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旅游气象灾害时空转换特点范文

旅游气象灾害时空转换特点范文

时间:2022-05-22 10:47:16

旅游气象灾害时空转换特点

旅游气象灾害的相关定义

旅游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气象因素发生剧烈变化的天气(气候)对旅游业的危害。以自然景观而言,暴雨造成山洪突发、引发泥石流、滑坡等,毁坏景点及设施,破坏旅游景观面貌;雷电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干旱使得草原、森林植物因水分缺失而枯死,江河断流,雪山消融;大风、沙尘暴引起草原退化等等。对户外活动的游客,雷电灾害威胁其生命及财产安全;暴雨洪涝造成的局地山洪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一系列的水文与地质灾害,冲毁公路、铁路、桥梁、房屋等设施,发生翻车、房屋倒塌等事故,造成游客出行困难,严重时危害游客的生命及财产。

为了便于分析,把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的气象灾害定为一般旅游气象灾害;把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同时造成人员伤(亡)或失踪的气象灾害定为严重旅游气象灾害;把一般气象灾害在年内发生最早与最晚日期之间的时段定为灾害期;把严重危害在年内发生最早与最晚发生日期之间的时段定为严重灾害期。本文主要以对游客有危害的气象灾害作为分析对象。

青海旅游气象灾害概况

青海的旅游季节集中在5~10月份,而沙尘暴、雪灾、冻害等灾害,大多发生在10月至翌年4月份,即适宜旅游季节以外,对旅游设施、交通、自然景观会产生一些影响,但对户外活动的旅客影响甚微。对于出现在5~9月份冰雹、暴雨洪涝、雷电、高温、大雾、龙卷风等灾害而言,灾害期与适宜旅游季节相重叠。高温、大雾、龙卷风等灾害虽有发生,但次数极少,24年累计仅为2~8次,且危害区域小、持续时间短,对游客危害也很小。因此,确定暴雨洪涝、雷电、冰雹灾害是青海旅游业的主要气象灾害,见表1。

青海旅游气象灾害时空特征

1时间变化

1.1日变化

日内,冰雹灾害发生于11时至次日05时,相对集中在15~19时(占降雹总数的58.2%);16~17时为日内最易发生冰雹灾害的时段,占日降雹总数的18.1%。05~10时未出现过冰雹灾害,见图1。暴雨洪涝灾害在日内每个时次均有发生,16~22时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时次,占暴雨洪涝灾害总数的55.0%;20~21时为日内最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时次,其它时次均在4.2%以下。雷电灾害发生在11~23时,此时段发生的雷电灾害占日雷电灾害总次数的92%;相对集中在13~22时,占日总次数的86%;16~17时是日内最易发生雷电灾害的时次。00~01时、03~05时虽有雷暴灾害发生,但次数较少,仅为6%,见图1。

1.2年变化

统计表明:青海冰雹灾害的一般灾害期最早从5月上旬开始,最晚在10月上旬结束。6~8月份为灾害集中发生时期(占年发生次数的95.2%)。灾害期历时152d。严重灾害期开始于5月下旬,结束于9月上旬,为时103d。严重灾害期较一般灾害期短49d。暴雨洪涝灾害的一般灾害期最早从4月上旬开始,最晚在10月上旬结束。6~8月份为灾害集中发生时期(占年发生次数的89.7%),灾害期历时184d;严重灾害期开始于4月下旬,结束于9月下旬,为时150d。严重灾害期较一般灾害期短34d。雷电灾害的一般灾害期最早从4月中旬开始,最晚在10月下旬结束。5~9月份为灾害集中发生时期(占年发生次数的96.2%);历时200d。严重灾害期于4月中旬开始,9月中旬结束,为时160d。严重灾害期较一般灾害期短40d,见图2。年内严重灾害主要集中在5~8月份,6~8月份为青海严重灾害高发期,见表2。

1.3年际变化

分析表明:年际间的冰雹、暴雨洪涝和雷电灾害次数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1984—1989年,年冰雹灾害次数仅为8.5次/年;1990—1999年灾害次数增加至20.7次/年;2000—2007年高达38.5次/年。暴雨洪涝灾害在1984—1989年间发生次数为3.7次/年;1990—1999年增加至14.5次/年;2000—2007年高达42.4次/年。雷电灾害在1984—1989年间发生次数为0.5次/年;1990—1999年为0.7次/年;2000—2007年高达11.9次/年,见表3。

