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计算机教学探讨(6篇)范文

高校计算机教学探讨(6篇)范文

时间:2022-12-28 10:55:51

高校计算机教学探讨(6篇)

第一篇: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社会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计算机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的重要媒介,所以强化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对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深化研究与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受到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等的影响,所以要想进行教学突破,必须要做好教学改革。本文就新形势下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改革路径,旨在全面提升计算机教学效果,从而帮助技术实现社会应用的提升。

关键词:

新形势;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改革路径

计算机是目前高校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其目的是要培养能够进行程序开发和设计的应用型人才。就现在的教学环境而言,网络化教学的新环境已经产生,而在这种新环境下,高校的教学策略没有进行实时的调整,所以现阶段的高校计算机教学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其实,计算机教学只有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其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必须要对影响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改革途径的探讨,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

1影响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1.1教学理念

目前,影响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教学理念。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理念会影响教学策略的制定,对教学规划的更新也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理念的更新远远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种滞后带来了两个突出的后果:第一是教学规划的实效性差。因为教学理念更新赶不上技术的发展,所以教学规划远远落后于实际水平的发展,这种结果造成了教学效果的实用性较低。第二是教学与实际的脱离严重。在滞后的理念指导下,教学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从而形成了教学的无用。简而言之就是教学理念影响了教学效果的现实意义提升。

1.2教材

教材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老师的教学规划和目标基本都是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设计的,但是目前的教材表现出了严重的滞后性。比如一些院校使用的传统计算机教材,其中提到的技术很多都是已经被淘汰的,这些被淘汰的技术出现在教材中,导致老师的设计规划也在向这个方向靠拢,最终造成的结果是老师的教学设计规划有效性低,学生学习到的有用知识偏低,所以教学的实际效果降低。

1.3教学方式与方法

教学方式与方法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学生的主动性较弱,第二是课堂的实践性较弱。由于计算机教学是重视实践的教学,所以在课堂中积极利用操作实践可以更好的提升其理解和掌握,但是这种课堂时间目前实现的较少,所以学生的主动性也较弱,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便有了困难。

2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的改革路径

2.1理念创新

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要想获得提升,教学理念创新是重要的改革路径。教学理念的创新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中,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就现阶段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而言,可谓是一日千里,所以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老师必须要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在日常的课程中,老师的教学不仅可以实现基础的巩固,还可以利用最新的技术发展对学生进行能力的提高。通过持续的能力提升,学生可以养成一种发展性思维观念,这样,学生的学习可以保持持续的动力,教学的质量自然而然会得到提高。

2.2教材更新

教材更新是现阶段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的重要改革途径。就目前计算机教学的教材而言,大部分内容都具有陈旧性,这种陈旧性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们在校园中学到的东西和社会实际应用不相符,这种不相符一方面造成了学习资源的浪费,一方面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所以在教学中,做好教材更新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教材的更新要保持一定的周期,因为目前的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所以教材更新周期一般要保持在一年左右,这样才能使得教材和社会实际应用存在更为接近的关系,教材的实用性价值会得到提升。

2.3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完善

进行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和完善也是一个主要改革路径。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完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积极的利用网络教学法。利用网络教学法的突出优势是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传输,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时时的操作,这会对于加深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即变主动讲解为被动指导。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可以让学生变为课堂主导,使其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探索性学习和研究,而老师从旁辅导即可,这样,既不耽误教学,又可以提升学生能力,教学质量的提升自然会实现。

3结语

在网络化教学环境中,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理念、教材以及教学方法,所以在深入分析这三者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进行理念创新、方法完善和教材内容的更新,必然可以解决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提升难题,实现教学效果的好转。

参考文献:

[1]卢灿举,刘瀚,卢峰.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提升和改革路径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5(01):254~255.

[2]雎力芬.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路径与发展战略[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18):162~163.

[3]宋琳琳.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①②[J].科技创新导报,2013(28):129.

[4]陈晟.高校计算机教学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教学质量和改革路径探讨[J].科技资讯,2014(21):158.

