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内部审计研究3篇范文

企业内部审计研究3篇范文

时间:2022-05-06 11:11:56

企业内部审计研究3篇

第一篇

一、小微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动因分析

(一)弥补小微企业人力资源匮乏的缺陷相对于企业中的其他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较为独立的部门。小微企业资源有限,很难抽出多余的资金与精力建设内部审计部门,即便组建了内部审计部门,也往往是由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负责组建,虽然成立了名义上两个不同的部门,但仍然使用同一批人员,即所谓的“两块招牌、一班人马”。财务人员对自身实施的财务流程及做出的财务报表进行内部审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自我评价”风险,无法发挥内部审计的真正作用。小微企业审计专业人才的缺失更使内部审计的实施雪上加霜。小微企业实施内部审计外包策略正是恰当运用了资源匹配策略,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业务之中,对自身不擅长的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以获得注册会计师优质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在保证与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基础上,弥补小微企业自有资源短缺的漏洞,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价值。

(二)降低小微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成本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企业为集中优势资源、削减不必要的人员开支、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组织运行的经济高效,而将组织内部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人力资源职能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作为人力资源外包内容之一的内部审计外包通过以下途径降低了小微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成本:外包策略免除了小微企业建设内部审计部门的一系列支出,如内部审计人员招募费用、审计人员培训再教育费用、审计人员劳务工资费用、内部审计部门日常开支等。

(三)促进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作为一种评价、监督与控制手段,内部审计并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实施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科学性、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有效性、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性,以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小微企业在资源有限、能力不足的现实情况下采取内部审计外包策略,可以帮助企业从重复性、日常性的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企业价值链中真正能创造价值的战略环节,培养、保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专长,进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小微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策略选择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卡曼(A.K.Karman)于1966年首次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1976年,布兰查德(B1anchard)与赫塞(Hersey)在吸取了克瑞斯•阿吉里斯(ChrisArgyris)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之后,以四分图理论为基础,发展了生命周期理论,并首次描绘出了包括“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曲线,阐释了每个企业都要遵循的“由幼稚到成熟”、“从低级到高级”的生命发展规律。小微企业的发展周期也不例外,同样也会经历上述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业务的实践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形式。是否采取内部审计外包策略,采取何种形式的外包策略,这由企业的规模、所处的行业以及生命周期阶段所决定。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应依据自身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所具备的特点,对实施内部审计外包策略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全面的考虑,最终做出是否进行内部审计外包以及采取何种策略外包的战略决策,力图实现相同内部审计服务质量下的成本最小化,或者相同成本条件下的内部审计质量最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小微企业的增值。

(一)萌芽期小微企业的特点与内部审计外包策略选择处在萌芽期的小微企业为建设厂房、购置机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现金投入;此外,为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加大营销力度以开拓市场,大量的现金将流出企业。在该阶段,即便企业有经营现金流入,利润也常常为负。资产规模小,资源不丰富,人才较短缺,业务量较少,管理制度十分欠缺,治理机构极不完善,风险较高且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是该生命阶段小微企业的特点。初始投入的营运资本成为该阶段小微企业开展各种事务的主要依靠。与萌芽期小微企业相匹配的内部审计外包策略是“全部外包”。小微企业在萌芽时期业务量较少,内部审计业务执行的频率较低,因此,根据企业资源配置的需要与成本效益的原则,内部审计采取“全部外包”的策略不失为该阶段小微企业可以采取的最佳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可以将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源、能力集中于企业的核心业务,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以此推动企业实现在萌芽阶段的迅速发展,从而进入下一个阶段——成长阶段。此时的内部审计外包内容,主要涉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以及一些简单的财务审计等。

