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护理学基础课程输液反应教学设计范文

护理学基础课程输液反应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2-04-12 03:26:02

护理学基础课程输液反应教学设计

摘要:针对输液反应内容理解难度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教育难题,剖析教材,运用神经语言程序理论深入了解学生认知方式,选择适宜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输液反应;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职业能力

教育部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指出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如何切实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传统教学方法以知识传递为主,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评价。本文以护理学基础课程中输液反应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索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1教学内容分析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临床胜任力。静脉输液是护理学的核心技能之一,输液反应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技能精湛程度对患者安全的重要性,促使学生规范操作。但此部分内容涉及解剖学、药理学、病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学科间知识渗透较多,理解难度较大。为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们在备课环节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将4种输液反应解析为两个主题:循环和炎症;将整体教学进程划分为两个篇章:篇章一“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心肺’”,讲解急性肺水肿和空气栓塞两种输液反应,注重学生知识辨析和归纳能力训练;篇章二“都是‘炎症’惹的祸”,讲解发热反应和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旨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由于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故将教学重难点集中在篇章一逐个突破。

2学生特征分析

2.1知识基础分析

课程教授对象为我校三年级学生,已学习了相关医学课程,但知识掌握不牢固,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学生未意识到相关知识的临床实际意义,因此未有效进行知识转化,不能用于问题的解决。为了搭建利于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的平台,提取输液反应内容中与相关医学基础课程交叉的部分设计预习任务单,与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教师就预习任务单反复探讨,课前一周发放给学生。

2.2学生心理分析

运用表象系统测试了解学生的优势表象系统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大脑潜能,促进心理成长。表象系统测试基于神经语言程序(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NLP)理论,该理论由RichardBandler和JohnGrinder与4位沟通及心理治疗大师研究后创建。人通过5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认知外界,运用词汇或身体语言表达意义和思考方式,形成思考及感觉等习惯性范式。将NLP理论与教育结合,可促使学生有效沟通和行为改变。利用内感官发展水平的不同,将优势表象系统划分为视觉型、听觉型、感觉型和逻辑型。我们根据学生优势表象系统选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统计结果表明,逻辑型和感觉型的学生占68.3%,因此,教学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及情境模拟法,并以直观教学和讲授教学为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3学习能力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由于生源原因普遍存在学习习惯不佳,学习动力低下的问题,这与大数据时代对护士能力和日益提升的护理服务质量需求相违背。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只有充分意识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临床意义才会产生深刻的学习印象与较强的学习动机。

3教学目标

本次课的知识目标设定为掌握4种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理解4种输液反应的发生机制;技能目标为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措施,正确辨析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情感目标为使学生意识到工作严谨细致的重要性,培养慎独精神,树立关爱意识,尽力减少患者痛苦。

4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4.1用物准备

本次课在多媒体录播教室进行,准备了床单元、输液用物、心脏模型、自制气球模型、听诊器,通过情景再现和直观教具将抽象的事物外显,降低理解难度,也有利于优势表象系统为视觉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2学生准备

将学生分为4组,进行组间合作式学习,每组设计和拍摄时长不超过5分钟的情景剧,主要展示每种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促使优势表象系统为感觉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预习教材并向其他组提问,针对其他组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参阅教材和网络搜寻尝试解决,提升优势表象系统为逻辑型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完成教师发放的预习任务单。

4.3教师准备

认真备课,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分析,设计预习任务单。提前一周布置情景剧拍摄任务,对学生拍摄的视频进行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使表演更真实。汇总每组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在班级QQ群分享,以学生的问题为引导设计课件。

5教学重难点

本次课程的重点为4种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难点为急性肺水肿和空气栓塞的机理。

6教学策略

6.1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法

有学者汇总了国内近10年护理教学方法改革成果并进行分析,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法,该方法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创设高度仿真的工作情景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此阶段学生表现欲强,因此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与教师不断沟通脚本的过程中,修正自我感知,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护士工作的责任,通过表演增加感性认识,促使职业素养形成。

6.2自主探究—问题教学法

优势表象系统调查结果显示,班级中有39.0%的学生为逻辑型,这为开展问题教学法奠定了基础。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教师从主角转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促使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同时激发学生创造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设计和解决,既可化解学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亦可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根据学生设问情况和解决问题情况进行组间竞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学习热情。

6.3案例教学法

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在介绍完每种输液反应后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直接面对临床工作场景和任务,促使其及时巩固知识,培养评判性思维。

7教学过程

7.1篇章一: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心肺”

