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结构研究论文范文

社会结构研究论文范文

社会结构研究论文

社会结构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活跃和市场的扩展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均贫富的格局,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经济发展格局,而且使政治、社会、文化格局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最主要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权威、道德权威的衰落以及经济权威的崛起。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农村社会财富分配的平均化趋势,用财富无法划分不同家庭的阶层,农村相应地也缺乏经济权威。村干部所拥有的政治权威几乎是惟一的权威。但农村实行市场化经济改革后,不同家庭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开,率先富裕起来的人脱颖而出,从而在政治权威之外逐渐形成了一个经济权威。村干部的政治权威和新出现的富裕阶层,成了乡村管理和秩序重构的最主要的两个博弈力量。总的来说,村干部的政治权威和新富裕阶层的经济权威之间的博弈,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即村干部的权威的衰退和新富裕阶层权威的上升相对应。村干部权威的衰退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乡村社会总体上从政治至上时代转变到经济至上时代;二是村干部所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少,村民有求于村干部的事务也越来越少。相对应地,农村企业家的影响却越来越大。他们不仅影响到本地的就业和收入,而且还影响到本地的资金周转。有的企业家通过捐款等慈善行为,还能够改善本地的基础设施或村民福利。所以,农村企业家的影响总体呈上升趋势[14](P131-206)[15]。村干部和农村企业家的关系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合作关系,即村干部和企业家保持相对良好的关系。二是竞争关系,大多数情况是企业家对村干部的权威构成了挑战,甚至企业家直接竞争村干部。

2.农业劳动者的减少和务工人员的增多。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从表1可以看出,从1980到2012年间,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总数有逐年下降的趋势。2012年,从事第一产业劳动的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3.1%,还不到1980年(78.9%)的一半。表2展示了更详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从行业分布和从业时间两个指标来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虽然逐年下降,但仍占到50%左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虽然有些人看起来仍在从事农业,但实际上用在农业生产上的时间并没有那么多,因为农业生产的很多环节都已经外包给农机服务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农业劳动力者人数会越来越少,而务工人员的人数则越来越多。这是农村阶层分化和社会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标志。

3.知识取代经验,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导型因素;相应地,老年人地位下降,年轻人地位上升。在传统中国,经营或生活模式都比较固定,所以经验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老年人有更多的经验,所以主要由老年人主导社会秩序。但在农村改革后,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农村工业的兴起,还是农业新技术的应用,都超出了传统的经验。因此,知识相对于经验就显得更重要。由于年轻人在学习新知识上的能力更强,所以在经营方面也就拥有了更多的决策权。笔者在章丘市白云湖镇调研时,就证实了这种说法。当地最主要的产业就是废品回收。收废品需要一定的知识,不同种类的塑料、金属,价格差别很大。年纪大的人在辨别能力方面,显然不如年轻人。所以,这里的年轻人地位更高,甚至家庭财产的支配权(主要是现金开支)也主要由年轻人掌握。知识对于经验的取代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或经营上,而且还体现在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上。日新月异的家用电器、新式服装、新的文化娱乐形式以及新的交往方式,都与传统不一样。在新风气迅速取代旧风气的情况下,老年人不得不感叹自己落伍了,且不得不将更多的决策权移交给年轻人。例如,在家庭消费品购置和翻盖房屋方面,年轻人都有很大的话语权。

4.在社会组织方面,家族让位于新兴组织和政府组织。家庭和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单元。1949年以后的集体化运动打破了这种格局,建立了超越家庭和家族的组织———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但因为这种组织的无效率,以大包干为主的农村经济改革又恢复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格局。农村改革之初,超越家庭的生产和经营并不普遍,村委会仍然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的重要组织。但在农村市场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大量超越家庭和家族的经济组织已经发展起来。首先是企业,大量存在的企业已经成为农村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并且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例如,威海市大量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劳动力,都是在企业就业的。其次是合作社。2012年,山东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784个,合作社总量达到70336个。2013年,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社员数量为53户,入社农户比例达到了16.1%。可以看出,各类合作社已经成为农村的一个重要经济组织。同。在传统的地方秩序维持中,家族起了很大的作用。各类纠纷基本都靠各个家族有威望的人物协商解决,家庭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族。但现在,家族势力有分化、衰落的迹象①。各类民事纠纷,也更多地靠公权力解决,而不是靠家族协商或调解。例如,在纠纷中如果发生打斗现象,很多人会打110,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叫自己的近亲来帮忙。通过诉讼来解决民事纠纷,也逐渐成为农村的时尚。

5.传统伦理的衰落和物质欲望的泛滥。改革开放以后,对欲望的追求和满足最终归结为对金钱的追求。财富的变化导致了村庄阶层的重新分化,财富成为衡量家庭在村庄中社会地位的主要指标。原有的社会秩序和伦理秩序遭到破坏。在此环境之下,拜金主义盛行并成为社会的主流是不可避免的。拜金主义不仅打破了传统社会的人情,而且导致了很多违法现象的上升。例如,在目前的农村,儿女不养老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房产、养老等问题而导致兄弟姐妹反目的情况也经常发生。更甚的是,很多人不以违法为耻。只要能够挣钱,即使是违法,也会受到很多人的效法。

二、农村社会结构和阶层分化的基本动因:农村专业化趋势和农民职业分化

(一)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都没能摆脱自然经济状态。从表3可以看出,1952年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6.6%,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95%。1980年,虽然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降低到了32.1%,但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仍然达到93.0%。可见当时产业是非常单一的,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都在农业部门就业。此后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分化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农村工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农村多年以来的自然经济格局,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也逐年下降,1990年下降到了74.9%,2000年下降到了67.7%,2012年进一步降到了46.8%。也就是说,农业劳动力不到总数的一半,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已经到工商业部门就业。以前农民的财富积累几乎完全靠农业经营,而农村改革以后,工商业成为农村财富积累的新来源,而且工商业财富的积累要比农业快得多。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导致了家庭财富的迅速变化。由于家庭财富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阶层分化,所以产业分化是阶层变化的重要动因。从表4可以看出,2012年的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全国达到了43.55%,山东则更高,达到了46.40%。而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全国和山东分别是44.63%和44.83%。但在家庭经营收入中,全国仍有大约23%来自二三产业。家庭经营收入,2012年山东没有三次产业的数据,但从2011年的数据看,其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也达到了25%以上①。由于工资性收入基本是通过在非农产业就业得到的,所以从总体上来看,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占到了纯收入的50%以上。这说明,来自农业的收入已经不再是农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主要的收入都来自二三产业。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商业部门就业,农业生产专业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主要体现为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保持了较快增长的速度,年均增长率达到6.1%。2012年,山东全省农机化综合水平超过了81.5%,其中粮食机械化程度达到88%,经济作物达到58%。在粮食作物中,小麦机收率超过97%;玉米机收率达80.8%[20]。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生产的很多作业环节都已经外包给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或个人,农业专业化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专业分化导致的农村人员流动性增强,社会交往的距离拉长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况相适应,中国传统乡村是相对比较封闭和稳定的,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但农村改革以来,更大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导致了农村各种要素的流动性大为增加。其中对农村阶层分化和形成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的流动。直到20世纪80年代,能够经常到外地特别是城市的人,在农村仍然是少数人。农村改革之后最早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人,基本都是与外界联系比较多的人。随后逐渐形成的企业家阶层,基本上都是由这部分人构成的。但此后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流动规模越来越大,以致于出现了“民工潮”、“春运”等中国特有现象。从表5可以看出,山东农村劳动力虽然跨省流动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在省内流动的规模和频率还是比较高的。2010年,外出劳动力达到了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8.67%,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了22.41%。从外出劳动力就业地点上看,乡外县内和县外省内的占到了绝大多数,而其中地级市和县级市是主要的就业地点,出省就业的人很少。在外出劳动力中,大多数人都从事第二产业,从事农业的人微乎其微。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之所以对农村阶层分化和形成造成影响,一是外出劳动力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新的阶层,即务工人员阶层,而且这个阶层将不断壮大。二是外出劳动力对本村原有的阶层形成了冲击,从而刺激着原有阶层的变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外出打工人员回家创业,从而从务工人员阶层跃升为企业家阶层。

(三)现代知识多途径输入农村农村阶层的变迁与现代知识向农村传输不无关系。现代知识进入农村,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改变着农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现代知识对农村的影响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科技向农村的传输,不仅改变了农村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机构,而且提高了年轻人的地位。因为年轻人接受现代知识更快,在积累财富方面的能力也就更强。二是现代知识和现代风尚改变了农村的风俗和风气。例如,在传统中国,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孝”,所以老年人的地位比较高。但现代知识显然更注重平等,从而间接削弱了老年人的地位。三是年轻人显然更熟悉法制和正式制度,他们对正式制度的接受也间接地削弱了传统的风俗和家族地位。例如,对110警察快速反应机制和法庭的诉讼机制,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四是在现代知识影响下,年轻人更注重自我和公平,更不容易接受权威主义,从而间接地削弱了村干部的权威。现代知识向农村的传输最主要的途径是媒体。电视的普及以及网络在农村的普遍应用,都能够使农村居民特别年轻人以最快的方式接触到现代知识和文化。电视和网络不仅打破了城乡的界限,而且打破了国家界限。此外,人员流动对现代知识向农村的传输也起了很大作用。无论是农村居民流动到城市,还是城市居民流动到农村,都能够将城市文化和城市思维方式传输到农村。公共服务向农村的普及和推广,显然加快了现代知识向农村的传输。交通设施的改进有利于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交流,特别是人员交流。现在,年轻人没有到过城市的微乎其微。有线电视、无线网络在农村的普及,都成了现代知识在农村传播的有效途径。

(四)农村专业化与组织多样化农村的专业化导致了很多新兴经济组织的产生,例如,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这些新兴组织和政府组织无疑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阶层状况。打破了传统的家庭和家族结构。家庭已不再是最主要的生产单位,越来越多的人正走出家庭,加入企业等经济组织。家庭的收入也已经不再依赖于家庭本身,来自企业、公司、合作社等组织的收入越来越多。几千年来牢固无比的家庭结构,在市场和经济力量的侵蚀下正逐渐瓦解,农村正在进行千年未遇的结构重组。政府组织向农村的渗透,也极大地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和家族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村干部的权威:村民们可以越过村干部,直接与政府组织打交道。以上四种农村社会变迁现象,都可以用分工深化来解释。是农村的产业分化导致了劳动力转移和新兴组织的产生。现代知识输入农村,则是城市发展和全国范围内甚至全球范围内分工深化的结果。

三、农村阶层变化对社会管理的后果和影响

农村阶层变化虽然有积极的效应,但同时导致了很多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精英大量流失城乡交流的不断增加在促使大量现代因素输入农村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农村优质因素流入城市,导致了农村的贫血。1.农村经济精英的流失。农村的经济精英通过两个途径流失:一是农村的企业家正大量地向城镇转移,目前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和各地出台的吸引资本进城的优惠政策,更是加剧了这个进程。城市优良的生活环境,特别是文化和教育环境,对农村的富裕群体有很大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农村高收入群体,特别是企业家群体转移到城市居住。二是青壮年劳动力正大量流失。在发达地区,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到城镇寻求就业,导致乡村出现了空心化。例如,在威海的乡村,很难找到年轻人了。在不发达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也导致了村庄的空心化。2.农村政治精英的流失。在城镇化浪潮中,大量的农村政治精英也流入了城镇。例如,在平阴县、章丘市等地方,都出现了大量村干部到县城购房并居住的情况。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农村的治理。

