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筑信息技术探讨(4篇)范文

建筑信息技术探讨(4篇)范文

时间:2022-10-10 11:00:28

建筑信息技术探讨(4篇)

第一篇: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但其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上的应用较弱。因此,如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是我国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文章从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企业管理

在我国,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种种的便利。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应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对传统工程技术进行提高并不断改善施工手段,使其更加高效、科学的具体方法。因此,在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是目前建筑工程要研究的重要举措之一。

1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1.1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有限

虽然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应用范围极小。目前,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也只是停留在信息查询上,在信息收集、整理方面还很欠缺,企业无法及时掌握整个行业的市场动态,不利于做出科学决策,不利于企业发展。

1.2工程管理软件正处于发展阶段

我国工程管理软件刚刚起步,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较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上依然采用的是国外的工程软件,但是由于我国建筑企业和外国的建筑企业在组织结构、人员安排、项目设置上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应用国外工程管理软件时并不方便,维护起来也很困难,而且价格昂贵,基本上很难有企业愿意接受。

1.3信息流动性差

虽然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都设置了局域网,但是信息流动上还是很闭塞,仅仅局限在项目主管与施工工地之间,并不合理。只有企业与施工人员在各个层级上都能实现信息流动才做到资源共享,促进企业正常发展。

1.4区域间工程项目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我国疆域辽阔,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就经济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来讲,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的认知有所偏差。另外,市政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水平及推广程度明显高于公路工程项目。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前的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程度行业之间并不一致。而且大部分企业管理形式都比较粗放,信息化管理水平低。对于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譬如投资额大的、项目工程复杂的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方式,并未更新。因此从整体看,我国的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上并未取得很大的成绩。

2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2.1减轻了日常管理的工作负担

信息技术的发展本身的目的就是要便利人们的生活,减轻人们的工作负担。在工程管理方面也不例外,同样可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例如: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记录整个工程项目的发展历程,包括参与人员、工程投资、组织设置等,这样就方便参与人员查阅浏览,复制粘贴这些信息比重复抄录更加的高效,而且不易出错。

2.2加快建筑信息的传递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可以使各个参与人员协同配合,通过互联网资源信息共享完成信息传递,削弱了传统信息交流程序繁琐的弊端,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减少因信息传递速度慢带来的工程失误的可能性。

2.3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信息量的急剧增加

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中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进度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这样一来,不仅在要求的工期内可以完满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且还能劳逸结合,避免出现工作太满或太空的情况。另外,信息技术可以对每天的工程信息进行采集、记录,监督各个环节的进程,规范管理每一个环节,保证工程的质量。

3建筑工程管理加强信息化的措施

3.1明确将信息化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目标

信息化管理就是将有关于企业方、业主方、施工方、监管方、设计方的信息都通过网络展现出来,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将各个工程项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整理归纳,储存在数据库中,便于信息的查阅与共享。并且它可以加强工程项目的生产要素管理,合同信息管理,改变原来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推动不同企业进行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3.2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中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这不仅仅作为技术手段,它也同时作为企业进行管理改革的一个契机,建筑企业要想实现信息化,除了要进行必要的技术手段改革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打破原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加入更加现代化的新型模式,完善信息化管理的各种制度,是建筑企业走向信息化道路的重要保证。

3.3进行多层级的信息管理

一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是在各方的精诚协作下得以实现的。企业、业主、监管方、政府等关系人,合同管理、信息流动等都在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范围内。所以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开展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级的人的需求,使信息化应用到工程监管及项目实施上,让各个层级的人都能够明确施工进度,促进工程项目的良性发展。

3.4加快信息系统的工程软件开发

目前,就项目工程软件来讲,我国仍然采用外国的工程软件,在运用起来并不方便。因此加快我国的工程软件开发,使其能够适应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除此之外,加强软件开发就是要精准的进行成本核算,众所周知,有好多影响工程项目的因素。例如公路工程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建筑工程容易受到天气影响,这些因素对于成本预算及施工进度都会有影响,而国外的工程软件的参数变化小,并不适合。因此,在工程软件开发上,还得根据施工情况,合理调整参数范围,这样既可以控制预算成本,又能够提高建筑项目收益。

4结束语

建筑项目的信息化,除了要进行上述的措施之外,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必不可少。建筑行业必须团结一致,才能够实现信息化发展。信息化变革之路并不单纯的是技术变革,还有管理变革。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发展时,要积极寻求各个突破口,真正做到技术与实践的结合,使建筑行业在信息化管理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张振龙.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161-162.

