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教育统计信息化问题及策略范文

大学教育统计信息化问题及策略范文

时间:2022-08-20 09:38:57

大学教育统计信息化问题及策略

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是指围绕高校教育统计核心业务,实现教育统计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管理、和使用全过程的信息化,开发、利用统计分析、评价、预测系统,实现对高校教育统计信息的深层开发和利用,提高统计信息的深加工和社会化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应用,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也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纯手工形式到80年代中期教育统计工作软件的开发使用;从80年代初期高校教育统计工作人员无计算机到目前人手一台机器,都是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发展的见证。我们在看到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目前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存在的一些不足。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统计工作经验,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目前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形式的实质性改变,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流程大体上是这样的:每年高校综合统计工作人员参加由省信息中心组织的报表布置会,综合统计人员接受任务后将统计报表按部门进行分解并向学校的各相关部门布置任务。由各相关部门采集数据并向综合统计人员报送数据,综合统计人员审核数据的合理性(如发现问题,由各部门人员重新收集数据)。综合统计人员在纸介质上填平数据,将数据逐一录入JYSY统计软件并利用程序进行最终校验,最后审核无误后经校领导审核签字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省信息中心。从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流程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手段已做到人机结合,但统计工作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为主,统计人员深入到基层部门收集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单机录入,再进行数据处理。对计算机的应用也只停留在利用现成软件来完成数据汇总、计算和报表生成任务,很少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得统计资源很难在各部门之间实现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统计效率不高,反应欠灵敏,信息可利用范围和程度低;各种统计信息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信息的利用停留在初级层次,整个统计业务流程没有通畅的信息流。

(二)统计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1、高校统计软件多而乱,统计人员负担重。伴随着统计信息化的发展,高校的各主管部门分别开发和建成自己的数据库系统和系统软件,从而使高校统计软件多和乱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高校各部门每年向各主管部门上报的统计软件有: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统计软件、全国教育经费统计软件、普通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情况统计软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情况统计软件、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软件、财务供养情况统计软件、人才资源和工资统计软件;需要经常维护的数据库是工资数据库。由于各个部门彼此之间互不联系,统计软件的开发是建立在本部门的专业和需要的基础上,因此这些软件系统没有统一的应用平台和标准,不能达到数据和资源的共享,既造成资金浪费,又造成了基层统计软件的泛滥,加重了基层统计人员的负担,同时又扰乱了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统计软件使用缺乏远景规划。由于缺乏远景规划,高校统计软件在使用时间不长就被无缘无故搁置一旁的事情时有发生。比如,2000年辽宁省各大高校相继上了一套GPMS软件,这套软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每个职工的基本信息和其它相关信息,如果把这个数据库维护好了,那么人事报表、工资报表、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的教职工情况的报表、财务供养情况表等都会在数据库中自动生成,而且数据库的使用非常简单、方便。当然为了建成这个数据库,基层学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学校花了2000多元购买这套软件的使用;其次统计人员深入调查每个职工的基本信息并一一对照档案核对信息;再次录入这些信息,这是花费大量时间的(当时我院是300人左右,3个人天天专职录入信息,一共录了7天,这还不包括以后查找录入错误的时间)。试想一下,若学校的规模是3000人左右,光录入信息这一块得花费多大的人力和物力啊!可是令人不解的是花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的软件在仅仅使用了3年左右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无人问津了。

3、统计队伍运用信息化工具水平较低。统计信息化的发展,对新时代统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近年来,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了对统计人员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办公自动化方面技术的培训,虽然统计队伍计算机知识和运用水平有了提高,但整体上看,仍然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提高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全面、正确认识统计信息化工作

统计信息化不仅仅是以减轻统计工作劳动强度为目的的统计信息化系统和工程建设,而是要建设体系完整的统计业务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全面地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统计信息。该系统应具有三大功能:

1、教育统计信息收集及传输自动化。由统计人员深入到各部门采集数据的方式改为统计人员在校园网上收集信息。

2、教育统计信息审核及汇总自动化。统计人员在计算机上能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复核,严格把关,保证进入系统后的大量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而后自动汇总,生成各种统计报表,从而使信息处理过程更加方便、简单和规范。

3、教育统计信息分析和预测决策自动化。保证在信息收集完整的前提下能自动提供分析报告。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统计信息化水平还很低,我们应加快统计信息化进程。

(二)统筹规划统计信息化建设

1、建立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统一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工作。针对以上高校涉及的上级主管部门多、高校的统计软件多而乱、高校统计人员统计任务繁重,各级教育部门应建立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统一负责高校的统计工作任务。各级主管部门将它的统计任务交给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由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统筹规划教育统计工作,避免出现统计工作没有规划,今天这个部门要统计表,明天那个部门要统计表的现象发生。高校将不接受其它各上级主管部门的统计任务。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的职能有四点:综合、协调、统一和规划。综合是指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将高校目前所执行的所有统计工作任务进行检查,将各种报表中重复的指标合并,不合时宜的指标删掉,反映新情况的指标补充上;协调是指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协调各主管部门和高校的统计工作任务及各主管部门和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的关系;统一是指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组织各个主管部门编写各自的指标解释,统一指标口径,这样就可以做到同一指标在不同报表中具有相同的解释,避免出现混乱的局面;规划是指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对统计信息化建设所作的安排,多长时间内建成数据库;多长时间内统计人员计算机达到相应的水平、多长时间完成统计信息化建设。

2、建立高校的基本状况统计信息数据库。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的领导下,建立起高校的基本状况统计信息数据库是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针对现行的统计报表种类,将数据库种类的收集分为人(教职工、学生)、财、物三大类,建立数据库时应尽量使指标细化,归纳出指标体系可由哪些最基本而又实实在在的信息组成。比如:“教职工”这一块在建立数据库时,需采集教职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评定时间、职称聘任时间、职务、最初年历、最后学历、学位情况、所从事专业、人员属性(教师、教辅、行政、工人)、是否科研人员、是否党员情况、是否硕导、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等这些最基础的信息,库里有了这些信息之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的高基31-40表、人事年报、科技人员情况统计报表、工资年报所需信息就可直接从库中提取,从而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失误,也节约了劳动力。总之,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为信息需求者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实时的数据来源。当然了,建立这个庞大的数据库系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召集专家和基层统计人员一同筛选出最基本的指标并编成一个数据库软件,随后就是基层统计人员大量收集资料并录入数据建立完整的数据库过程。而实际上,建库过程是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的,短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月,长的时间可以是一年。而维护数据库的过程是没有时限的,它需要统计人员时时关注学校各方面的信息,始终保持数据库信息的最新性。

3、加强统计信息化教育,提高人员素质。教育统计信息资源是教育发展的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开发利用教育统计信息资源,搞好统计信息化建设,关健是要有一支人员精干、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因此要努力提高统计干部队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注重加大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学习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知识,提高统计人员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使其能够在网上查找信息,网上进行数据处理,熟练使用统计应用软件。教育统计信息化是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虽然我们起步晚、底子薄、目前问题很多,但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加紧建设,我们就可以后来居上,把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推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使我国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又上一新台阶。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教育统计信息化问题及策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jlw/jytjlw/60940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