(二)管理队伍的频繁更迭和农村治理的内卷化农村治理内卷化是指农村治理陷入一种停滞或徘徊的圈子,而无法进化为另一种高级状态。当前农村治理有内卷化的趋势。首先,村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不仅在公共服务供应上,农村没有达到城市的标准,而且农村居民的财产权利一直没有保障。农村土地仍然保持着集体所有制,政府可以随意征用农村的土地,而土地补偿款却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农村的住宅却一直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农村的财产无法用市场价格定价。在社会治安方面,以警察为主的国家机器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护乡村安全,以致于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劳务输出较多的地方,出现了盗匪横行无人敢管的局面。例如,在鲁西南某些劳务输出比较多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盗贼偷牛主人不敢出面制止的现象。农村现象也很常见。其次,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虽然村委会名义上是选举出来的,但由于选举过程弊病百出,所以村干部和村民之间时有矛盾发生,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村民与村干部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问题。虽然在绝大多数地区土地都已经承包到户,且一定30年不变,但村干部及其亲属多占耕地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土地问题仍然是村干部与村民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村集体财产问题。在一些仍然保留了部分村集体财产的地方,如何使用或处置这些财产也是一个矛盾的焦点。三是宗族关系问题。在一些宗族关系和谐的地方,村干部往往成为某一个宗族的代言人,或者村干部换届选举成为宗族竞争的焦点。在资源丰富的地方,村民委员会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贿选、家族式竞争非常突出。例如,在集体财产数量比较大、征地数额比较大的地方,村干部都可以借机获得大量的好处,村干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贿选现象很严重。村民委员会竞选的白热化导致了农村管理班子的频繁更迭。另外,在一些空壳村,则没有人愿意出任村干部。

(三)农村经济、社会秩序的混乱由于传统的治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已经濒于失效,市场扩展以后新的治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所以农村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矛盾或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秩序的紊乱。市场经济是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保障的,但在农村,并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相关制度有待完善。首先,由于农村居民法制意识淡薄,信任体系不完善,合同法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违约现象非常普遍。其次,农村金融和信用制度体系很不完善,个体农户较难从正规的信用机构借贷。其结果是高利贷普遍存在,因此而发生的经济纠纷也不在少数。虽然各地都出台了一些办法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如几户联保,但总体来说,农村贷款难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最后,国家监管制度在农村地区比较薄弱。在城市难以生存的假冒伪劣产品,大多转移到了农村。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对农村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机制。2.社会保障机制仍不完善。近几年虽然各类保障制度已经延伸到了农村,对农村的生活改善起了很大作用,但力度仍然不够。例如,农村大量的贫困人口仍然无法得到足够的救助,虽然新农合已经普及,但农村因病致贫的现象仍然存在。2013年,山东新农合覆盖率达到了99.88%,实际报销比率达到48.99%,新农合的大病报销比例达到了50%以上[21],但对于很多农户来说,自费支付的那部分仍然是很大的负担。2013年,山东农村低保标准平均达到2406元,256万人受益[22]。但总的来说,一是低保的比例仍然偏低,二是额度还有待提高。而且在不少地方,低保户的选择还有问题。很多村干部都优先选择自己的亲属,不管他们是否符合低保标准。

(四)文化变迁和道德秩序的瓦解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催生了资本主义精神,实际上是指新教伦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从而塑造了一种新文化。中国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有的文化系统逐渐解体,而新的文化系统尚未建立。这种价值观的改变和文化体系的变迁,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0](P37-71)。1.从人情社会到拜金主义。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从传统农村盛行的婚丧嫁娶“随份子”的风俗,就可以看出人情社会的基本特征①。改革开放以后,对欲望的追求和满足最终归结为对金钱的追求。财富的变化导致了村庄阶层的重新分化,财富成为衡量家庭在村庄中社会地位的主要指标。在此环境之下,拜金主义盛行并成为社会的主流是不可避免的。2.社会约束的弱化由于中国农村传统上是一个乡土性的、封闭性的社会,所以,农村的社会约束基本上是靠诺思所谓的非正式约束,亦即依靠惯例、习俗、习惯等。传统农村的封闭性使得农村社会基本上是个熟人社会,特别是在村庄之中,熟人社会的特征就更明显。非正式约束是与熟人社会是相互契合的、有效的约束。但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分工的深化和农村流动性的增加,村庄的封闭性被打破了,人们越来越多地与陌生人打交道,非正式约束的效力就大为削弱。村庄的秩序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无序状态,村庄中骗人和被人骗的事例大为增加。赚钱的欲望甚至使很多人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从事非法交易,个别村庄里的很多人因为与盗窃犯勾结或为盗窃犯销赃而被捕。令人惋惜的是,人们并不以盗窃和销赃而感到可耻。相反,因此挣钱的人反而感到非常骄傲。3.社会达尔文主义:是非观念的弱化在市场经济和金钱欲望的冲击下,农村社会出现了某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在村庄内部,往往金钱的多少决定着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地位,物质欲望成了最大的追求。传统的乡绅阶层受到了冲击,在市场经济中社会阶层有了新的划分。一批富裕起来的人进入了社会上层。在现阶段这个转型期,原有的社会约束正在失效,新的社会约束尚未建立起来。在金钱欲的冲击下,不顾社会约束而追求财富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出现了笑贫不笑娼的倾向。社会平等观念缺失,是非观念也大大削弱,金钱成为衡量社会地位的惟一标准。在这种风气之下,消费攀比之风盛行。有些村民频频更新住房,在一个侧面体现了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

四、结语

社会结构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蒙古族在进入青海地区时就面临多民族混居的局面。蒙古族在入驻青海后,由于其严格的氏族外婚制度和本族人口的相对稀少,青海蒙古族只能考虑与外族通婚。清初,随着大量的蒙古部族主要是和硕特蒙古部进入青海,群族杂居的民族分布格局依然没有改变,青海蒙古族通过与外族通婚方式吸收新鲜血液,对蒙古族社会的婚姻家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与当地的藏族通婚藏族是青海地区分布比较广、人数多的民族。清朝时期,蒙藏关系是青海众多民族关系中的一环。蒙古族和藏族杂居的格局和自身的婚姻制度使两族联姻成为维系蒙藏关系的重要纽带。根据《种族和文化的少数群体:偏见和歧视的分析》中的观点,存在严重偏见和歧视的族群之间一般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族际通婚。蒙藏存在信仰藏传佛教的信仰基础和游牧经济基础“。河南蒙旗历代亲王中有四个娶了藏族夫人,历代河南亲王和嘉木样活佛保持了几世的家族联姻。”④青海蒙古族上层人物的行为必将对普通百姓产生影响,其更为广泛地密切了蒙藏关系。

(二)与当地汉、回、土族通婚青海蒙古族同样也和其他民族通婚。自蒙元时期,蒙古人已经来到青海地区;在清朝时期,青海东部还依然分布着历代蒙古人的后裔“,这些蒙古人的后裔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其一是今天分布于青海互助、大通、乐都以及甘肃天祝、永登的土民,他们自称蒙古尔。其二是已经汉化了的蒙古人后裔。”⑤这种新民族或族群的形成其中不乏青海蒙古族和汉、土等族相互通婚的因素的作用。

(三)与外来人口通婚清朝在青海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后,蒙古各旗的衰落致使本族人口减少,而外来各族人口不断流入当地蒙古族草原,承租王公草场,做生意,和当地蒙族女子结婚,极力融入当地蒙古族社会。“又潜入牧区投靠牧民,招娶蒙番妇女”;雅孙制度作为蒙古族固有的婚姻制度,也随着本族社会的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外来人加入雅孙仪式的出现就充分说明了雅孙制度在不断地适应着社会的发展。它的产生一方面可以弥补当地在战争中失去的人力资源,同时对当地人提供了一个较广阔的通婚领域”。⑥

二、本民族文化的“涵化”

文化涵化是一种文化变迁的形式,是指异质文化接触引起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蒙古族作为外来的民族,进入青海以来,在语言、服饰、习惯等文化各方面与本地世居民族相比较而言,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其民族文化受到外族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

(一)语言词汇的多元化清朝时期,青海蒙古族和藏族的分布格局业已成型,随着与其他民族的交往,青海蒙古族在输出本族的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语言。“清乾隆年间,蒙古亲王旺舒克就从西藏请了100多位藏文学者……其中一部分则专门从事藏文教学。后历代亲王、郡王均选送本族青少年入藏传佛教寺院为僧,而入寺学经则必须学习藏文”。⑦藏语凭借宗教信仰这样的一种独特力量影响着青海蒙古族语言。其他民族语言也在通过自身的方式影响着蒙古族语言,在《土族语词典》的现代土族语中有2654条与蒙古族词语同源,有820条来源于汉语词汇。

(二)风俗习惯的异化礼仪作为规范人们重要的行为规范,直接影响着人际交往。青海蒙古族在与青海藏族、土族和汉族中的来往中,在礼仪习惯方面有着藏、土、汉等族的色彩。清政府在罗卜藏丹津事件以后,对青海蒙古族某些方面进行了一些限制和规范“,至年羹尧奏请禁约青海十二事:一、朝见进贡,定有限期……父没不许娶继母,及强娶兄弟之妇”⑧P100的规定,这对蒙古族旧俗“兄终弟纳嫂,父死娶庶母,子死翁收媳”的收继婚制度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虽然清政府是出于分割青海蒙古部落的目的,但是这样移风易俗的明文规定无疑会对青海蒙古族的婚姻习俗产生重要影响。青海蒙古族的婚姻建立过程中有喇嘛参与,还保留着蒙古人传统的宗教信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青海蒙古族婚姻的主要形式,青海蒙古族婚姻习俗是在长期与其他民族交往中形成的。

(三)服饰“藏化”元素一个民族的服饰完全是对其生活区域的地理气候、人文环境的长期适应的结果。蒙古族作为一个带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的外来民族进入青海地区,对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独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风格。青海蒙古族由于进入青海地区的历史时期、分布地区、地理环境和周边民族影响不一,因此青海不同地区的蒙古族服饰呈现不同的风格,但由于藏服饰文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化类型,对蒙古族服饰风格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青海不同区域的蒙古族服饰特点不一,但是都有藏族服饰风格。蒙古族在初入青海地区时仍然穿传统的蒙古袍,到清代嘉庆时,青海蒙古族穿藏族服装的现象已经有明文的记载,“至蒙古服色本与番子迥异。今蒙古率皆穿戴番子衣帽,毫无区别,以致易于混淆……”

(四)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清朝时期,青海蒙古族社会的主要宗教信仰是藏传佛教,但是在和汉、回、土、撒拉等族的交往中,有的蒙族群众信仰汉传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近代晚清社会,随着外国基督教传入青海,有少部分蒙族群众是基督教徒。

三、社会阶层的分化

随着青海蒙古族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清政府在青海地区实行盟旗制度,以及清政府对青海地区的一系列政策以后,蒙古族社会开始分化,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变化。

(一)蒙古贵族的“城镇化”清政府在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后,“分别功罪,以加赏罚”,分割属民、辖地,划分牧地等措施削弱青海蒙古族各部,但依然通过法律的条文、册封、赏赐等方式保留了青海蒙古贵族的特权,他们手里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草场、矿场。清政府的限制性措施和青海蒙古各旗人口的外流,为青海蒙古族贵族生计方式转变提供了可能。“青海湖周围各旗王爷将自己旗的草场出卖或出租给外族商人……有许多人不常住在本旗放牧的地区,而是住在丹噶尔、西宁等地。他们在城里买了房,有专门的王府”。⑩

(二)蒙古下层民众的“非牧民化”青海盟旗制度和“扶番抑蒙”的政策,使青海蒙古各旗日益衰落,藏族游牧民族抢掠各部牲畜、强占牧地“,到了嘉庆末年和道光初年,黄河南藏族九个部落大规模渡河北移,占住蒙古牧地‘,抗不回巢’”;輯訛輥P193蒙旗内部也问题不断,青海蒙古“勾通番子,抢劫其主,以致其主伤毙”;“蒙古虐其下,反投野番谋生”等,种种问题致使牧民离开牧地,沦为盗贼、流民。