[2]魏品芝.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6):233.

作者:陈玉鹏 单位: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思考

摘要: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建筑业实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建筑规模扩大化、建筑功能复杂化都属于这一进步的最直观体现,为了能够真正与这一系列进步相适应,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就必须受到广泛重视,文章就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展开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BIM技术

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来说,建筑工程都在其中占据着较为中的位置,而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领域实现的长足进步,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能够较好服务于建筑工程管理,文章就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展开具体研究。

1信息技术应用的风险与对策

为了较高质量完成研究,首先需要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应用的风险与对策,而关于这类内容的分析将主要围绕机制与责任问题、信息技术问题、兼容问题三方面展开。

1.1机制与责任问题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来说,机制与责任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我国当下缺乏该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法律与规定。在信息技术应用下,建筑工程管理往往会改变一些原有工作流程,而这种改变不仅仅会影响部分群体的利益,建筑工程本身也可能出现一定风险。在利益损失与风险承担两方面作用下,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受到一定抵制,而同时信息技术应用中难以实现的责任明确分配,也将进一步加强这一抵制,这势必会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发展。为了设法解决机制与责任问题,建议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这种支持可以通过宣传、优惠政策提供、专业人才培养等具体措施实现,这样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应用就将获得充足动力[1]。

1.2信息技术问题

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建筑工程管理来说,信息技术问题也应引起我们重视,信息技术难以满足我国当下建筑工程管理领域长期使用需求、较多种类信息技术软件影响建筑企业选择都属于这一问题的具体组成。这类信息技术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是由于信息技术应用改变了建筑设计师思维方式、信息技术应用中建筑企业得到的相关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缺乏。为了能够较好解决这类问题,建议我国建立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标准体系,并同时完善信息技术相关软件的支持,这样信息技术的推广、效用发挥都将得到较为有力的支持,建筑工程管理自然将由此实现更好展开。

1.3兼容问题

除了上述几方面问题外,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有存在的兼容问题也应引起我们重视。在我国当下建筑工程领域,二维图纸仍旧是设计成果展示的主要途径,但一些信息技术应用往往会导致二维图纸的细节处理不够细致,相关建筑工程管理自然会因此出现不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建议建筑工程管理相关信息技术实现自身的本土化发展,这样信息技术就能够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发挥自身效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民会由此实现更好满足。

2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典型应用

上文内容对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产生了较为直观的了解,而为了能够更为深入完成研究,文章就BIM技术这一典型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2.1工程概况

为了保证关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论述更具直观性,选择了某地20层、总建筑面积16290.54m2、合同工期为600天、造价13800万的S办公楼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该工程具备着工期短、任务重等特点,为了实现该工程高质量竣工,建筑施工企业选择了应用BIM技术开展建筑工程管理[2]。

2.2BIM技术实际应用

对于S办公楼项目的BIM技术应用来说,由此展开的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具体分为进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交付阶段三部分。

(1)对于进场准备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来说,结合这一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够实现工程图纸的深入检查,具体建筑施工、相关设计改动都将带来较为积极影响。

(2)对于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来说,碰撞检查、精装修配合、管线综合优化、专业设备定制及设备间深化都属于建筑工程管理范畴,这些也将较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高质量、高效率展开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基于BIM技术实现的碰撞检查中,由此展开的建筑工程管理就能够有效避免工程中不同系统管件可能出现的碰撞问题,以往较为容易引发工期延误、成本浪费的情况也能够由此实现最大程度避免,建筑施工中的返工浪费问题也将由此真正得以杜绝。

(3)对于竣工交付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来说,由此开展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够通过BIM模型的提交实现更为方便的建筑后期管理,这主要得益于BIM技术应用所能够实现的可向运维管理部门提交的建筑工程数据模型制作。以往需要耗费大量建筑施工企业时间、精力的竣工交付阶段,也将真正由此实现根本性的良性转变。对于应用BIM技术开展建筑工程管理的S办公楼项目来说,原定600天的工期最终实现了提前45天竣工,同类项目节约成本也达到了800万人民币,这些都得益于BIM技术应用下建筑工程管理实现的材料浪费减少、人工费减少、工程效率提升、返工率降低。而由此我们也能够较为直观认识到BIM技术这一信息技术在S办公楼建筑项目管理中所实现的成功应用。

3结束语

在文章就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展开的研究中,详细论述了信息技术应用的风险与对策、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典型应用等内容,而这一系列研究中基于BIM技术的S办公楼建筑项目管理实例,也较为直观证明了信息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希望这一系列内容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启发,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雄文.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13+15.