(二)成长期小微企业的特点与内部审计外包策略选择产品种类日益丰富,营业额急剧扩大,利润迅速上升,很快由负转正,并继续向上增加是处在成长期的小微企业的特点。在这一阶段,小微企业克服了萌芽阶段资金短缺的困难局面之后,产品逐渐得到了消费者的接受,企业日益获得市场认可,销售规模迅速攀升,较之萌芽阶段,企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小微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化,组织内部的分工日益精细化,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逐步体系化与规范化,一系列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已初步建立。但是由于毕竟只是小微企业,资金、资源、人才的匮乏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欠缺、产品档次较低、附加值不高,盈利能力不强、利润水平较低,加之销售渠道单一与运营成本持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生存的难度,使小微企业在成长期的发展速度并未如大中型企业一般迅速。与成长期小微企业相匹配的内部审计外包策略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内部审计”与“审计管理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具体侧重于采用哪种外包形式取决于小微企业的内部审计业务量与本身内部审计部门的能力。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笔者建议,在成长期的前期采取“合作内部审计”形式,后期采用“审计管理咨询”形式,理由如下:在小微企业最初进入成长期时,虽然内部审计业务的数量增加但并未达到频繁的程度,并且此时小微企业一般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内部审计人员,因此可以采取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合作的方式以提高审计服务的效果,使企业在节约审计人员工资费用与培训费用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审计服务质量。但应当指出的是,虽然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知识较扎实,但他们对企业采购、生产与销售的了解并不如内部审计人员深入,且企业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的现实需要,不会将一些企业内部的信息披露给外部会计师事务所,随着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状况将会更为明显。因此,小微企业在成长期的后期应将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工作效率,与之对应的,内部审计外包模式的选择上应选择审计管理咨询模式。

(三)成熟期小微企业的特点与内部审计外包策略选择步入成熟期的小微企业,销售量达到一定规模,销售利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企业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与知名度,即企业已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稳定的市场份额与销售利润使企业的现金流入不断增加、资本积累日益丰厚,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与组织结构也日趋合理化与科学化。销售额、利润率进入平稳阶段是企业在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企业为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必须对业务流程加以重组,以区别于竞争对手、维持与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小微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在经历了萌芽期与成长期的培养、学习与锻炼之后,不论内部审计专业知识还是职业技能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内部审计制度得到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部门也逐步完善。在该阶段可以将内部审计外包作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执行业务的补充,即采取一种“提供咨询建议”的模式,在保证小微企业灵活、全面地发挥内部审计职能的基础上,实现对组织战略与经营情况等的实时有效控制。小微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现实需求,以“企业价值增值”为根本目标,从企业外部聘请战略管理专家与业务重组专家,进行寻找企业“增值点”的内部审计服务。

(四)转型升级期小微企业的特点与内部审计外包策略选择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成熟期的下一阶段即为衰退期,当小微企业进入这一阶段时,将会面临着转型升级与衰退消亡的选择,小微企业要么转变经营方式与发展战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要么就放手让企业继续衰退消亡直至退出市场。内部审计外包策略的选择由内部审计外包需求所决定,由于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期与成熟期的内部审计外包需求相类似,因此同样可采用“提供咨询建议”的外包模式。绝大多数处在该阶段的小微企业所有者与管理人员不可能任由本企业慢慢走向消亡,必将对经营方式与组织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积极寻求战略突破来改变企业日益衰亡的局面。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重点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状况以及经营、财务状况进行内部监督,因此对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最为了解。在该阶段,探寻企业资源利用率降低的原因及对策成为小微企业内部审计的重中之重,与之对应,审计部门外包策略的重点是“风险控制、获得资源”,采取从企业外部聘请风险管理专家与资源配置管理专家的做法,以服务于企业的改革战略决策,从而使企业发现新的创新点,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更加适应于社会与市场的要求。

