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体育教育杂志范文

体育教育杂志范文

体育教育杂志

体育教育杂志范文第1篇

1.论文选题要有精品意识

论文的题目是由内容决定的,题目是论文的“眼睛”,透过它能让人凝视到文章的中心,揭示文章的主题,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论文通过题目传神韵、显精神、见水平。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使读者看到了论文题目,就立即知道论文的特定内容是什么。力求简括、高度浓缩。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较长,可加副标题。论文题目写在页首,通栏居中横写,上下各空一行。要注意:论文题目中间可加标点(或以一空格代标点),题目末尾不加标点,题目较长转行时,不要把一个完整的词分割开,力求整体美,和谐美、对称美。主题是作者对材料意义的一种判断,也是作者通过材料要表达的认识和对论文中所提出问题的总评价。它是论文的灵魂。主题确定了,文章的内容就要紧扣主题,突出主题,服务主题。主题确定以后定题名。

选题总的原则:新颖、醒目、准确、简明扼要、短小精悍,增强题目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可读性,让编辑和读者眼前一亮、怦然心动,吸引编辑、读者很想读下去。

2.全文整体构思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构思一个总体规划或叫框架,具体操作就是列论文提纲。教育论文的结构等同语文中议论文的结构,有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四种。最常见、最常用的是并列式。一篇文章,要想吸引编辑、读者的眼球,除了题目吸引人外,全文的内容写的水平如何也是相当重要的。内容的每一个分论点下的阐述,也要写出新意,写出可操作性、实效性。要举一些例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具有可读性。纯理论的东西,给人的感觉脱离一线实践,纸上谈兵。在准备好充分的材料,拟定好论文提纲的基础上,便可按论文格式和写作要求撰写初稿。高质量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矮子看戏曾何见,都是听人说短长”,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无论如何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体育教育杂志范文第2篇

1.忙里偷闲,苦中寻乐

要知道,苦和乐是推动人前进的两只轮子。当一篇论文完稿后,享受到的是创造之乐、成功之乐。在这种神圣的精神追求中,我们更能体味到人生的价值,又何乐而不为呢?

2.加强学习,重视积累

文笔优美、句式整齐、结构严谨、见解独特的妙文佳作是靠不断地学习学出来的,是靠不停地练笔练出来的。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同样要靠平时悄声无息、天长日久的学习和积累。

3.调整心态,树立自信

写作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积极的思维,更需要积极的心态。广大中青年教师应挖掘自己的潜力,要看到许多有利条件。现在报刊杂志种类多,稿件需求量大,各种论文评比活动也很频繁,因此的机会也就多了。当然,重在实践,贵在参与,教育并非写论文的惟一目的。

体育教育杂志范文第3篇

“体育法学”作为一专门分支学科的产生

进入21世纪后,体育法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标志是大量体育法教材和杂志的出现,标志着体育法学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学分支学科,但关注的问题仍然以国内体育法律问题为主。在这个时期,代表体育法发展的首要刊物当属《娱乐与体育法杂志》(EntertainmentandSportsLawJournal),这是由英国沃威克大学(theUniversityofWarwick)电子法律期刊工程所出版的一份网上杂志,它发表较长的文章,审稿期较短,主要围绕立法的发展、判例法评论和书评等。2002年,该杂志开始出版复印本,刊物名称也改为《娱乐法》(EntertainmentLaw)。然而,到2005年又改为电子版形式,名称中又包括了体育。这一演变也同时见证了体育法形成时期这一法律部门往往受到诸多社会领域的影响,因为体育常常涉及文化、媒体、娱乐等活动,这一时期的体育法好象血统并不纯正似的,但杂志的内容又无疑以体育为主,同时贯穿了强烈的娱乐法方面的因素。《娱乐和体育法杂志》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主要关注的是体育法学和立法的最新发展。稿件的主体部分是体育法问题的研究,也有与该杂志的其他主题相交叉的问题,如体育媒体、重大赛事的票务、赛事安全管理、足球流氓等问题的法律规制等。上述特点也反映在了英国的体育法教科书中。西蒙•加德纳(SimonGardiner)等人所著的《体育法》教材已经出版到第4版,它的每次修订实质上都反映了当时体育领域新出现的法律问题[3]。由贝洛夫(MichaelBeloff)等人编著的《体育法》教科书1999年首次出版,很快就出了第2版,这些教材都反映了这一学科所具有的多面性,其内容通常反映的是“体育与法律”的问题[4]。马克•詹姆斯(MarkJames)的《体育法》也类似,内容很庞杂,让人眼花缭乱,但它与加德纳的教材并驾齐驱,成为体育法学生竞相选择的教材[5]。杰克•安德森(JackAnderson)的《当代体育法》这本书,内容比那些教材的内容少很多,没有过多地论述体育与社会、体育与商业、体育与媒体、体育与政治等与体育相关的法律问题,真正地体现了“体育法”的内容,如什么是体育法、挑战体育管理机构的决定、体育仲裁与ADR、体育中的反兴奋剂立法、体育中的暴力犯罪、体育中的民事责任、体育雇佣合同、体育法发展的未来等,可以说这是对体育法最具分析性的教材,其第四部分反兴奋剂规制的分析甚至运用了哲学分析和经济分析[6]。亚当•路易斯(AdamLewis)和乔纳森•泰勒(JonathanTaylor)合著的《体育:法律与实践》一书则综合了“体育法”和“体育与法律”两个方面的观点[7]。尽管这可能并不明智,缺乏其他作品那样的分析力,但这一作品至少为这一领域从事理论和实务的人士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和资料。当然,这些广泛谈到的作品并不是全部,还有很多涉及其他题材,如体育商业化、体育中的人身伤害以及体育中的安全和风险管理等法律问题的著作[8]。综合这一时期的体育法学研究可以看出,研究的重点仍然是体育与法律的问题,真正关注体育内部本身的法律的作品并不多,但众多体育法著作和杂志的问世则标志着体育法这一学科已经确立了其自身的稳固地位,已经被公认为构成了一个法学学科的分支部门。