[2]贾林.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155.

作者:张伟

第三篇: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探析

摘要: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后,建筑行业取得突出的发展优势,在整个落实阶段,对信息化水平分析后可知,具体管理阶段存在信息技术应用不合理以及技术难度大等现象,针对其特殊性,必须提前对技术分析,按照要点进行落实。本次研究中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基础,对如何将其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社会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整体应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施工管理中针对具体方案可知,如果不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则势必对技术的后续应用造成影响。在整个管理阶段,需要降低项目成本,科学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保证项目的整体质量。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可知,只有减少人、财、物的浪费,才能使其适应施工管理要求。

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的种类比较多,在项目落实中,只有按照评估类型实施,才能凸显出技术的最大化作用。以下将对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1.1实现施工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沟通

信息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和保管,在项目处理过程中要了解各种决策技术方式。此外建筑工程项目周期比较长,涉及范围广,整体内容比较繁琐,在处理阶段需要按照技术类型和实施模式进行。通过技术分析可知,管理信息系统属于集成化的系统或者一体化的系统,信息管理从整体发展战略入手,对企业以及工程概况考量后,能保证企业部门实现数据共享,降低数据冗余程度。此外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后,能使其达到一体化的水平,根据规范化资源的处理要求可知,为了实现工程可持续进步,可以以预算系统作为基础,对系统和计划方式调整后,实现动态化管理[1]。

1.2实现材料和设备有序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阶段,对材料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各类设备应用到施工阶段。根据网络计划模式的类型为基础,在资金控制过程中,按照采购计划以及材料的管理形式实施,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再次监控。此外以会计网络信息作为基础,为了实现资料的审核和后续资料勘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自动化和智能化指标掌握。信息技术在设备管理中体现在租赁计划的落实和档案管理等。

1.3提升工程质量信息技术模式

在建筑工程的后续管理中占据关键位置,安全管理环节中,按照施工模式和质量指标实施标准化管理。此外在建筑施工中根据工程规范以及质量审核案例要求实施,能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信息化管理中涉及到质量检测、项目划分和质量管控等方面,各个环节的统计工作涉及到很多安全隐患,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阶段,通过收集工程信息后,能实现对整个工程的合理化规划。此外以方案制定作为基础,施工安全检查和培训等通过技术方案落实,能降低安全隐患[2]。

1.4实现档案精细化管理

建筑施工管理中合同管理和材料管理等比较特殊,为了方便工程档案的存储和查阅,在合同执行阶段需要对追踪情况进行监督。此外日常信息管理中对分项目种类有一定的要求,实践证明,通过现代化操作后,能保证现有操作形式的可行性。

2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在具体项目处理中考虑到项目的实际要求可知,只有做好项目类型的处理工作,才能实现其合理应用。但是信息技术应用阶段可能存在部分问题,难度较大。如下:

2.1局限性明显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存在明显局限性的,具体包括对计算机的应用,在部分企业中,如果存在严重的局限性现象,通过定位处理后,能实现信息检索和查询。考虑到数据整合以及类型可知,将其和动态的行业信息结合在一起后,从根本上融入到建筑施工管理中,如果局限性比较大,则势必增加难度[3]。

2.2孤立性突出

根据现有数据资料可知,很多企业采用信息技术,建立局域网同时启动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流动性大的现象,如果无法实现对外流动和互动,则整体上看起来像个孤立的小岛,不利于长期发展。

2.3应用范围窄信息技术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集中性明显的现象,以招投标机制为基础,工程造价预算以及集中化设计是关键。招投标、工程造价预算以及具体设计模式等可能会产生制约。应用范围窄,在说明施工管理以传统的模式作为基础,无法充分对技术进行掌握,进而享受不到信息技术的便利。

2.4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根据信息技术种类和具体情况可知,在整个利用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对技术形式进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对具体技术方案缺乏了解,甚至存在技术应用不当的现象。针对施工管理应用不合理的现象,在整个利用阶段必须按照管理方案实施,使其满足建筑施工具体要求。

3如何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针对建筑施工管理的特殊性可知,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模式进行应用,避免出现管理不到位或者措施无法落实等现象。以下将对如何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进行分析。