(三)群科旗中成员的“另类”清政府处理罗卜藏丹津善后事宜,实行开垦屯边,移民实边。“奏称边内地方,宜开垦屯种也……请将直隶、山西、河南、山东、陕西五省,军人犯,尽行发往大通、布隆吉尔等处”;輰訛輥P101还有一些陕甘无地农民逃荒到青海地区;一些回汉商人通过贸易、租借、购买领主的牧场的方式出入蒙旗领地;还有与他们渊源颇深的藏族,他们通过婚姻进入青海蒙古族社会,成为群科旗(蒙古族的一个基层社会组织)中的“另类”。群科旗因“另类”成员的加入,开始由一个民族集团逐渐成为一个地域性集团。这些“另类”被当地人接纳,被称为“群科家的人”。

四、结语

社会结构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对于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而言,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具有路径创新的意义,因而势必会对未来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体系,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在提出后迅速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但目前学界尚未对其理论内涵进行全面的阐释与挖掘。深入挖掘探讨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理论内涵,是将其从理念与目标阶段推进到政策与实践阶段的唯一路径。文章尝试在中央相关论述的文本框架下,结合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的现实,将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理论内涵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多民族社会结构是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基础多民族社会结构是多民族国家建设的起点与基础。从社会结构的基础性上来看,一个国家中民族关系的大体格局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民族社会结构。合理的多民族社会结构是民族和谐和民族团结的基础,不合理的多民族社会结构自身就是民族冲突和民族矛盾的源泉。多民族国家中消解民族问题根本性的路径在于形成良好的多民族社会结构,良好的多民族社会结构是化解民族矛盾及群体张力的先天性机制。从社会结构的限定性上来说,民族政策乃至一切民族事务实践都必须依赖或在多民族社会框架内发挥作用。多民族国家建设需要相配套的社会结构作支撑,缺乏良好民族社会结构为支持的民族团结局面往往难以为继。没有良好的社会结构作为支撑,再好的民族政策也难以取得如期的效果,经常与政策设计大相径庭乃至背道而驰;在某一个国家取得良好实践效果的民族政策,由于所面对的社会结构差异,可能在另外一个国家难以取得相应的效果。在多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构建合理的民族社会结构不仅是一种手段,更应该视作是一种基本目标。良好的社会结构可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与交融,使不同民族成为利益相关、感情相通、结构相连的共同体。很多多民族国家都存在一个误区,即仅仅将民族问题视作一个治理策略问题,着重从制定一系列民族政策的角度去解决民族问题;而没有将民族问题视作一个结构性问题,通过调整民族社会结构来确保民族关系的和谐。忽视了民族问题自身结构性的一面,试图单方面依赖民族政策来调节民族矛盾和冲突,显然不足以化解多民族国家中来源多样的内部张力。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应该是促进多民族国家中合理社会结构的形成。事实上,合理的多民族社会结构本身就是最好的民族政策,它自身具备调节民族关系的天然功能。充分认识到社会结构的民族层面对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基础性与限定性作用,并提出建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建设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理论方面的进步。

(二)“嵌入”是一种新型的多民族社会结构建构模式多民族社会结构中最核心的两个要素是族际结构关联程度与族际关系平等程度。这两者都可以视作是一个连续统,前者在分隔与融合两种状态之间变动,后者在等级与平等两种关系之间变动。将两个要素组合起立可以形成“分隔且平等”(多元文化主义)、“分隔且等级”(种族隔离主义)、“融合且平等”(熔炉主义)及“融合且等级”(同化主义)这四种理想类型,据此我们可以大致判定一个国家的民族社会结构。事实上,族际结构关联程度与族际关系平等程度两者之间并非是独立发挥作用,而是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一方面,民族分隔不可能达到真正的民族平等,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社会结构关联,缺乏结构关联容易导致族际关系失衡。美国是一个最为极端的例子,南北战争之后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在“分隔但平等”(separatebutequal)的政策原则下,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将不同种族在物理空间和社会设施使用方面的隔离予以合法化和制度化。这种结构上的分隔使得黑人社会资源分享和社会参与受到严重剥夺,使得不同种族之间在经济生活、文化品位、价值规范等方面都存在严重差异,其中种族居住隔离更是不同种族之间社会结构断裂在物理空间上的集中体现。个体生活机遇(lifechance)的剥夺,群体社会融合的不畅,进而造成了严重的群体对立、社会紧张乃至种族矛盾。[9]欧洲国家的多元文化主义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一些国家试图形成一种不同族群之间结构上分隔但地位上平等的社会模式,以所谓的结构分隔来保存文化的多元,同时又能确保各族群众平等分享社会资源。但事实的发展证明,缺乏结构的融合使得少数族群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并汲取必要社会资源,使得他们成为社会的外在者,从而引发一系列反社会活动。2005年法国巴黎郊区青少年骚乱随后蔓延至全国,并波及到德国和比利时;英国2001年和2011年发生两次大规模的种族骚乱。有学者指出,社会结构的断裂导致社会疏离感和异化,引起少数族群和年轻移民对主流社会的反叛。系列族群冲突也导致了欧洲社会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反思,甚至一些学者和政客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在欧洲已经彻底失败。[11]另一方面,尽管社会结构融合是促成民族之间平等关系的捷径,但是对多民族社会结构融合的强调又会导致民族同化的担忧。少数族群对熔炉主义或同化主义的反感和担心,使得他们对民族之间社会结构融合持谨慎怀疑的态度。以追求民族平等的目标(抑或是借口)而推行的民族结构融合政策,经常容易激起相关民族的反弹,反而会最终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大局。在民族平等关系之外,构建合理的多民族社会结构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确定民族之间的结构关联程度。过分的分隔或过分的融合都会有损于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如何在群体分隔与群体融合之间寻求必要的均衡是亟需思考的问题。“嵌入”跳出了“分隔”与“融合”的二元对立,强调的是对融合和分隔的一种均衡,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多民族社会结构构建思路。一方面它强调不同民族之间在社会结构上建立勾连关系,另一方面它又强调不同民族之间的结构关联只是一种纽带关系而不是覆盖关系。嵌入式民族结构不追求民族结构同化,而试图建立一种民族间的内在关联,以一种形散神不散的意蕴来确保民族关系的平等与和谐。

(三)“相互”体现了嵌入式社会结构的多向性、主体性与平等性“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央会议文件使用了一系列的“相互”来表述“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明确地表明了这种社会结构的若干基本特性。首先,“相互”表明了建构过程的多向性。嵌入式社会结构的建构过程不以任何民族为主体,没有特定的嵌入方向,并非单纯强调少数民族嵌入到多数民族之中,也包括多数民族嵌入到少数民族之中,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嵌入,最终形成一个结构相融、利益相连、情感相通的多民族共同体。其次,“相互”强调了建构力量的主体性。嵌入式社会结构的建构以各民族的主体意识为基础,强调各民族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任何民族主体都不应该处于一种被动嵌入的状态。只有各民族积极主动参与构建的社会结构才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与心理基础,才能为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提供力量。再次,“相互”一词体现了建构结果的平等性。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不以任何民族为主体的多向构建模式,在构建过程中积极发挥各民族的主动性、充分尊重各民族的主体意志,背后体现的是民族平等的基本意涵。

(四)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目标是构建一种有机的民族团结任何社会的存在都以一定程度的社会团结为基本前提,失去了社会团结也就失去了社会稳定的可能。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团结既是社会团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团结的重要基础。社会团结的诞生与社会结构紧密相关,不从社会结构上入手无法理解也无法达成社会团结。从中央会议的相关决议来看,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被纳入到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部分予以重点阐释,这充分反映了中央通过改善社会结构来促进民族团结的基本思路。多民族国家如何营造以民族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团结?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不同选择。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结构是社会团结的基础,不同的社会结构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团结模式。据此,社会团结可以区分为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两种不同形式。前者是建立在社会中个体之间同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以强烈集体意识为纽带结成的社会关系整合形式;后者则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群体相互依赖性基础上的团结模式,是一种嵌入式的社会结构模式。这也就是说,民族团结乃至社会团结的基础只有两种,要么是建立在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相似性的基础上,要么是建立在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基础上。沿袭以上思路,在多民族社会中营造民族团结通常有两种理路:一种是追求同质性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机械团结;一种是承认异质性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相互关联合作的有机团结。一方面,人们已经认识到机械团结是一种适应于分工不发达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团结模式,现代社会的团结模式基本上都是属于有机团结的类型;另一方面,人们还固守着传统认识,个体之间的社会团结模式可以是现代的有机团结,群体之间的民族团结则必然是传统的机械团结。机械团结要求社会成员有着相同的信仰、情感和价值观,有着大致相同的生活方式。在现代多民族社会中机械团结显然无法自然实现,这种社会团结模式所需要的群体共性往往只能通过外力同化才能取得。在现代多民族国家中,差异性与多元性是社会的基本特征。机械团结对群体共性的过度追求不仅不能促进民族团结,其所遵循的同化模式还必然导致民族群体之间关系的紧张。这种固执与偏狭的思维,试图以一种一劳永逸的方式解决民族团结问题,事实上却会激化民族之间的冲突防范心理,从而在根本上危机到民族团结的大局。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就是试图摆脱通过结构同化来追求民族团结的思路,嵌入描述的是各民族之间共生共荣、相互依赖的关系及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情感关联。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意图在于创建民族团结,而这种团结不是一种机械团结,而是一种有机团结。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最大的功能就是在于营造一定的可以维持社会团结的社会结构关联,并通过结构关联、利益关联、社会参与关联将不同民族群体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有机团结的局面。同化形成机械团结,互嵌形成有机团结,后者无疑正是多民族国家社会团结的最优模式。

二、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实践路径

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提出解决了理论与认识上的问题,然而如何从实践上达成这种社会结构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来看,积极促进社会融合是重构多民族国家社会结构最为普遍而有效的经验,这对于中国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多数社会由于其多元性质,有时会产生不同群体无法实现和维持和谐与合作并平等取得社会一切资源的困难。在法治的框架内充分承认每个个人的权利并非永远都有完全的保证。”因而,社会融合对于多民族国家建设的独特意义就体现为,在“平等”、“法治”等基本价值体系失灵之际,促成一种对民族、种族、宗教、文化多样性具有弥合作用的社会结构。联合国将社会融合界定为“人们在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共同利益、多元主义和多样性、非暴力和团结的情况下一起生活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生活的能力。”[13]社会融合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融合型社会,因而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结构的改良或再造工程。“一个融合程度较高的社会的行动者会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有的行动者都享有平等机会、权利及共同的价值,社会行动者会对集体项目和社会福利做出贡献,各个社会组织和各种社会目标之间的冲突不存在或者最小化。”[14]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融合的目标和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是一致的。基于社会融合是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重要实践路径这一认识,本文通过中西文献对比分析,将社会融合的概念体系归纳成消除社会结构分割(socialin-tegration)、消除社会资源排斥(socialinclusion)、消除社会心理疏离(socialcohesion)的三重意涵②。社会融合的三重意涵不仅体现了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建设目标,也提供了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建构途径。