体育法的国际化:欧盟法成为体育法国际化发展的推动力

在欧洲,几乎没有人怀疑体育法在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中欧盟法成为重要的推动力。这其中1996年欧洲法院作出的博斯曼案(JeanMarcBosmanvURBSF)判决作用尤其突出,应当说,这一判决对体育的法治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有效地激发了欧盟法对体育的持续规制。在博斯曼案判决中,欧洲法院宣布限制职业足球运动员在合同期满后在俱乐部之间自由转会的规则违法,并宣布任何限制俱乐部中欧盟成员国的外籍运动员的数量都是违法的,因为它限制了欧盟成员国国民的自由权利。斯曼案的判决一方面引发了大量体育案件的诉讼,另一方面,判决还激发了欧盟理事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介入体育经济事务,尤其是强化了欧盟反不正当竞争机构的权力。2009年11月,欧盟还根据《里斯本条约》在《欧盟运行条约》中插入了第165条,拥有了专门但却富于弹性的干预体育的权力。博斯曼判决被认为是体育史上法律介入体育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例,它带来了体育管理上的惊人变化,其持续性影响成为体育法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催化剂。案件裁判后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体育法研究的主题,例如欧盟法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介入体育联合会(在博斯曼案中就是比利时足联和欧洲足联)的自治?哪些方面需要欧盟法特别对待?体育社会是否具有自身治理的特殊性?这些问题激起了来自欧盟内外的理论家和实务工作者的兴趣,由此也吸引了诸多杂志和著作围绕这些课题展开研究,引发了人们对国际体育法的兴趣。一个重要例证就是《国际体育法杂志》(InternationalSportsLawJournal)的产生。它由位于荷兰海牙的阿瑟体育研究院创办。该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社论、评论、最新消息以及与体育有关的重要法律文件等。该杂志虽然冠以“国际”之名,但实际上从其内容看仍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大量稿件围绕欧盟的体育法制,或者是欧盟各个成员国的体育法律制度。当然这并非说欧洲体育法不具有国际性,实际上,欧盟及其法律体系对于体育的影响本身就已经超越了它的地理边界。比如国际足联所制定的规则,如《运动员地位及转会条例》就受到了欧盟法的塑造和影响,同时这一条例的影响又超越了欧洲地区。欧盟法与体育自我规制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国际体育法杂志》探讨的主题。该杂志吸引了整个欧洲顶级体育法学者的稿件,同时也与法律实务工作者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使得该杂志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当然,除了以欧洲为研究中心外,《国际体育法杂志》也涉及了欧洲以外地区的体育法问题。在这方面,它常常对不同地区的不同体育法道路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比较研究。可以说,无论是从体育法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是从其教育意义上,《国际体育法杂志》在问题的深度、广度和质量上在体育期刊中名列前茅。