三、结语

总之,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小微企业在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升级期这四个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与不同的内部审计外包需求。由此决定了小微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内部审计外包策略:在萌芽期应采取“全部外包”策略,在成长期采取“合作内部审计”与“审计管理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在成熟期与转型升级期均采取“提供咨询建议”的模式,但咨询内容的重点并不同。不同小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命周期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内部审计外包模式,以此促进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作者:郑斌斌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自2002年全面展开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来,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审计信息化工作是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创新审计方式为核心,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质量为重点,充分发挥了监督、服务的职能。石油销售企业已上线运用的系统主要有审计数据仓库系统、审计管理系统及ERP审计系统。初步实现了对数据信息实现多维分析和深度挖掘以及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动态监控和全面分析,全面实现了审计项目信息的实时管理和控制,审计作业得到有效规范统一,审计成果统计及典型性问题分析更加快捷准确,审计项目实时上线率达到100%,充分发挥了审计信息系统资源优势,切实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促进了审计成果的应用。另外,在制度建设方面,制定和完善了《审计管理系统管理办法》和《审计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等有关审计管理系统运行、辅助审计软件应用、信息系统审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保障了审计信息平台的有序建设、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行,明确了质量责任。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套合理科学的制度作为支撑,同时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审计信息化的制度流程还需进一步健全。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有的手工审计标准和准则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用以约束和规范审计工作的配套制度又尚处于探索阶段,审计人员工作开展时缺乏相应完善的细则和内控流程指导,由此可能带来新的审计风险。

2.审计工作中计算机辅助功能挖掘应用不够。信息化管理必然带来企业经营、交易及财务数据的海量增加,在符合集团公司“三控制一规范”的要求下,要想利用现有审计力量开展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切实发挥审计部门自上而下的监督职能,就必须充分挖掘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的应用。基于抽样技术的审计结论已逐渐缺乏实用性,而使用审计软件进行实质性测试以提供100%保证,或找出错误和舞弊行为大大增加了审计结论的可信度,同时,全面的数据分析为管理层决策能够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3.ERP环境下的审计在线运用有待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由单纯的查纠防弊辅助性角色转型为全面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事前、事中及事后审计的相结合。ERP系统针对整个企业经营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大方面重要经营数据,提供了丰富的查询、数据分析等功能,对审计人员即时分析大量数据、在线监控提供了可能。当前销售企业尚处于ERP审计系统试点阶段,适时在线审计运用还比较欠缺,但必将成为下一步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

4.审计人员的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审计信息化的要求。信息化环境下,日常业务处理过程包括了人员手工处理、计算机系统处理、人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处理,风险控制的重点和环节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审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审计人员不仅要加强财务及审计专业素质的培养,还应具备熟练操作运用审计系统、业务系统及计算辅助工具的能力。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准确发现审计线索,完整收集审计证据,更好的完成审计任务。当前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素质与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短缺,尚不能完全适应审计信息化的要求。

二、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应对措施

1.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一是在现有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与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相适应的管理细则,用以指导和规范审计程序和作业标准。二是坚持在与审计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化要求的业务操作流程,细化信息化技术的审计过程、审计方法以及证据收集等操作流程,形成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化控制体系,降低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风险。

2.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以提高审计效率。审计项目开展过程中,应积极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实现对大量审计数据信息的自动识别、检查、计算及分析复核功能,筛选出审计重点,发现问题线索,帮助提高审计效率。为保证审计结论的完整有效性,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应用系统后台数据库的整体情况,各数据库的关联情况、各数据库中表结构以及表之间的从属关系,准确的确定从哪些数据库中采集审计所需要的数据;二是确定所需数据格式、获取所需数据的最佳方法、途径等,以免造成数据获取方式不合理,数据格式不可用等,从而影响数据的采集转换。三是对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合理的验证;四是根据制度法规、业务和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或审计经验等,明确审计思路,建立审计分析模型,发现审计线索,查阅相关纸质资料或进行延伸调查验证结果,最后得出审计结论。

3.积极探索ERP环境下适时在线审计应用方法。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数据的“三流合一”。ERP审计信息系统则是在此基础上为内部审计搭建了一个完整的数据信息平台,审计人员可以利用该系统所提供的各种功能与服务实时获取动态账务信息和其他经营信息,通过对定期获取的财务资产、计划、生产统计等企业重要生产经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审计疑点和问题线索。在此基础上,有目标、有重点地进驻现场进行审计查证与核实,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的日常动态监控。