作者:侯春玲 单位:辽东学院医学院

第二篇: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视频教学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智能化、数字化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就高校计算机教育而言,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视频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视频教学在教学资源、教学理念、教学先进性等方面,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对于提升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促进教师交流意义重大。本文从视频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对计算机教学的问题入手,探究其教学实践应用。

关键词:

视频教学;高校教育;计算机教学;实践

0引言

高校计算机课程是一项围绕现代计算机技术开展的科学性课程,内容广泛包含计算机教学各方面内容。在实际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习惯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理论灌输模式开展教学,相对忽视的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学习记忆知识理论,学习效率较低。基于这种情况推广视频教学,可充分发挥多媒体视频优势,丰富学生学习感官,对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视频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优势分析

1.1海量教学资源优势

传统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以教材记录内容为主,以教师教学扩展为辅。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极为迅速,新技术、新设备更新频率较快,仅依靠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视频教学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拥有海量的教学资源,且可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自主搜索教学资源,完成相应的自主性学习。

1.2教学感官丰富

传统教学以书本和教师板书为主,仅能对学生视觉、听觉少数几个感官产生有效的刺激,教学形式僵化问题严重,较难激发学生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思考。视频教学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可将视频、图片、文字、音频等元素有机集合在一起,从而丰富学生感官,便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此外,视频教学可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比如计算机硬件实际操作演示视频,即展示了相应硬件的操作流程。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对教学内容产生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并在脑海中完成了相应的操作模拟,在实际操作阶段可以更快的掌握相关操作技巧。

1.3教学广度优势

交流和共享是视频教学的特点,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高校与高校间、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可以进行无障碍的教学交流,通过资源交流,学生可突破学校的限制,广泛接受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知识,并通过多方面对比,深化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此外,视频教学不受传统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学生可在近乎所有环境下进行学习,极大地提升的教学的广度。

2现阶段视频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对于视频教学的重视不足

虽然视频教学具有众多的教学优势,但就现阶段视频教学应用而言,其并未受到高校计算机教师的充分重视,多数教师仍习惯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或仅将视频教学作为一种简单的教学工具使用,导致视频教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且限制了视频教学的良心发展。

2.2视频使用不当

多数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习惯将视频作为自身讲解的补充,用以展示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以方便学生理解、学习。总的来说,这种视频使用思路并没有问题,但教师通常不会在视频演示过程中,进行内容讲解和学习引导,完全由视频完成相应的教学功能。事实上,虽然视频可以直观地展示抽象性教学内容,但仍需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讲解,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探索,从而逐渐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并掌握正确的视频使用技巧。

2.3教师视频创作量较少

教师在开展视频教学时,普遍习惯于下载网络视频资源,较少自主进行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硬件条件限制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教学视频制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视频录制、后期剪辑等多项工作,教师自主完成视频制作的难度较大,也限制了视频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3强化视频教学时间应用实践的措施分析

3.1完善教学视频应用

规范对于视频教学而言,拥有科学的教学应用规范,是保障其良性发展的基础,具体包含以下两点内容:一,内容规范。作为计算机视频教学的应用视频,除特殊的演示视频外,其内容应全面包含教学内容讲解、计算机操作、习题联系和解答等方面内容。在内容需保持与课程教学的一致性,并紧跟时代科技发展潮流,给予学生具有科学性、时效性的计算机知识教学,使学生在直观、生动、形象的学习中,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二,视频形式规范。计算机教学视频形式上应尽量丰富,多元化使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形式,以丰富学生学习感官。从实际教学应用的角度分析,教学视频应简单、实用,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其文件格式应制作为通用格式,以便于视频的应用和交流。

3.2加强视频教学宣传

视频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想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视频教学的宣传,使更多的教师了解视频教学的教学优势,从根本上调整教师的教学理念,从而完成理念和模式的双重创新。在宣传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只有各高校一线计算机教师充分认识到视频教学的先进性,并围绕视频教学设计日常课程教学,才能切实推动视频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在现代化教学思维影响下,得到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其次,应借助宣传提升教师的视频使用水平。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视频与视频教学的差异性,教学视频是一种教学工具,而视频教学是一种全方位的教学手段。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科学利用视频引导学生完成学习探索,以发挥出视频教学的实际效用,促进计算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3.3推进视频教学资源库建设

视频教学依托现代互联网换进虽然可以获得海量的教学资源,但多数资源尚未进行过加工,且不具备规范的分类标准,教师应用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也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行为。建立视频资源库是保障视频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具体包含以下几点内容:①整合现有教学视频资源,依据视频内容对其进行分类,以便于教师和学生查找使用;②加强视频资源的共享和交流。稳定的视频交流是促使视频教学规范发展的根本,视频资源库可担当视频交流平台的角色,促进教师、学生间的学习交流;③开放视频制作渠道,鼓励教师参与到视频制作中。