3.1提升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

当前很多企业和建筑单位对信息化管理缺少认知,甚至存在误解,如果各项知识没有明确的认知,则会导致应用系统维护不当,出现网络信息泄露的现象。在实施过程中开发新的利用系统是重点,要提前对信息指标掌握,按照正常信息技术要求进行应用后,可以适当开发新的技术形式,对系统维护后,实现信息化处理。如果系统认知停留在表面,势必影响后续应用系统的升级。如何强化企业以及单位领导对信息化的认知是重点,通过适当的指导和教育可知,加强对企业以及单位领导对信息模式的了解后,能使其转变自身思维模式,使其认识到信息是创造附加值的重要基础,只有提升认知度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此外企业单位需要对信息化模式进行了解,可以说,企业信息化为整体管理服务的,企业以及单位在信息实施中,需要按照发展规划模式要求实施。以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作为基础,要不断应用新技术方案,实现信息资源的多次利用[4]。

3.2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

利用信息技术对建筑行业的运行模式分析可知,信息技术的整体发展是大势所趋,在整个利用阶段,需要了解信息化的特点,结合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实践证明,制定对应的战略控制计划,能实现信息的自动化收集和管理。以信息检索作为基础,按照工具的实施要求进行,能保证其符合要求。

3.3实现安全性评估

在施工具体管理中可能会存在安全评估不到位的现象,建筑施工阶段以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作为基础,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以现有检测规范为前提,考虑到项目划分、工程质量和其他缺陷可知,按照既定工程指标能实现模块化管理。各项管理条例都要保证严格分明。通过对质量结果统计和分析后,对质量严格把控。此外通过系统化培训和管理后,能适应奖惩机制要求,避免出现安全隐患[5]。

3.4大力推广计算机技术

建筑施工企业和单位等需要不断推进施工管理工作,以不同工作类型作为基础,在工程进度评估和实施阶段,要充分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显示出关键工作。以机动时间和相互制约关系作为基础,对资料调整后,要使其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在质量控制阶段,工程质量是施工管理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信息量比较大,综合性评估后,便于对信息进行管理。如果计算机系统无法实现多次利用,则质量管理软件以及系统会出现评定困难的现象,质量管理中以各个阶段的质量操作为前提,质量软件可以应用在各个阶段,包括各种质量评定和曲线绘制等。在测定阶段,按照计算机系统进行,根据各种实测数据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评定,从而为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实施动态控制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总系统对具体任务进行进度计算,然后同实际的工期进度作对比,如果出现差异,就可以借此总结经验教训。

4结束语

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要兼顾到信息技术的具体特点,以信息技术体系为前提,只有按照方案实施们,才能保证技术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次研究中对局限性明显、孤立性、应用范围窄、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等内容进行分析,从提升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实现安全性评估、大力推广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入手,做好信息技术的落实工作,其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秦堃.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6,08:126.

[2]秋高平.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5:346.

[3]唐霁.刍议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7,23:335.

[4]邓卉.自动化数据采集技术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12:161~163.

[5]王琼.建筑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8:281.

作者:程霞;邹瑜 单位:贵州宏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第四篇:电子信息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它在智能化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将在以后的建筑项目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工程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建筑项目中的智能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智能化也已经成为人们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需求。智能化技术中的电子信息技术较为深入地参与到建筑施工当中,而且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因此,本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了电子信息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应用,可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化建筑;应用研究

与传统的建筑相比,智能化建筑有着显著的不同,后者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在施工效率、环境保护、成本资源的节约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而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建筑智能化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智能化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只有对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熟悉掌握与探究,才能将其很好地应用到智能化施工项目中,才能对其应用有更加深入地研究。

1智能化施工项目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概述

1.1智能化施工项目概述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智能化建筑项目提出要求,项目开发者根据要求,对建筑这一平台进行设计,将其中需要的设备与系统组成一套整体的中心系统,这些系统包括设备设施、管理调动、信息运用等,体现智能化建筑的组合化优势。这一中心系统架构能够更好地完成所需的功能。因此,使健全的信息设备、合理的系统布线、系统通信自动化得到保证。上述这一系统设施架构的实现,将能够推动建筑楼宇的自动化得到实现与完善。随着科技进步,智能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的建筑方式将被取代,智能化建筑将成为我国建筑形式的主流,而这一建筑形式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我国计算机行业,电子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作为支撑。

1.2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概述

电子信息技术作为现今科技领域水平不断完善成熟的体系,它的先进科技方法与手段的应用对我国的通信技术的优化有着较大的作用,能够对我国的通信体系进行改革与促进。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科技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推动与发展,主要涉及多种技术发展,如多媒体宽带、异步系统传输、数字网络综合化等多个方面。在我国大力发展信息化的这一大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地发展,逐步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前进,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这一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将对我国建筑行业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有着大力的推动作用,对改善民生、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2电子信息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2.1工程概况