4.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胜任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对审计人员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内部审计系统应用及管理、内部审计软件开发及维护等方面的培训,用计算机审计骨干人才带动审计人员计算机及系统操作普及学习,力求打造一支素质较高、梯次健全、适应信息化建设环境下审计工作要求的人才队伍。二是在培训中注重将计算机业务系统知识与审计业务有效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方式切实提升各级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水平,真正体会到信息化技术对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结论

内部审计工作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这是审计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下一步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必将对审计工作的方式、程序、质量和管理,乃至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自身素质带来深刻的影响。尽管当前石油销售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在坚持与审计实践工作相结合的基础上,完善信息化审计制度流程,以风险控制为导向创新审计技术和审计模式,引进培养一批复合型审计人才,才能不断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步伐,通过运用高质量的审计成果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使石油销售企业向国际一流油品供应商快速发展。

作者:范成华曾晖单位: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

第三篇

一、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职能

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职能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同时也是内部审计工作改革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落实的方面。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及检查监督制度,重点在细节管理及规范执行方面进行检查监督,及时纠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违规违章或管理松弛等问题。此外,还应该细化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任务及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以内部审计工作来提高企业各个部门履行职能的效率及效果。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拓展面临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工作任务不明确目前,部分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对内部审计工作涵盖的范围及工作重点不明确,存在着内部审计不全面及工作开展目标分散的问题,造成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严重弱化。

(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不足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足够的权限,这就造成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无法对其他经营管理部门形成制约,同时也影响了企业获取的审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三)内部审计报告利用不足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编制质量不高,甚至没有明确的内部审计决定,没有对企业经营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审计意见,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得不到彻底的贯彻实施。

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拓展的实施策略

为了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各项拓展职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在内部审计工作管理上应该不断地创新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及内部审计成果应用为重点,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化的作用。具体的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及重点只有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及重点,才能科学合理地配置企业内部审计资源,在确保内部审计重点工作得以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企业内部审计范围主要包括对企业年度财务计划及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审计、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审计、财经法规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税务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审计及财务风险预警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等内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为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计划及程序,准确地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给予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足够的权限为了保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各项职能的发挥,必须进一步的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机构的管理权限。首先,应该确保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能够召集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内部审计工作会议,可以要求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及时报送管理计划或财务报表等资料。其次,应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机构对企业重大决策的可行性论证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事前审计,以降低决策风险。最后,内部审计工作机构应该有权力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员提出处理处罚建议并及时参与到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及修订活动中。

(三)进一步优化企业内部审计程序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按照一般审计项目或突击审计项目的性质,决定是否下达审计通知书。结合审计需要及内部审计资源情况,制订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方案。内部审计工作方案应该涵盖审计项目名称、审计范围、审计工作重点、审计方式、审计人员分工及审计的时间等内容。之后由内部审计人员全面收集整理审计相关资料,采取审核、观察、询问、函证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真实可靠的审计证据,经过评价分析之后得出内部审计结论及审计建议。

(四)提高内部审计报告的利用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机构在内部审计工作结束后应该及时出具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应该包括企业及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结论及审计决定或审计建议等内容。内部审计报告编制完成后,应该经过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批准,同时经过企业的分管或主管领导决定之后,正式下达企业的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书。为了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报告的利用效率,对于企业主管负责人签署的审计报告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纠正落实,同时对内部审计报告的执行结果进行检查。对于重要的审计项目,应该坚持后续审计,以督促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及时执行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决定。

四、结语

内部审计工作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确保企业经营管理体系高效运转、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保障。企业应该按照新时期企业发展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将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及管理审计向风险性审计、服务性审计及主动审计方向发展,实现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延伸与拓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管理活动的改进与完善作用,发挥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琼单位: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被举报文档标题:企业内部审计研究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jlw/lbsjlw/64349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