追寻自我:全球和国际体育法的发展对体育法学的影响

如果说欧盟法是体育法学科发展的助推器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体育法正在真正步入国际化,并追寻自我回归的阶段。真正影响国际体育法发展的主要刺激因素当属国际体育仲裁院(CAS)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建立。前者是独立于任何机构、通过仲裁或调解方式提供体育争端解决服务的国际机构,它使体育争端的解决真正实现了国际化,并被业界称为“体育界的最高法院”。后者是一个协调反兴奋剂立法及其执行的机构。这两个机构所创造的判例和规则与各体育联合会自己的规则和条例一道,尤其包括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宪章》等,正在对被西方学者名之为“lexsportiva”的东西产生重大影响。对于“lexsportiva”的内涵,国际社会还存在争论,但支持“lexsportiva”存在的学者都认为这是一个体育机制特有的法律体系,是体育界通过其交往活动自主创造的规则体系,它独立于各国国内法,也不同于国家参与制定的国际条约,它超越了传统的“体育与法律”,是体育社会特有的自治的“体育法”。一些学者因此将其与中世纪形成的商人习惯法(lexmercatoria)相媲美[9]。在lexsportiva的创立中,CAS的判例被认为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对于CAS及其裁决的研究日益兴盛。就学术期刊来说,《特威特&麦克斯维尔国际体育法评论》(Sweet&MaxwellInternationalSportsLawReview)在这方面就最具代表性。该杂志的主编MichaelBeloffQC本身就是著名的CAS仲裁员,也是英国法中最受尊敬的体育法律师之一,又是英国体育法协会的主席。该杂志独特之处是关注案例评释;学术论文和分析文章则较少关注体育管理机构的内部规制过程,更多关注的是CAS裁决的案例报告、国内体育仲裁机构的裁决。这对体育律师们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它突出强调和研究他们所遇到的纠纷的法律解决,为未来铺平体育诉讼和仲裁的道路。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杂志是《Pandektis国际体育法评论》,它是由国际体育法协会主办的杂志。这是个更多聚焦于国际体育法和比较法研究的刊物,包括学术论文、评论和案例评释和评论等。该杂志稿源来自世界各个法域,也关注CAS的判例和运行。在美国,研究国际体育法问题的杂志也日益增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奎特体育法评论》(MarquetteSportsLawReview),它由马奎特大学法学院的国家体育法研究所创办。虽然其主要导向是美国体育法研究,但该杂志同时也发表高质量的分析国际体育法问题的文章,特别是关于CAS运作以及受到CAS影响的法律原则。推动国际和全球体育法发展的另一动力来自CAS的裁决报告。虽然传统上仲裁程序强调保密性,然而,随着仲裁的发展,在没有充分理由保护隐私或秘密的情况下国际商事仲裁裁决越来越公开,CAS的裁决也是如此。CAS早期的仲裁裁决编辑出版了三卷,由CAS秘书长MathieuReeb编辑。另外,从最近的CAS网站上可以看到,CAS不仅加大了公开其历史裁决的力度,当代新的裁判也不断。大量体育仲裁裁决的公开,使仲裁判例成为体育律师们越来越重要的渊源。另一方面,CAS的管辖不仅削减了国内法院体育案件的数量,而且国内法院判决的重要性也在下降。

欧美体育法学发展的特点

从上述欧美体育法学发展的简要历程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法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国内体育法到国际体育法、从“体育与法律”到“体育法学”的学科分化、独立的过程。但对于这些阶段转化的具体时间则很难给出明确的界定,我们只能以某些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如著名判例、重大国际体育机构的建立所产生的特殊影响等作为分期的标志,当然,这种划分也并不意味着在后一阶段中不再有前一阶段的特征,也不意味着在前阶段中没有蕴含后一阶段的因素,也就是说,这种划分是相对而言的。但无论如何划分欧美体育法的发展阶段,欧美体育法学的发展至少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

