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会计学思维方式内涵范文

会计学思维方式内涵范文

时间:2022-11-13 07:21:32

会计学思维方式内涵

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因为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的科学,也是一种用来观察世界的工具。凯恩斯曾说:经济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教条,是一种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技巧。那么,作为经济学分支之一的会计学,是不是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呢?若是从会计学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角度来探索会计学,可能会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本文便是基于此做的一点尝试。

一、会计学思维方式的内涵

思维方式本身可以理解为一个“多义性”的概念,它包含诸多层面、诸多要素,而且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语境中表征着不同的含义。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思维逻辑、思维定势、思维习惯等都可以看做思维方式的内容。但是,这些思维方式的叫法其实应该说仅仅是其表象,若要了解思维方式的内涵,显然应该把握住思维方式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要把握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我们就要弄清什么是思维。从根本上说,思维是主体与客体相互间关系的产物,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和把握,从而思维方式就是主体对客体进行反映、认识和把握的方式。思维方式所表现的就是主体和客体的特定关系,是在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特定的规范性认识。

那么,什么是会计学思维方式呢?笔者认为,所谓会计学思维方式,就是从会计的视角来反映、认识和把握世界,特别是现实中的经济活动和现象。会计学,作为一门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有着其独立的核心概念、研究方法以及观察世界的角度,这些都可以看成是会计学独有的思维方式,而会计学思维方式中一些核心的概念则是构成会计学思维方式的基础。

二、会计学思维方式的核心概念

会计学思维方式的核心概念,与会计学的核心概念有不少重合的地方,但笔者认为二者并不完全一致。会计学的核心概念是指建立会计学这门学科大厦的一系列基础性的概念,一般来说主要是指概念框架。而会计学思维方式的核心概念,则是指用会计学的视角来观察世界特别是经济世界所要用到的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因此,这里的核心概念主要是指使会计学与客观世界联系较为紧密的,或是会计学从客观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些用于会计学的概念,比如会计假设、稳健主义、实现概念等。下面笔者就对这些核心概念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一一加以阐述。

1.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是指会计人员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会计现象,写作论文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合乎事理的推断,它是进行日常会计处理的必要前提。从会计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会计假设也奠定了会计思维的重要基础。一般认为,会计学有四大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的范围,即规定了财务会计所应处理的交易、事项的空间范围,从而规定了财务报告的内容与边界,即为谁报告,报告谁的经营、财务活动。若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说,会计主体假设也可以说是规定了会计学思维方式的角度和主体,即会计学是通过对特定会计主体进行记录、确认、计量和报告来反映会计主体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假设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持续经营是假定会计主体在不存在反证的情况下会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而为了对会计主体进行反映,就有必要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期间划分为一个个会计期间,这就是会计分期。我们知道,单就一个企业来说,其经营活动其实并不一定能保证持续经营,但从整个社会的经营活动来说,持续经营是必然的,而持续经营假设正是对人类的经营活动是不会停止这一经济现象的反映,可以说这一重要的假设正是对客观世界的恰当反映,也是我们从会计学的角度来观察经济世界所得出的结论。货币计量其实是会计学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最基本的方式,而以货币计量作为主要的计量方式可以认为是会计学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本质。

2.稳健主义。笔者认为稳健主义是会计学思维方式中很重要的概念之一。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稳健主义是作为一个修正性惯例加以运用的。一般认为,之所以会在会计中发展出稳健主义,是因为会计面临着不确定的经济环境。稳健主义产生得较早,在复式簿记产生之前稳健主义已经在会计中大行其道了。查特菲尔德曾在阐述中世纪的会计时提到,中世纪的会计为今天的委托责任和稳健主义原则奠定了基础。稳健主义学说来自于面临审计的庄园管家进行自保的对策。所以说,现代会计中被提高到原则高度的稳健主义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当然,现在稳健主义主要指的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要加以预计,而对可能发生的利得和收入则要谨慎处理,一般不予以预计。在传统财务会计理论中,通常把稳健性原则概括为“预计可能的损失而不预计可能的收入”。但考虑到运用稳健性原则会带来局限性,比如一些企业或会计人员可能过分高估费用或低估收益,而显然这种过分的高估和低估会影响和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财务会计理论中对稳健性原则的解释和应用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再片面地强调预计可能的损失而不预计可能的收入,稳健性只是表示对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的审慎处理。如果未来收支事项存在两种不同的可能性,稳健性原则要求选择相对稳健的预计,并且稳健性不等同于有意或一贯地低估净资产和利润。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稳健主义作为会计中一种比较独特的思维方式,其内涵其实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从最初用于管家的自保,到传统财务会计强调不预计收入只预计损失,再到现在只强调对收支的审慎处理。可以看出,稳健主义是随着商业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3.实现概念。实现,是财务会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而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与收入紧密相连。实现概念,是在人们重视收入以后形成的。FASB曾给“实现”下过定义,实现是指将非现金资源和权利转化为货币的过程,在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中,实现这一术语的最确切用法是指将资产出售并获得现金或现金要求权。收入确认的原则一般有两条:一是收入已实现或可实现;二是收入已经赚取。可见,收入的确认是以收入实现为基础的。可以这样说,实现规定着收入的形成,也就规定着企业的生存,因为若企业没有收入的实现,那么企业迟早要破产,从市场中消失。所以,收入实现其实规定着财务会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形成了财务会计思维方式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三、会计学思维方式的演变