4实践应用

笔者在讲授flash制作可爱吹泡泡动画设计课程时,对两个不同教学班分别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和视频教学方式,两个班级的教学内容相同,都是制作可爱吹泡泡动画,在学生制作完成后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图1为视频教学材料中的部分动画设计步骤,图2为最终的FLASH效果图。在多媒体教学班中,由教师先在课堂上讲解20分钟,然后学生上机操作,完成动画效果的制作。在视频教学班中,首先学生通过视频教材自主学习20分钟,然后上机操作,完成动画效果的制作(见表1)。通过表2中教学效果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采用多媒体教学的班级,能够最终完成任务的只有5人,大部分学生未能完成任务,而且再多给一些时间,许多学生也表示无把握完成,更有一些学生根本无从下手。采用视频教学的班级,大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动画制作任务,未完成的学生也表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有信心完成剩余的工作,没有无从下手的学生。以上分析结论进一步证明: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大多数技能型课程,视频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5结语

综上所述,视频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其相应的教学优势。各高校一线教师应积极调整自身教学理念,推广视频教学的实际应用,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科学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睿.视频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3).

[2]张英.视频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09).

[3]李祁李瑛赵秀丽等.MOOC平台下的“混合式”计算机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02).

[4]于海波.计算机教学中在线教学视频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4).

[5]谈潘攀.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4(16).

作者:李杰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第三篇: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提升教育的效率。这里对微课应用计算机教学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对于创新计算机教育方式手段,突出微课的应用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微课;计算机教学;应用;效果;评价

目前,高校计算机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技术和方法很难满足教学发展的新需要。在计算机领域中,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传统的计算机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探究新的计算机教育方法,积极利用微课形式对计算机教学进行创新,成为高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分析微课在高校计算机中的应用效果,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有利于提升微课教学的地位。

一、高校计算机教育现状

高校计算机课程教育的开发性和创新性很强,这门课程教育是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变革发展的。因此,高校计算机教育拒绝因循守旧,拒绝墨守成规。只有不断实现教育方式的创新,才能推动这门课程教育的不断发展,使之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时展的需要。在信息化社会,新知识,新技术每天都在产生,计算机教育工作面对的环境不断变化,教育内容呈现几何级数变化,知识更新和增长的速度极快,这样,传统的教育方式均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大多采用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练习的方式。这种方式,导致学生面对不断更新的计算机知识我所是从,教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依然难以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师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感到极为疲惫,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不高,计算机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计算机的深入学习。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难以达到学生的学习要求。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搞的是一刀切的教育,这种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应用到计算机课堂的频率不高,计算机课堂教育模式单一,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制约。同时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对计算机课本内容进行呈现,很难紧跟时代步伐,对计算机领域新内容和新技能在课堂上进行补充,计算机课堂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与学生的个性需要脱节,这就导致高校计算机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微课及其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

1、对微课的认识。微课是近几年在教育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微课教育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对教育重点内容进行集中讲解的方式。微课设计的内容集中而精悍,能够对某个知识内进行有效的呈现。在微课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设计微小视频,微小课件等。一般情况下,一个视频文件能够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集中展示。微课教学内容短小精悍,能够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是重点内容进行全面精炼的教学,微课内容是简短而完整的,学生学习一节微课程之后,就能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全面有效的理解和认识。

2、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微课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地,其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去,通过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现对计算机教育内容的全覆盖,同时通过微课应用,可以对计算机各知识点进行生动全面简洁的展示,提升计算机教育的效果,其应用具体如下:

(1)教师利用微课进行自我介绍。每一个教师在开始计算机教育之前,都需要做自我介绍,通过自我介绍可以使学生对教师有所了解和认识。而利用微课手段进行自我介绍,手段新颖,同时教师介绍的内容明快清晰,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于教师成功开展课堂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教师利用微课进行自我介绍,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能够增加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动力和热情,因此,教师要注意使用微课手段进行自我介绍。

