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设计缺陷论文:生态设计城区缺陷的建构范文

设计缺陷论文:生态设计城区缺陷的建构范文

时间:2022-01-13 11:32:37

设计缺陷论文:生态设计城区缺陷的建构

作者:郭志峰赵勇芳单位:甘肃省平凉市环境信息监控中心甘肃省平凉市环境监测站

制约平凉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因素

平凉市作为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虽然初步具备了生态城市申报的6项基本条件,但以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28个主要指标来衡量,平凉市在创建生态城市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

第一,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及区域生态系统的利用与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划,条块分割现象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因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较低而产生的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相当突出;

第二,在环境保护方面因多方面原因存在的历史欠帐较多,区域内环境容量较小,为了保证环境质量,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影响发展的内容、质量和速度;

第三,低人口素质的状况仍然直接影响着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比较缓慢,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不高,“农民型城市居民”普遍存在,人力资源充足、质量不高的现状成为了制约科技进步的瓶颈,进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虽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城市内部系统中卫星城市功能不齐备,尚未充分发挥经济、政治、文化的带动作用,对城市外部系统周边地区恶劣生态环境产生的效应防御能力较差;

第五,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城市建设步伐较缓,因城市基础设施不配套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人居环境舒适度不佳、妨碍城市文化发展的问题客观存在,难以适应城市现代化、生态化的需要。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

1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其内容包括生态概念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和生态管理规划。生态概念规划包括自然和人文生态因子规划;空间、时间、数量、结构、序理的生态关系规划;生产、生活、流通、还原、调控的生态功能规划;物质代谢、能源聚散、水系统、交通运输、景观肌理、社会纹脉、管理体制、安全保障的生态网络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包括水、能源、景观、交通和建筑等的系统工程规划。生态管理规划包括生态服务、生态资产、生态代谢、生态体制、生态文明的管理。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5)将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作为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中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的具体落实措施,它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

2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可分三步走:第一步,起步期(初级阶段)。大力宣传、倡导生态价值观,唤起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示范工程,加强能力建设,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功能进行初步调整,为建设阶段作好准备,打下基础;第二步,建设期(过渡阶段)。重在逐步调整、改造社会经济组织结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结构和生态恢复,增强城市共生能力,进一步增加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之自觉广泛参与生态化建设;第三步,成熟期(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生态城市并不是处于“静止”的理想状态,而是自觉地通过各种技术、行政等行为诱导的手段实现其动态平衡、持续发展,自组织、自调节能力强。

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高度和谐的城市。生态城市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特征和环境承载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区域建设实践相结合,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并重,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生态城市建设利用伦理观这种非正式制度因素直接指导个人与企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是必要的,如开展绿色文明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培养市民生态意识、生态伦理和社会公德,将生态文明教育潜移默化地融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体系中,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等,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为了克服人们自利性对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的负面影响,社会需要通过制定有关资源利用的正式制度,间接地引导人们的资源利用决策,引导全社会采取可持续方式。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将生态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内部化;通过制度设计解决好生态产品这一特殊公共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激励公共产品的足额提供;通过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收益与成本的合理分配,使整个社会具有采用可持续方式的积极性。

(2)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生态城市建设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充分保障人民的环境权益,创造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环境。

(3)系统原则。城市生态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要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做到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发展、统一管理、分项负责、整体推进。

(4)可操作性原则。规划方案应有明确的目标、指标,保证其在工程项目的落实上具有可行性,在保障措施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

生态城市创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综合性强。它的实施,除了科学规划外,尚需从组织、管理、制度、投入等方面予以保证。

1确立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生态城市建设的特殊内容和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担任重要的角色。政府能不能真正履行其组织和执行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市场竞争制度、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推进城市服务功能的制度创新的职能,直接关系到生态城市建设的效率与成败。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和中国过去城市建设生态资源破坏的教训都证明了这一点。因而需要建立对政府的监督机制,从中国特殊国情看,关键是政绩考核机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城乡生态建设规划的依据,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补充和完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必要的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强化政府管理城市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推行目标责任制是落实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好方式,应确保各级政府、部门统一协凋。目标要分层制定,分级、按部门落实,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责任到位,保障实施。在具体操作上,根据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以行政命令下达到各部门,实行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奖惩制度。

2建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的经济保障体系

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化筹资,资源招商,经营城市,市场推进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运营机制,制定鼓励发展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优惠政策;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城市及工业污染防治与地方基础建设相结合,加大生态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在经济规划、城市环境保护和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运用中,应将推行清洁生产、综合资源利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绿色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解决环境与经济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生态城市建设任重道远,既需要有长期的工作规划,也要不断增加新的建设项目,补充新的建设内容,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编制国民经济未来发展计划时,要同步编制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计划,并且把新的建设项目,新的内容补充到规划中,使生态城市建设工作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3建立并完善生态城市创建的技术保障机制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落实。在清洁生产、城市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与生态产业等方面,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建专家咨询队伍,推进城市生态建设的进程。

一是以节水、节能为重点,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以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三是以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重点,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再上新台阶,为新型工业化奠定坚定的基础。在工业园区建设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从规划、设计到整个实施过程中,谋求工业群落的优化配置,节约土地,互通物料,提高效率,通过成员间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和其它设施的共享来实现整体在经济和环境上的良好表现。引入绿色制造技术,成员选择以效益和环境为原则,对企业原材料的引进、生产、销售、污染物排放全程监控,实现物流、能流、信息流的总体优化利用,形成多产业综合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生态城市的具体措施

