955年》(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郭竹静《建国初期上海申新纺织企业的恢复发展与社会主义改造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等。其中,陶丽一文以1949—1955年上海私营工商企业年奖制度改革为研究主题,着重阐述了年奖制度改革实施过程中酝酿试行、积极推进至最后改革完成三个阶段的递进和嬗变,并对各个阶段政策变化、具体实施重点、难点及相应推进措施,以及改革的实际成效、经验和启示作了梳理与归纳。郭竹静一文通过个案研究一窥上海地区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全貌。其中第二章“一五时期”申新企业改革与改进中论及生产技术改革、工时改革以及工资改革;第四章阐述了合营以后,申新企业发生的改变,包括生产水平的提高、工人福利的提高和劳动条件的改善、工资改革、合营后的进一步改造等内容。又如张忠民一文以1956年上海新合营企业推行的工资改革为主题,论述了改革中领导组织形式,工资水平与工资增长指标,新工资等级、变相工资、计件工资、保留工资诸问题。

其三,侧重新中国分配制度及福利制度研究。关于新中国初期分配制度研究主要集中在“”时期分配制度问题上。例如:邓智旺《初期分配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周彪《分配制度的形成———以江苏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吴志军《一九五八年:变动中的分配制度———以徐水共产主义试点为中心》(《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4期);辛逸《简论大公社的分配制度》(《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3期)等。此外,武力、温锐《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一文将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的演变历程划分为1949—1978年、1978—2006年两个阶段,分别论述其特点,从而提出:新中国收入分配变化的轨迹经历了一个由旧中国收入水平极低、分配极不平等到通过革命手段达到过度平均,然后又由这种过度平均通过改革走向拉开收入差距的“否定之否定”过程[9]。又如,李金莲《新中国成立后的育婴福利政策与乳妇命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马连禄《人民解放军福利工作的历史回顾》(《军事历史》1992年第2期)以某一群体为切入点探讨了新中国初期的福利问题。此外,另有一些如教师、公务员等某一社会群体研究中很多亦会涉及工资福利相关问题。例如:徐彬《1956年一级教授评定之研究》论述了1956年在知识分子政策调整与工资改革时代背景下一级教授评定的标准、实施、构成分析,及评定过程中出现的人事纠纷等问题[10]。李燕《上海市公务人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1956年》一文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公务人员一系列工资制度或政策入手,在考察不同阶段物价水平的基础上,揭示这一时期上海市公务人员生活状况及其变化情况[11]。

二、综观目前工资福利制度的研究

虽取得诸多成果,但更多关注的是当今现实问题,而关于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工资福利制度的专题研究十分有限,且主要集中在供给制及分配制度等几个方面,缺乏对这一阶段工资福利制度建设的整体关注。具体而言,这一时期工资福利研究有如下不足:

(一)对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整体关注不足

目前新中国工资福利研究,多为经济学领域所研究之对象,更多关注的是改革开放后相关现实问题,对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研究虽取得一些成果,但整体关注不够,研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仍待加强。改革开放后,虽然出现多部工资分配制度变迁论著,但侧重整体脉络梳理,所论内容十分简略,且新中国初期工资制度部分只是作为其中的章节予以介绍,篇幅有限。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变革》第一编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工资制度;第二编介绍奖励制度、津贴补贴制度和地区工资类别制度;第三编介绍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军队转业人员等几类人员的工资处理办法。虽论及新中国初期工资制度改革,但其内容更多是对相关法规文件的梳理。又如《中国工资制度改革》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后工资分配制度的探讨。此外,专题研究方面亦十分有限,且主要集中在供给制及分配制度等几个方面。这与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建设在中国当代史上所应有的地位相比极不相称。综观新中国初期历次工资制度改革与调整可以归结为一个自上而下推行由“多元”逐步趋向“统一”的过程,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特征。改革涉及工业、农林、商贸、卫生、教育等各行各业,可谓纵横交错,所面临的局面极为复杂。在工资改革过程中,面对如何革除旧中国混乱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改革解放区沿袭下来的供给制(包干制),以及如何贯彻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发挥工资经济杠杆与激励作用,并兼顾效率与公平,实施劳资两利的工资制度,避免平均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国家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与实践,为当今我国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又如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我国按劳分配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但1958年后在“左”的影响下,这种初建的分配制度原则受到冲击,并一度遭到破坏。而此次改革恰恰成为社会主义工资制度发展的转折期,在新中国工资制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与意义。然以往研究对此关注极少,其改革的动因、改革方案的制定、改革的实施、改革效果与经验、改革后职工生活状况、保留工资等遗留问题的处理,以及初建的按劳分配为原则的工资制度又如何受到冲击等问题都有待学界关注与探究。