1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管理体制决定着体育法学的发展

先有发达的体育事业才有发达的体育法学,这是毫无疑问的。体育法学研究发端于欧洲首先是由于欧洲各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譬如,欧洲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使足球运动员与欧洲各足球俱乐部的关系冲突首先走向前台;而美国职业和业余体育运动的分野也催生了《特德•史蒂文斯奥林匹克和业余体育法》。体育管理体制对体育法学的影响也可以从欧盟法对欧洲体育法学的影响上得到明显见证。在博斯曼判决之前,体育管理和法制似乎是欧盟各国自家的事情,而在国内,体育管理也基本上是各体育组织自己的游戏,人们关心体育中的法律问题,也只不过是关心传统法律部门,如刑法、侵权法、知识产权法、社团法等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适用。对于体育法自身的属性、体育活动自身规律对于法律规制的特殊要求缺乏独立的思考,而博斯曼案件改变了这一切,它让人们重新思考体育与法律的关系,法治体育与体育自治之间的边界,而这才从实质上开始启发了人们对真正独立的“体育法学”的思考。而CAS和WADA体制的创立,则为独立的体育法学的产生提供了实践基础,人们开始关注CAS在创立全球体育法(lexsportiva)中的作用,而WADA所创立的规则也成为国际官方组织,即联合国制定反兴奋剂公约的基础。

2体育法学的繁荣需要一批衷情于体育法律问题研究的学者群体和研究机构

从欧美体育法学的发展不难看出,体育法学的繁荣离不开一大批体育法学者的共同努力,这些学者不管出身于何种学术背景,但他们一旦选择了这一领域,则坚持不懈,无怨无悔。他们能紧跟国际体育运动发展的大势,研究视野十分开阔,从国内体育到国际体育,由体育到体育内部,从体育法制到体育治理,纵横捭阖,无所不及。他们依托各自所在单位的体育法研究机构、国家和国际体育协会创办了众多学术刊物,成为吸引学者和实务界投身体育法研究的重要平台,体育期刊和体育学术机构的纷纷创办也成为体育法学繁荣的重要标志。

3体育法学研究离不开体育律师等实务工作者的支持和参与

体育法的产生首先来自体育运动中产生的法律问题,而这些法律问题实际上不是首先诉诸法院、诉诸仲裁机构、诉诸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们,而首先直面它们的是运动员以及体育俱乐部的律师们。因此,律师不应仅仅成为单纯的法律事务处理者,也应当成为体育法学研究的重要参与者。从欧美体育杂志的内容看,大量新类型体育法律问题的分析、案例评论来自体育律师们。有些刊物,如《体育律师评论》就是由美国杜兰大学学生编辑而由美国体育律师协会(SLA)发行的杂志。

欧美体育法学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对比欧美体育法学发展的上述几个显著特征,我国的体育法学研究存在严重不足,亟需各界共同努力加以克服。

1法学界需转变对体育法学的冷漠态度,积极投身体育法学研究

我国的体育法学研究最初是由一部分有远见卓识的体育院校的学者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旗帜下开始起步的,法学院系基本游离于其外,直到武汉大学于2007年设立体育法博士招生方向才有所改观,而这比上海体育学院2002年招收第一届博士生晚了5年。此后,来自体育界和来自法学界的研究人员不平衡的状况虽有所改观,但从近年参加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的人员构成看,来自体育院系的学者仍然占明显优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由于体育法教学和研究在法学院系被忽视,甚至体育法学研究被视为“另类”,其研究成果在“法学圈”内往往得不到承认,这使得有法学背景的研究者后劲乏力,他们往往缺乏献身于体育法研究的热情,有些人甚至产生了回归法学本体之意。应当承认,法学背景的研究者如果不能积极投身体育法学的研究,将会严重制约体育法学的发展,因为体育法学从性质上说首先是法学而不是体育学,它需要法学理论的武装和深化。但另一方面,没有体育学学者的参与,亦难洞见体育法学不同于其他部门法学之本质,真正独立的法学分支学科亦难确立。

2中国体育法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体育管理机制的转换

虽然1995年《体育法》的颁布、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体育法学研究,但总体而言,我国高度行政色彩的体育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法学研究的繁荣。体育法学研究的组织和领导目前仍由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与欧美国家的民间主导形成鲜明对照,我国体育法研究的民间平台明显不足。在这种体制下,中国体育法学更容易被法学界理解为“体育行政法”或者“体育法规注释学”,而难有“体育法学”本身的独立地位。因此,西方学者提出的“lexsportive”要在中国语境下获得承认相对较难。

体育教育杂志范文第4篇

一、早期体育信息传播的地位

体育信息传播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在体育运动诞生前,即欧洲中世纪(15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提出以后一直到19世纪末体育运动诞生,“体育”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不过,由于当时年代“体育”一词尚未出现。所以,欧洲教育家使用了“养护法”一词取而代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表述为“德育、智育和养护法”。直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家斯宾塞首次使用了“德育、智育和体育”的概念表达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因此,这一时期也被教育界、体育界称之为体育发展的萌芽时期。