1.4灾害持续时间

统计表明:雷暴灾害的个例虽较多,但多数记录起、止时间不详,无法进行准确统计和分析,本文仅选择较完整的资料个例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雷电灾害持续时间在31~60min之间的频次达36%;持续时间在61~90min之间的频次为32%;持续时间在91~120min和120min以上的频次为12%;持续时间少于10min和11~30min之间的频次为4%。

冰雹灾害持续时间在6~10min之间的频次达30.2%;持续时间不足5min和16~20min之间的频次为22.1%和20.9%;持续时间在11~15min的频次为17.4%;持续时间在21~30min和大于30min之间的频次为7%和2%。

暴雨持续时间在11~60min之间的频次达32.9%;持续时间在61~180min之间的频次为29.5%;持续时间在181~360min的频次为16.4%;持续时间在小于10min的灾害频次为1.4%,见表4。

2地域分布

2.1地区(州)分布

以主要旅游气象灾害总次数而言,海东地区是青海严重旅游气象灾害高发区,其比例占全省总次数的30.1%;西宁市、黄南州、海南州为严重气象灾害次高发区,占全省总次数的11.8%~19.1%;海北州、海西州、玉树州和果洛州为严重气象灾害低发区,占全省总次数的4.4%~5.9%,见表5。由表5可见,从旅游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上看,海南州为灾害伤亡最多地区,伤亡比例占全省伤亡总数的46.2%;海东地区和黄南州是次多地区,占全省伤亡总数的12.9%~16.0%;西宁市和海北州为伤亡人数较少地区,占全省总数的7.9%~8.9%;玉树州、果洛州和海西州是严重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最少地区,只占全省总数的2.0%~3.5%。

以单一旅游气象灾害而言,西宁市、海东地区、黄南州为青海雷电灾害高发地区和伤亡人数最多地区,24年中先后发生严重雷灾9~13次、造成21~34人(次)伤亡,分别占全省严重雷灾发生次数的17.0%~24.5%和伤亡人数的17.4%~28.1%。海西州和果洛州是严重雷灾发生最少地区,24年间,只发生过2次,占青海严重雷灾发生次数的3.8%和雷灾伤亡人数的3.3%~5.7%。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北州、海南州是青海冰雹灾害高发地区。海南州、海东地区、西宁市为青海暴雨严重灾害高发区,占总次数的16.7%~29.5%。果洛州24年间未发生暴雨严重灾害,见图3。

2.2县级分布

由图3可见,西宁市的湟中县、湟源县、大通县;海东地区的化隆县、互助县、民和县、平安县、乐都县;海北州的门源县、刚察县;海南州的同德县、兴海县、共和县是青海省内冰雹灾害多发县份。海南州的贵德县、共和县、贵南县、兴海县;海东地区的化隆县、民和县、循化县、平安县;黄南州的同仁县;海西州的都兰县、天峻县是暴雨洪涝灾害多发县份。西宁市的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海东地区的互助县、化隆县;海北州刚察县;黄南州的泽库县、河南县则是雷电灾害多发县份。

结论及建议

(1)青海最佳旅游时期与冰雹等灾害的灾害期重叠,暴雨洪涝、雷电、冰雹是青海主要旅游气象灾害。灾害期在150~200d之间。6~8月份为年内旅游气象灾害次数最多时段。

(2)年际间的暴雨洪涝、冰雹和雷电灾害的年次数存在持续增多趋势,但检验表明这种增多趋势不明显。

(3)海南州、海东地区、西宁市为青海最易发生旅游气象灾害的地区;海西州、黄南州和海北州为青海旅游气象灾害较容易发生地区;玉树州和果洛州发生旅游气象灾害的机率较低。湟中县、兴海县、贵德县、化隆县、大通县、湟源县是青海旅游气象灾害易发和危害最重的县份,班玛县、久治县、治多县、玛多县是旅游气象灾害发生次数较少、危害较轻的县份。

(4)冰雹、暴雨洪涝、雷电灾害次数在年际间呈现出的增长趋势除与全球性气候变暖有直接关系外,与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以及环境保护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关系有待于以后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5)加强全社会旅游气象灾害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灾害救助能力。

(6)制定雷电、冰雹、暴雨洪涝等旅游气象灾害的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7)加强旅游景区科学规划和科学利用,最大限度保持景区原始化状态,减少水土流失。

作者:罗生洲汪青春单位:青海省气候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旅游气象灾害时空转换特点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wlw/luyoulunwen/61917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