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园林设计课程改革2篇范文

园林设计课程改革2篇范文

时间:2022-02-18 08:42:44

园林设计课程改革2篇

(一)

一、园林设计课程的特点

园林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很多高校中,作为学位课程强调其重要性,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园林专业的学生掌握园林设计的基础专业知识,包括园林要素、园林设计的程序、园林各要素的表现手法,从实际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去掌握一种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全方位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高素质的园林设计技能人才。从课程的培养目标看,园林设计课程涉及到各类场地的规划综合设计,要求学生掌握美术、文学、历史、艺术、植物、建筑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在场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念设计并把概念深化到场地设计中去,要求学生扎实掌握专业课的知识,学会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场地的设计中,对学生利用理论知识结合场地设计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园林设计课程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湖北工程学院园林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收本科,其前身是有17年办学历史的观赏园艺专业,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园艺专业教师大多偏向植物的栽培和养护,虽然开设了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草坪学等,但对于植物如何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没有做深入的研究。该校园林专业培养方向以设计为主,偏向植物配置,因此该专业的设计类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已成为衡量本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园林专业开办时间较短,在教与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2.1学生学习环节存在的问题

2.1.1对专业缺少全面的了解

很多学生对园林专业缺少认识,没有很好的了解园林专业的特征和需要,对园林行业的社会形势了解和认识不够;园林景观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能很好把握步骤和设计要求,因此,没有形成有效率的设计方法,景观设计中目的性不强,功能设计缺乏针对性,没有完全掌握园林设计的工作程序和目标要求。

2.1.2忽视专业基础理论

许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图纸表现上,对于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却不重视,认为把图纸画得漂亮就是好的设计。在设计中不能很好的运用基本的美学原则,设计构图生硬、不美观,不能准确的判断一个形态设计的优劣,对形态设计缺乏敏锐性。在设计中,图纸表现固然很重要,但图纸只是设计理念的表现,如果没有很好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概念做基础,图纸表现只会停留在表面。

2.1.3设计表达能力欠佳

园林设计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包括对设计方案的场地特征、优缺点、场地的文化底蕴、设计概念、设计创新和独特性等方面的陈述,俗话说:三分设计七分侃,没有很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于他人理解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将会大打折扣;书面表达能力包括了图纸表现和设计说明的书写,这是基本功的最好体现,不管是运用手绘还是计算机软件的绘图,对于图纸的排版、色彩的搭配,各类分析图、透视图的画法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很多学生有很好的绘画基础,但没有在设计排版中体现出来,具体表现为图纸表达不规范,设计说明的书写口语化很明显,专业词汇不够。

2.1.4知识面过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除了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大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是停留在教材上,在设计概念时往往无从下笔,在设计上多对某个优秀方案进行模仿甚至抄袭。而现在很多园林建设投资者往往见多识广,常常提出一些很高的设计要求。园林专业是一个综合学科,结合了很多专业的知识。这要求学生除了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还要广泛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如艺术类、美术类、文学类等书籍,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2.2教师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2.2.1基本技能培养不足

学生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这个专业的基础,如果基本技能掌握好了,后面的专业课学习就会轻松很多,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反之,由于后期大量的专业练习,学生越学越累,有些学生甚至对自己究竟是否适合做设计产生了质疑,严重的甚至厌恶设计类的课程。该院园林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从职高上来的,绘画基础相对薄弱,对植物的运用缺乏相应的知识,也缺乏园林美学的知识。加上部分教师死板的按照教材授课,没有很好的引申和及时的课后指导,这些基本技能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很多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慢慢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阻碍了后续设计类课程的学习。

2.2.2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够

园林专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一个专业类别,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要求学生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具有很广的知识面。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园林专业教师,只关注本课程的教学,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学习课程之外的背景知识,没有背景知识的支撑,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不容易掌握。在专业课评图时,由于时间紧迫,部分教师过于武断,没有耐心倾听学生陈述方案,直接批评甚至否定学生方案,造成学生不敢陈述自己的方案和想法,长此下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有可能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没有得到锻炼,惟命是从,一到正式的汇报就紧张得语无伦次,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方案。