(2)教师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在计算机教育中,有很多教师会采用课件授课,也会在课件中穿插一些视频,通过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手段,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是很高的,这种教学是能够提升计算机教育效果的。、其实,教师要明白,在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对视频授课的方式还是喜欢的。教师可以尝试微课教学,要能够把微课教学作为一种课堂常态,在知识点的讲解与巩固环节,积极利用微课授课,以提升计算机教育效果。作为教师利用微课授课,首先教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成功利用新技术进行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认识,再教育活动中,不仅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抽出时间学习微课视频的制作方式,掌握微课授课的技巧,这样,才能成功利用微课教学方式进行计算机知识的讲解和巩固,利用微课实现教育效果的提升。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独立自主进行计算机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这是提升学生计算机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高校计算机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3)教师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不仅可以利用微课对教育内容,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还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微课具有针对某个知识点在短时间内进行内容精彩展示的特点,其自身优势明显,一个微视频时间很短,学生在下载的时候所用的时间很少,也不需要多少流量即可得到优质的课程资源,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课后选择微课方式进行复习。学生如果对某个知识点不是很理解,他们可以选择相应的微课视频进行复习,学生选择微课形式复习是方便而高效,另外,微课时间较短,学生在课外时间内,应用五分钟的时间,即可看完一个微课视频,这样,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对时间进行最优化安排,微课能够避免长期复习的疲劳感和厌烦感,应用于复习效果也是明显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在复习阶段应用微课手段。

三、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效果及意义

1、微课在计算机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微课在计算机教育中应用可以提升教学的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微课学习是一种自觉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这种微课的应用效果必定不理想。第二,微课资源的局限性。计算机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很快,同时学生对知识需求情况不相同,各层次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程度和能力也不同。这样,就需要针对性强的微课资源,但目前,微课视频资源还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和课程发展的需要。第三,微课通过点状的方式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学生不能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吸收,就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计算机教育效果也不会很理想。

2、提升微课应用效果的方式。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微课在计算机教育中应用是有其局限性的,因此,要提升微课应用的效果,作为教师必须要做一下努力。第一,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需要,把微课设计与学生的个性需要结合起来。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查,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和个性化需求,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第二,微课教学要与常规教学结合起来,教师不能简单地利用微课教学手段开展计算机教育活动,还需要针对微课教学的不足,应用常规教学手段弥补其应用缺陷。第三,要完善考核机制,微课教育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要通过完善考核方式的策略,对学生的计算机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行有效的考核,通过加大考核的力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保微课教育的效果。

3、微课应用于计算机教育的意义。微课应用于计算机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分析如下:第一,利用微课进行计算机教育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学生可以根据的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选择自己需要的微课进行学习,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因此,微课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第二,微课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通过微课方式教学,可以对教学重点内热进行呈现,学习可以对重点知识进行详细的了解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设置学习的时间,对计算机重点内容进行消化吸收,这种微课教学,更利于攻破重点内容。第三,微课教学可以提升学生时间的利用效率。微课视频所设置的时间较短,一般都是十几分钟的时间,这样,学生可以利用小段的时间完成微课学习。学生也可以把视频资料移动到各种移动终端上,根据需要安排学习时间,这样,就能提升学生时间利用的效率,更便于学生进行计算机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渊源,刘俊.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本科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15(13)

[2]尹婷,赵思佳.高校计算机课程微课资源开发现状与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4)

作者:赵宇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第四篇: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探析

摘要:

研究了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的实现过程.教学实践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创新能力及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个性化教学;计算机基础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2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上经教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1-2].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翻转课堂:先是让学生在课下完成知识的自学,而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总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下练习.而翻转教学实际上是把传统教学的主要结构颠倒过来,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有效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对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

1课程设计

根据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利用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将设计好的课前学习任务单上传至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学生在课下根据任务单进行学习,该任务单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课前学习任务单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前任务、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课程学习、教学资源、在线测试和问卷调查.按照教学授课计划,分章节的把每一节课的内容在每次课之前上传到学校课程平台上.学生在上课之前,在课下进行学习,并通过在线测试检查学习效果,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及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这种利用课前学习任务单的翻转课堂的模式能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使教师有效地组织起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1.1课前设计模块

1.1.1教学视频的制作

教学视频由课程主讲教师根据教学授课计划采用微视频的形式录制,每一节课都根据知识点进行多段视频的录制,一般每个视频长度不超过10min,这样避免视频过长使学生在观看时产生疲劳或厌倦.同时提供一些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MOOC)供学生对比地进行学习[3-5].自行录制教学视频完全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并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多版本地录制教学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练习,课前快速少量的课堂测评,课中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及反馈.