1.萌芽时期的“体育”信息传播特点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由此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新式学校开始出现。教育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身体教育(即养护法)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项内容。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首先在宫廷中开办了被称之为“快乐之家”的学校,采用各种游戏活动作为身体教育的内容,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由此开启了萌芽时期的“体育”发展之路。无独有偶,15世纪40、50年代,随着德国人古登堡发明印刷机,人类的信息传播从此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因此,“体育”信息传播从一开始便与大众传播结缘,也为体育运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是,在体育发展的萌芽时期,大众传播还处于发展初期,所以,二者的关联度并不密切。“体育”只是作为一种身体教育方式在学校中发展,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毫不相干。因此,萌芽时期的“体育”信息传播主要是通过教育类书刊在学校中传播,而没有成为报刊杂志的内容为社会提供信息。尽管这一时期欧洲许多报刊杂志中也有各种古代传承下来的游戏和竞技活动,而且这些游戏和竞技活动也是日后体育运动产生的基础因素,但是,这些活动与学校教育中的“体育”,即身体教育并不是同一概念,社会生活中的游戏和竞技活动不过是一种娱乐的内容而已。因此,萌芽时期的“体育”信息传播除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意义外,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微乎其微。

2.体育运动诞生初期的信息传播地位体育运动产生于19世纪末,当时欧洲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社会生产力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欧美各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为体育运动传播奠定了基础。同时,就大众传播来说,也是如此。欧美近代工业在动力、冶金、机械、化学和造纸业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了传播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如19世纪30年代,美国费城出版了《一分钱报》,标志着报纸开始廉价进入“大众化”时代。早在20世纪20年代,广播媒体诞生改变了延续几百年的纸媒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无论在传播范围,还是传播力度方面都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尽管如此,在体育运动诞生早期,体育信息作为大众媒体的传播内容,在大众传播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并不平衡。在教育领域,体育信息传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作用。因为体育运动是在教育过程中孕育和产生的,对近代教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体育运动诞生并通过媒体传播,得到了欧美以及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学校体育开始从英国走向欧美、走向世界。在社会领域,即普通社会民众的生活中,体育信息传播则没有如此幸运。对于媒体传播而言,体育运动与近代早期社会中的各种游戏和竞技运动一样,仍然是一种消遣、娱乐的内容。媒体传播体育信息纯粹是为了满足个人健身和娱乐的需求。对社会民众而言,体育运动不过是富裕阶层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和意义。因此,尽管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从体育运动诞生之日起,就将它视为一项人类共同的运动,旨在实现“体育为大众服务”的目标,但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这一时代远未到来。所以,从媒体的体育信息传播中也可以看出,早期的体育运动只是娱乐内容的一部分,而且,在媒体信息传播中占有极少的分量,处于边缘地位。

二、体育信息在媒体传播中地位的确立

体育运动诞生伊始,由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情结所致,在希腊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报刊、杂志等媒体连篇累牍报道了第一届奥运会将在希腊雅典举办的消息,使成千上万的雅典人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期盼着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发生。但是,世界其他国家在体育运动诞生初期,媒体对体育运动信息的传播并不十分热衷,也没有激起广泛的社会效应。其原因在于社会民众以及各国政府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媒体信息传播自然要与社会民众和国家需要相适应,没有表现出对体育运动信息传播的热衷。这一点从第二届法国巴黎奥运会和第三届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的散乱无序和媒体报道的关注程度可略见一斑。如前苏联的瓦•利•施泰因巴赫在《奥运会通史》中所提到,“如果浏览一些当时(指第二届巴黎奥运会)的报纸就不得不肯定,当时的报界对奥运会的反应是非常冷淡的,以至于至今都很难写出取胜者的名单,更不用谈及一个争论至今的话题:到底是哪种比赛是属于奥运会的正式项目。”①顾拜旦也对本届奥运会评价说:“世界上有一个对奥运会非常冷淡的地方,这就是巴黎。”