(二)新中国初期福利制度史学研究的缺失

综观新中国福利制度研究,多为经济学、社会学领域探讨现实福利保障问题的论著。除前文所述,另有许多学位论文聚焦于此,如陈昱阳《中国农村老龄人口经济供养与福利制度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焦亚波《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的上海养老机构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万国威《社会福利转型下的福利多元建构:兴文县留守儿童的实证研究》(南开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丁学娜《职业福利补充功能的定位———基于中国企业职业福利转型视角的研究》(南京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等。相比之下,史学领域对新中国初期福利制度的专题研究极少,相关研究多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一个方面论及。例如,《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以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女性社会保障制度等专题展开,其中第8章论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变迁与评估,介绍了福利制度的沿革、传统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与评估、福利制度改革及其评估等内容,其中也论及新中国初期福利问题[1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介绍了“计划体制下”与“改革中”不同时期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优抚保障制度等情况,其中第6章“计划体制下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简述了改革开放前我国民政福利及职工福利的一些情况[13]。又如《中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一书其中第二编第6章“计划经济时期军人保障制度”介绍了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军人生活保障及军人优抚和退役安置等问题[14]。但总体而言所论新中国福利制度大多较简略,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新中国初期福利制度研究的缺失,究其原因,其一与我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起步较晚有关①;其二新中国初期,人们更为关注的是与其基本生活紧密相连的工资问题,社会主义福利制度建设仍处在摸索阶段;其三工资与福利密切相关,特别是新中国初期各项制度初创阶段,工资改革与调整的内容颇广,往往亦包含了社会福利部分。但新中国初期福利制度建设是中国福利制度史上重要一环,这一时期国家为改善民众生活做了大量社会福利保障工作,颁布了诸多有关福利制度政策法规,这些都为今后福利制度建设打下了基础。因此,只有理清这一时期福利制度,才能完整表述中国现代福利制度的发展脉络,亦能为当今深化福利制度改革有所借鉴。

(三)资料搜集整理滞后

历史研究贵在资料的占有,有了丰富、翔实、系统的史料,才可能开展相应研究。然而当前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明显不足。一是历史档案方面开发利用不高,且地方性的档案整理远远不够。1978年后,虽然相关工资福利文件资料汇编陆续整理印行或出版,但主要是现实指导性工资福利法律法规性资料,而涉及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档案整理出版乏善可陈,与史学研究所需存在很大差距,诸如《工资福利文件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等成规模成系统的档案整理工作还极少,虽然有部分档案馆在期刊、网站等刊发少量的相关馆藏档案,但却显得极其零散和不系统。更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档案开发整理而言主要针对中央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而地方档案资料开发利用率极为有限。如河北省档案馆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党政机关如工业、农业、商业等宝贵档案文献,仅河北省人事厅工资福利处、劳动局工资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科室1949至1958年间档案200余卷,包括各市县、专区及部门在历次工资改革调整中工作简报、法规草案、相关信函、统计资料、工作总结等,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新中国初期河北省历次工资改革变迁历程。又如商业厅主管下的中国畜产公司河北省公司(1949—1956年)、河北省百货公司(1950—1966年)、河北省纺织品公司(1950—1967年)、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商业局医药公司(1951—1957年)等新中国初期近20家公司档案卷宗也保存诸多职工工资待遇及福利相关资料。此外,河北省所属县市档案馆也有部分工资福利档案资料。这批宝贵的档案史料都有待学界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二是口述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亟待展开。口述史是中国当代史研究中除档案资料之外的另一重要史料,是档案史料的有益补充。近年来越来越多包括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的学者积极投入于此,做了大量口述访谈和整理工作,并取得了众多成果。就当代社会口述史研究对象而言,涉及颇广,包括、抗美援朝、根治海河运动、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等。但遗憾的是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领域的口述史成果极少。此外,工资福利制度建设本就是国家、地方与民众间的多方互动,改革方案的制定、推行及新制度的确立无不是国家、地方、民众之间利益相互冲突、彼此协调,直至统一的过程。而口述史能更好地从“自下而上”的视角审视民众在国家制度推行中的心态与所处地位,以及其对制度变革与完善的反作用,将口述史与档案等文字史料相结合方能真实全面地展现工资福利制度建设的全貌及制度推行过程中国家、地方与民众三方互动关系。