(一)消除社会结构分隔社会融合的第一重意涵是消除社会结构分隔,此时它对应于英文文献中的“socialintegra-tion”。这个术语也可以翻译成“社会整合”或“社会一体化”,在本义上是指将社会中不同的部分或因素整合成结构关联的统一整体。社会融合表征的是个体对某个群体的参与程度及群体成员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强调社会成员参与到社会结构之中并与社会整体产生关联。[15]社会结构意义上的社会融合研究肇始于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他首先提出这个核心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对自杀现象的实证研究之中。他认为社会融合创造了群体互动和共融的机会,使人们对所在的社会或群体产生了紧密的依赖关系,从而为个体提供生命的意义和目标,为社会稳定提供结构性基础。[16]在这种意义上,所谓社会融合就是个体或集体行动者融入到特定社会结构之中的过程,而社会结构的融入程度又将会对社会成员或群体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积极的公共政策,社会融合所针对的负面状态是社会分割(socialsegment),后者主要表征社会成员之间在社会结构上的断裂状态。社会融合的功能就是消除社会结构上的碎片化,促进群体间相互嵌入型社会结构的形成。语言、宗教、文化、心理和认同上的差异影响到个体或群体的社会互动,使得多民族社会极易出现社会分割的局面,这也是多民族国家积极强调社会融合的重要原因。社会结构上的分割使得社会充满张力,在特定场景下统一的社会可能沿着社会结构的裂痕分化成若干对立的社会群体,进而危及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西方学者提出了“平行社会”(parallelsociety)的概念,[17]非常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一些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族群与主流社会之间在社会结构上严重断裂甚至互不相交的场景;中国学者马戎认为中国社会许多领域中存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系统性的制度化区隔,并将其称之为“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18]。毫无疑问,社会结构上的断裂与嵌入型社会结构的目标之间是相互背离的。积极推动社会融合,打破民族社会界限,无疑正是建立这种各民族相互嵌入社会结构的重要途径。社会融合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种群体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参与的社会结构。那么如何来建构这种相互嵌入的多民族社会结构呢?斯梅尔瑟等人将社会融合界定为个体或集体行动者在社会中的社会参与和社会互动,表现为他们社会联系和互动的范围、频率和效果等问题。[19]也就是说,增进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参与是通过社会融合来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具体策略;反之,这种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也必然能够增进和巩固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与中央会议中一再强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路不谋而合。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是一个相对宏观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相互嵌入的社区环境中微观目标的实现。此外,戈登在研究美国种族关系的时候指出,社会结构同化(structuralassimilation)的主要表现是进入社交小集团、组织、机构活动和一般的公民生活中,尤其强调不同群体之间在各种初级社会关系上的相互涉入。这也提醒我们,在通过社会融合消解社会结构分隔之时,应注意从社会互动和初级群体圈入手来建构各民族结构上的相互嵌入。

(二)消除社会资源排斥社会资源意涵上的社会融合对应于英文术语socialinclusion,也可以翻译为“社会吸纳”。当我们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社会融合”一词时,其针对的负面社会状态是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社会融合作为一个社会政策概念,正是起源于学者们对社会排斥的研究。社会排斥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过程,涉及到资源、权利、物质和服务的缺失或拒斥,部分社会成员因而无法参与社会主流群体正常的经济、社会、政治及文化活动。[21](P.18-25)社会融合不畅与社会排斥之间是相互强化的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曾指出社会排斥是一种社会参与资源缺失的结果,而这些资源恰恰是社会融合活动所必需的。[22]沿袭这种思路,欧盟委员会将社会融合界定为一个过程,“它确保那些处于贫困和社会排斥风险中的人们获得必需的资源和机会,使其充分参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并得以享受他们所在社会正常的生活标准和社会福利。”[23]在社会资源意涵上,社会融合强调的是社会成员平等共享社会资源和生活机会。然而在多民族国家中,由于一些制度性或非制度性因素、历史因素与文化因素、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存在,不同民族群体可能在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分享上存在显著差异,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形成民族社会分层,体现为不同民族群体在收入水平、教育水平、职业结构等方面形成层级结构。例如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融入城市过程中面临多重困境,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等,在某种程度上显示的正是社会排斥和社会融合不畅的事实。社会资源嵌入在社会结构之中。只有建立一种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才能使得社会资源在各个民族之间流动与配置,才能确保各民族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和机会。促进社会融合,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是确保全体人民平等共享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的基本路径。只有转变思路,各民族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体社会结构之中,才能共享资源和机会。积极推动社会融合,平等分享社会资源,这也是吸引少数民族群体积极参与建构各民族相互嵌入型社会结构的动力所在。中央政府对中国民族问题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政治文化视角过渡到对经济民生的重视,近年来在民族地区开发开放过程中又提出了参与式发展的理念。参与式发展要求各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结构之中,从而将各种社会资源、生活机会、发展机会让各民族人民共享,这也正是通过社会融合消除社会资源排斥的应有之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是中国政府在民族发展问题上的一贯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坚持以各项民族优惠政策来消弭民族间的发展差距,以政府主导的资源倾斜的方式来消除可能针对少数民族群体的资源排斥,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各级政府手中掌控资源总量呈现下降趋势,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比重迅速下降。在市场对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今天,与计划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民族优惠政策越来越力有不逮,对少数民族群体的覆盖范围在缩小,优惠力度在降低,优惠效果在消失。一个基本的共识是,以民族优惠政策来消除社会资源排斥在当今中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基于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应当坚持必要的民族优惠政策,在特定领域和特定群体中实行倾斜照顾;另一方面,更要坚定地鼓励和促进少数民族的社会融合,这才是消除族群差距的最终手段。

社会结构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范式中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在该学科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展现,越是那些“习惯性”的问题越有可能在较多的学位论文样本中被发现;而某些存在弊端但得到“普遍认可”的写作模式只有通过与其他学科专业的比较才能甄别。鉴于近年来体育人文社会学在方法论和研究旨趣上与社会学趋同,而后者的积累要雄厚得多,所以我们选取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作为分析的参照。这一比较研究的思路在理论上面临的质疑主要有2个方面:1)社会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是2个不同层级的学科,按照目前的流行观点,社会学是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而体育人文社会学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体育学的二级学科,两者既然不在同一层次,当然也就没有可比性;2)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体育人文社会学涉及了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非社会科学的领域,两者的性质大不相同,放在一起比较不免有“鸡同鸭配”的味道。我们承认,这2种质疑从学科体系的角度而言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但是本文的关键着眼点不是“学科”,而是“专业”,要比较社会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2个不同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范式,从而为提高体育人文社会学乃至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寻求依据。

本文分析的基本单位是硕士学位论文,这些论文的写作范式毫无疑问会受到学科领域划分的限制,但没有理由认为它们也遵循着学科层级化、属地化的主观逻辑。一篇“典型”的硕士学位论文,在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要符合该学科、专业认可的“模式”,在研究主题上受“学科”的影响更大;而在研究方法上,跨学科的联系和共性凸显已被大量的研究证实。比如,在“学科性质”上被视为截然不同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在各自的硕士研究生专业的学位论文中运用频数最高的前3种研究方法趋同:体育教育训练学论文是调查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是调查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运动人体科学论文是文献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民族传统体育学论文是调查法、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社会调查方法在所有4个专业中均占据了基础性的地位。本文分析的主要内容正是写作风格、研究方法等,这些内容完全具有跨专业的可比性。另外,比较研究对象的选取首先要服从的是研究主题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而非对象自身“标签化”的属性,那些选取了在“学科性质”上看似“不合适”对象的比较研究在学界并非个案,单从中国期刊网检索的结果看,就有成百上千篇。本文从提升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和培养水平的实际工作角度出发,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以学术积累相对雄厚、研究方法较为成熟的社会学作为参照,对社会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抽样分析,以揭示后者中的问题和不足,这种研究设计有较充分的、合理性依据。

资料搜集方法如下:以中国知网“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2009—2011年的论文,每年的检索结果按照“下载频次”排序,然后搜集下载频次最高的前100篇论文(下载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篇论文的受关注程度和影响力,下载频次越高的论文写作模式越有可能在学界流传),3年共搜集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再按照相同方法搜集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300篇,共计搜集600篇硕士学位论文。笔者制定了一份包含30个变量的编码表,在经过反复讨论和试用之后开始正式编码,编码后的信息用SPSS19.0统计软件录入和处理。资料搜集、编码、审核和分析的时间是2012年6月15日—10月15日。在搜集论文中,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来自41家培养单位,社会学论文来自52家培养单位。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指导教师为教授的170篇、副教授的58篇、未标注职称的72篇;社会学论文指导教师为教授的200篇、副教授的61篇、未标注职称的39篇。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平均下载频次是337.92次,社会学论文的平均下载频次是358.31次,t检验显示无显著性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论文篇幅比较就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论文而言,篇幅代表了资料的丰富程度和作者的工作量。一定的篇幅是高质量论文的必要条件。在不考虑装订、排版等细节的情况下,用论文正文(从前言到结尾,不包括摘要、目录、致谢、参考文献以及各种附件)页数代表篇幅大小。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篇幅的平均值是39.72页,而社会学论文是43.56页,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还发现大量用文献述评和重复琐碎的数据图表“填充”篇幅的现象:有些论文不是从主题出发有针对性地与前人研究对话,而是划分几个小专题,将前人文献(通常是摘要)简单地罗列在文献述评当中,这样就会占据大量篇幅;有些论文提供了数据表后,再附上用相同数据绘出的图,又用文字将有关数据叙述一遍,导致重复。“研究结果与分析”部分应当是论文经验研究资料最为集中的地方,但是有不少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论文该部分在全文中所占篇幅过少。

2.2研究类型比较若按照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划分研究类型,则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有297篇属于后者,相比之下,社会学论文中只有140篇属于后者(P<0.01)。体育人文社会学过于偏重应用对策研究的倾向十分明显。这一点与学界已有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认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不仅“现状调查”研究过多、缺乏深度分析,而且证明研究多、反驳性研究少,总结研究多、预测研究少。重应用对策、轻基础理论的问题不仅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常见,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不少见,导致“对理论的重视不足”“多学科理论选取无原则”“学科隶属不清”“理论引述不合理”“忽视基本理论假设”“不重视理论概念的界定”“缺乏理论框架”“理论回归不足”“欠缺理论升华能力”等问题。在应用对策研究上的热衷表现了对现实和社会需求的重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轻视基础理论研究是不可取的。学位论文研究不同于社会相关部门的课题,后者通常是实用取向的、关注实践操作,而前者必须建立在“学理”的探讨之上,而学理探讨不可能绕开理论“关怀”。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在规定的学士、硕士、博士3个级别学位的学术水平要求中,“基础理论”都被置于首位,而且随着学位级别的提升,对基础理论掌握的要求也从“较好”提升到“坚实”和“坚实宽广”。如果将学位论文作为考核学位申请者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应用对策研究则很难体现基础理论掌握情况,特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中的很多应用对策研究只不过是调查报告而已,理论基础十分薄弱。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偏好相适应的是论文中对策内容的突出:在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有241篇有着独立的“对策(或建议)”部分,而社会学论文中只有139篇(P<0.01)。许多所谓的“对策或建议”就是“引起重视、加强管理、搞好宣传教育、提升自觉性”等空话、套话,并未经过深思熟虑,更未进行任何实践探索和检验,甚至与论文中研究结果严重脱节。