会计学思维方式的演变,笔者认为应该结合会计本身的发展来加以论述。会计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会计阶段,是指会计从其产生到复式簿记应用之前这段时间,此时会计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阶段是近代会计阶段,是指从运用复式簿记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段时间,复式簿记在理论上的总结和1854年第一个会计师协会的成立被认为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两个里程碑。第三阶段就是现代会计阶段,其标志是现代管理会计的出现。与会计的发展相适应的是,会计学思维方式也经历了复式簿记思维、成本思维、管理思维和经济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思维的转变与融合过程。

1.复式簿记思维。会计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是在运用复式簿记之后。只有复式簿记,才使会计与统计相区别,并带动了其他会计方法的发展,使会计成为一门科学。复式簿记是会计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石,所以会计学思维方式也是在有了复式簿记之后才存在的。复式簿记使得我们能通过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全面的记录。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复式簿记的产生,才使得会计学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所谓复式簿记,就是对发生的经济活动都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账户加以反映,以反映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复式簿记通过对一笔数目登记两次,不但可以对过计数予以核对而减少差错,而且复式簿记所反映的资本运动的来路和去向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成果,体现了一种经管责任,它使得企业的经理和会计人员面临着要交代财富变化的压力。复式簿记还体现着一种平衡的思想,这从奠定会计理论基础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这个平衡公式是财务会计最重要的奠基石,也使会计学具有自己独特的“复式”思维方式。而此时所谓会计学的思维方式,笔者认为主要就是指这种复式思维方式,就是要从“来源”和“去向”两个方面来反映经济活动。这是一种建立在会计平衡公式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巴其阿勒在1494年出版了《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在书中其详细论述了复式簿记的相关内容。该书对复式簿记原理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使得巴其阿勒获得了“现代会计之父”的美誉。复式簿记在其后五百年里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足见其生命力之强大。我们现在对于复式簿记的介绍,在科学性、完善性和精确性等各方面,都远远超出巴其阿勒的“簿记论”,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翻开巴其阿勒的原著一看,现代会计论著中对簿记原理、基本程序与基本规则洋洋大观的说明,却与五百年前“簿记论”的内容有着惊人的相似(葛家澍,1994)。可见,复式簿记的思维方式从其诞生的时候起,就一直伴随着会计学的发展,直到今天,这种思维方式还没有过时。只是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会计这门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不少的会计分支,因此除复式簿记思维以外,会计学中还出现了许多别的思维方式。

2.成本思维。随着会计的发展,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成本核算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交易活动日趋复杂,成本会计逐步发展成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成本成为会计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成本思维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会计学思维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成本会计产生于16世纪的欧洲,其最初形态其实是与固定资产的折旧联系在一起的。比如,16世纪初意大利银行家梅迪奇与其合伙人办的毛纺织厂所采用的工业簿记中,就开设了纺织品账户用于计算纺织品成本,并将设备的原始成本分期转销为费用。此时尚处于成本会计发展的原始状态,尚未形成系统、成熟的成本核算体系。这就是成本会计的萌芽。而真正产生成本会计则是在于成本记录与会计账簿的一体化,人们把成本记录的计算和复式记账科目设置紧密地结合起来。随着成本会计的进一步发展,成本会计的职能从成本计算扩展到成本的控制与分析,进而发展到对成本的事前控制。成本会计在吸收管理方面、预算方面和责任成本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内容。总之,从成本方面来对经济活动进行更深入的反映就成为成本会计一个重要的功能,从而以成本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观察经济活动也成为会计学一个独特的视角,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成本思维作为会计学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新晨

3.管理思维。一般认为,会计只是一个提供财务信息的信息系统,但当管理会计从会计学中分离出来以后,会计就不仅仅只有提供信息的功能,而且具备管理的思维。那么此时会计学的思维方式也就不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思维方式,而是具有了管理思想的思维方式,这主要是从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来加以体现的。一般认为,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所以我们也可以把管理会计看成是从成本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会计学分支。在成本会计从单纯的成本计算发展到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管理)相结合时,管理会计也从中萌动了第一枝嫩芽。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管理会计的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要求,这样,包括运筹学、决策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现代管理科学就替代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在这个背景下,决策型管理会计也就应运而生了。决策型管理会计以“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并把决策会计放在首位,而预算则成为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的中介,这样决策型管理会计就成为一种全局性、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管理会计。那么相应地,管理会计的思维方式也就转变为以决策为主、着眼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思维方式。

4.新制度经济学及博弈思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产权、交易费用成为经济学重要的分析工具。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将产权理论融入对会计的分析中,既丰富了会计学理论的内涵,也促使会计学思维方式发生新的变革。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中一些新的方法和观点的运用,我们对会计准则、会计目标、会计改革、会计信息、会计制度建设以及财务理论等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产权的分析方法也为我们理解会计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此外,博弈的思想也为我们认识会计问题带来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将博弈的分析方法运用到会计中,也使得会计学的思维方式愈加丰富。

被举报文档标题:会计学思维方式内涵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wlw/yykjlw/55784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