1成立机构,加强环境宣教,提高全民参与程度

生态城市创建主要依靠政府推动,成立平凉市部级生态城市创建领导小组、聘请市内外著名专家组成专家组是生态城市创建工作的组织要求。领导小组应发挥协调工作、举全市之力的作用,专家组应承担解决突出技术问题、不断优化修正工作偏差的任务。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应面向全社会,继续积极地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将生态环境宣传贯穿于居民的日常生活;积极开展生态村镇、生态县的创建工作,形成遍地开花、互促共进的良好开局。生态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部分人员的既得利益会受到侵害,特别要加强这部分人员的说服工作避免产生抵触行为。

2加强工业企业的监管和引导,提高生态示范区建设水平

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与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是否合理有很大关系。平凉市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使工业生产区域化、规模化,通过合理布局,企业相对集中便于管理,有利于减少污染和合理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工业企业的管理。加强对现有污染源的监管力度,令其严格执行达标排放,对环境违法行为要严肃处理,对污染严重且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进行关停并转;对新企业污染源(包括所有新、改、扩建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条件成熟时要选择部分县区开展排污权转让的试点工作。

生态企业建设。平凉市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在3种产业中农业占较高比重,工业所占比重不高,工业门类不够齐全,但是以本地资源为原材料的加工业发展良好.因此平凉市的生态企业建设应借助于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食品加工业,并对平凉市的工业产业各部门进行必要的生态改造,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推行ISOl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和必要的末端治理等措施,逐步建立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的试点。努力将筹建的各个工业园区建成生态工业园区,筛选起点高、污染小,采用具有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的清洁工艺和先进技术设备的项目进入工业园区,提倡引进高科技企业,禁止污染重、工艺老化的企业进入园区。进入园区的项目应注意布局。在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生态工业园区内部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流通渠道建设,尤其是企业间废物流通渠道的建设从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人手,改善生态示范区的环境质量。

3大力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继续开展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安静工程,全面实施平凉市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大幅度改善平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重点抓好“四个一”污染防治工程;要重点控制全市工业企业和建筑业的粉尘排放,降低平凉大气环境中TSP的含量;加强汽车尾气的监管工作;严格控制交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加强噪声达标区和烟尘控制区的建设工作力度;抢救性保护崆峒山自然生态资源,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鸟类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4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生态化档次

加强市政建设。由于平凉建市较晚,以前的市政建设是按照县级市的标准建设的,达不到地级市的要求,尤其是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在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尤其是老城区改造时,坚决实行雨污分流制,将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由污水管道排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将雨水由雨水管道直接排入河流。加快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尽快建设平凉市区和各县区的污水处理厂,提高平凉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为了缓解平凉市废水对泾河、汭河水体的压力,要解决好平凉市的污水通道问题。为了缓解平凉市区因缺少过街天桥、人行影响车辆通行而导致的交通噪声污染较重的现状,加强平凉市区内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城市绿化。在平凉城市绿化过程中,坚持种树优于种草的原则,因地制宜,以本地植物为主,坚决杜绝移大树进城的做法。种草坪虽然较为美观,但投资大,养护费工费力,综合效益不如种植树木。平凉市的财力有限,在绿化时一般以种树为主,乔、灌、草、藤有机结合,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推行屋顶花园的试点。对泾河进行综合整治。泾河横贯平凉市区,除雨水外无正常补给,所以水量少,水质差,为劣V类,且水面有大量的悬浮物,水体有异味,极大地影响了平凉的形象。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创建生态型园林城市,平凉市迫切需要启动泾河综合整治工程,清淤、复堤、护坡,提高泾河的防洪能力;加强沿河的绿化、道路、桥梁等项工程,在河岸两侧各建3m~5m绿化带,因地改造或新建河桥,建设泾河风光带。逐步将泾河由污水河改造成为凸显平凉中心城市特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扶持一批生态主导产业,创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特色

平凉的传统农业是全市的生产基础,生态城市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平凉的土地资源优势,综合利用各种高新技术及生态技术,逐步扩大各种无污染、环境影响小的生态食品及生物制品的生产。平凉现在已经拥有一批像泾川县胡萝卜素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绿色食品品牌,从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来考虑,应加强对本地质优农产品的开发利用,创建更多绿色食品品牌。充分利用平凉独特的西部风情、河湖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打出平凉旅游的品牌。要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提升崆峒山、十万沟等旅游项目和泾川县王母宫、灵台县西周古灵台、静宁县成纪文化胜地等历史文化观光项目的档次,打造以生态游和文化游为特色的平凉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平凉传统的酿酒产业优势,拓展酒文化,提高平凉的知名度。平凉是甘肃省闻名的酒都,历史上已经形成以柳湖春为龙头的白酒酿造业。积极挖掘平凉白酒的文化底蕴,宣传静宁苹果酒系列产品,力争通过绿色食品和IS014000认证,提高知名度,让其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充分利用平凉的矿产资源优势,发展各种节能、环保的生态建材。平凉历史上已经形成了以水泥制造为主的建材工业,但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原因,建材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有很多欠缺,历年来是平凉市主要的环境空气污染源,因此,在生态城市创建工作中,应积极引导建材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环保认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将污染问题解决在生产工艺过程中,赋予平凉建材产品以节能、环保的概念,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应积极鼓励废物利用型的新型建材行业的成长,促进加气混凝土等新型建材的推广使用,提高市场占有率。

被举报文档标题:设计缺陷论文:生态设计城区缺陷的建构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jlw/stsjyjlw/61462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