1.1.2课前针对性练习

在学生看完教学视频之后,应该对视频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同时,学生要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练习,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并发现疑难之处.课前练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要合理设计,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识完成向新知识的过渡.对于学生课前的学习,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网络交流支持.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课程平台和QQ等网络交流工具与同学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彼此之间的收获与疑问,同学之间能够进行互动解答.

1.2课堂活动设计模块

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学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要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及问题解答,充分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和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

1.2.1确定问题

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学生起始能力和终点能力之间的差距,设计出合适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以填补学生学习前后的差距,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题目,学生根据理解与兴趣选择相应的设计题目,根据学生所选问题对其进行分组.其中,选择同一个问题者将组成一个小组,小组规模控制在5人以内,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类型进行小组内部的协作分工设计.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子问题的探索,最后聚合在一起进行协作式整体探究.当问题涉及面较小、不容易进行划分时,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先对该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最后再进行合作学习.

1.2.2合作学习

在问题确定后,即子题目选择完后,根据分组,进行程序的设计,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本次课的内容,每个学生都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教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并可随时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集思广益.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积极地参加到学生的讨论中来,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可以使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及成果等,如学习介绍、程序设计比赛等.

1.2.3课堂效果评价

首先学生自己对本次课的学习进行课堂反思和自我评价.然后教师根据已建立的学生学习档案,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涉及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实验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学习体会和课堂反思等内容中的表现.

2具体实现过程

2.1任务单设计

根据教学日历设计每一次课的学习任务单,并根据任务单录制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学生根据平台上任务进行课前学习.学生在课下登录学校课程教学平台,下载或在线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程学习,回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讨论和完成练习.学生也可以在课前根据预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完成自学后,马上在线完成相关练习,课程学习平台会立即反馈正误.把学习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课堂内可高质量地进行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编写相应的应用程序,实现具体的应用.

2.2习题上传

根据每一节课教学内容,设计好相应的习题,将习题按照选择、填空和判断3种题型的形式上传至学校课程平台,这几种习题设计为在线测试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同时,在一章内容结束后,根据大纲要求,以试卷的形式上传一套试题,用以检验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2.3课堂学习

上课时,首先根据课程内容通过提问、测试等方法对学生的课下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课程平台能自动统计出学生测试成绩的分析结果.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对本次课的知识点和一些集中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和讨论.最后通过课堂反思与学生采取互动的形式进行归纳和总结.

3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分析

选择包装专业的2个班级(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该课堂共有43名学生,为2个自然班.整个教学环节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92%的学生对以课下学习、课上交流讨论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给予了肯定.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又对实验班的2次月考成绩及期末成绩与开设相同课程,而且入学成绩相似的2个采用传统教学法的班级(普通班)的成绩进行了对比,发现实验班的及格率及平均分均高于2个普通班(见图1).而且实验班学生的期末成绩与历年同专业学生成绩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验证了本次教学改革的效果.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是全面提升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能及时的给予学生指导,并且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学生能将学习变成有兴趣的活动而不是勉强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但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邵轻,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103

[2]陈子超,蒋家傅.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112-117

[3]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的制作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95-96

[4]吴宁,房琛琛,任燕飞.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6(5):32-37

[5]赵言诚,孙秋华,姜海丽.慕课与传统课堂教育的比较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8):156-158

作者:刘娜娜 王丽 李君 李晓晔 王瑞鑫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第五篇:高校计算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应用人才的培养是大部分人都在关注的。高校培养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人才需要顺应时代的精神潮流,在如今国际化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不仅要注重学生计算机软件具体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把对于计算机软件应用理论知识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发展全方位的具有创新与技术技能相结合的拥有学术知识积累的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创新型人才,将创新精神和技术实践真正的融入高校计算机软件应用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了实现计算机软件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各大高校必须改变原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塑造学生敢于创新实践的精神,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的知识接收为主动的思考与实践运用。本文从新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出发,探讨加强高校计算机软件应用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校教学;计算机教学;人才培养

1高校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教学的现状分析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随着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普及和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深化,许多的高校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新的观念和方法融入传统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使得相同的计算机教学内容有了多媒体而更容易让人接受,提高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也使高校学生们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养。但是目前来看,高校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教学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高校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教学很难同一程度上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随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和计算机应用的范围的扩大,在进入高校之前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但是很多学习条件与环境跟不上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知之甚少的情况也会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教师按照同样的教学进度进行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培养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再者,在目前的情况下,高校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学到的内容没有充分的机会得到锻炼。同时高校的不同专业使用类似的计算机教材,没有考虑到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差异性,降低了所学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联度,没有达到帮助学生进行实际应用的效果。