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以及社会民众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导致没有对体育运动表现出热衷态度,所以,造成了媒体对体育信息传播的冷淡。而在英国,这个体育运动的发祥地,直到1908年才获得了第四届奥运会的举办权。英国也因此修建了一座能够容纳7万人的伦敦白城体育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型体育场。可见,英国政府对发展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在本届奥运会上,“各国代表团第一次高举着自己国家的国旗,而且每个代表团身着不同的服装……这种在入场式服饰上的争相表现,与后来出现的技术成果、建筑及其他许多方面的竞争一样,都使奥运会大大超过了纯粹是体育比赛的界限。最终,它逐渐演变成今天这样:它不再只是年轻人的节日,而且还展示了各个领域的成就和繁荣。”③所以,由此开始,体育运动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展示国家形象的一种工具。基于这一点,媒体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力度开始增强,也从此确立了体育信息传播在媒体中的地位。到1936年的德国柏林奥运会,媒体对体育信息传播的关注程度和传播力度达到了二战以前的极致状态。这一年德国举办了冬夏两季奥运会,希特勒出于政治需要不仅耗巨资建造了气势恢宏的体育场馆设施,而且,派出代表团到世界各地游说,以展示纳粹帝国热爱和平、没有种族迫害的“政治秀”,掩盖法西斯德国企图发动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信息传播方面,德国不仅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等多渠道宣传和报道本届奥运会,还首次将刚刚诞生不久的电视设备运用于奥运会中进行现场直播,并且向世界许多国家进行实况转播。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之所以能够从被忽略的边缘地位转向被重视的主要地位,首先在于它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这是以往任何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所不具有的社会地位。

三、体育信息传播的价值演变条件

当今时代,体育信息传播已成为各类媒体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其原因在于体育运动已经逐渐步入大众化阶段,成为社会大众的生活内容之一,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大众需要以及国家和民族需要决定了媒体传播不可能忽视体育信息传播。具体来说,媒体体育信息传播的价值提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社会发展成就了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在教育过程中孕育和诞生的,也是由古老的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演变而来的。在中世纪的欧洲,尽管“体育”(身体教育)的思想已经出现,但体育运动并没有诞生。所以,学校中的“体育”教育不过是借助于各种古老的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作为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和保持健康的内容。而这些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尽管可以实现促进身体发展的目的,但并不属于体育运动的内容,因为各种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是自人类诞生以后就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的一种身体活动。体育运动是在社会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内容一部分是由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演变而来(如射箭、摔跤、掷标枪等);一部分是19世纪末新发明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足、篮、排球等)。体育运动的产生,首先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进步,由此决定了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欧洲中世纪教育中出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为体育运动产生建立了理论依据;其次,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步的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变化,使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以满足之后,才有可能追求休闲娱乐的精神生活。由此可见,体育运动产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同时,体育运动的发展除了社会物质条件的进步之外,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信息传播的推动:一方面体育运动的发展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内容;另一方面大众传播为体育运动发展扩大了影响。彼此相互依存,共同实现了各自的价值。

2.体育的功能决定了体育信息传播价值体育运动本是一种身体运动方式,它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在于促进广大青少年身体发育、保持健康和塑造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体育运动诞生以后,不仅成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影响又逐渐波及到社会大众的生活领域,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身体竞技方式。因此,就体育运动本身而言,它没有种族、地域之分,它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项身体运动。但是,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社会政治的影响与制约。所以,在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各国政府出于种族延续、国民健康的目的认可并推动体育运动发展;另一方面则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以展示其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并为捍卫其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做身体准备。因此,体育运动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家政治的工具。就信息传播而言,无论是作为商业工具的媒体传播还是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媒体,它传播信息的起点都是一致的:一是国家和民族利益;二是社会大众利益。离开了这一基本点,信息传播就没有意义。所以,体育运动由于其本身的功能所决定,既符合国家利益,又符合个人利益,自然成为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而古老的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也同样自始至终地存在,也是各国、各民族喜闻乐见的娱乐内容,但它却不可能成为体育信息传播的重要内容,这同样是由于各种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的功能所决定。

3.体育的作用强化了体育信息传播意义体育运动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社会生活中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完全是由于体育运动的功能与作用决定的。从个人方面来说,通过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发育、成长,增进健康,所以,自欧洲中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之后,身体教育一直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并延续至今。同时,参与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品质,而且能够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使之能够在身心方面协调发展。因此,自体育教育思想处出现以后即在教育领域逐渐传播,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从生活方面来说,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逐渐成为社会大众生活内容的一部分。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实现促进和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而且能够调节生活实现休闲娱乐的目的。所以,大众媒介关注体育信息传播既为社会民众提供了所需要的信息,也强化了信息的价值和意义。