2.3论文结构比较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最流行的结构由如下几个“标准”模块构成:1)前言(用来导入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2)文献综述(用来述评前人相关研究);3)研究对象与方法(用来介绍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有时被硬性地分成“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个独立部分);4)研究结果与分析(用来描述研究的主要发现,并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5)结论(对研究发现进行概括);6)对策与建议(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设想和措施,时常和结论并为一个部分);7)声明与致谢(用来向那些对本研究提供帮助的人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有的论文还分成“引用文献”和“参考文献”);9)附件(可能附加一些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访谈记录、数据统计结果和重要文件等)。我们将这种论文结构称为“常规结构”,它明显模仿了自然科学的实验报告等文体,具有格式统一、思路明了等优势;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思维自由、理论创造和文学造诣,消解了学科的“人文”特性。在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有295篇是常规结构,社会学论文中则有247篇是常规结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2.4研究方法比较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方法早已形成复杂的体系。该体系涉及范式(实证范式、诠释范式、批判范式、女性主义范式、后实证主义范式、后现代主义范式、建构主义范式等)、方法论(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或哲学基础,包括广义、狭义2种,狭义上的方法论与范式对应,如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等)、研究方式(指研究采取的具体形式,基本的研究方式包括文献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4种)、研究方法(包括广义和狭义2种,广义上的研究方法泛指开展研究的方法,狭义上的研究方法特指那些比较系统和成熟的搜集和处理研究资料的思路、手段和技术的总称;分成定性和定量2大类别,定性方法如参与式观察法,定量方法如问卷调查法)、研究技术(解决研究中具体操作问题的技术手段,如抽样技术、编码技术、信度效度检验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和表述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和社会学2个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最不规范的地方。在600篇学位论文中“声称”使用的研究方法有近百种,除了常见的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之外,还出现了“心理测量法”“GIS分析法”“SWOT分析法”“博弈论法”“测试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二手资料分析法”“共时与历时结合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归纳比较法”“归纳演绎法”“经济数学建模法”“框架分析法”“理论研究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描述研究法”“实证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系统分析法”“行动研究法”“专家咨询法”“体质测试法”“网络调研法”“编码计算法”“焦点小组法”“结构功能分析法”“多学科分析法”“深描法”“人种志法”等。相比之下,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声称”使用的研究方法种类要比社会学论文多得多,前者超过了70种,而后者只有30余种。在研究方法上的名目繁多传达了积极和消极2种信息:积极的一面是方法的多样化,研究者可以自由地挑选适合的研究“武器”,从更加丰富的视角开展研究;消极的一面是许多所谓的“研究方法”既不成熟也不规范,甚至是论文作者随心所欲“编创”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作者(声称)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位研究方法分别是:1)文献资料法;2)访谈法;3)问卷调查法;4)数理统计法;5)逻辑分析法。社会学论文作者(声称)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位研究方法分别是:1)文献资料法;2)访谈法;3)问卷调查法;4)观察法;5)个案研究法。两者在研究方法的偏好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要特别指出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在资料搜集上过度依赖问卷调查,在资料分析上使用所谓的“数理统计法”(实际上多数只是进行简单的频率和百分比统计);而社会学论文较大比例采用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从而有助于深度挖掘和获得“质感”。相比之下,体育人文社会学以问卷、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所占比重过大,而且常伴随着问卷设计不规范、数据统计过于简单、数据处理不充分、统计方法运用不当等弊病,这样写出的论文往往流于表浅。

2.5研究技术比较鉴于问卷调查法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和社会学2个学科中均受到高度重视,在此重点探讨与之有关的研究技术。问卷调查法主要适用于搜集人们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量化研究手段,它在问卷设计、检验、发放、回收、编码和分析等各个环节均已形成了成熟的技术规范;然而,在2个学科尤其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问卷调查法成为技术问题最为集中的环节。为了发挥推论总体的效果,问卷应采取概率抽样(如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的方式,但从内容分析结果看,2个学科的论文在抽样方法上普遍未做详细交待。在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无1篇采取概率抽样方法;而社会学论文中有50篇采用此方法(P<0.01)。以非概率抽样方式(如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进行问卷调查将使定量资料的推论价值大打折扣,许多统计检验方法也就丧失了用武之地。一些论文声称自己是“随机”发放问卷,但实际上不过是“随遇”甚至是“随意”发放。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多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硕士学位论文未详细交待问卷发放、回收的细节,如邮寄发放或当面发放,研究者执行调查还是访问员调查。从我们的实际经验看,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极少有人进行入户调查,委托他人(主要是未经过专门培训的熟人)发放问卷的情况极为普遍,这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失控和失实。在问卷有效回收率的计算上出现了2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一种用有效问卷占发放总问卷的百分比作为有效回收率;另一种则用有效问卷占回收问卷的百分比作为有效回收率。2种做法的分布情况见表2。我们认为有效回收率是一个反映抽样方案执行程度的指标,所以它的计算理应综合预期样本数(发放总问卷)和有效问卷数2方面的信息;而第2种计算方法忽略了预期样本数,因而是不妥当的。设想如下的极端情况: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只回收了100份,回收问卷全部有效,则有效回收率按第2种计算方法为100%。若只看这一结果会误认为调查非常成功,但实际上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失败的调查。从2个学科的比较情况来看,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中有更多的论文采用了第2种计算方法。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在运用问卷调查时另一个“个性化”的习惯是对问卷进行如同心理学量表一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问卷的信度一般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2种,尤其重测信度较为常用。问卷效度包括表面效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三者都较为常用。在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进行了问卷重测信度检验的有126篇,进行了结构效度检验的有127篇;而相比之下,在社会学论文中进行问卷重测信度检验的只有21篇,进行结构效度检验的只有18篇。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热情”远大于社会学论文,然而在检验方法上出现了很多纰漏。多数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并表述如下:随机抽取30名调查对象进行了第2次问卷调查,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2次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相关系数R=0.8888,可见重测信度较高,能够满足研究需要……。上述表述是难以操作的。首先,在一般情况下,在统计学中R相关系数是指积距相关系数,而它要求参与计算的变量必须是定距以上测量等级,但社会调查问卷中的多数变量都是定类或定序的,有些甚至是字符串型的、开放式答案的,根本就无法直接参与复杂的统计计算。其次,当分析2个定类或定序变量间相关时一般不会使用积距相关系数,2个定类变量的关联程度常用θ、Q、C、V、λ或者τ相关系数衡量;而2个定序变量的关联强度常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Gamma、肯氏τ系数或者d系数来衡量,不同测量等级的变量就需要计算不同的相关系数。很显然,整份问卷不分变量测量等级只计算R相关系数的方法是欠妥的。再次,即便在忽略问卷题目测量等级差异的情况下,也无法直接得出一个唯一相关系数。因为通常情况下,一篇硕士论文使用的问卷不会少于20道题目,又由于是重测,所以每一道题目都是在前后2次测量结果之间计算相关系数,这样有多少题目就会有多少相关系数(还不包括那些无法进行运算的题目)。许多硕士论文中只提供了唯一的未阐明计算方法的相关系数,这是有“无中生有”之嫌疑的(SPSS并非不能计算出整份问卷的唯一重测系数,但是需要复杂的操作设置,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无独有偶,在问卷结构效度检验上也出现了技术错误。结构效度又称构造效度、建构效度,这一词语由Cronbach和Meehl于1954年首创。所谓结构效度是指测验对于人的假设属性或理论概念测量到的程度。测评结构效度一般要经历如下步骤:1)对所欲测量的属性根据某种理论提出假定的结构;2)根据假定的结构拟定测量工具;3)寻求测量结果与其他评定之间的关系;4)根据测量结果验证假设结构中的各种因素是否成立;5)修改测量,重新实施有关步骤。结构效度的评价依赖于测量结果,而非专家的意见,但是许多硕士学位论文在未进行调查的情况下借助专家意见检验结构效度,这是不恰当的。导致这一技术错误的原因是研究者混淆了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的概念。内容效度是指根据理论基础及实际经验对测试工具是否包括足够的项目而且有恰当的内容分配所作的判断。内容效度研究的目的是要评估测试是否充分代表了所要测试的内容范围,需要建立在大量文献查阅、工作经验以及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多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评议。从我们的内容分析结果看,在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有125篇采用专家判断对结构效度进行检验,这一数字远高于社会学论文(4篇)(P<0.01)。在定量资料的分析技术上也存在一定不足。在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有170篇“声称”使用了“数理统计法”,但是多数论文只进行了简单的单变量描述统计,有一定双变量或多变量分析的只有52篇;在社会学论文中,有一定双变量或多变量分析的有49篇,使用更复杂统计方法的有56篇。相比之下,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在数理统计技术运用上显得过于“简单”。

2.6研究资料比较研究资料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了论文的质量。从参考文献数量来看,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硕士学位论文并不比社会学论文逊色(前者平均为56.32条,后者平均为55.35条)。从正文中对前人著作的引证资料、史料、现存统计资料等来看,前者在文献资料上显得有些“单薄”: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具有丰富的前人著作引证资料的只有59篇,而社会学论文是233篇;具有丰富史料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只有6篇,而社会学论文是69篇;有225篇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几乎没有使用现存统计资料,而社会学论文是135篇。在调查资料方面,尽管有212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声称”使用了访谈法,这一数字多于社会学论文的194篇,并且前者还有95篇附上了访谈提纲(与社会学论文不相上下),但是正文中访谈内容丰富的只有33篇,有许多论文几乎没有任何访谈资料;而社会学论文中访谈内容丰富的有133篇。绝大多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硕士学位论文(290篇)几乎没有任何观察或田野研究资料,这一数字要高于社会学论文(115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只有在与问卷等有关的定量调查资料上优于社会学论文(前者定量调查资料丰富的为188篇、后者为130篇)。研究资料的相对贫乏毫无疑问会架空研究构思,使各种五花八门的研究方法变得“有名无实”。某些论文作者“声称”使用了某种研究方法却不能提供与之匹配的研究资料,这是一种比不懂该研究方法还要严重的问题。

2.7格式和语言比较与方法、资料和技术上的逊色形成对照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在格式和语言上存在微弱优势(当然是就本研究抽取的论文而言),在标题、编辑排版、参考文献标注和语言上,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论文均较社会学有略低的差错率(表3、表4)。如果将格式与结构等综合考量会发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论文带有强烈的模仿自然科学的痕迹,比如用“1.1”“1.1.1”等计序,表格中的统计量多用英文符号表示。有时候这种格式上的要求达到刻板的地步,下面列举3例。1)在数据呈现上对“三线表”的“热衷”,这不仅表现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在体育学术期刊里也较明显,不用三线表常常被视为不懂“科研常识”和“科研规范”;然而众所周知,许多社会科学名著并不使用三线表。2)在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表述上严格约定成“研究对象与方法”,常常要求“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必须分别陈述,而另一些与此存在密切关系的内容如研究命题陈述、核心概念界定、概念操作化等,因为不宜放入“研究对象与方法”的框架之中而往往被忽视。不仅如此,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在“研究对象”的表述上还出现了严重的误解,比如一篇以某地区社区体育为主题的论文可能声称“以某某市社区体育开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为研究对象”,这显然混淆了“研究对象”与“研究主题”或“研究内容”的关系。我们认为,“研究对象”是一个存在争议的概念,但可以肯定地说它并不等同于“研究主题”或“研究内容”,而更贴近于“研究方法所指向的对象”,在人文社会学科中主要是指被研究的人。3)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叙事方式上几乎全是“客位”立场的,写作者使用“笔者”自称,“我”作为一种基本的“身体在场”被严格地屏蔽掉了,写作者以超然、客观的姿态出现,研究对象变成了纯粹的对象化存在物。论文的叙事方式与研究套路(定量研究、质性研究)存在密切关联,定量研究套路一般采取客位立场,而质性研究套路常采取主位立场。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定量研究套路受到推崇而质性研究套路尚未受到重视,因此,硕士学位论文在叙事方式乃至写作风格上的统一、单调也就在所难免。