2.2.3专业教师的沟通不够

高校的园林专业基本上都是几个专业教师固定上几个课程,一来可以发挥每个教师的专业特长,二来可以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但现在园林专业的教材良莠不齐,各门专业教材很多内容都有重复,课程之间衔接性不强,这就需要专业教师选择相应的内容讲解并进行延伸。但大学教师除了授课,还有很多科研的要求,很多教师埋头苦干,忽视了专业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造成授课内容的重复,学生听课时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兴趣降低,教学效果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2.4指导作业的责任心不强

园林专业的设计课程都有大量的作业,教师下达设计任务书以后,学生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基址分析、概念设计,并进行从概念到形式、总平、扩初、深化等步骤。设计的每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扣一环,如果其中某个步骤没有很好考虑,后面的设计环节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但目前有的学生在接到任务书后,没有及时完成设计进度规定的要求,到快评图时夜以继日的赶图,随便应付了事。这就要求教师严格要求,对于敷衍了事的学生一定要严肃批评,指出其错误,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重画,决不能放任不管,否则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往往会继续不端正,影响了专业的学习。设计无对错,只是合理否。有的教师按照自己多年的审美观点,轻易否定一些学生具有创新的设计思路,也不耐心听从学生的陈述,对学生的积极性是很大的打击。究其原因,与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有很大的关系。

三、对策与建议

3.1合理调整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体现了专业办学的定位,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学位课程和课程组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现行园林专业教学计划所制定的课程体系,普通文化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教学分段排列,各课程自成体系,缺乏应有沟通,教学内容重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保证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课时的同时,对园林美术、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造景、园林史以及其他有关园林设计的原理和构造的课程要保证足够的课时。学生只有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设计方案才会有充足的文化底蕴,才会出现设计创新。

3.2合理设置锻炼图纸表达能力的课程

除了有好的设计思路,良好的图纸表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图纸表达能力包括手绘课程和计算机绘图课程,计算机绘图课程包含了AutoCAD、3DMAX、Photoshop、SketchUp、Painter等绘图软件。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这些绘图软件来弥补手绘能力的不足;手绘课程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学生具有扎实的手绘能力,可以最快的、最准确的描绘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还可以保证学生创作的灵感不被浪费,这是计算机绘图远远不能做到的一点。在加大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同时,要保证大量的手绘训练。

3.3注重培养学生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的培养,除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广阔的知识面、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之外,还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锻炼设计思维。无论是任何场地方案的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场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发掘场地特征,捕捉学生设计的思想火花,升华为设计的创意并以有序的方法表达出来,锻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等诸方面的进步,而不是简单看学生图纸表现能力,图纸表现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非常好的表现基础,图纸表现不好并不一定代表学生设计创新和设计思路不好,所以设计中每个环节都必须重视学生的思路和表达,培养思维的创新能力和设计理念远比学生简单模仿甚至抄袭优秀设计方案更重要。

3.4注重实际场地的设计锻炼

在园林专业的教学中,各门设计类课程作业的布置都是建立在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上,不管是真实的场地还是虚拟的场地,都要求在学过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解决设计场地的某些问题。其实设计的本质是更新,只有在考察场地和场地周围的环境才能进行各项设计,解决场地中存在的某些缺陷,然后通过图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布置设计作业时,教师如果能把学生周边的实际景观如本市的小游园、广场、居住区、学校内部的广场、学生寝室、景观水体等景观作为设计场地,学生熟悉这些环境,容易考察出场地的优劣、使用者的行为构成、人对场地功能的需求等,根据对场地的了解和资料的查阅,继而转化设计成果。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鼓励学生挖掘场地文化,进行创新的设计,满足使用者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的要求。这种实际场地的锻炼,能给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容易体现场地的实际需求,能出色完成设计项目的学生都具有扎实的基础并且富于创造性。

四、结语

园林设计课程作为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出现若干的问题,本文指出了园林设计课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能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也为园林专业其他设计类的课程提供参考。

作者:胡平黄宏霞单位: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二)