体育教育杂志范文第5篇

1.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功能的研究。黄宝军(2007)认为通过高校中各种体育文化影响学生学体育的动机、兴趣,从而提高显性课程体育学习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刘彬(2008)认为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具有认知导向功能、可以促进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可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完善发展功能。王向东(2009)认为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功能主要体现在对高校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上,即有助于完善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提高体育文化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通过体育学习中的文化熏陶,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综合素质;通过体育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体育文化的传播。同时他还指出通过大学体育隐性课程的开设可以更好地实现新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他在2010年又提出体育隐性课程的开设符合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体育隐性课程的开设符合课程发展的要求,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而且可以丰富通识教育的知识结构。就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功能与作用来说,学者们也是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综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认为: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功能表现在:第一,它应该具有文化的功能,对体育学习者具有教育作用,与显性体育课程相比,发挥的作用具有内隐性,但是对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更突出的是心理教育功能。体育隐性课程培养的不是学习者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而更注重的是体育兴趣动机的培养、体育交往中的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体育文化中蕴含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第三,是对以往大学体育教育不足的弥补,对现代高校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解读。高校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社会适应性目标。很明显,情感态度、社会人际交往与适应离不开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假如我们还是以本为本,完全知识技能的传授,大学体育课程新的目标要求永远都无法实现。

2.高校体育隐性课程构成要素研究。刘根平、黄松鹤(1992)认为体育隐性课程构成要素包括由校园建设、班级、课程设置以及校园规划等能对大学体育教学产生潜在影响的条件称之为物质空间类;把学校组织方式各种管理制度归结为组织制度类;把文化学科、师生交流、学生心理等归为文化心理类。张清江(2003)把大学体育隐性构成要素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要素。张自力等(2004)从物质性、行为性、制度和精神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周玉成(2008)把高校体育隐性课程构成要素分为四个部分,即物质要素,包括大学校园内的各种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资源,其数量、质量的优劣会影响参与体育学习的大学生体育兴趣、动机、意识的发展过程;文化要素,包括体育文化活动、体育规则、体育宣传等;精神要素包括体育传统风气、领导者的体育风格、体育教师的道德;制度要素,包括各种与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的规则与规章制度,是体育隐性课程有效实现的保障条件。从上述中不难看出:国内学者对高校体育隐性课程构成要素的认定基本上趋于一致,总体上包括大学校园内的与各种体育学习相关的物质条件;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各种心理因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以及体育学习的各种规则制度。(本文来自于《鸡西大学学报》杂志。《鸡西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3.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开发与实施对策研究。潘凌云(2008)从美化大学校园体育物质环境、净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建设路径。他指出:物质载体是校园体育隐性课程构建的基础与保障,有形物质本身就是一种物质文化,对大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精神文化方面,他主张结合校园内各种体育赛事,积极大力宣传体育精神,运用校园传媒的力量宣传国内外各种大型体育赛事,宣传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刘卫军,韩晗(2012)根据体育隐性课程构成要素从加强体育硬件设施建设、加强体育教师言行举止的影响、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此来开发学校体育隐性课程的策略。4.我国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现状研究。在所能查到为数不多的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现状的研究文献中,大都体现出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现状不容乐观。邓莉萍(2008)通过对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现状调查研究,结论为:体育教师对该概念比较模糊,认知不足、场地设施略显不足、师生交流互动不足、评价单一等。刘彬(2008)通过对江、沪部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也得出相同的结果,第一,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隐性课程理论的深入研究;第二,体育物质场馆设施配置不够合理,对学生性别和体育兴趣爱好的针对性不强。第三,学校对体育精神文化开发不足等。

二、总结

体育教育杂志范文第6篇

1.教师主导性原则教师主导性原则主要是指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所起到的指挥者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游戏的设置、目的性阐述、注意事项提示等的说明;(2)游戏进行中的组织协调,及时纠正游戏中的错误,促进游戏的有效推进;(3)游戏结束后的有效总结。说到底,游戏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娱乐方式。良好的组织者能够把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锻炼性原则体育游戏的设置归根结底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体育游戏的目的就是采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在选择体育游戏的时候应考虑到运动量的大小和教学对象的实际身体素质相匹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体育游戏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3.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原则任何一种体育游戏都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结合不同的教育时段选择相应的体育游戏。同一个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时段应用的体育游戏应有所区别。例如学习踢毽球课,从发球到带球再到传球需要三课时。每一节课选取的游戏不要大于学生的承受能力,否则容易造成受伤而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影响教学进度。一般来说,同一课堂内部热身阶段和收尾阶段应采取运动量较小的游戏。