2.8主要变量跨年份比较我们选定上述300篇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对各主要变量进行了跨年份(2009、2010、2011年)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变量均未呈现显著性变化,这表明上文发现的各种问题和特征具有相当强烈的稳定性(表5)。另外,我们将来自“211”工程大学的社会学论文与来自体育院校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进行比较发现,有些变量间的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表明论文质量与培养单位的学术实力有关。3结论1)在篇幅上,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少于社会学论文;2)在研究类型上,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几乎全部是应用对策研究,比例远高于社会学论文;3)在论文结构上,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较多地采用了常规结构;4)在研究方法上,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运用频率较高的有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社会学论文则是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后者较前者更多地进行了“质性”研究;5)在研究技术上,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出现了较高比例的重测信度检验、结构效度检验等方面的技术错误,在统计分析方法上也较为简单;6)在研究资料上,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中的前人著作引证资料、史料、现存统计资料、访谈资料和观察资料等均不如社会学论文丰富;7)在语言和格式上,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较社会学论文有着略低的差错率。按年份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问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由于能力的局限,我们在论文编码和资料分析上难免存在偏差,对某些问题的判断也必定有值得商榷之处,这将在后续研究中加以完善。鉴于这些问题是从较大的样本中归纳出来的,有理由相信它们在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不但较普遍,甚至还可能被视为“良好研究”的“样板”。这就涉及一个学科的研究范式问题。大量名目繁多的“研究方法”、漏洞百出的研究技术和相对贫乏的研究资料,说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范式还未发育成熟。范式是社会理论和经验研究的一个概括的组织框架,它包括基本假设、要回答的主要问题、好的研究实践和理论的模型,以及发现问题的答案的方法。

社会结构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一、财经论文的“论”

“财经”限定了财经论文的内容,“论”则表明了财经论文最基本、最主要的表达方法,“论”实际包括论证确立、解释阐说、议论评定三种近似而又有功能和形式上的差别的表达方法。这是现在所说的论说文(又称议论文)常用的三种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的不同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章内容、目的、样态的不同。古人把我们今天所统称的论说文曾细分为“论”“ 说”“辩”等类。今天我们所说的论说文其实也分两大类:理论文章和评论文章。

理论文章,对社会生活等研究讨论对象采取高层次整体分析,力求揭示深藏的本质规律,以论证某种理论、确定某种观点、表明某种主张;也有的对某种理论观点进行阐释说明、扩展补充,或者批驳对立面的理论观点。理论文章主要运用抽象的概念、判断,进行富于逻辑性的严密推理,推理论证过程较为完全、细致。论据多理论论据、概括性事实或统计数字。表现出较鲜明的抽象理性色彩。

评论文章,对讨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当前社会生活较为突出、人们普遍关注的现象和问题)采取迫近逼视姿态,与日常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不但关系密切,而且直接参与、干预。事例具体、就事论理、夹叙夹议、判明利弊、提出建议主张,论析具有较强跳跃性而不求完全。论据有理论,更有人们普遍认同的公理、经验和熟知的古今典型事例。写法灵活,形式多样,有较强的时间性、针对性、现实性。如果说理论文章侧重的是基础理论研究,那么评论文章更注意的是应用理论以及直接对生活和实践发生影响的具体政策、制度、措施等。

财经论文,形形色色。对于学习写作者来说,主要把握上述两大类型的特点与区别。

二、论文主体的结构问题

论文主体部分的结构布局是写作中较难处理的问题,尤其对内容较多、较长的论文,当然,结构布局毕竟是个形式问题,其主要还取决于作者对所研究问题的全面、深入、科学的认识和剖析,取决于对所论的理论观点深刻、清晰、严谨、统一的成熟思考和把握。不过,在考虑结构布局时也有个方法技巧问题。一般来说,要抓好“切割分解”和“排列组合”两个环节。

所谓“切割分解”,就是把所要表明的主论点分解成若干分论点,并依论点的分解对内容材料进行“切割”、归并,形成若干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单元”; 所谓“排列组合”,是将分解切割开的“单元”组合起来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严密统一的文章结构布局。文章的结构布局是主、客观的统一。

大凡结构布局处理不好,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这两个环节,违背了某些原则依据,编写结构提纲或者画个结构布局图,有助于写作者把握好这两个环节,处理好结构问题。寻找文章结构布局上的毛病,也可借用此办法。对于结构布局方面有一定素养的读者自然就不必了。

三、财经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论文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向、研究角度、论文规模的体现。论文的选题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课题的选择是否适当 ,不仅影响论文的水平和成果的价值,也关系到论文的撰写能否成功,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选题对财经论文的写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宏观财经论文选题的出发点,是从研究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出发,从研究我国的基本国情 出发,研究我国的宏观财政经济;宏观财经论文选题的范围,是侧重于研究宏观经济决策是否得当,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否反映经济规律和客观实际,某一措施的利弊得失如何权衡等。

微观财政经济是社会再生产中单个经济单位的财政经济活动,是宏观财政经济的基础,只有组织好微观财政经济活动,宏观财政经济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因此,国家对宏观财政经济决策,必须落实到微观财政经济。二者的关系是:微观财政经济的活动要受宏观财政经济的调节和控制,以适应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组织好微观财政经济活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微观财政经济和研究宏观财政经济同样重要。

微观经济论文应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中选择课题,应遵照有关的方针政策,研究各个企业和各个行业的经济活动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做到政策鲜明、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四、财经论文的材料

1.从材料的积累、鉴别,一直到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这是一个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思维过程,也是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21世纪的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首先就是寻找参考资料和范文,我们能够在网上搜索到非常多的参考文献和资料,但是同学们通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对参考文献和范文不能合理利用,想偷工减料,直接借用是非常常见的。现在无论是本科论文还是硕士论文都会通过抄袭检测软件,直接影响到毕业,所以请大家务必重视。。

2.材料的积累、鉴别、选择和运用的关系。积累是为了鉴别,鉴别是为了选择 ,选择是为了运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选择出来的材料是用来提炼观点的,写文章时不见得都写进去。

财经论文的语言

1.财经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主要指论文的材料要准确、论文的结论要准确、分析问题说明事理要准确。简明性,主要指用语简练明确。稳密性,主要指用词稳妥周密。

2.语言表达特点。叙事简要,说明精当,议理平实。

五、财经论文的提纲

提纲是一篇论文的基本轮廓、蓝图,全文的骨架雏形。它肩负着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任务,作用十分重大,不可忽视。论文提纲,可以写得详细些,也可以写得粗略些。简略的提纲,只需列出每一部分、每一层次、每一段落的要点。要点用撮要句的形式标示出来,到具体动笔时,再详细思考,认真琢磨。有了总的思路,文章就会有条有理。详细的提纲,则可具体到每一处材料如何用,分析怎样展开,每一段的侧重点是什么,论述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等。这样,到写的时候就省力一些。这种方法对初学者较为实用。

六、注意事项

社会结构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一、论文与逻辑一篇毕业论文,如同其他文章一样,应当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是指主题和材料,形式是指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论文的内容固然起决定作用,但论文的形式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事实上起重要作用。我们知道,人们要进行思维,就要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这些思维形式既是人类用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手段,又是构筑论文的基本材料。只有掌握了这些思维形式及其有关的逻辑要求,才能写出具有逻辑持色的毕业论文来。因此,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应当遵守逻辑的基本规律,自觉地将这些基本规律,贯穿于写作的各个环节和整篇论文当中,具体说来,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论文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能够令人信服。第二,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连贯。第三,论文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他们有着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又专门学过形式逻辑,基本上掌握了逻辑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在这里重点谈谈论文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样一类的逻辑问题。在毕业论文的逻辑中,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作者思维逻辑联系的具体表现,又是作者所论述的客观事物的逻辑联系的具体表现。它对增强论文的逻辑效果和说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结构论文之间的逻辑联系,亦即论文所反映的事物和事理的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基本上表现为纵向逻辑联系和横向逻辑联系,而两者又总是交织在一起,它们表现在论文的逻辑结构上就是: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合式结构三种形式。1.纵式结构。所谓纵向逻辑联系,是指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以及分论点之间,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论文内容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式结构,其特点在于论文的思想体系是纵向展开的。同志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选集》第五卷,第217页)只有恰当处理论文内容的纵向逻辑联系,才能使论文有严谨的结构。一篇论文为了阐述总论点,要列出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扩展为一个部分,各个分论点之间,各个部分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每个分论点又分为几个小论点,每个小论点又扩展为一段,各个小论点之间,各个段之间,也应有内在联系。这样,全篇论文的纵向逻辑联系便体现出来了,并且相应地形成了论文的完整体系和严谨结构。2.横式结构。所谓横向逻辑联系,是指论点和论据,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论文内容之间的横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横式结构。在一篇论文中只有总论点才单纯地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而分论点和小论点却有双重“身分”,或者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或者作为论据和材料存在。至于用来说明小论点的材料,则只能有材料或论据一重“身份”了。论文要做到有很强的说服力,富有逻辑力量最重要的是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揭示论点和论据的必然联系。首先,只有把总论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论文才有生命力,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还要处理好分论点和材料的关系,以至小论点和材料的关系,这不仅能直接证明分论点或小论点,而且能间接地为突出总论点服务。3.合式结构。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是纵向、横向穿插进行,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横式结构,简称合式结构。这种结构的论文,有的以纵向展开为主,有的以横向展开为主。

三、运用逻辑方法要正确处理毕业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增强论文的逻辑力量,必须学会运用逻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包括: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逻辑思维方法不仅是论文写作中内容安排和逻辑论证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1.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由若干个别事例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或用若干个别的判断作论据来证明一个论点或论题。要从事实材料中找到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就要应用归纳法。它是我们写论文时经常用到的一种逻辑方法。例如,我们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看到,50年代前、中期注意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60年代前期我们注意了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又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经济又开始恢复并健康向前发展。从而我们得出,只有按经济规律办事,我国经济才能得到发展这样的结论。演绎与归纳相反,它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道理作为论据来证明一个个别性的论点。比如,我们用理论指导调查研究,以至用经典作家的一句话来论证一个观点,用的就是这种方法。2.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对它们分别研究和表述的思维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再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和表述的思维方法。在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无论研究和表述论点,还是研究和表述分论点,都时常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例如: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开头先提出问题,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辨敌、我、友问题;中间,逐个分析组成中国社会整体的各个阶级;结尾,综合以上分折,解决问题,回答开头提出的中国革命的敌、我、友问题。3.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表象出发,经过分析和研究,形成抽象的概念和范畴的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按照从抽象范畴到具体范畴的顺序,把社会经济关系的总体从理论上具体再现出来的思维方法。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总体上说,也要运用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即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找出论点论据,在头脑中大体形成论文的体系,然后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把论文写出来。当然有的论文也不一定采取此种方法。4.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逻辑的方法。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表述的方法。逻辑的发展过程是历史的发展过程在理论上的再现。不过,一篇论文从总体上运用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是不多见的,而在经济学专著和教科书中往往在总体上运用这种方法。应当指出,上述各种逻辑方法,都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综合地加以运用。

社会结构研究论文范文第7篇

语类(genre,亦译为“体裁”)曾经一直属于文学研究的范畴,但自从Bakhtin(1986:60-102)将语类概念引入非文学领域以来,语类的研究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目前已被用来指所有的语篇类型。同一语类的语篇在研究目的、语篇结构、文体风格和目的读者方面都呈现出类似的模式(Swales1990:58)。与应用语篇分析的其它三个层面(语域分析、语法修辞分析和交互分析模式)仍停留在对语言进行表层描写相比,语类分析层面则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探讨语篇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从而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因此,语类分析具有了解释性的特点,将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在一起(Bhatia1993:5-22)。当然,文体的分类是必要的,也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各种文体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王晓军2008:32)。学术论文是受专业学科语篇社团所制约的专业语类,论文作者既需向读者客观地传达研究结果,又需表明自己的立场,与读者取得情感上的认同(高霞2015:30)。对于学术工作者而言,阅读学术论文有助于了解相关领域内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的研究动态,而相对快捷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就是阅读引言。论文引言(Re-searchArticleIntroductions,简称RAIs)位于论文正文的开头,起着引领读者了解论文后续部分的详尽信息并提供解读视角的作用(Weissbery&Burker1990:20),相当于全文脉络的“路线图”,已被确认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集聚说服/推广力的论文组成部分(Loi2010:267-279;Swales2004:226;Samraj2008:55-67),具有阐明研究目的、综述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解决方案以及相关的评估标准等功能。但引言也被认为是一篇论文最难写的部分,作者必须采用规范的撰写方法和组织形式来阐述论文的主题,同时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涉及大量研究信息,反映本研究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