首先两组学生分别表演“急性肺水肿”和“空气栓塞”情景剧,表演过程中不出现输液反应的名称,让大家推测患者发生了什么情况?判断依据是什么?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评判关键点,引入学习主题。问题一:如何判断急性肺水肿?在学生讨论得出判断依据后,帮助学生梳理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在此基础上教师引申出两个问题:为何急性肺水肿会出现循环系统症状?为何患者会出现特征性粉红色泡沫痰?引导学生运用生理学体循环和肺循环知识解答该问题。学生展示自行绘制的体循环及肺循环简图并尝试说明肺循环机理,教师通过自制气球模型(以充气气球模拟正常肺泡,以等体积装满水的气球模拟急性肺水肿时的肺泡),图片和肺部湿罗音音频听诊,联系生活中米粥煮开的画面比拟急性肺水肿肺泡内的状况,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出问题:急性肺水肿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观察学生讨论评价其是否理解发生机制。继续提出问题:如何护理急性肺水肿患者?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护理措施:“拦堵、泄洪”,指导学生理解记忆重要知识点。继续引导学生探讨急性肺水肿常用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凸显知识的实用性。启发学生结合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原因思考预防措施。最后,通过临床案例分析让学生辨别输液反应的种类和原因,学生均能做出正确判断,达成了情感目标,意识到护理工作中要对患者多加关注。

在讲解空气栓塞的过程中,引入空气栓塞动物实验视频,要求学生观察实验对象的表现,思考如何辨别空气栓塞?发生机制是什么?在自行绘制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简图中标注发生部位。启发学生思考空气栓塞中空气的来源,进行临床知识拓展。通过讨论“空气栓塞多久后出现症状?空气量需要多少?”使学生明确空气栓塞是最严重的输液反应。在护理要点的讲解中体位防治是重点,要求学生利用心脏模型讲解患者卧位的要点并阐述机理,评价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一例加压输液导致患儿空气栓塞死亡”案例,启发学生思考空气栓塞发生的原因,评价案例中的护理措施是否完善以巩固所学知识。由于急性肺水肿和空气栓塞均是循环系统出现故障,患者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困难,故提出问题“一位输液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如何判断是发生了肺水肿还是空气栓塞?”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辨析和总结。最后,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7.2篇章二:都是“炎症”惹的祸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炎症”,因此静脉炎和发热反应的知识理解难度相对较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组成“讨论坊”“静脉炎讨论坊”主要分享静脉炎的分级、发生机制、治疗小妙招及机理;“发热讨论坊”主要交流发热的症状、机制及护理措施,最后通过探讨提取临床输液热源反应真实案例,进一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让学生明白工作严谨细致的重要性,有效达成情感目标。

8教学反思

此次授课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期中考试输液反应案例分析准确率达100.0%。分析本次课程的亮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8.1教学内容有效加工

课堂的重点不再是知识讲授,而放在知识转化和评价上。教师在备课环节对知识进行有效切割与整合,搭建知识支架,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输液反应的讲述框架如下:学生通过自身经历回忆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接着通过预习任务单调动多学科知识,通过分析并阐明原因环节检验对机制的理解程度,从机制入手思考护理措施,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巩固护理措施。这种设计使知识环环相扣,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职业素养。

8.2教学手段多元化

每个人认知世界的风格不同,需要综合多种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本次课应用NLP理论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学中融合直观教学、问题讨论、讲授、角色扮演等方法,让不同优势表象系统的学生均能在课堂中得到成长,也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与重视度。

8.3学习方式推陈出新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现象较为普遍,教师应将工作重心放在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上,如通过图片绘制、视频制作等贴合学生喜好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学生各种能力。通过反思发现,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生间的评价,加强信息化手段在课程中的应用,从学生需求出发促使高效课堂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吴彩琴,周洁,张锦玉,等.基于职业胜任力培养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4):17-20.

[2]张超美.输液反应和护理课教学方法探讨[J].广西教育,2010(5):83-84.

[3]王睿.神经语言程序(NLP)教学法的模式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4(25):245-246.

[4]王红光,王彦新,王丽.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缺失与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3):181-182.

[5]周厚秀,曾兢,刘梦婕,等.国内近10年护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文献定量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7):29-31.

[6]刘萍,田丽.问题启发式案例教学在《成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11):3159-3160.

[7]孙国珍,林征,刘扣英,等.病例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况调查与分析[J].护理进修杂志,2011,26(13):1165-1167.

[8]王静波.1例加压输液至空气栓塞死亡教训总结[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47.

[9]季东霞.输液热源反应的原因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9):818-819.

作者:彭鑫;赵月秋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护理学基础课程输液反应教学设计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