二、体育游戏的教学运用

1.体育游戏在课堂准备活动中的运用准备活动是每一节体育课开始必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够保证学生课堂内的安全。同时,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的角色必须提高他们中枢神经的兴奋度。在这部分时间里,应该选取一些侧重于集中注意力的游戏,比如带领学生玩类似快静齐的游戏,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秩序得到保障,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安排了较为全面的身体素质练习任务。身体素质联系的项目一般比较单调、动作难度小、身体负荷大,因此学生容易造成厌倦情绪。采用游戏法练习可以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如在体操横箱分腿腾跃教学过程中,运用“跳人马接力”、“跳山羊”等游戏,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有利于学生克服恐惧心理,顺利地掌握技巧。在游戏进行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运动量,避免运动量负荷过大。同时,要采取安全措施,保证学生的安全。

3.体育游戏在教学结束部分的运用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逐步有序的降低运动量,同时让学生的心理也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此时,可以选取一些能够达到协调放松、轻松愉快为目的的体育游戏。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舒缓与放松。此时,教师还可以对本次体育课进行活动总结。经过这样的结束整理活动,既能够放松学生的身心,又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让学生感觉到“意犹未尽”,为后续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自于《中国校外教育》杂志。《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三、结束语

体育教育杂志范文第7篇

作为大学或中小学老师,在评职时发表的文章必须要求刊发类教育类杂志上,如果发表到工程类、哲学类、军事业、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等,不是教育类的杂志上,一般不予承认。作为医生在评职时的文章必须要求刊发在医药卫生类的杂志上,如果医生的文章刊发在教育类杂志上,也是不予承认的。

国内统一刊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类号一览表(参考件)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             Q 生物科学

B 哲学                                                R 医药、卫生

C 社会科学总论                                   S 农业、林业

D 政治、法律                                       T 工业技术总论

E 军事                                                TB 一般工业技术

F 经济                                                TD 矿业工程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G0 综合性文化刊物                          TF 冶金工业

G1 世界各国文化事业                         TG 金属学、金属工艺

G2 各项文化事业                                TH 机械、仪表工业

G3 科学、科学研究工作                    TJ 武器工业

G4 教育                                              TK 动力工程

G5 体育                                              TL 原子能技术

H 语言、文字                                     TM 电工技术

I 文学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讯技术

J 艺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

K 历史、地理                                     TQ 化学工业

N 自然科学总论                                    TS 轻工业、手工业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TU 建筑科学

O1 数学                                             TV 水利工程

O3 力学                                              U 交通运输

O4 物理学                                             V 航空、宇宙飞行

体育教育杂志范文第8篇

以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为前提,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传播了各方面体育知识,培养了体育欣赏能力,从情感方面渗透培养各方面的精神品质,有组织的开展多样性的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使普及与提高协调发展。

二主要工作

1.教学方面

以大纲教材为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体能状况,合理制定学年学期与单元计划,认真备写教案,有质量有效果的上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到内容充实,运动量适宜,渗透分层次、情感教育、创新教育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敢与大胆创新改革。

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首先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改变体育不重视的片面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素质,达到真正全民健身的效果。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音乐、美术、劳技同样按教学规律实施,切实提高学生的多种兴趣!

2.竞赛方面

参加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团体第六名,道德风尚奖,团体操表演奖,受到体育局领导的表扬。组织女子篮球队,参加区里的比赛取得了前名的好成绩。上学期成功举办了李关弟中学第一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很成功,受到体育局领导的表扬。

3.群体方面

加强两操两活动。在全区大课间操比赛中,获得优胜奖。XX年全县学校达标评比中,获得了县先进单位。课外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上半学期周六兴趣活动,以体育为特色,学生兴趣浓厚,收获很大。

4.体育科研

学校领导对体育科研活动很重视,多次派体育教师参加省市的教研活动(海宁、奉化)。

在县教研室牵头下,(部级)课题立项,全国一级学会(体育科学学会)课题名称《鄞州区中学生体质的分析调查》,已经启动运行。同时体育组三位教师,在部级刊物及体育报上三篇。我校承办了全县体育教研活动,全县体育教师观摩了我校的大课间操,受到同行们的好评,同时邱海龙教师开了一节公开课。

5.体育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