有关引言语类的研究影响最大的是Swales(1990:137-166)采用其语步—步骤(move-step)分析法建立并逐步完善的CARS(CreateaResearchSpace:创建研究空间)的语篇研究模式(PrototypicalModel),该模型是Swales在其代表作GenreAnalysis(《语类分析》)一书中首次提出的。CARS模型从三个语步、11个步骤(每个语步包含数个步骤,每个语步都是通过具体的步骤而实现)解析了学术论文前言部分的交际过程,即语步1:确立研究领域;语步2:确立合适的研究地位;语步3:占据研究地位,这是Swales基于其建立的110篇学术论文引言语料库的研究成果。CARS模型中的三个语步通过不同的功能划分,环环紧扣,构成了相互衔接、相互承启、相互支持的一个整体,借助于言简意赅的语言和清楚严密的修辞结构达成了作者劝说和推广自己学术成果的目的。Swales尤其强调论文引言的推广作用,指出:论文引言推崇研究的原创性,论文竞争趋于激烈,而引言对学术的推广性和助推作用更加凸显”。此后围绕该分析模式的引言研究层出不穷,国内外众多学者们通过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实践或验证CARS模型的真实性。Ahmad(2012)对60篇伊斯兰论文引言的修辞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严格遵循CARS模型的引言数量很少;Samraj(2008:55-67)在美国对三个学科(biology,philosophy和linguistics)的硕士论文引言进行了对比性话语分析。根据研究实践,Swales(2004:232)后来又将CARS模型中的第三语步调整为“呈现当前的研究”,并将三个语步中的步骤进行了从内容到顺序的调整,改进后的CARS模型在引言必备的几个步骤之下,增加了一些必须的和可选的实现各步骤的具体小步,更加完善了学术论文引言的语类结构分析模式。

近年来国内有关引言的语类研究也呈上升趋势,研究内容涉及广泛,主要两个方面:1)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譬如,徐有志等(2007:47-51)依据Swales提出的CARS“三语步”语篇分析模式,对我国北方六所大学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部分的写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蒋婷、徐娟(2013:203-208)采用语料库方法,选取30篇中外法律权威学术论文,探讨了语类分析的框架,对英汉法律类学术论文引言的语类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对比分析,并探讨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等。2)从不同的视角对引言语类的研究。譬如,何建敏、于建平(2006:104-108)基于系统功能语法有关经验功能的理论,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英语学术论文引言部分实现经验功能的途径,通过对实际语篇的量化分析,归纳、总结和描述了学术论文引言部分的语域特征。与国外相比,国内有关学术论文引言的语类研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重理论轻实践,实证性研究比例偏低,且样本量偏小。有些研究只注重理论评述,缺乏实际步骤分析,应用研究力度不够深入。近几年国内实证性研究虽有上升趋势,但非实证性研究仍居垄断地位。其次,对论文引言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一学科或领域的(中英)语际对比,缺少进行语内对比研究或者跨学科的实证对比研究。迄今为止,从语类分析的视角,把引言作为一个独立的语类,用大样本的实证性语料库方法综合研究引言语类特征的研究依然为数甚少。因此,有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论文引言的对比研究,由可比的或等价的语料构成的较大型可比语料库的创建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引言语类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2.研究思路与框架

研究采用了Swales(1990:141,2004:232)的关于引言语类分析的CARS语步模型。在分析具体的语篇时,研究人员通常以语步和步骤作为语篇分析的出发点。语步这一概念可被表述为由一组表现同一意旨取向的语言特征组成的,表达一定交际功能的语篇片断。在语类分析中,每一语步都从语篇功能和语境出发,通过语篇中的语言线索来辨认和确定。如果一组句子传达同一类交际信息,那么他们就被认定为同一语步(Swales1990:58)。Swales&Feak(2010:167-180)认为,语步是一组完成特殊任务的文字,是一个功能性而不是语法概念。语步的长度不同,可以是一个短语或句子,也可以是一个段落。一个语步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步骤组成。步骤也是一个语义单位,由句子的一部分、一个句子或多个句子来表达。

2.1引言语类的修辞结构

Swales(2004:232)的CARS原型模式由三大语步组成,这三个语步又各自包含一个或多个步骤。CARS模型体现了人们可以在不破坏语类基本结构或者语类原型(prototype)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即作者可以在这三个语步的框架下根据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的不同来选择不同步骤的组合而传递个人意图。在这个模式中,语篇按照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语步构成,每一语步由几个可供选择的步骤来实现。

2.1.1Swales的CARS引言模型尽管许多学者都对Swales的语步界定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但是,语步分析的方法依然是目前用来分析学术语篇最广泛的手段之一,同时,这种语步分析的方法也被广泛用来研究学术语篇尤其是论文摘要和引言及结论部分。

2.1.2研究的引言标注模型根据阅读大量学术论文的经验,又经过正式标注前对引言文本的实验性标注,我们发现,大量的引言文本并非都完全按照CARS模式构成。1)在语步顺序方面,有的文本并非按照语步一、语步二和语步三的标准顺序排列,语步一的内容有时出现在语步二或语步三之后,相反,语步三有时又会在语步一或语步二之前呈现;2)在语步内容方面,三个语步的内容并非界限分明,有的引言文本三个语步内容相互交错;3)在语步的完整性方面,有的文本三个语步俱全,有的侧重于某个语步,而其它语步内容较少或不曾涉及,也有的文本在语步一之前会出现与引言文本似不相关又相关的名人名言之类的内容作为卷首语(引言可选开头语)。此外,每个语步下的步骤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点。鉴于中外学术论文引言的不同特点,我们先经过反复试验和讨论,在Swales有关引言的“3个语步,11个步骤”CARS模型基础上进行了适用于中外学术论文引言的补充和完善,然后才对所有文本进行标注。继而根据提取的标注数据对引言文本的语步分布状况进行分析。

2.2语料库简介

本研究通过自主研制的汉英双语学术论文引言可比语料库(CECIC)中的引言语料,充分利用语料库的大文本、多功能、语料选择严谨以及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优势来实现中外汉英期刊学术论文引言的多层对比研究,探讨汉英学术论文引言文本的语类结构特征。可比语料库也称类比语料库,多用于语言对比。可比语料库扩展了研究问题的范围,并且可以避免平行语料库中带有原文烙印的“翻译腔(translationese)”的影响(王克非2004:7;牛桂玲2013:113)。语料库旨在能够代表当代汉英学术论文引言的总体,按照一定的取样规则,收录十一个学科的中外中英文论文引言共计2068篇。主要目的是研究中英文引言在多个层面的语类特点,突破了以往只研究期刊论文、或者只研究学位论文等的研究模式。语料库的取样采用的是系统取样法(刘瑞清2016:435),即先将总体系统地分成若干组,然后依据一定的抽样距离,从母体中抽取样本。语料库由中国学术论文引言汉英双语语料库和国际学术论文引言语料库汉英双语语料库两个子库构成,每个子库又分硕士论文引言和期刊论文引言两个部分。中文期刊的选择标准为2008年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较有影响的期刊;国际期刊则选自ISI系统被SCI、EI和SSCI检索的学术期刊。中国中文期刊论文中文引言库(CJ)和国际期刊论文英文引言库(EJ)各包含11个学科(应用科学,生物科学,传播与艺术,地球与环境科学,教育学,卫生与健康科学,哲学、宗教学与神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学与文学)的期刊论文引言语料,每学科各有54篇,共计1188篇期刊论文引言语料;在880篇硕士论文引言部分,中国学生硕士论文引言(CD)选自“985”院校的重点学科硕士论文,国际学生论文引言(ED)则选自国际排名在前200名的院校,基本确保了语料库的平衡性;四个子语料库中中英硕士论文之间和中英期刊论文之间所对应的学科门类引言文本内容接近,也保证了语际、语内语料之间的可比性;所选论文均出版于2013-2014年,保证了引言文本的时效性和代表性。

3.数据分析与讨论

3.1中英文论文引言的语步分布特征分析

3.1.1引言语步的分布特征

三个语步及其各步骤之间有着“起承转合”的紧密关联,三个语步是相互衔接、相互承启、相互支持的一个整体。语步一为“确立研究领域”,其作用在于分析研究大背景,从宏观到微观地将读者的关注点吸引并确定到相关研究领域,为“本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出了铺垫;语步二为“确立合适的研究地位”,作者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精细梳理,概括出本领域的研究不足或研究空白并阐明需要某种研究弥补不足或填补空白的作用,从而确定了尚未正式出场的“本研究”的研究地位;语步三为“介绍本研究”,经过前两个语步的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语步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引入了“本研究”,对本研究的目的、方法、研究步骤及研究意义等进行概括成为水到渠成。每个语步下的分解步骤具体地承担了实现各语步总目的的作用。表4中的语步数据都经过了归一化处理。结果显示:中外硕士论文引言和期刊论文引言的表现并不一致。首先,就学位论文而言,中国学生硕士论文引言的语步一和语步二频数都比相对应的国际学生硕士论文引言高,尤其是语步二,前者是后者的两倍还多。但在“介绍本研究”的第三语步却被国际硕士论文引言反超,但相差不大;其次,就期刊论文而言,中国期刊论文引言中的三个语步频数均少于国际期刊,其中,虽然中国期刊论文引言在前两个语步与国际期刊论文引言相差将近一倍,但该差别与两个子语料库的总语步频数的差别比例接近,这是由于文本自身的文字量造成的。但中国期刊论文引言语步三的使用频数却大大少于国际期刊引言,后者超过前者将近三倍。数据表明,中国研究生论文或期刊论文作者在引言部分都花了大量篇幅在“确立研究领域”和“确立研究地位”方面的论述,而到了读者更为感兴趣的涉及到作者本人所做的具体研究时,作者却采用了较少的篇幅。一方面或许是由于各个学校采用了不同的论文模板,而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国际研究生或期刊论文规约性更强,作者更为明了自己的论文写作目的,有较强的语类意识,有意识地用更大的文字比重和篇幅来让读者了解自己的研究和发现,借此提高研究的可信程度和增加说服力,“劝说”的功能和效果会更突出。相反,中国论文作者在引言部分用较多的篇幅进行前期相关研究的介绍,对作者本人研究的阐述略显不足,减弱了引言的“路线图”和劝说力度,因为读者更多关注的恰恰是作者本人的研究、包括研究视角、方法步骤及研究发现和结论等。

3.1.2语步的差异性分析在差异性方面,中国学生硕士论文引言与国际学生硕士论文引言仅在语步三前置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P>0.5),在其它主要语步及后置语步分布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5);中国期刊论文引言和国际期刊论文引言仅在语步二前置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其它三大语步和后置语步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5)。由此可见,中外硕士论文引言之间和中外期刊论文引言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中国式”论文写作方式。而造成这种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这对提高学生学术论文水平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3.2各语步的文本覆盖率(Textcoverage)及语步逆序/循环现象