台州港大麦屿港区查验配套设施项目智能弱电工程包括海关、边检、国检三个单位,三个独立的大楼,共有六幢建筑,分别为:海关:副楼有架空层,地上三层;主楼有架空层,地上六层;网络机房位于三层网络设备用房,面积71平方米,作为海关大楼的网络中心机房。安全防范系统机房设置于一层传达室。UPS机房设置于架空层南侧房间。边检:裙房楼地上三层;主楼有架空层,地上六层;网络中心机房位于三层技术维修仓库,弱电机房位于六层电视监控室,面积约72平方米,分别作为安全防范、门禁等弱电系统中心机房。UPS电源机房位于架空层南侧区域。国检:副楼有架空层,地上四层;主楼:地上六层;网络机房位于主楼二层网络中心,面积55平方米,分别作为计算机网络机房和UPS机房。监控安全防范系统机房设置在主楼一层传达室。

2.2专网设置应用

专网设置作为改进与推动建筑项目使用方式与功能,多数情况下是对专业的会展中心与交流报告厅进行布置与规划,而在建筑物使用功能上的改进是一种满足现在会议发展需求的一项举措,不是单一的为了改善办公环境与享受舒适的办公条件。在智能化建筑应用环境的改变上主要是提高信息的综合处理、提高传输效率,并且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结合通信技术,从而保证整个建筑以及报告的信息传输与通信能力,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发挥智能化通信的优势,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根据国内外综合布线标准,在台州港大麦屿港区查验配套设施项目智能弱电工程中,立足于三个单位三大主体建筑的定位,考虑了以下信息点及网络的建设,为业主提供了优质的、保证现在及未来都能高速运作的网络应用平台。项目设有2条专用网,其中一条业务网,作为本项目三个大楼内有线局域网络,主要是满足在专用网上运行的业务需要,同时可以通过虚拟划分网段,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业务逻辑隔离;它覆盖整个建筑物内部所有需要接入内网的办公室和业务用房,保证一定的扩充性。另一条内网,主要用于海关系统上下级和兄弟单位专用网相连;它也同时覆盖分布于海关主楼内部所有需要接入内网的办公室和业务用房,保证一定的扩充性。另外,政府网和公安网是两套独立的系统网络,有单独的网络接口,是上联当地政府和公安系统的专用网络。

2.3通信配置应用

本项目因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建筑结构和使用需求,在系统功能定位及智能化子系统的建设上与一般的智能建筑有较大区别,除了具有一般建筑智能化工程所具有的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子系统外,更讲究系统的高可靠性,数据的保密性和稳定性。综合布线作为现代智能化建筑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根据通信技术的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布线工程,这一环节将会影响智能化通信的标准。如果在布线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建筑的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建筑无法工作。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设计标准仔细进行建筑布线,避免因为疏忽而产生建筑物功能不完善的情况。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使用了标准化的线缆和接插头模块,非常便于各楼层的信息点管理,使得因办公室搬迁等因素造成的大量终端设备移位时,设备的使用者只需将相应的插头拔出,插入新的位置,然后在弱电间内做跳线处理或在软件上做出相应的配置,系统即可重新投入使用。而且综合布线系统的扩展能力强。因此,对于本次使用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提供250Mbps的信息的传输能力,除了满足当前各种网络的需要外,还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所以,为了实现客户提出的智能通信建筑配置的需求,需要综合性地对布线进行控制,这些将对后期建筑物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2.4自动控制应用

本项目采用以人性化、功能化为原则进行施工,并且需要对安全智能程度进行综合的考量。为了满足上述的施工要求,应该对自动控制的应用引起高度重视,使建筑物的可靠性得到保证。根据“统一考虑、分别实施、物尽其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建立集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业务为一体的高效通信网络,提供交互式的数据业务,并充分利用新建网络的带宽优势和QoS特性,进一步发展多功能的增值业务,包括IP电话系统、远程管理等应用系统;使得建筑物的设定功能在自动控制的应用下显得更加人性化,便于操作,便于管理者对建筑物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使建筑物的每项功能都能在人们的控制下智能地一步步去工作,使整个系统更加全面,技术更加稳定地在整体建筑物上利用。

3.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这两个产业的大力发展,对我国社会建设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这两方面应用的充分完善,也将在极大程度上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艾辉.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7)

[2]杜群.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04)

作者:王彪 单位:浙江一方建筑装饰实业有限公司

被举报文档标题:建筑信息技术探讨(4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wlw/xxjslw/70772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