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客家非物质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范文

客家非物质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范文

时间:2022-12-16 11:45:06

客家非物质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

以现代性和流动性为特征的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几乎席卷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作为对这种浪潮的抗争以及西方后工业化国家的反思,“地方”“多元文化”“差异性”“传统”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推崇。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有了深刻的认识,部分学者甚至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运对人类自身的存续具有决定性影响。2003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社会科学、人类学、地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包括概念与类型、内涵、价值与功能、保护、利用、传承、复兴、产权、伦理以及遗产体系构建等方面,呈百家争鸣之势。河源位于广东与江西边境,是东江中上游流域客家人居住地。从百越期间,越民的迁徙与开发,到秦平百越之后,北方农耕文化与百越文化的融合,再到闽粤赣地区客家先民的不断迁徙与交融,逐渐形成了东江客家文化,其中客家非物质文化特征鲜明,具有极高的价值。近年来,河源市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保护,但相对缺乏系统梳洗与深入分析,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宏观认识,但缺少旅游开发具体思路、规划和政策支持。

一、河源概况

河源又称槎城,位于粤东北,东江中上游流域,珠江三角洲的地带,距离广州、香港约200公里,境内有京九和广梅汕两条铁路,105线、205线两条国道,惠河、河梅和粤赣三条高速公路,正逐步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接轨。河源属于南岭的山地、丘陵、河谷地貌。下辖源城区、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东源县、连平县,六县一区,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322万,主要客家人,为知名的客家人主要聚居地。河源历史源远流长,约公元前1万年前,东江中上游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公元前214年,秦朝在河源龙川县佗城镇设县而治,首任县令为统一岭南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的赵佗[1]。现仍有佗城遗址、龟峰塔、正相塔、林寨客家四角楼、康河四角楼等古迹。河源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著名的客家古邑,风景优美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被誉为“客家古邑•万绿河源”。

二、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与特征

(一)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与代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河源人民创造了独具价值、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统计,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65项,其中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7项,非遗项目传承人65人。根据《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和《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美术、音乐、舞蹈、戏曲、传统手工技艺、杂技与竞技、民俗、文学、医药九种类型。河源的非物质文化类型及地域分布,如表1所示。

(二)河源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1.河源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分布与类型分布从地域分布上看,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广泛,河源市辖五县一区都有分布,但是区域之间分布不平衡,源城区非遗项目比例低,仅占7%,东源县、龙川县和紫金县,非遗项目分别占16%、13%和17%,连平县与和平县地处偏远粤北山区,经济欠发达,至今保留着大量传统习俗和文化,其非遗资源更为丰富,保留的较为完整。从类型分布来看,根据确定的九类非遗项目,在已经统计的非遗项目中,除了传统医药之外,河源市具有八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遗产类型分布不均,非遗项目主要是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民俗,其分别有21项、14项、15项,占总数的76.9%。众所周知,“客家民系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北方汉民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土著居民古越族的后裔及畲、瑶等少数民族发生融合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在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客家人更注重民俗文化,诸多民俗是在北方汉民民俗基础上的演变,一方面可以团结族人,增强身份认同,另一方面是对祖先的缅怀。事实上,河源的民间舞蹈与民俗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大部分民间舞蹈在民俗、节日活动期间开展,是民俗活动的一部分。如在忠信吊灯习俗活动期间,有八音锣鼓、鲤鱼舞、狮舞等民间音乐和舞蹈活动,热闹非凡。阳明镇关岳庙庙会举办之时,龙舞、狮舞、鳌鱼灯、马灯、阳明飘色、旱船灯伴随关公神祇出行,音乐舞蹈一路相随,大批民众参与其中。其他的民间舞蹈如龙舞、纸马舞、春牛舞等也主要在民俗节庆活动期间举行。客家人迁居的地区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落后,闭塞,逐渐发展了手工技艺。这些非遗项目其实是客家人重信义,开拓进取、吃苦耐劳、团结的表现。2.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东江流域客家文化的精粹河源是东江中上游流域悠久的客家人聚居地。连绵的山地丘陵阻碍了河源与外面世界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区域内部不同族群之间的联系,而东江及其支流又为其交流提供了条件。这些自然地理条件为该区域非物质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文化生态基础。而生活在粤北的畲族、壮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生活方式则提供了文化融合的社会基础。经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东江流域客家文化的精粹和核心,是东江流域客家文化区别于赣江、梅江、汀江客家文化的重要证据。3.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较强的民众参与性和体验性河源非遗中的民俗、民间舞蹈、民间竞技等项目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和娱乐性,民众参与积极性高。鳌鱼灯、旱船灯、客家糯米酒酿制、蹴球、陀螺、阳明镇关岳庙庙会、花灯习俗、踩龙等活动都吸引大批的民众参与。大湖镇踩龙活动一般在正月十五晚上举行,男女老幼聚集在祖祠前组成庞大的踩龙队伍庆祝家族婴儿诞生,踩龙队伍手举火把,沿着山路前行,举着火把的队伍在黑夜里就像一条火龙,鳞光闪闪,火光冲天,蜿蜒摆动,蔚为壮观。这种集体参与的传统祭祀活动,记载着许多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具有凝聚民心、团结宗族、教化等社会价值[3]。4.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客家民俗信仰关系密切客家人的信仰体系受北方汉族和岭南百越族信仰的双重影响。客家人颠沛流离的迁徙历史和生存环境使得民众更易形成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河源的多项客家非遗项目与俗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八音锣鼓、香火龙、春牛舞、香火龙、畲族蓝大将军出巡、阳明飘色、席床生日节、伯公生日、奉朝习俗等。

