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体会范文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体会范文

时间:2022-06-21 11:09:26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体会

【摘要】

财务会计人员对社会的重要性,使得会计基础这门课逐渐成为各高校商科专业的必修课,如何促使非会计专业学生发自内心去接受这样一门难度较高课程的学习,掌握主要的实用性会计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这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一轮授课任务结束后,通过反馈总结经验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会计基础;非会计专业;教学体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与时俱进的同时基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会计基础知识要求经济学类、商科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因此《会计基础》是高职院校商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2015年下学期,笔者担任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教学任务。该专业同学存在两个特点:一是客观方面,本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即毕业前最后一学期在校上课,学程8周、64学时,对照一下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学习现状,深感本课程具有知识密度大、学习强度大、理解难度大的特点;二是主观方面,由于不是专业课,学生重视程度不高,而且会计基础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整体也略显枯燥,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前择业,所以学生心理上会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排斥性。针对这两个特点,以及8周的教学实践,我得出以下体会:

一、明确学习《会计基础》课程的目的,找到学生兴趣契合点,激发学习积极性

在第一次上课时,首先要让所有同学知道,为什么自己不是会计专业却要学习这门课程。首先,《会计基础》通俗、全面地阐述了有关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系统、详实地反映了实际会计工作中的业务操作过程。会计基础课程其实是商科学员入职从业的“敲门金砖”。所以,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从业人员,首先就得从读懂、读通这门基础课程做起,把这块“金砖”捂热,“学”为己用。为了避免晦涩的讲授方式,我首先从会计的渊源讲起。为什么会(kuai)计不读成会(hui)计?“会计”一词与历史上一件大事有关。相传当年大禹治水取得开天辟地的业绩,为了济公封爵开好一个全国性的表彰会,大于万年在浙江绍兴的茅山汇总稽核各诸侯的功德业绩。会议结束后大禹就离世了,葬于茅山。这件历史性大事被称为“会(kuai)稽”,茅山也因此改名为会稽山。故因此有了会(kuai)计一词。由一则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使学生对会计有了概念和认识,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便于记忆理论性强的知识点。

二、专业术语通俗解释,善于利用案例教学

在《会计基础》中,许多向会计要素、会计目标、会计对象这样的名词抽象难懂,尤其是非会计专业的同学,平时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了。对于这个问题就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从身边最直观的场景入手,理解起来就十分容易了。例如,权责发生制,是指以经济的权益和责任的发生,即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收付实现制,是指以实收实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两者直接的区别其实概念中已指出本身的含义刚接触的同学觉得是以词解词,还是不明白,这时就需要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如,销售一批货物,约定30天之后收款。权责发生制指得就是在货物送货后就实现了收入,而收付实现制则要在30天实际收到货款的时候才确认为收入。与此同时,要注重课堂气氛,让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能良好的互动,就需要借助相关新闻、实际案例,让大家自由讨论,但陈述观点时必须有理有据。可以将学生分组,老师将案例给出,例如,“XX开了一家小超市,自家需要的生活用品都是直接从店里拿,从来不记账,因为觉得都是自己的东西,可是税务稽查人员在检查中却指出他有偷税漏税的嫌疑,那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同学会根据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并通过翻阅教科书、上网查资料等方式寻找有力论据,最后每组推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这种方法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配合度高,知识点理解起来也容易许多。

三、注重课程内容编排,及时巩固知识点

由于本课程学程短、周学时多,几乎每天都有新课内容,这样一来就导致教学强度过大,如不及时巩固知识点,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跟不上进度。因此,每星期讲解一个章节的内容,星期一至星期四分别讲授每节的新知识点,星期五集中对本星期的内容进行汇总,并以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哪一部分是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掌握的,原因又出在哪儿,并及时解决。每节课在讲完内容之后也要做相应的习题,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对于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者易出错的知识点要进行专题讲解,使学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差旅费”这个概念在会计中因时间和状态的不同,所用的会计科目也不同。“差旅费”可以分为出差之前向财务部门预借费用和出差回来之后报销差旅费,那么前者借方应记“其他应收款”,后者借方应记“管理费用”,同时“差旅费”还具有报销时所用差旅费有剩余、刚好与预借数额一致和花费超支三种状态。像这种比较具有代表性、使用起来概念容易混淆的内容需要进行专题讲解,便于记忆,巩固知识点。

以上三点是我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这门课程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总之,高职教育着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媒介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让学生眼界开阔,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的领域,要做到使学生对整个商科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都有所涉略,所以这也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科学有效的安排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1]王芳.《通识教育背景下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1期.

[2]张媛儒.《浅谈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第17期.

作者:徐宇卉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体会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