(四)区域性与比较研究不足

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建设总体而言是一个由旧中国混乱状态逐步实现系统统一的过程,两次全国工资改革,其中第一次按大区先后推行,期间对供给制也进行了调整,实行大包干、小包干,最终取消供给制,全部实行薪金制,之后1956年又在此基础上在全国推行第二次工资改革,建立了全国统一、规范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虽然历次工资改革调整在各地实施中所遇问题多种多样,但整体制度建设与推行基本一致,故此又具有很强的共性特征,通过一省一地工资福利制度的分析,以点带面,映射全局,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整个制度建设的梗概。然而,目前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店员等特殊群体工资福利问题,而地域性工资福利改革研究极少。比如河北省地处京畿之地,在国家各项制度的推行建设中,往往具有示范作用,其改革中各项措施的推行、所遇困境与应对、所取得经验与教训等都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此外,对比研究方法是史学研究较为常用方法之一,事物自身特质也总是在与其他事物的参照对比中才能得以显示出来。新中国初期国家历次工资改革在各地区推行中存在较强共通性,但也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以及不同行业群体之间如工资标准、工资增长指标分配等问题上的利益冲突,只有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阶层之间横向比较以及同一群体阶层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才能真实反映出制度变迁对社会民众的影响,从而反观制度本身,得出更全面的认识及客观的结论。

(五)研究方法单一,学科交叉研究不足

历史学的发展既源于内在的动力,又得益于学科之间的借鉴。工资福利制度与经济、政治、文化诸多领域密切关联,综合各方面考虑,才能真实勾勒出这一制度酝酿、推行、建立的全过程。特别是对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的研究尤应注意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一是工资福利问题与人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二是新中国初期仅短短数年内历经数次全国范围的制度改革与调整,所涉范围之广,所用时间之短,可谓一场改革风暴,而制度推行中国家与民众的互动亦尤为明显。故此,如社会学理论的借鉴,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就显得格外必要。然以往研究多从或历史学,或经济学单一视角出发,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成果极少,这就造成新中国工资制度史研究中缺乏理论深度,多侧重脉络梳理的弊端,限制了其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如国家上层如何将这一制度一步步推行并不断予以调整从而最终确立,而民众对国家制度的推行又有怎样的回应及其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与地位等问题,都缺乏深入探讨。故此,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工资福利制度的运行机制、发展演进进程、制度基础及模式选择以新的视角进行剖析和透视,才能多层面揭示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工资福利制度建立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推动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研究走向深入,需要着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资料建设,特别是采用高校与地方档案馆合作等多种方式,形成省、市、县多位一体的开发体系,若能将这批不涉密的档案成规模系统整理出版必将推动当代工资福利制度史研究的深入。与此同时加强民间文本资料的搜集整理,特别是口述史的抢救,因参与或目睹过新中国初期历史变迁的当事人或记忆衰退或一批批故去,如不加以抢救性搜集,若干年后某些历史阶段或事件恐将无口述史可作。

第二,加强区域工资福利制度改革比较研究,只有通过区域性工资福利制度研究的积累,以点及面,才能带动这一时期工资福利制度整体研究的深化。

第三,积极转换视角,进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如吸纳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史料的分析解读,既拓展了研究领域,又深化了史学研究。

第四,史学研究与现实问题互为表里,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改革与当今工资福利制度具有一脉相承性,特别是工资福利制度是当今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议题,也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焦点之一,故此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史学研究应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如改革中国家、地方与民众互动等诸问题的探讨,既可丰富这一时期工资福利制度的史学研究,亦对当今全面深化改革及民众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马涅维奇.苏联工业中的工资及其形式[M].中华全国总工会俄文翻译室,编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54.

[2]谢利越斯托夫.苏联电业的劳动工资计划[M].中央燃料工业部编译室,译.北京:燃料工业出版社,1951.

[3]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南局城工部.当前劳动工资问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4.

[4]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资部.加强工会工资工作[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5.

[5]庄启东,袁伦渠.新中国工资史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

[6]么树本.三十五年职工工资发展概述[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6.

[7]侯桂红.人民政府时期专区专署制度研究1949—1966年:以河北省为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8]方夕旺.建国初期供给制研究——以上海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为个案的考察(1949—1955)[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9]武力,温锐.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4):4-12.

[10]徐彬.1956年一级教授评定之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1]李燕.上海市公务人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1956年[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3]吴亦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