2高校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教学方法探究

2.1合理安排高校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教学内容

高校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研究的重点。教学内容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即高校需要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的课程与实践活动来对人才进行培养,才能到达到预期的效果。培养计算机软件应用人才的高校需要传授学生基本的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摒弃复杂冗长的反复出现的旧知识,并且要及时的跟进该学科或者相关知识的最新内容,也要鼓励学生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在课下利用其它的途径,比如图书馆或者电子资源等查看想要了解的文献。养成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利用知识的能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边学习边思考,在学会运用知识的同时强调实践和创新。高校应该大力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将传统教学方式和创新性教学方式相结合

传统的教育方法能够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但是缺少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活动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也有所欠缺。所以,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非常重要。培养适应于现代社会的高素质的计算机软件应用人才要求高校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发挥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载体,创新为目标,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理论—实践—创新的三元教学模式。一方面高校因材施教,增加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培养适合自身情况的自主学习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学校不定期开展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两方面结合使得整个的培养活动不仅让学生积累到计算机应用理论知识,还能在应用中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创业中的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2.3重点发展学生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实践能力

高校计算机软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性教学,应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获得经验。在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的同时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并与企业联合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引入外部资源和社会教学力量,建设校企联合的“教学研究室”,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帮助学生完善计算机应用的实践教学,将计算机软件应用理论与技能转化为综合能力与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研究室对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开拓思路、选择方法以解决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难题,为学生未来成为真正的计算机软件应用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实践教学的开展应该伴随着正规的考核,为了能够毕业就具备应用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必须掌握具体的职业技术并且取得正规的职业技术证书,合格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者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

3结语

高校对于计算机软件应用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本文分析了高校计算机软件应用教学的现状,目前高校的师资结构不足以满足计算机软件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提出高校应与计算机软件相关企业联合探索一条以实践为契合点的办学新思路,整合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促进产、学共同发展。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或自主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适用型教材,不仅要理论阐述清楚,组织逻辑清晰,更要贴近实际且具有现实价值。对于高校计算机软件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探讨还在继续,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兴起,市场迫切需要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校对于计算机软件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做出相应的改变,努力培养出新时代下的计算机软件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付宁.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与改革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0(18):171.

[2]谭浩强.面向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4(07):4~8.

[3]李婷.基于任务驱动法的高职计算机教育课程设计[J].艺术科技,2013(09):320.

[4]张敏.浅谈高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校外教育,2014.

[5]高国顺.改革计算机教学模式提升开放教育教学理念[J].中国校外教育,2015(Z1).

[6]孙业飞.计算机科学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8):186.

作者:马淑君 王英华 李学博 单位: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泰安校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第六篇: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视频教育的应用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视频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推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视频教育资源,会引起教学技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弥补基础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不足,实现计算机教学的良性发展。本文就对视频教育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视频教育资源;高校;计算机教学;应用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多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致使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和反馈,知识信息难以在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传递,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生无法向教师及时主动反馈学习情况,限制学生思维与个性的发展[1]。而视频教育资源的应用可以借助网络共享的形式来进行教与学,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达到教学质量提高、资源共享的目的,因此将其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1视频教育资源高概述

对于视频教育资源而言,其主要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借助视频制作技术,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通常传统的教学录像多是使用正确的拍摄技巧,如特技运用、镜头组接、景别运用等,并将其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加以录像。当然这需要摄制人员事先对师生活动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等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策划。而视频教育资源是将方法、技能和知识加以视觉化,利用视频画面来生动直观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可借助画面建立联系,结合自身兴趣来科学安排学习进度,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一般而言,视频教育资源具有如下优势:

(1)实现资源共享。高校拥有良好的网络设施,这为视频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能够借助局域网或因特网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制作视频课件、网上下载视频、书店视频光盘等都是获取视频教育资源的重要方式,而教师的视频是针对教材内容的视频,利用电子课件来生动呈现教学内容,便于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达到资源的共享[2]。

(2)内容丰富。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视频教育资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缩短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信息,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由于视频资源是以真实计算机软硬件操作为基础,涉及计算机软硬件教学内容,因此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加以学习时,通过视频教育资源可以迅速内化知识,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3)可视性强。视频教育资源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为一体,能够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教学活动中应用视频教育资源,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在创设的声象情境中再现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保证教学活动的生动。