一、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

园林设计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知识出现。教师作为教学环节的主体之一,如果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得当,依旧采用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那么“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就难免枯燥乏味。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加强专业技能、增强综合竞争力。首先,教师要摒弃诸如“教师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主体”等陈旧观念,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懂得如何捕捉学生的兴趣取向。例如,除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知识讲解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专题研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又如,可以尝试以学生喜欢的游戏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扮演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人物角色,如项目甲方、设计公司的主管、设计师、项目施工的承接方、施工人员、项目监理等,使学生通过模拟游戏对园林设计的整体流程、设计方法、设计重点、施工方式和方案实施等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从而使“园林设计”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活跃、充满趣味。这不仅有利于营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园林设计”的课程教学中。

二、注重“园林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

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既然如此,如果只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却没有实践技能的话,那么解决问题就无从谈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处于虽有满腹经纶却无法施展才华的尴尬境地。因此,如果“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一味只是进行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那么对学生园林设计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而只有以多元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园林设计”课程教学,促进知识信息的双向传递和加强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才是符合时展需求的。“园林设计”作为综合性设计课程,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在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只有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规律。对园林设计而言,首先是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即明确所解决的是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设计中出现的何种问题。其次是对园林的整体设计进行设计的推导,通过各种不同的分析与比对方式,从多个推导结果中优选合理的设计方案。第三是将设计内容图纸化,以严谨的思维模式绘制出准确无误且符合行业规范的园林设计图纸。最后是对园林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即参考各种考核标准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具体包括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等的评价。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际的设计项目开展“园林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从现场勘测到完成设计,与学生一起经历整个设计过程并深入到每一个施工环节,最后对设计结果进行评估。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的设计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园林设计理论知识以及锻炼与提高设计技能、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当然,在没有实际的设计项目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根据“园林设计”课程教学的要求合理设置一些虚拟课题,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设计制图、优化方案、预想结果,使学生在虚拟课题的实际设计中掌握知识要点。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设计竞赛和方案征集活动,在参赛过程中激发与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使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凝练设计团队的协作精神、检验课程学习的成果。上述课题式、项目式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使师生通过共同参与实践教学活动而一起创造和完成项目设计方案,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组建园林项目课题设计团队,并提倡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研究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力量,从而有效地整合智力资源。学生通过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直接运用到设计实践中,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积极开展工作室教学

所谓工作室教学,就是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不同的工作室,各工作室也可选择适合本专业领域发展需求的学生,然后由教师组织教学和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这种相互选择的工作室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使教师更加关注本专业领域的科研课题研究。“园林设计”课程积极开展工作室教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将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使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设计平台,以加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工作室教学方式通过设立独立的研究选题,使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的课题研究而获得知识,从而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教师的技术指导和学生间的互动探讨都为学生自主创新、积累经验、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工作室教学方式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是建立在学科的多元化和知识的系统性上的一种优化的、综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设计出成功的方案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加强学科间的合作,尝试“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合作

园林设计具有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特点。因此,综合型高校开设的“园林设计”课程尤要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并存的优势,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走出一条不同于专业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之路,推动“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例如,将“园林设计”与“经济学”结合,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园林的价值所在;将“园林设计”与“管理学”结合,使学生掌握设计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将“园林设计”与“工程学”结合,使学生重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认识到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当然,在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和交叉学科的选择方面一定要注重合理性,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科知识的融合而限制了“园林设计”课程本身的发展。若本末倒置,结果只会是得不偿失。同时,为了促进园林设计的发展,综合型高校可以尝试与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开展多方交流与合作,以使“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更符合社会、经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要求。当今社会正飞速发展,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管是政府、行业还是学校、企业,都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各自特色的发展策略,并为之而努力探索前行。因此,综合型高校应充分借助政府、行业、企业的优势,对政府的政策优势、学校的教学和人员优势、行业与企业的设施和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并合理利用,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从而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加园林设计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园林设计”课程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与社会更好、更快地接轨。同时,通过“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多方合作,高校可以及时地获得各方对“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完善课程教学方案。此外,“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多方合作还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五、关注园林设计领域的前沿动向

在“园林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园林设计领域的前沿动向。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园林设计领域的先进理念、前沿动向和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并进行整理,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园林设计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以拓宽专业视野和丰富设计手段。这也有利于弥补“园林设计”课堂教学的不足和提高“园林设计”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

六、结语

总之,加强理论教学,注重设计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创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式,尝试“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合作,将有利于综合型高校“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有利于“园林设计”课程教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同步。

作者:张洋单位: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园林设计课程改革2篇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