三、河源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重身份属性,是政府、非政府组织、商业资本、文化团体等多种力量角逐的场地。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交织的力量正逐渐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带到前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种地方文化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化开发是当前非遗发展的主流视角,在充分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保护前提下,其价值的挖掘、增值、利用是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基本问题。目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是当前非遗价值利用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河源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东江流域客家文化的代表和精粹,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旅游开发价值。目前,河源旅游界并未真正意识到其旅游开发价值,也没有开展非遗资源的产品转化活动。在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规划时,应考虑非遗资源的特质和价值判断,分析河源旅游业,特别是旅游景区的发展水平。非遗资源的产品转化应遵循针对性、灵活性、合理性、原真性以及保护性原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客家地区独有的开发模式。

(一)民俗体验与节庆活动开发模式目前,已经公布的河源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类有15项,占总数的23%,而且这些民俗到现在仍然是地方民众的主要活动之一。由此可见,河源客家民俗资源类型丰富,保留完整,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其开发路径如表3所示。在河源客家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过程中,需遵循民俗活动发生的规律,不能凭空创造,生搬硬套,更不能模仿高雅文化不分优劣,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可以带给游客美好体验。河源作为纯客家聚集区,其大多民俗还处于“原始”状态,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保护民俗文化传承基因,协调利益分配,以可持续性发展为基本原则。民俗的旅游开发不仅要建设相配套的硬件设施,更要注重游客对“原汁原味”文化的体验需求,控制包装、演绎和商业化的程度。

(二)舞台演艺开发模式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因为其特殊的表达方式和存在形式,适合引入市场机制,旅游演艺是地方文化展示和文化市场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舞台演艺是音乐舞蹈杂技类非遗项目天然的产品开发模式。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民间音乐4项、民间舞蹈21项、戏曲5项、杂技与竞技4项,占总数的52.3%,这些项目比较容易借助舞台演艺的形式表现和传达自身的价值,也便于游客直观的文化体验。旅游景区是舞台演艺活动最佳载体。目前,河源景区的舞台演艺项目主要有镜花缘风景区女儿国表演项目,万绿湖龙凤岛龙凤厅的表演项目,桂山风景区佧佤寨表演项目、黄龙岩风景区畲族表演等,这些演艺项目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景区品味,增加收入,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本文在景区调研分析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非遗资源产品化途径,具体情况见表4。另外,河源的三个客家古村落林寨、南园古村、佗城,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客家四角楼,至今居民还生活在里面,整个社区具有浓郁的客家风味。但是游客量相对较小,舞台演艺类的项目人力和资金成本都比较高,景区可以根据适当自身条件,策划小型的演艺项目如山歌对唱、客家水歌、浰江船谣、马灯舞等,表演人员全部选用本地民众,根据景区淡旺季和农忙时间,灵活调整演出时间,一方面提高旅游社区居民收入,另一方面丰富景区产品,营造客家文化氛围,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三)旅游商品开发模式旅游商品开发模式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或作品进行商业化运作,如把一些民间雕刻、剪纸、画等商品化,使之成为游客喜欢的工艺品;另外一种途径是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质,把这种价值特质附在一种有形的载体之上,那么这个全新的载体就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河源市旅游商品发展落后,商品类型单一,主要为土特产,如五指香鸡、鱼干、霸王花米粉、贝墩腐竹、忠信花生、老隆牛筋糕、客家酿酒等。这些土特产包装简单,多为小作坊分散生产,缺乏质量监督。河源基本上没有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各景区及购物街销售的纪念品毫无美感和地域特性,千篇一律。因此,如何把河源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纪念品设计融合是一个重要课题。河源收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14项民间手工技艺,可以利用这些传统而精粹的手工艺制作旅游纪念品,如泥鸡、泥鸭、猫头狮、木雕、金狮狮头、传统纸伞、版画、装饰画等。可采取农户订单加工的形式,生产纯手工产品,提高工艺水平和实用价值,注册商标,维护产权。政府出台支持政策,逐步推出河源地方的旅游纪念品。

(四)客家文化氛围营造文化氛围是城市文化思想、文化沉淀、文化品格、文化标志的必然文化表达,是城市精气神本质释放、演绎和溢出效应的外在呈现,是百姓文化需求的最直观感觉、体验与享受。闽粤赣地区是公认的纯客家人聚居地,该地区城市有鲜明的形象,如汀州在历史上就被称为客家首府,赣州是客家摇篮,梅州为世界客都。河源也正打造“客家古邑”的城市形象。但河源城区缺乏与“客家古邑”相匹配的文化氛围。首先,根据客流的空间流向特征,重点在永福路、建设大道、沿江路、河源大道、中山大道、桂山迎客大道、万绿湖大道营造客家文化氛围,把客家非物质文化精髓的物化是最佳方式之一;其次,在广场、绿地、公园等空间注入非物质文化元素,增加文化品位;最后,对非遗资源丰富的客家文化小镇精心策划,形成更加鲜明的形象,塑造精品,如林寨、佗城、忠信、义合等乡镇非遗资源丰富,游客量大,具有营造文化氛围的良好基础。

四、结语

河源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江中上游流域客家族群的集体记忆,反映了她们的社会生活状态,具有极高的价值。目前,河源在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传承与保护方面做了系统的工作,但是缺乏对非遗价值的发掘和利用。本文收集、整理了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分析遗产的地域、类型分布等特征;并实地调查了河源主要景区的客家文化利用现状,着重提出河源非遗资源的民俗节庆活动模式、舞台演艺开发模式、旅游商品开发模式、客家文化氛围营造四个方面开发遗产资源。当前,河源正着力打造“客家古邑”的城市形象,而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对提升和传播该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亮 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客家非物质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wlw/luyoulunwen/68405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