2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视频教育资源的应用现状分析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视频教育资源主要是以应用软件操作为基础,采用视频录像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多是软件教学类的视频课件。当前视频教育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中视频教育资源应用效果的核心因素,许多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多是利用片段视频教学或案例视频教学的方法来讲解程序或导入课程,认为学生喜欢利用视频[3]。其实不然,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领悟能力,而有些学生领悟能力相对较差,即便观看视频也无法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大部分学生在上机练习时无法主动利用视频教育资源,难以发挥视频资源的补充作用,学习效果不佳,需要教师的指导来完成学习任务。二是应用范围狭窄。有些高校教师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深受传统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仍然沿袭“电子文本”式的教学模式,对视频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持怀疑态度,难以接受新生事物。同时高校缺乏齐全的视频设备,或者是在网络中心服务器中没有存储教学内容的视频资源,学生无法利用多媒体来获取所需的资源,不能满足视频教学的实际需要。另外,部分高校虽然拥有大量视频教育资源,但是学生没有对其加以主动利用,并且有些学生不知道学校拥有这些资源,转而寻求别的途径来获得信息资源。三是对视频依赖程度过高。部分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视频,而计算机实验操作往往无法用视频加以代替,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视频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在教育网络视频播放中要注重视频资源的应用,不能将名师讲课视频取代课堂教学[4]。这是因为教育对象的不同使得教育层次也有所不同,而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仅仅只播放名师讲课视频,无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3视频教育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3.1积极建设视频资源库

视频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能够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信息资源和优质服务,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高校计算机教学实践往往需要许多视频素材,而高校当前的系统中缺乏有效的视频教育资源,严重制约了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同时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图像图文资料、视音频资料、视频课件等亟需上网共享与整理,这些工作没有被高校所重视。建设视频资源库之后,可以对优秀的视频教育资源加以集中,为教师提供优质丰富的教学素材,避免重复性劳动情况出现,便于教师与学生对资料的调用与检索,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3.2优化整合视频资源

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视频教育资源时,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1)形式方面应包括录制效果、声音和图像质量等,使其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和简单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学过程;同时视频教育资源应支持通用格式与各类电子课件,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由于教学视频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好的教学视频的录制格式需要对其时效性、传播性、通用性进行详细分析,因此优化整合视频教育资源显得尤为重要[5]。(2)内容方面应涉及习题解答、计算机操作、课程讲解等,尽量符合所学的课程内容;学生作为课程的接受对象,对过时的软件版本和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动态、形象和直观的可视性讲解,以便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

3.3加强教师思想业务素质

在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媒体观,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媒体功能的转换加以充分了解,让教学媒体作为认知的手段与感知的对象,利用视频教育资源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如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和制作原创性的视频课件,对计算机技术加以熟悉和精通。除此之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率高、折旧率快,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专业知识,全面掌握多媒体画面艺术的制作,善于在实践中思考与动手,以此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水平,适应视频课件的制作及开发,设计出好的视频教学精品软件。

3.4提高视频教育资源质量

对于视频教育资源而言,其核心就是质量,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提高资源的质量。首先,提高视频资源基本要素的质量,如字幕、声音、画面等,结合基本编导理论和摄影摄像,对场景组接、镜头转换、画面布局等进行合理构架,使其满足视觉需要[6]。其次,提高视频资源的内容质量,以相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来加以引导,加大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力度,做到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科学安排学习进度。同时合理安排课时,使课时之间的关联性、课时重难点内容的数量、视频时间长度等方面与教学规律相符,详细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科学设计教学模式,以此提高视频资源质量。

4结语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是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重要基础课程。当前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视频教育资源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合理的教学方法、视频资源应用范围狭窄、教师对视频依赖程度过高等,严重影响视频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不利于计算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基于这种情况,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建设视频资源库,优化整合视频资源,加强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提高视频教育资源质量,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实现资源共享,推动信息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睿.视频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3:165~166.

[2]贾一琦.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7:214,216.

[3]吴延玲.高校网络教育中视频教学资源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2014,08:7~9.

[4]胡灿.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网络资源的运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0:239~240.

[5]杨方琦.高校建设视频教学资源库的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03:51~52.

[6]刘怀金,郑伟涛,周次保.现代体育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构建与实践[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06:30~32.

作者:顾敏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计算机教学探讨(6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wlw/jsjjxlw/70114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