表格6中的数据显示:引言中的逆序现象在中外论文引言中都较为突出。虽然大多数引言文本三个语步的排列顺序非常规整,遵循“语步一--->语步二--->语步三”的顺序,但也经常会有例外,中文硕士论文的前置语步现象较为突出。引言起着引领读者了解论文后续部分的详尽信息并提供解读视角的作用,是一个步骤性、规约性很强的语类,引言的每一个语步或步骤都有自己独立而完整的交际功能(Samraj2008:55-67;Swales2004:226)。按照国内外专门从事学术语篇研究的学者对引言结构达成的共识,作者应首先介绍研究背景,综述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找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空白所在,然后顺势提出自己当前的研究目的对解决原有问题的意义和根据,并接着介绍研究方法。这种结构有利于作者把读者的注意力一步一步地集中到当前研究上,有根有据,环环相扣,力度较大,说服力强,引言的劝说和推广作用可以得到较好的体现。2.其中三个主语步中包含逆序语步(前置和后置)频数。表格5和表格6中的数据都表明中英文论文引言中都存在一定量的逆序语步,并且这些语步逆序的数据反映出中外论文作者在逆序表达方面的差异性。总体而言,国际硕士论文引言和期刊论文引言逆序的文本覆盖率较低,而中国论文引言逆序的文本覆盖率相对较高,说明中国学术论文引言中的逆序现象较为突出。一方面,中国作者采用较多的逆序结构来突出自己的重点,尤其是没有经过铺垫在本应是第一语步的介绍研究背景部分就直接将属于第三语步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和盘托出,显得有些突兀,削弱了引言语步的规约性和步骤性。在另一方面,中国论文引言因为缺乏充分的论证就急于推出自己的研究,增加了读者接受作者观点的难度,说服力就有所欠缺。在另一方面,一些引言作者反复介绍自己的研究背景,即使是在已经完整地完成了整个引言的三个步骤后又做补充似地再一次对背景进行介绍,采用了“语步一→语步二(→语步一)→语步三→语步一(→语步二)”的循环结构,有语无伦次之嫌。究其原因,缺乏引言文体意识、对引言语类的步骤性及各语步的不同功能认识不足是导致循环语步产生的主因。

社会结构研究论文范文第8篇

在长期的论文写作实践中,论文写作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格式,并逐渐成为相对定型化的文章结构程序,通常称之为论文结构的“基本型”。这种基本型的文章结构,包括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有似乎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推理的结构,故被人们称为“三段论式”。毕业论文的起草,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写好序论、本论和结论。

一、写好序论

序论也叫前言、引言、导论或绪论,它是论文的开头部分。毕业论文的序论的内容,一般包括选题的背景、缘由、意义和目的,或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及所取得的成果,也可以对本文的基本观点、本论部分的基本内容作一个扼要的介绍。序论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代式。

开头交代论文写作背景、缘由和目的意义。例如,《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残疾人就业保障》一文的序论:《中国残疾人法》的颁布实施,使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残疾人的劳动就业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并妥善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对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引自学员毕业论文,下同)。

(二)提问式。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或在简要交写作作背景之后随即提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有企业人才外流的原因及对策》一文的序论:

当今世界,商品竞争,科技竞争,国力竞争,正在突破地域、意识形态的界限而日趋激烈。而在这股竞争大潮中,人才的竞争则是关键。当人们为改革开放中人才大流动的出现而欢呼时,国有企业却频频告急。人才大多是从国有企业流向非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的不少厂长(经理)深感“留人乏术”。为什么在人才竞争中,国有企业会处于被动地位?怎样才能吸引人才?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三)出示观点式。序论开宗明义,将本文的基本观点或主要内容揭示出来。例如,《略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序论: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证。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的领导,是历史作出的结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党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

(四)提示范围式。序论部分提示本文的论述范围。例如,《把农村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战斗堡垒》一文的序论:在我国十一亿多人口中,有九亿是农民。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全国的小康。而要让九亿农民都能在本世纪末奔上小康路,农村党支部建设是关键。本文试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问题,谈一些看法。

(五)阐释概念式。序论先释题,阐释题目中和文中出现的基本概念。例如,《国有商业企业潜亏现象初探》的序论:潜亏是企业亏损在报告期已形成,而未在报表上反映的潜伏亏损额。它一般以物亏、价亏、呆帐和坏帐等形式潜伏于企业内部,随时都可转化为明亏。潜亏造成企业虚盈,财政虚收,资产不定,信息失真,掩盖了经营状况的真相,助长了经营的短期行为,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潜亏侵蚀了国有资产的完整,将不该分配的收益予以分配,形成国民收入超分配,既危害企业,又贻害国家,必须加以解决。。序论的不同写法使毕业论文呈现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风貌,避免“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感觉。但无论采用哪种写法,每篇毕业论文的序论,都应当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序论要开门见山,迅速入题。议论性文章通常要求开门见山,一开头就能让读者接触到文章的中心,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而不能“下笔干言,离题万里”,带着读者在文章中心以外尽绕圈子,使读者如堕入五里雾中。

第二,序论要引人入胜,能抓住读者。开头要让读者对文章产生良好的初始印象,发生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序论要有实质性内容和易于吸引读者的词句。

第三,序论要简洁、有力。开头的文字不宜过长,以免显得头重脚轻,结构不匀称。一个繁杂冗长的开头,会使读者产生恶劣印象而不忍卒读。古人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开头要像放鞭炮,骤然而响,使人为之一震。毕业论文开头的文字尤其要简洁、有力。

文章如何开头,是作者常常要煞费苦心的事情。写好序论,对毕业论文初稿的完整是关键性的一步,切不可草率从事。

二、写好本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分析问题、论证观点的主要部分,也是最能显示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部分。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本论部分写得怎样。

本论部分的要求,一是论证充分,说服力强;二是结构严谨,条理清楚;三是观点和材料相统一。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论证充分,说服力强

本论部分最主要的任务是组织论证,以理服人。作者要千方百计地证明

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可信的。为此,必须围绕论点,运用论据,展开充分的论证。论证就是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或证明敌对论点错误性的过程和方法。从论题的性质来看,论证又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

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证明它的正确性,从而把论点确立起来的过程就叫立论,也叫做证明;常用的证明方法有:

(1)例证法,这是一种用事实作为论据,举例说明的论证方法,就是常说的“摆事实”。事实胜于雄辩,让事实说话,这是最常用而有效的论证方法。例如:××市热电厂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紊乱,引起交接货手续不清,货款支出异常,个别领导与供销人员收受贿赂,致使厂方多付货款11.2万余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引自学员毕业论文,下同)

运用例证法进行论证,事例要典型,数据要确凿,叙述的语言要简明扼要。

(2)引证法,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权威人士的观点、理论,或科学上的公理、定律,还有其他格言、谚语、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的论证方法,也称“事理论证”。例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曾经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又说:“任何民主,和一般的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列宁的这些基本观点说明,政治来源于经济,又反作用于经济,既是指导作用,又是服务作用,是指导与服务的统一。

采用引证法,所引用的言论要忠实于作者原意,不能断章取义;引语要准确无误,最好注明出处;引语要简洁,避免大段引用、喧宾夺主;对引语要作一些阐发说明,不要引完即简单下结论。

(3)分析法,就是把一个较为复杂庞大的事物或事理,分解切割成若干部分,然后一一加以考察的论证方法。通过对所论事物或事理的分析、透视,发掘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和规律来,从而很好地证明论点。例如,题为《要办好学校必须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毕业论文,对学校原来的领导体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所存在的弊病作了这样的分析:可以作出多种解释。

(二)把“领导”与“负责”分工,不符合管理原理。

(三)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四)在校长上面加了一个管理层次,形成了书记——校长——主任——教职工四个层次。管理层次越多,工作效率越低。

通过这样入情入理的层层分析,旧体制的弊端昭然若揭,也就从反面很好地证明了“要办好学校必须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中心论点。

(4)推理论证,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议论文与逻辑推理是分不开的。从文章的整体来看,完整的论证过程也就是归纳、演绎或类比推理的过程;从文章局部来看,在各个论证环节中,也可采用这些推理形式。学员论文运用推理论证的例子随处可见。

立论论证的方法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因果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这里不一一介绍。

2、驳论

驳论是通过驳斥敌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常用的驳论方法有直接反驳、反证法、归谬法等。

(1)直接反驳,就是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证明敌论点是错误的方法。

(2)反证法,为了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反证法。例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就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然后运用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从而驳倒了反面论点。

(3)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例如:如果按那些政治“精英”们所述的理论来分析,只会产生这样一个现实:即凡是走上资本主义私有化道路的国家,全部或至少大部都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但可惜的是,这种现实还不存在,这种材料在现实的世界上还没有。

论证或反驳的方法有很多种,究竟使用哪一种或哪几种,要根据论证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单纯地只用一种论证方法是很少见的,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将几种论证或反驳的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论证效果。

(二)结论严谨,条理清楚

本论的篇幅长,容量大,层次较多,头绪纷繁,如果不按一定的次序来安排文章内容,就会层次不清,结构混乱,大大降低表达的效果。根据层次之间的不同关系,可以把本论部分的结构形式划分为并列式、递进式和混合式等三种类型。

1、并列式结构

又称平列式结构或横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围绕中心论点划分为几个分论点和层次,各个分论点和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2、递进式结构

又称推进式结树或纵式结构。它对需要论证的问题,采取一层深于一层的形式安排结构,使层次之间呈现一种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逻辑关系,从而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透彻的论证。

3、混合式结构

也称并列递进式结构或纵横交叉式结构。有些论文的层次关系特别复杂,不能只用一种单一的结构形式,需要把并列式和递进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合的结构形式。采用混合式结构,又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并列的过程中,在每一个并列的面上,又展开递进(并列中的递进);一是在递进的过程中,在每一个递进层次上,又展开并列(递进中的并列)。这种方法比前两种更复杂,也更难掌握一些。

为了避免由于内容过多而使条理不清,写作本论时,常在各个层次之前加一些外在的标志,这些外在标志的主要形式有小标题、序码、小标题与序码相结合及空行等几种。

(三)观点和材料相统一

本论部分的内容由观点和材料构成,写好本论的另一个要求是将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观点统帅材料,以材料证明观点。从总体上说,材料应按照各自所要证明的观点来安排,即把所有的材料分别划归到各个小观点之下,随着观点间逻辑关系及排列顺序的明确,材料自然也各得其位了。但是,在同一内容层次之中的观点与材料应怎样安排,究竞是先出观点还是先列材料,在起草时不能不斟酌一番。为了避免雷同,应该有所变化。一般是先摆观点,后列材料;有时也可以先列材料,再摆观点;还可以边摆观点边列材料,夹叙夹议,由浅入深。总之,要把材料和观点紧紧地糅台在一起,有机地统一起来,为表现文章的中心服务。

三、写好结论

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是以研究成果和讨论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所得出的最后结论。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大致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新晨

提出论证结果。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应对全篇文章所论证的内容作一个归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总体性看法和意见。例如,《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乡镇领导方法》一文的结论:

总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个新的体制转换阶段,乡镇领导干部作为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带头人,在思想认识、领导方法等方面都必须来一个很大的转变,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论文结论部分,作者常常不仅概括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还指出课题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为他人继续研究指明方向、提供线索。例如,《地方行政机关后勤工作改革之路》一文的结论部分:总之,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在当前,我们仍处在上述较容易见到成效的某些方面进行探索的阶段,我们要力争有

一、二个突破口,在取得成果之后,不断把后勤改革引向深入,达到服务社会化的最终目的。

谢辞。在结论部分的最后,也可以写上几句话,向在本篇文章的撰写过程中,曾给予自己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谢辞要写得感情诚恳,言语得体,不要过多的溢美之辞。例如: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我的指导导师××先生的悉心指教,并得到其他几位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在此一并谨致谢忱。